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信述》7.8 述而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说:“不到心里想弄通却通不了的时候,我不启示他;不到口里想说出却说不出的时候,我不开导他。举出一角,不用其余三角自反自证,我就不再说什么了。”
不愤不启:愤,心里欲通其义却未能通。启,启发、启示。
不悱不发:悱,口欲言而说不出。发,谓开发、开导。张栻:“愤则见于色颜,悱则见于辞气。”
以三隅反:方物有四角,举出其中一角应能类推出其他三角。隅,方、角。反,反而思之、还以相证。
不复:不再告之。钱穆:“虽有时雨,大者大生,小者小生,然不沃不毛之地则不生,非圣人之不轻施教。”
《论语注疏》曰:此章言诲人之法。
郑康成曰:孔子与人言,必待其人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说之,如此则识思之深也。说则举一隅以语之,其人不思其类,则不复重教之。
李炳南曰:此为圣人教学方法。愤是学者懑心求之而未悟,孔子乃为启示之;悱是学者研究有得而未能说明,孔子乃为发明之,使其豁然贯通。若学者不愤不悱,孔子则不为启发,以其无助于学者也。举一隅以俟三反者,乃教学者比类而推知其余也。
程子曰:不待愤悱而发,则知之不能坚固;待其愤悱而后发,则沛然矣。
朱子曰:上章已言圣人诲人不倦之意,因并记此,欲学者勉于用力,以为受教之地也。
张栻曰:此圣人教人之方也,学贵于思,思而后有得。愤悱者,思虑积久,郁而未畅,诚意恳切形于外也。于是而启其端,发其蔽,则庶几其听之之专而感之之深也。
《论语正义》曰:人于学有所不知不明,而仰而思之,则必兴其志气,作其精神,故其心愤愤然也。下篇夫子言“发愤忘食”,谓愤于心也。《学记》曰:“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注云:“使之悱悱愤愤,然后启发也。”《记》又云:“力不能问,然后语之。”力不能问,故口悱悱也。当心愤愤、口悱悱时,已是用力于思而未得其义,乃后启发为说之,使人知思之宜深,不敢不专心致志也。
刘宗周曰:愤、悱,只就一人见心求通而未得,故口欲言而未能,启而发之,迎机之教也。且启发之际,又姑引其端,而不竟其说,以俟其自悟而反也,而后再告之。
《论语稽》曰:教人之法,迎机而导,则事半功倍。若其意不属而强聒之,则言者轻而听者厌矣。举一反三,正由于愤悱之极,乃能如此。
《四书解义》曰:此一章书是圣人施教之有方也。教人者,岂不欲尽言而无隐,但必俟受教者有地,而后设教者可施。盖教者固有欲尽之心,学者尤必有自致之力,然后教学相长,可与有成。否则,虽谆谆告语,无庸也。孔子之不轻于教,正其不倦于教之意也夫!
徐英曰:上章言“有教无类”,凡以礼来者,无不教也。此章言不可教则不教也。
《易经·蒙》曰: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郑注曰:弟子初问,则告之以事义,不思其三隅相况以反解而筮者,此勤师而功寡,学者之灾也。渎筮则不复告,欲令思而得之。)
陈祥道曰:性与天道,子贡所不得闻;鬼神与死,子路所不得闻。岂非不以三隅反则不复哉?《礼记》曰“开而不达则思”,《孟子》“中道而立,能者从之”,此之谓也。
《易经》《孟子》《中庸》《礼记》《论语集解》《论语义疏》《论语集注》《论语注疏》《癸巳论语解》《论语全解》《论语集释》《论语学案》《论语正义》《论语新解》《论语讲要》《论语会笺》《论语稽》《四书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