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干癸字釋義
![]() |
![]() |
![]() |
![]() |
![]() |
![]() |
癸字排列在十天乾的最後一位。關於「癸」的構型,不少學者都覺得是象形字,但學術界尚無定論,沒有人解讀出來。
《說文解字》許慎認為壬、癸代表冬天,字像水從四方流入地中的樣子,但下文又說像人足,說解自相矛盾。桂馥《說文解字義證》認為「癸」是「揆」的本字,揆是揆度、揣測之義。此義與「癸」古文字形無關。揆義的「癸」當是假借字,後加提手以區分。
文字學家羅振玉認為「癸」是「戣(讀作 kuí)」的本字,「戣」是三鋒戈。《甲骨文字集》葉玉森不同意羅振玉的說法,他認為羅振玉用金文中個別字形為證而與大多數的甲金文字形不符。
「癸」字最早見於甲骨,似二物相交狀,稍複雜的寫法是在四角添加短劃,有出頭和不出頭兩種構形。自春秋時期出現另有一種從矢從癶的構形,其所從之癶概即《說文》所云「象人足」依據。秦漢之後這種寫法逐漸成為主流,隨着時代的遷移而略有變形,至楷書則變形為上癶下天的「癸」。
其實癸字仍舊是順着前面天乾的意思造出來的。古代的癸字由四個屮字,或者四個十,或者四個↑組合而成,在中心點相連接。屮、十、↑都是草,植物字形的變體,這些字表達的都是同一個意思:通過幾代種子的種植,植物會向四面八方擴大延伸,越繁衍越多。這就是癸字的本意。
中國古人把女子第一次來的月經叫做天癸,黃帝內經云:二七天癸至,指一般少女到14歲的時候就來月經了,這是可以開始生兒育女的標誌。這裡的癸一樣包含有繁衍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