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信述》6.22雍也篇——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樊迟向孔子请教什么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人道之事,敬重鬼神但要疏远一些,可以称为智了。”
又请教什么是仁。孔子说:“仁者,对于难做之事要先于人,至于收获则要后于人,可以称为仁了。”
知:同“智”。
务民之义:专力于人道应做之事。务,用心致力于。民,即“人”,此处用“民”字,乃专门为在上者提出。民之义,即人义,人道应行之事。
按:天有天道,人有人道,何者乃人道所应为之事?即《礼记·礼运》中所记“人伦十义”。参见附录。
《正义》:“窃以夫子此文论“仁知”,皆居位临民之事,意樊迟时或出仕故也。”
敬鬼神:礼敬鬼神(见附录)。《中庸》言“鬼神之德盛”,孔子言“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所以每当祭祀时,诚敬以事之,以报本也,是礼之义。(见《荀子》“礼有三本”)
《论语后案》:“鬼神之祸福,依民义之从违。明乎天人感通之故,尔室屋漏不敢欺焉,不特祭享时也。而又远之者,祭祀非专为祈禳而设,祸福必不因祈禳而移,神聪明正直而壹,不加福于谄黩之小人、加祸于守正之君子,知者见之定焉。”
远之:虽当诚心祭祀之,然而不当沉溺之。按:沉溺鬼神之道,则荒废人道,是不务本,且有害;“民为神主”,且当先为民也。
包咸:“敬鬼神而不渎”。李炳南:“三代皆敬鬼神,而周家尊礼,更为重要。以礼敬而远之,是敬而不侮慢。”
先难而后获:对于难做之事,身在人先,为人之榜样;面对收获之时,则当在人后,以礼让之。获,得也,意思是“获功得禄”。范宁:“艰难之事则为物先,获功之事而处物后,则为仁矣。”
《左传》曰: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
李炳南曰:樊迟问知问仁,以资施政。政治的要务,即以“人伦十义”化导民众,教民敬鬼神以报德,然而不必凡事皆求鬼神。如《述而篇》说,孔子疾病,子路请祷。孔子曰:“丘之祷久矣。”不造恶事,所行皆善,无愧于天地神明,就是祷。如此,即是智慧,故云:“可谓知矣。”仁者先为其难,而得功则在其后。《礼记·中庸》篇说:“力行近乎仁。”故云:“可谓仁矣。”
朱子曰: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而不惑于鬼神之不可知,知(智)者之事也;先其事之所难,而后其效之所得,仁者之心也。
程子曰:人多信鬼神,惑也。而不信者又不能敬,能敬能远,可谓知(智)矣。又曰:先难,克己也。以所难为先,而不计所获,仁也。
刘宗周曰:人只是一心,只无二无杂便是道。第一是祸福心害道,进之是欲速助长心害道。惟知者知当务之急,而不媚神以邀福;惟仁者勇于力行,而不累于正助之私。知以及之,仁以守之,由粗以及精,而渐复其心体之纯,其于道也几矣。夫子告樊迟,亦彻上彻下法也。
陈祥道曰:务民之利,而害在其中焉。务民之利,非特其利不可以必得也,失义而得害。然则务民之义,孔子以为知,不亦宜乎?
张栻曰:民之义,百姓所公共之义,如《大学》所谓“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是也。敬鬼神而不能远,是惑而已;远而不敬,是忽而已。敬而能远,而后为得。二者皆知之事也。先难后获,先其难而后其获也。勉为其难不计所获,循循不已,久自有至。若先有蕲获之意,则固已自累其心,而有害于天理矣。
《论语正义》曰:惟知敬远之义,则吉凶顺逆,皆可顺受其正,修其在己而不为无妄之求,斯可谓智矣。
徐英曰:义者,宜也。尊天敬鬼,追远慎终,所以教民知本安命。然不可昵于鬼神之事,昵则惑矣。能务民之所宜,而不惑于鬼神,斯之谓“知”。仁有生生不已之意,当务为急,不畏所难;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斯之谓“仁”。
《礼记》曰: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
《论语正义》曰:《表记》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而忠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近人而忠,即是务民之义。于鬼称“事”,于神称“敬”者,礼数shuò故言事,礼疏故言远也。但事亦是敬,故《论语》此文统言敬鬼神。夫子所以告樊迟者,正是教之从周道。
《四书恒解》曰:君子畏天命。若不敬鬼神,即不知天命而不畏,任其心之所之,无恶不作,曰“吾远鬼神也”,小人而无忌惮,其祸己祸人曷有穷哉?然敬鬼神者,畏获罪于天,纠其邪慝耳,非谓媚祷求福。盖鬼神司天地之功化,以天地之心为心,以天地之道赏罚人,民义所在即是天理,顺天理而行,天自与之相合。不务民义,即失天理,去天日远,安有福之理?故务民义者,自能敬鬼神,亦能远鬼神。
《大学》《中庸》《论语集解》《论语义疏》《论语注疏》《论语集注》《癸巳论语解》《论语全解》《论语正义》《论语新解》《论语讲要》《论语集释》《论语会笺》《论语学案》《论语后案》《左传》《四书解义》《四书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