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氣痢用蓽茇
古籍《獨選志》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傳說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得了「氣痢」病,放屁不止,控制不住,遍請名醫治療,百葯無效。眼見病情日趨嚴重,便下詔搜求方葯。於是下了皇榜徵招能治此病的神醫。
當時皇宮儀隊里的一張姓人士揭榜獻方。以牛奶煎煮蓽茇,令唐太宗內服,治癒了他的「氣痢」痼疾。唐太宗大喜,賜封張某為「五品官。」
誰知丞相魏徵卻一直推諉不辦。不久唐太宗舊疾複發,仍按前法取效,便質問魏徵:「獻方人有功,為何不授官職?」魏徵說:「臣不知授他文官,還是武官?」唐太宗一聽,悻悻地說:「足可以授三品文官了!」便一紙下令封為「三品文官。」誰也未料到,小小一味蓽茇,居然成了加官的敲門磚。
這人獻的原方是:牛乳250克、蓽茇15克同煎煮。取汁一半空腹喝下,日飲一次。
唐劉禹錫對這件事也作了記載,並說此方經過多次實驗,對治療虛寒內冷的病症很有效。
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說:牛乳蓽茇治「氣痢」有效。他認為「氣痢」是由於寒熱不調引起,牛乳,性微寒,有補虛損、益肺胃、生津潤腸之功效。蓽茇,性溫熱有溫中散熱、下氣止痛之效。一寒一熱,使陰陽得到調和,所以適用此症。
蓽茇,又名畢駁,為胡椒科藤木植物蓽茇的未成熟果實。味辛、性熱,入胃、大腸經。有溫中止痛之功,能散胃腸寒邪而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