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古法斷易精蘊:十二地支相關
王虎應譯(此為大正七年即1918年的著作,夾雜有日語文言文,因此翻譯的有不妥之處,請見諒。)
我堅信古代用十二種動物配以十二地支一定有其深刻含義。不僅僅是雅俗習慣的用法,可能是先賢們覺得屢試屢驗,大家都那樣認為了,可能產生群體意識作用,我們在佔法上只能照搬。
十干以及十二地支還有其他稱呼,出自《周禮》、《雅爾》等,比較古老。沒有見過其他書籍做過解釋,也可能有一定的寓意在裡面。看對應關係就明白其意義了。
十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月:畢月、橘月、修月、圉月、歷月、則月、窒月、塞月、終月、極月
歲:閼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月:辜月、塗月、娵月、如月、宿月、余月、臯月、且月、相月、壯月、元月、陽月
歲:困敦、赤奮若、攝提格、單閼、執徐、大荒落、敦癢、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
比如甲寅年就稱做閼逢攝提格之歲,癸亥年叫做昭陽大淵獻之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