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道
明天机

《论语信述》3.15八佾篇——子入大庙,每事问

《论语信述》3.15八佾篇——子入大庙,每事问

 

【原文】
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白话】
孔子进入周公庙,每一件事情都要问。有的人就说:“谁说这个鄹邑的年轻人知礼呢?进入太庙每事都问。”孔子听到了说:“这就是礼啊。”
 
【释词】
大庙:大,同“太”。此处太庙即鲁国祭祀周公之庙(周公庙)。钱穆:“时孔子当在青年,始仕于鲁,得入太庙助祭。(此入太庙,或曰在“隔日宿齐”时,或曰在“闲时”。备存。)”此处依宋本《论语集解》《集注》《集释》等用“大”字。
每事问:太庙中,或祭器,或祭品、祭礼、乐等事,问之。《正义》:“鲁祭太庙,用四代礼乐,多不经见,故夫子每事问之,以示审慎。”
或:有的人。
孰谓:谁说。
鄹人之子:鄹,鲁国的小邑。孔子之父叔梁纥曾任鄹邑大夫,孔子生于此,所以称孔子为“鄹人之子”。此称呼不仅因为孔子年轻,且带有轻视之意。阎若璩:“鄹人之子,乃孔子少贱时之称。”
 
【先贤精义】
论语注疏》曰:此章言夫子慎礼也。
包咸曰:太庙,周公庙。孔子仕鲁,鲁祭周公而助祭也。
论语正义》曰:鲁,侯国,不得别立明堂。其一切非常典礼,皆于大庙行之。言“孔子仕鲁”者,明孔子得入大庙也。《杂记》云:“大夫冕而祭于公,士弁而祭于公。”是大夫皆助君祭也。
朱子曰:此盖孔子始仕之时,入而助祭也。孔子自少以知礼闻,故或人因此而讥之。孔子言是礼者,敬谨之至,乃所以为礼也。(或曰孔子早年始仕,在群有司之列,祭祀以供职。)
论语义疏》曰:所以云“是礼”者,宗庙事重,不可轻脱,愈知愈问,是敬慎之礼也
尹氏曰:礼者,敬而已矣。虽知亦问,谨之至也,其为敬莫大于此。谓之不知礼者,岂足以知孔子哉?
张栻曰:礼以敬为主。宗庙之事严矣,其大体,圣人固无不知也;至于有司之事,则容亦有所不知者焉。知与不知,皆从而问,敬其事也。或以为不知礼,圣人告之以“是礼也”,所以明礼意之所在也。
康有为曰:虽知亦问,非徒为谨,礼实宜然。记此,见孔子有若无,实若虚,不以学问自矜,而行礼至谨,可为后法也。
徐英曰:或人所谓知礼,是指礼之器物形式言。孔子所谓礼,是礼之教义,形而上之道也。且孔子曰“吾少也贱”,虽博学多闻,心知其事,而未必识其物,故问以审之,且容有变异处,慎之至也,故曰“是礼也”。
《春秋繁露》曰:孔子入太庙,每事问,慎之至也
 
【附录】
《考工记》曰:左祖右社。(按:祖,宗庙。)
《王制》曰: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大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大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
《公羊传》曰:周公称太庙,鲁公称世室,群公称宫。
《汉书·韦玄成传》曰:礼,王者始受命、诸侯始封之君,皆为太祖。以下,五庙而迭毁。周公是鲁始封之君,为鲁太祖,故庙曰太庙。
阮元曰:鲁,侯国,不得别立明堂,其一切非常典礼皆于大庙行之。
 
【本章参考书目】
《礼记》《公羊传》《考工记》《论语集解》《论语义疏》《论语注疏》《论语集注》《癸巳论语解》《论语正义》《论语注》《论语集释》《论语新解》《论语会笺》《汉书》《春秋繁露》《明堂论》《四书释地续》。
···分享这篇文章···

本站提供周易预测服务

事业升迁,婚姻情感,升学考试,工作面试,人际关系,疾病吉凶、风水、择吉、起名等。

微信咨询:guizhen998

电报(TG)咨询:https://t.me/Minlee998

WhatsApp咨询:https://wa.me/14422221313

另站长手头有大量易学、玄学、心理学、神秘学方面的电子书,有需要者可联系索取(适度收取资料整理费)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明天机周易网 » 《论语信述》3.15八佾篇——子入大庙,每事问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必填
必填,请填写正确地址,方便以后联系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QQ交流群电报交流群

文章内容很好,我要赞助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