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古法斷易精蘊:洛書相關
王虎應譯(此為大正七年即1918年的著作,夾雜有日語文言文,因此翻譯的有不妥之處,請見諒。)
第三章 洛書
洛書和河圖一樣,傳說夏朝時候的禹王看到從洛水出來的神龜背上帶的文字,就仿照其制定了圖,所以命名叫洛書。
另外一種說法否認此觀點,說洛書和河圖一樣都是由伏羲制定的。即河圖顯示了陽之生道,洛書顯示了陰之克道。互為表裡,創造了八卦、五行干支等。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河洛都傳到了周朝,在戰國時代失傳了,就沒有傳下來。但是到了宋代的時候道士陳摶自己杜撰了河洛理數,邵康節和朱熹又加以推衍才傳到現在,但並不是孔子《系詞傳》里所謂的河洛。
我們絕不能隨便否定它的真實存在,我們只能相信這個傳說的真的,後人說它是偽作實在可悲。因為現在使用的河圖是絕妙無二的寶典,即便是真是宋代人編造的,更應該尊崇。不比上天降龍馬神龜授予聖人的神話故事遜色多少。如果非讓我們講一下自己的感想,宋代的儒學們他們還沒有這樣的能力創造這些,因為與他們的作品比較就會明白,是神品與人工的差距,我們不用再去考證,肯定是伏羲傳下來的。我們也沒有必要浪費時間爭辯,再也多少學者考證反駁,我們也不能受他們的蠱惑。
火就燥,水流濕,以火生燥土之理,從九(原數金)逆生為八。(參照前圖,可知逆生與順生之理,以下皆仿此。)故八(原木數)位於了燥土艮的方位,然後以艮土生金之理八逆生則成七。所以七佔了兌金的位置,六(原水數)接着到了旁邊的乾金那裡。
進而以水生濕土之理,一順生為二(原火數)位於了濕土的坤方,以坤土生木之理,二順生為三,故三(原數木)位於了震木的位置,四(原數金)接着三,到了旁邊的巽位。
如此說來,洛書對於河圖的體來說則為用,與八卦關係連在一起,同為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