范時行測棊字
乾隆年間,在蘇州有個叫范時行的人,能用拆字法,為人推斷吉凶。來問卜的人隨便寫個什麼字,說明問什麼事情,他就給你拆解得頭頭是道。他每測一位,收錢二十文。他給自己定了一個規矩,一天只測十人,收夠六百文就收攤,不再接待顧客。因此人送外號范六百。後來,他來至上海,住在紫陽觀里,每天到南關大街的
某個茶館裡一坐,接待各方的來客。自從范時行在這裡擺了掛攤,這裡也就熱鬧起來,人來人往絡繹不絕,人進人出,連綿不斷。
有一天,來了一位衣冠楚楚的客人,看樣子三十歲出頭,身材魁梧滿面紅光,一根又粗又長的大辮子,漆黑油亮兩撇八字鬍很有些派頭。進了茶館,走到范時行的掛攤前,隨手寫個「棊」字說:「先生,請你看看後前景何?」年輕的讀者同志,這個棊字是棋的異體字。在康熙字典上,與棋同義的共有兩個,一是「基」一個是「碁」,它們各有各的講法。范時行端詳了一下客人,又看了看這個字,慢慢地說:「先生休要見怪,恕我直言,你的前景不妙。」那人哈哈一笑:「請問先生這是什麼緣故呢?」
話中帶有不信的輕蔑。范時行還是不緊不慢地說:「你寫的這個棊,其字下加一木字,乃是象棋的棋。要是其字下加一個石字就好了,那是圍棋的碁圍棋是越下子越多,象棋是越下子越少。恐怕自你出生以來,你的家業人口逐漸消黁的越來越少吧!」那人剛來時的傲慢神態,立刻消失了。
他略微點了點說:「有那麼點,請問我今後會落到什麼地步?」范時行說:「你要是總在家裡,恐怕是沒有出頭之日了。如果外出可能會遇到機緣,不過要十分得志也是很的。」那人不解得問:「這又是為什麼呢?¨這不明擺著嘛,象棋中的小卒過河便可橫衝直撞,可是它始終只能走·步,絕不會像車那樣暢意驅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