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信述》6.15 雍也篇——孟之反不伐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孔子说:“孟之反不夸耀自己,鲁国军队战败撤退,他殿后,快要进入城门的时候,他说:‘不是我敢殿后啊,是我的马不往前跑啊!’”
孟之反:孟氏,名侧,字之反,鲁国大夫。胡氏:“反即庄周所称孟子反者是也。”马融:“孟之反贤而有勇。”
不伐:不自伐其功。伐,夸、夸耀自己的功劳。《正义》:“鲁师虽奔,而之反能在后结阵以行,所保全之功甚巨。”
奔而殿:奔,军队败逃。在后曰殿。马融:“殿,在军后。前曰启,后曰殿。”钱穆:“军败,殿后者有功。”《潜研堂文集》:“人之一身,臀居其后,军后曰殿,亦取斯义。”
策其马:策,鞭打。马拉战车,策之使进。
非敢后也,马不进也:此是孟之反的谦虚之言,也是为了自掩其功。朱子:“战败而还,以后为功。反奔而殿,故以此言自掩其功也。事在哀公十一年。”《左传》:“师入齐军,右师奔,齐人从之,陈瓘、陈庄涉泗。孟之侧后入以为殿,抽矢策其马,曰:‘马不进也。’”
《论语注疏》曰:此章言功以不伐为善也。孟之反,鲁大夫孟之侧也,有军功而不夸伐也。鲁与齐战,鲁师败而奔,孟之反贤而有勇,独在后为殿。人迎,功之。不欲独有其名,故将入国门,乃捶其马,欲先奔者入城也。且曰:“我非敢在后为殿以拒敌,马不能前进故也。”
《四书解义》曰:此一章书是孔子称鲁大夫有功不伐以风世也。非惟不自有其功,而且自掩其功,其不伐也如此。盖之反之意,以为不能立功于战阵,而反论绩于败奔,深可羞愧,故托言马不前以掩之,可谓贤大夫矣。
刘宗周曰:士君子苟无礼义以养其心,于功名之际,鲜不攘臂起者。晋灭吴,王浚功多而见枉于王浑,不胜忿愤。或说以居功未善,浚曰:“吾始惩邓艾之事,惧祸及身,不得无言。其终不能遣诸胸中,是吾褊也。”盖褊之心难化如此,故君子不可以不学也。
陈祥道曰:伐譬则贼也,矜譬则残也,故老子于自伐言无功、自矜言不长而已。春秋之时,师败而奔,惟恐其不全在师,而有功者惟恐其不彰。之反于齐之战也,殿军而不奔,策马而不进,人之所难也,故夫子取之。
张栻曰:奔而为殿,固已难能。及将入门,是国人属耳目之时也,孟之反非惟不敢有其功,又且自掩其功。其中心深自抑损如此,故圣人有取焉。为学之害矜伐居多,圣人取孟之反所以教门人也。
白石钱氏曰:师胜而归,范文子先入而不敢先;师败而奔,孟之反后殿,而自以为非敢后。君子以功名为畏如此。
谢氏曰:人能操无欲上人之心,则人欲日消、天理日明,而凡可以矜己夸人者,皆无足道矣。
徐英曰:夫子举此,以见不伐功之美,亦犹礼让为国之意。
《朱子语类》曰:人知伐心固难克,然非先知是合当做之事,临事时必消磨不去。诸葛孔明所谓“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若知凡事皆职分之所当为,自然无伐心矣。
《四书反身录》曰:冯异战胜有功,他将皆争自言功,异独屏身树下,寂无所言。曹彬平江南,得一国境土,辟地数千里。使在他将必露布以闻,盛叙战绩,彬惟进奏通报于朝曰:“奉敕勾当江南公事回。”此皆不自矜伐,与之反可谓异世而同风矣。彼武夫且然,矧学者乎?故道德、经济、文章、气节,或四者有一,或兼有其长,而胸中道德、文章、经济、气节之见苟一毫销镕未尽,便是伐。伐则有累湛然虚明之体,其为心害不浅。
《论语集解》《论语注疏》《论语集注》《论语全解》《癸巳论语解》《论语新解》《论语讲要》《论语正义》《论语集释》《论语学案》《论语会笺》《论语集说》《左传》《朱子语类》《四书反身录》《四书解义》《潜研堂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