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道
明天机

《论语信述》4.5里仁篇——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论语信述》4.5里仁篇——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白话】

孔子说:“富有与尊贵,这是人所想要的,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君子不愿意安处其中。贫困与低贱,这是人所厌恶的,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摆脱,君子不愿意违离其中。君子如果违离仁德,怎么能成其为君子呢?君子连一顿饭的时间都不会违仁,即使仓促急迫也必定处于仁中,即使困顿流离也必定处于仁中。”

【释词】

富与贵:富指财富多,富有;贵指地位高,尊贵。

欲:想要。

不以:不用。以,用。朱子:“不以其道得之,谓不当得而得之。然于富贵则不处,于贫贱则不去,君子之审富贵而安贫贱也如此。”

道:此处指正确的、正当的方法。

得之:第一个“得之”是顺着“所欲”来说的,因为想要,从而希望“得到”;第二个“得之”是顺着“所恶”来说的,因为厌恶,从而希望“摆脱”。故而“得”者,谓一得一去也。

处:安处其中。

贫与贱:贫指财富少,贫穷;贱指地位低下,卑微。

恶:厌恶。

去:弃也,引申为违背、离开。钱穆:“常人,富贵则处,贫贱则去;君子,仁则处,不仁则去。”

恶乎成名:怎么能成其为君子这个名呢。恶,同“乌”,怎么。成名,即成为(君子)这个名。此句是说,如果违离了仁德,君子就不能成其为君子了。

终食之间:吃一顿饭的时间,形容时间短。

违:违背。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是,即“此”,指的是“仁”。造次,仓促急迫。颠沛,困顿挫折、颠沛流离中。按:这几句形容君子无时无刻不在仁中,哪怕是人生不得志,甚至是困顿危难时,都不违离仁,可见君子居仁之坚定。

【先贤精义】

《四书讲义》曰:此章是孔门勘法。(按:反求诸己,自我勘验。

论语注疏》曰:人欲为君子,唯行仁道乃得君子之名。仁不可斯须去身,故君子无食顷违去仁道也。君子之人,虽身有急遽、偃仆之时,而必守于是仁道而不违去也。

朱子曰:君子所以为君子,以其仁也。君子为仁,自富贵、贫贱、取舍之间,以至于终食、造次、颠沛之顷,无时无处而不用其力也。然取舍之分明,然后存养之功密;存养之功密,则其取舍之分益明矣。

蕅益大师曰:此章皆诫训之辞。若处非道之富贵,去非道之贫贱,便是去仁,便不名为君子。若要真正成个君子,名实相称,须是终食之间不违,造次颠沛不违。

张栻曰:惟君子则审其在己,不为欲恶所迁,故枉道而可得富贵,己则守其义而不处,在己者正矣。不幸而得贫贱,己则安于命而不去。此其所以无入而不自得也。(按:守正。)

论语全解》曰:庄子曰:“不义则不生,不仁则不成。”不成者,实不成于内,名不成于外也。盖名之非实,君子之所耻;没世不称,君子之所疾。此所以处仁而不去也。成名则君子之事,无所成名则是小人之事。

论语义疏》曰:此更明不可去正道以求富贵也。若舍去仁道,傍求富贵,则于何处更得成君子之名乎?

论语后案》曰:终食时暂,造次时遽,颠沛时危,君子无违仁,观其暂而久可知也,观其变而常可知也,言为仁无间断之时也

钱穆曰:《论语》最重言仁。然仁者人心,得自天赋,自然有之。故人非求仁之难,择仁、安仁而不去之为难。慕富贵,厌贫贱;处常境而疏忽,遭变故而摇移。人之不仁,非由于难得之,乃由于轻去之惟君子能处一切境而不去仁,在一切时而无不安于仁,故谓之君子。此章仍是里仁为美之意。

《养一斋札记》曰:富贵贫贱乃入道之第一关,此关不通,于道永无望矣。愿天下之学者共懔之。

高攀龙曰:仁是人人具足者,因世情俗见封蔽不得出头。今于富贵贫贱看得透,心中湛然,方见仁之真体。有此真本体,方有真功夫。所以君子终食亦在此,造次颠沛亦在此,实落做得主宰,摇撼不得,方是了生死学问。(按:有体有用。)

李炳南曰:君子希望成贤成圣,必须行仁。但是,何谓仁,如何行仁,皆非人人所能了解。君子行仁,未能完全至于仁,首须能近乎仁。孔子教人孝弟忠信,即是重要的善行,故能力行孝弟忠信,亦即是近乎仁。近仁即能至于仁;不近仁,则远仁,远则去仁,不能成其为人所称的君子。

程树德曰:常人之情,好富贵而恶贫贱。不知富贵贫贱皆外来物,不能自主,君子所以不处、不去者,正其达天知命之学

【附录】

《四书反身录》曰:伊尹一介弗取,千驷弗顾;夫子疏水曲肱而乐,不义之富贵如浮云;颜子之乐,不以箪瓢改;柳下惠之介,不以三公易。古之圣贤,未有不审富贵、安贫贱,以清其源而能正其流者,而况于中材下士乎?

《四书近指》曰:人初生时,只有此身,原来贫贱,非有所失也。至富贵则有所得矣,无失无不得,有得有所失,故均一非道。富贵不可处,以其外来;贫贱不可去,以其所从来。孔子乐在其中,颜子不改其乐,全是于此看得分明,故不为欲恶所乘。

《论语正义》曰:若于不以其道之富贵则不处,不以其道之贫贱则不去,思惟仁者能之。盖仁者好恶,有节于内,故于富贵则审处之,于贫贱则安守之。《坊记》所谓“君子辞贵不辞贱,辞富不辞贫”者也。

《荀子》曰:仁之所在无贫穷,仁之所亡无富贵。(谢墉校注:此言仁之所在,虽贫穷甘之;仁之所亡,虽富贵去之。)
《大戴礼记》曰:君子以仁为尊。天下之为富,何为富?则仁为富也。天下之为贵,何为贵?则仁为贵也。昔者,舜匹夫也,土地之厚,则得而有之;人徒之众,则得而使之:舜唯以仁得之也。是故君子将说(悦)富贵,必勉于仁也。昔者,伯夷、叔齐,仁者也,死于沟浍之间,其仁成名于天下;夫二子者,居河济之间,非有土地之厚、货粟之富也,言为文章、行为表缀于天下。是故君子思仁义,昼则忘食,夜则忘寐,日旦就业,夕而自省,以殁其身,亦可谓守业矣。
又曰:故君子无悒悒于贫,无勿勿于贱,无惮惮于不闻;布衣不完,疏食不饱,蓬户穴牖,日孜孜上仁。知我,吾无欣欣;不知我,吾无悒悒。
《后汉书·卢植传》论曰:风霜以别草木之性,危乱而见贞良之节。夫蜂虿起怀,雷霆骇耳,虽贲育荆诸之伦未有不冘豫夺常者也。当植抽白刃严合之下,追帝河津之间,排戈刃,赴戕折,岂先计哉?君子之于忠义,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也。
【本章参考书目】
《礼记》《大戴礼记》《荀子》《论语集解》《论语义疏》《论语注疏》《论语集注》《癸巳论语解》《论语点睛》《论语正义》《论语讲要》《论语新解》《论语会笺》《论语集释》《论语全解》《论语后案》《后汉书》《高子遗书》《四书近指》《养一斋札记》《四书反身录》《四书讲义》。
···分享这篇文章···

加师傅微信咨询:guizhen998

电报(TG)咨询:https://t.me/Minlee998

WhatsApp咨询:https://wa.me/14422221313

事业升迁,婚姻情感,升学考试,工作面试,人际关系,疾病吉凶、风水择吉等

QQ交流群:992663630

电报交流群:https://t.me/mingtianji123

电报易经资料分享:https://t.me/+gRFf6IBNgyc5ZDcx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明天机周易网 » 《论语信述》4.5里仁篇——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必填
必填,请填写正确地址,方便以后联系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QQ交流群电报交流群

文章内容很好,我要赞助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