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信述》5.22 公冶长篇——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记旧怨,别人的怨恨因此就稀少了。”
伯夷、叔齐:殷商时期孤竹国国君之子,让出君位,前往西伯姬昌的周,后来劝阻周武王伐纣未成,不愿“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孟子:“伯夷,圣之清者。”《正义》:“伯叔,少长之字;夷齐,其名也。”
《义疏》:“孤竹之国,是殷汤所封,其子孙相传至夷齐之父也。父姓墨台,名初,字子朝。伯夷大而庶,叔齐小而正,父薨,兄弟相让,不复立也。”
念:惦记,念念不忘于心也。
旧恶:过恶、夙怨,《义疏》称为“故憾”。李炳南:“旧怨是既往之怨。既往不咎,予人以自新之路。”
怨:怨恨。此处指别人对夷齐的怨恨。
是用:因此。用,因。
希:同“稀”,少。张栻:“怨是用希者,己无所怨于人,而人亦无所怨于己也。”
《论语注疏》曰:此章美伯夷、叔齐二人之行。不念旧时之恶而欲报复,故希为人所怨恨也。
《四书改错》曰:惟有夙怨而相忘,而不之念,因之恩怨俱泯,故怨是用希。
《论语义疏》曰:唯夷齐豁然忘怀,若有人犯己,己不怨录之,所以与人怨少也。
《论语集说》曰:念者,不忘于心也。“旧恶”谓人旧尝有恶于我者也(即“旧怨”)。念恶即是私心凝滞处,私则有怨矣。夷齐处心公清,无所系累,其于旧恶何念之有?己不念,则人亦不怨。此怨之所以希也。
程子曰:不念旧恶,此清者之量。又曰:二子之心,非夫子孰能知之?
钱穆曰:子贡明曰:“伯夷叔齐怨乎?”司马迁又曰:“由此观之,怨邪非邪?”人皆疑二子之怨,孔子独明其不怨,此亦显微阐幽之意。圣人之知人,即圣人之所以明道。(按:惟圣人知圣人。)
郑汝谐曰:每以“怨”而疑夷齐,何也?夷齐之父,舍长而立少,遂使少长俱不立,不足于父子之间也;二人俱出奔,而舍其宗祊,不足于兄弟之间也;纣为无道,辟于北海之滨,武王之兴,未免叩马而谏,不足于君臣之间也。不容于国,不容于斯世,饿于首阳,采薇而食,凡世之所谓不堪处者,夷齐皆甘心矣,疑其必有怨也。惟夫子洞见其心,称之以“求仁而得仁”。夫仁者之念,无非天理;恶事经于吾心,恶人见于吾前,如晛消雪,未尝凝留,夫何怨之有哉?
陈祥道曰:求在外者不可必,故放于利而行,所以多怨;求诸己者可必,故求仁得仁,怨是用希。盖仁人不藏怒,不宿怨,则所谓旧恶者在彼而已,我何加损焉,此所以不念也。
蕅益大师曰:周季侯曰:“‘旧’字,如飞影驰轮,倏焉过去之谓。”方外史曰:“如明镜照物,妍媸皆现,而不留陈影。此与不迁怒,同一工夫。”
徐英曰:凡《论语》之言让、言不争,皆礼之教义也;言可乐、言无怨,皆乐之教义也。礼乐之教,遍于天下,而孝悌之功,不可胜用。自世道之衰,上下交争,怨渎旁逸,法家者流起而济之以严刻,以争救争,以怨继怨,异端并起,邪说横行,而后上无所安,而民无以治。
云门隐者按:人能正念,不被私心所累,旧怨不萦于心,其恕乎?能“不念旧恶”,故而“怨是用希”。人能恕人,人亦不怨之也。
刘宗周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后世如东汉顾厨俊及诸君疾仇常侍,讥讪朝政,卒成钩党之祸。怨毒之于人,甚矣哉!而范滂之言曰:“吾欲使善善同其清,恶恶同其浊。”不悟更以为党,身死之后,愿埋滂于首阳山侧,上不愧皇天,下不愧夷齐。诵其言,钦其行,亦可哀已。虽然,君子终不敢以一身之私愠,而废天下之公义。如滂等者,亦不愧夷齐者也。
夷齐
《春秋少阳篇》:“伯夷姓墨,名允,字公信。伯,长也;夷,谥。叔齐名智,字公达,伯夷之弟,齐亦谥也。”太史公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者,是也。孤竹,北方之远国名。《地里志》:“辽西令支有孤竹城。”应劭曰:“故伯夷国。”(选自《论语注疏》)
《论语集解》《论语义疏》《论语注疏》《论语集注》《论语集释》《论语正义》《论语意原》《癸巳论语解》《论语新解》《论语讲要》《论语学案》《论语会笺》《论语点睛》《论语全解》《论语集说》《四书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