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道
明天机

《论语信述》5.26 公冶长篇——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论语信述》5.26 公冶长篇——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原文】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白话】

孔子说:“罢了啊!我还没见过能看到自己的过失,就在心里自责的人啊。”

【释词】

已矣乎:罢了啊、算了吧。已,终也、止也。朱子:“‘已矣乎’者,恐其终不得见而叹之也。”蔡节:“非决其辞以绝学者也,叹无其人而犹有以望之也。”

未见:没见过,表示难能也。魏象枢:“天下有四种人,吾夫子皆叹未见:好仁、恶不仁一种人,隐居求志、行义达道一种人,见过、内自讼一种人,好德如好色一种人。”另外还有一种,就是孔子说的“吾未见刚者”。

见其过:能够看到自己的过失。这就是“自省”。

内自讼:嘴上不说而心里能自我责备。自讼,就是“自责”。讼,咎责。钱穆:“己过不易见。能自见己过,又多自诿自解,少能自责。”

【先贤精义】

论语注疏》曰:此章疾时人有过,莫能自责也。吾未见有人能自见其己过而内自责者也。

朱子曰:人有过而能自知者鲜矣,知过而能内自讼者为尤鲜。能内自讼,则其悔悟深切而能改必矣。夫子自恐终不得见而叹之,其警学者深矣。

陈祥道曰:阴阳有时而愆,日月有时而食,川谷有时而竭,天地之大犹且不免于过,况于人乎?要在改过而已。改过,始于见过。见其过而不自讼,非好学为己者也,孔子之教将无所施焉。

张栻曰:人惟安于所偏、狃于所习,是以鲜能见其过。就或知其为过,不能自讼,又从而文之者,盖多矣。能见其过而内自讼,则惩创之深,省察之力,其必能徙旧而新是图,若是则进于德也。

《松阳讲义》曰:天下有一种人,全不知道自己差了,将差处都认作是处,此是不能见其过。有一种人,明知自己差了,却只管因循牵制,甘于自弃,或只在口头说过,此是不能内自讼。这有三件:一是为气质做主而不能变化,一是为物欲牵引而不能割断,一是为习俗陷溺而不能跳脱。所以不能无过者,由此三件;所以有过而不能见、不能自讼过者,亦由此三件。

又曰:此是圣门教人第一吃紧功夫,不从这一关着力,种种工夫皆不能透彻。然见之、讼之于既过之后,又不若防之于未过之先。防之之法无他,亦只是戒慎恐惧

论语正义》曰:《大学》云:“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独者,人所未及知而己所独知之之时也。意有善恶,诚意者,于意之善者好之,意之不善者恶之;恶不善,正是葆其善。故君子之于改过,尤亟亟也。人凡有过,其始也皆藏于意,故能自见。能自见而内自讼,则如恶恶臭,必思所以去之。否则见其过而不能自讼,即是自欺,自欺则非诚意矣。改过为学者至要,而亦至难。故非慎独,不克致力矣

《朱子语类》曰:问“程子曰:‘罪己责躬不可无,然亦不当长留在心胸为悔。’今有学者幸知自讼矣,心胸之悔,又若何而能不留耶?”曰:“改之便无悔。”

李炳南曰:自讼其过,改之则无悔,心归于净。

程石泉曰:人能诚笃不自欺,则能内省而知其过,是乃进德修业之初基

徐英曰:夫子告颜渊以克己复礼。能见其过而内自讼,即所以克己有觉悟,始能自见其过;知悔恨,始能自讼。一日克己复礼,则天下归仁,甚矣其难也,故夫子有未见之叹。

蕅益大师曰:千古同慨。盖自讼,正是圣贤心学真血脉

【附录】

钱穆曰:颜渊不迁怒、不贰过,孔子许其好学。然则孔子之所想见,即颜渊之所愿学。孔门之学,断当在此等处求之。

【本章参考书目】

论语集解》《论语义疏》《论语注疏》《论语全解》《论语集注》《癸巳论语解》《论语新解》《论语正义》《论语讲要》《论语点睛》《论语读训》《论语会笺》《论语集释》《朱子语类》《松阳讲义》。

···分享这篇文章···

加师傅微信咨询:guizhen998

电报(TG)咨询:https://t.me/Minlee998

WhatsApp咨询:https://wa.me/14422221313

事业升迁,婚姻情感,升学考试,工作面试,人际关系,疾病吉凶、风水择吉等

QQ交流群:992663630

电报交流群:https://t.me/mingtianji123

电报易经资料分享:https://t.me/+gRFf6IBNgyc5ZDcx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明天机周易网 » 《论语信述》5.26 公冶长篇——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必填
必填,请填写正确地址,方便以后联系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QQ交流群电报交流群

文章内容很好,我要赞助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