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怎麼算年份?任意年份怎麼算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是古代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用的二十二個漢字,其中天干十個,分別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十二個,分別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兩者搭配使用,形成六十甲子,在年月日時里循環使用,周而復始。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甲jiǎ |
乙yǐ |
丙bǐng |
丁dīng |
戊wù |
己jǐ |
庚gēng |
辛xīn |
壬rén |
癸guǐ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子(zǐ) |
丑(chǒu) |
寅(yín) |
卯(mǎo) |
辰(chén) |
巳(sì) |
午(wǔ) |
未(wèi) |
申(shēn) |
酉(yǒu) |
戌(xū) |
亥(hài) |
天干地支怎麼算年份
第一種
先將天干進行編碼: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 癸
4、 5、 6、 7、 8、 9、 0、 1 、 2、 3
凡是公元後某年的最後一位數字(個位數)是「4」,那麼該年的天干就是「甲」;「5」就是「乙」;余類推。如2003年的天干就是「癸」。記住這一編碼很實用,雖然不能用干支紀年來直接推算公元紀年,但可以給我們一點提示,凡是天干為「甲」的公元紀年數最後一位數必為「4」;「辛」為「1」;余類推。如辛酉政變(1861)、辛丑條約(1901)、辛亥革命(1911)發生年代的最後一位數字都是「1」,而「1」剛好對應天干中的辛。
中國歷史上知名的干支年份
中國歷史上很多重大事件是以年份的干支命名的:辛酉政變(麒祥政變)、中日甲午戰爭、戊戌變法(百日維新)、庚子賠款、辛丑條約、癸卯學制、辛亥革命等等。
原因是當時還沒有使用「公元紀年法」,「公元紀年法」直到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成立時才開始使用。
(1)辛酉政變——發生於1861年,農曆辛酉年,慈禧太后奪權。
(2)甲午戰爭——發生於1894年,農曆甲午年,中日黃海大戰。
(3)戊戌變法——發生於1898年,農曆戊戌年,變法僅維持103天。
(4)庚子賠款——發生於1900年,農曆庚子年,八國聯軍進攻中國。
(5)辛丑條約——發生於1901年,農曆辛丑年簽定,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6)癸卯學制——發生於1905年,農曆癸卯年,晚清最後一次學制改革,廢除了科舉制度。
(7)辛亥革命——發生於1911年,農曆辛亥年,起義推翻了滿清統治。
再將地支進行編碼: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 5、 6 、7、 8、 9、 10、11、 0、 1、 2、 3
把公元某年的數字除以12,餘數為「4」,那麼該年的地支就是「子」;餘數為「5」就是「丑」;其餘類推。心算地支可將年份數減去12的倍數,如1800、1860、1920、1980等,再算就容易得多了。
最後將天干、地支合在一起,就是公元某年的干支紀年。如1861年,最後一位數字是「1」,天干為「辛」,將1861除以12(或1861減去1860),餘數為「1」,地支為「酉」,那麼公元1861年就是辛酉年
根據六十甲子可以推算出具體的年月日時。而在計時使用里,由於一天為二十四小時,古代正好是十二時辰,因此形成兩個小時一個時辰的換算關係,具體為深夜23點到子夜1點為子時,1-3點為丑時,3-5點為寅時,5-7點為卯時,7-9點為辰時,9-11點為巳時,11-13點為午時,13-15點為未時,15-17點為申時,17-19點為酉時,19-21點為戌時,21-23點亥時。除了以此計時外,另外地支計時法還與干支計日聯繫在一起形成六十干支計時法,即甲己日子時以甲開頭,成為甲子時,然後丑時成為乙丑時,寅時成為丙寅時,依次類推。乙庚日子時以丙開頭,成為丙子時;丙辛日子時以戊開頭成為戊子時。丁壬日子時以庚開頭,成為庚子時;戊癸日開頭以壬開頭成為壬子時。這樣六十天干形成完整的紀年紀月紀日紀時法,每人出生的時辰也就有了確定的四組天干八個字組成的生辰,簡稱「八字」。如此時正是2005年11月15日19:07(農曆十月十四日),此時出生者的八字就是乙酉年丁亥月癸卯日壬戌時(因為計日天干為癸開頭,故本日子時為壬子時,推算至19點至21點即為壬戌時)。
方法二:口訣法
1、計算公元後年份的口訣是;「公元年數先減三,除10餘數是天干,基數改用12除,餘數便是地支年」。以1911年為例,年份減3得基數1908,除以10得餘數8,對查天干次序(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得」辛」,再將基數1908除以12恰好除盡,餘數為0(可理解為1之前即12),再循環對查地支次序(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得」亥」,故1911年為辛亥年。
2、計算公元前的年份, 「公元前年數先加三,除10餘數是天干,基數改用12除,餘數便是地支年」,而查干支次序時均自後向前倒查即可。以公元前40年為例, 年份加3得43為基數,除以10得餘數3,倒查天干為「辛」,再將基數除以12得餘數7,倒查地支為」巳」,故公元前40年應為」辛巳」年。
其中關於公元紀年和干支紀年的換算是個難點,比如:公元2004年是干支紀年的什麼年?這裡介紹一種比較簡單的計算方法。
(1)首先要先記准十個天乾和十二個地支
(2)再記住一個歷史事件的公元紀年和干支紀年分別是哪一年,如辛亥革命是1911年。然後就可以以此為藉助點來計算了。
如:知道1911年是辛亥年,問你2004年是干支年的什麼年?計算步驟如下:
(1)先2004-1911=93 (2)再93÷10=9餘3,用這個餘數3定天干。(也就是假如沒有餘數那2004年的天干就和1911年的天干是一樣的即是「辛」;假如餘數是1,那2004年的天干就是在1911年天干「辛」的後面一個字,即是「壬」。以此類推之。)也就是2004年的天干是「辛」後第三個字即「甲」。
(2)用93÷12=7餘9,用這個餘數9定地支。(方法同上)也就是2004年的地支是「亥」後第九個字即「申」
(3)把天乾和地支合在一起即2004年的干支紀年是甲申年。
方法三
首先介紹一下,天乾和地支,共有十天乾和十二地支,合稱「天干地支」。
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其中甲、丙、戊、庚、壬為陽干,乙、丁、己、辛、癸為陰乾。
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其中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丑、卯、巳、未、酉、亥為陰支(註:十二地支對應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 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介紹一下計算方法:
用本年除以10天干,得餘數減去3,所得的數為天乾的序數。例如;2015年除以10 (天干),餘數得5.用5減去3等於2.第二位天干是乙。那2015年的天干就是乙。用本年除以12(地支),得餘數減去3.得數為地支的序數。例如;2015年除以12(地支),餘數得11,用11減去3,等於8,那2015年的天干就是未。
那天乾和地支和起來就是乙未年。
到這裡還沒有完,任何事情都會有意外發生,例如:餘數為3或者小於3,怎麼辦呢?
當出現這種意外時,你可以這樣:
假如;你推算的年份的天干。除以10 ,得數是整數,(餘數是0),餘數小於3或等於3的,就用10 (天干),減去3.得數等於7,那麼第7位的天干為庚。假如;你推算的年份的地支,除以12(地支)餘數小於3或等於3的,加上12,(地支)再減去3.所得的數。就是地支的排列序數。
如果不相信,你可以試一試計算2013年。
除此之外,你還可以根據十二地支計算的結果,知道今年是什麼年。
十二生肖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十二地支呈現一一對應關係,分別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例如:2015年,地支是未,所以就是羊年。
是不是很有趣,去小夥伴面前炫耀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