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信述》7.10述而篇——子於是日哭,則不歌
子於是日哭,則不歌。
孔子在這一天弔喪哭過,就不再歌唱了。
哭:弔喪。《說文》:「哭,哀聲也。歌,詠也。」
歌:歌唱。《正義》:「《毛詩·園有桃傳》:『曲合樂曰歌。』謂人聲與樂齊作也。」
《曲禮》曰:哭日不歌。
《檀弓》曰:吊於人,是日不樂。
鄭康成曰:君子哀樂不同日。
《答臨碩》曰:一日之中,既以哀事哭,又以樂而歌,是為哀樂之心無常。
朱子曰:一日之內,余哀未忘,自不能歌也。
李炳南曰:孔子是日為吊親友之喪,或為其他哀痛之事而哭者,是日則不歌。孔子好樂,歌是樂詞。是日不但不奏樂,亦不唱歌。余哀未盡。是誠心,是直心。
陳祥道曰:「鄰有喪,舂不相;里有殯,巷不歌。」況哭之日歌乎?孔子所以未嘗飽與不歌者,執禮故也
張栻曰:哭者,哀之至;歌者,樂之著。一日之間,二者不容相襲若此也。
錢穆曰:余哀不歡,是其厚;余歡不哀,則為無人心。顏淵不遷怒,孔子稱其好學。是哀可余,樂與怒不可余。此非禮制,乃人心之仁道。
謝氏曰:學者於此二者,可見聖人情性之正也。能識聖人之情性,然後可以學道。
徐英曰:一日之內,歌哭無端,哀樂過情,亦非中庸之道也。此言夫子忠厚忳摯之至也。
《四書近指》曰:哀樂皆情也,聖人中節焉而已。然樂可以驟哀,哀不可以驟樂,故不能歌,此中有天則焉。
《四書解義》曰:記者謂吾夫子德性純粹,哀樂適當乎中。夫聖人之不飽、不歌,豈有心行乎其間?乃隨所遇而各中其節,聖人自然之忠厚也。學者能識聖人用情之忠厚,其亦足以進於道矣夫!
《論語正義》曰:何休《公羊注》引魯詩傳「大夫士日琴瑟」,《曲禮》雲「大夫無故不撤縣(懸),士無故不撤琴瑟」,注「『故』謂災患喪病」,此吊人之喪,既以情親哀哭之故。一日之內,亦不得歌也。
《禮記》《論語集解》《論語註疏》《論語集注》《論語正義》《癸巳論語解》《論語全解》《論語集釋》《論語新解》《論語講要》《論語會箋》《說文解字》《答臨碩》《四書近指》《四書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