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道
明天機

《論語信述》3.7八佾篇——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

…分享美好…

八佾篇——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

b5819a704eafdbc6d4af16205333d41e.png論語信述《論語信述》3.7八佾篇——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

【原文】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白話】
孔子說:“君子沒有什麼可爭的,一定要算爭的話就是比射吧!比射時,升堂射箭、射完下堂,以及射後飲酒,都要作揖行禮。這樣的爭,其實是君子之爭。”
 
【釋詞】
爭:相爭、爭勝。論語正義》:“爭者,競勝之意。民有血氣,皆有爭心。君子者,將以禮治人,而恭敬撙節退讓以明之,故無所爭也。”鄭康成:“勝者袒,決遂,執張弓;不勝者襲,說決拾,卻左手,右加弛弓於其上而升飲。君子恥之,是以射則爭中。”《木鐘集》:“君子之爭者,禮義;小人之爭者,血氣。”
射:射禮。射,或作“䠶”,《說文》“弓弩發於身而中於遠也”。射乃“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之一。按:古射禮有四。一曰“大射”,天子、諸侯、卿大夫祭祀前,選拔善射之士以參加祭祀而舉行的射禮;二曰“賓射”,朝見、聘會等場合所用的射禮;三曰“燕射”,平常娛樂活動中所用的射禮;四曰“鄉射”,地方長官與民眾講習射藝所用的射禮。
揖讓:比射者,相互作揖行禮,以表敬心。劉宗周:“‘揖讓而升下而飲’,作一句讀。言揖讓而升,揖讓而下,揖讓而飲也。”按:“揖讓”一詞用來修飾限定“升下”和“飲”,也就是說無論升堂、下堂,乃至射後飲酒,都需要揖讓。即“揖讓,而升下,而飲”,所以將“揖讓”放在前面來統攝後面兩詞,即同時用以修飾後邊的“升下”和“飲”;兩個“而”則表示射禮步驟的先後順序。
升下:登階上堂射箭、射完下堂。升,即登堂。下,下堂。按:“下”字不連後句,連前。鄭康成:“飲射爵者亦揖讓而升降。”
錢穆:“大射禮行於堂上,以二人為一耦,由階升堂,必先相互舉手揖讓,表示向對方之敬意。較射畢,互揖下堂。”《儀禮·大射》:“耦進,上射在左並行,當階北面揖,及階揖,升堂揖,皆當其物,北面揖,及物揖。射畢,北面揖,揖如升射。”(射時升降揖讓之禮。)
而飲:比完,雙方相互揖讓,再升階,負者飲酒。李炳南:“射禮行於堂上,升堂與下,皆揖讓。勝負皆飲,負者先飲,勝者陪之。”
其爭也君子:射必爭勝,然而以禮比射,禮又貴和,各盡其分,相敬以禮,故其爭也君子。李炳南:“唯在射時,各顯其藝能,求中其正鵠,是謂之爭,不同於小人,故曰其爭也君子。”
 
【先賢精義】
王肅曰:射於堂,升及下皆揖讓而相飲。
馬融曰:多算飲少算,君子之所爭。(勝者飲不勝者)
《四書解義》曰:此一章書是孔子以君子止天下之爭也。
唐文治曰:春秋時,天下動以智力相爭,夫子欲以禮讓化爭,故此章重在“揖讓”二字。《禮記·樂記》篇曰:“揖讓而治天下者,禮樂之謂也。”
論語註疏》曰:此章言射禮有君子之風也。君子之人,謙卑自牧,無所競爭也。君子雖於他事無爭,其或有爭,必也於射禮乎!射禮於堂,將射升堂,及射畢而下,勝飲不勝,其耦皆以禮相揖讓也。射者爭中正鵠而已,不同小人厲色援臂,故曰“其爭也君子”
朱子曰:言君子恭遜不與人爭,惟於射而後有爭。然其爭也,雍容揖遜乃如此,則其爭也君子,而非若小人之爭矣。
李炳南曰:此章重在君子。所謂君子,乃學而能立之士。凡功利名位,有背道違仁者,自不爭取;關乎道德仁義等,又當固執力行。經不云乎:“當仁不讓於師”,“見義不為無勇也”。其爭也君子句,更須細味焉。
陳祥道曰:君子無所不遜,於仁則不遜;君子無所爭,於射則爭。君子之射,有德以詔之,有禮以節之,有罰以戒之。定其位則有物,課其功則有算。勝者袒決張弓而揖不勝者,不勝者脫拾弛弓而飲於勝者。則求勝者,非求服人而害之也,將以養之也。上求中者,非求中而怨之也,將以辭養也。養之則德,辭養則禮。君子之事如此。
《禮記·射義》曰: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諸己,己正而後發。發而不中,則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
又曰:故射者進退周還必中禮,內志正,外體直,然後持弓矢審固;持弓矢審固,然後可以言中。此可以觀德行矣。
《白虎通·禮樂篇》曰:禮,所以有揖讓者,所以尊人自損也。凡賓主行禮,至門至階,皆有讓者,門則讓入,階則讓升也。(此處揖讓在)
李充曰:君子謙卑以自牧,後己先人,受勞辭逸,未始非讓,何爭之有乎?射藝競中,以明能否,而處心無措者勝負若一。由此觀之,愈知君子之無爭也。
欒肇曰:君子於射,講藝明訓,考德觀賢,繁揖讓以成禮,崇五善以興教。
張栻曰:爭,生於有己;君子,克己者也,是以無所爭。君子之於射,於以正己而觀德耳。
許敬庵曰:君子無爭,道在自反。射之揖讓而升下而飲也,所謂“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者也。唯務自反,不知有爭,故曰“射有似乎君子”。所謂其爭也,君子似有爭而實無爭。
《四書反身錄》曰:世間多事,多起於爭。文人爭名,細人爭利,勇夫爭功,藝人爭能,強者爭勝。無往不爭,則無往非病。君子學不近名,居不謀利,謙以自牧,恬退不伐,夫何所爭
 
【附錄】
劉宗周曰:世間射名射利,互相爭勝無已時,一似射者爭先命中。然朝市皆射圃也。而聖人以爭之道不可以訓天下,故於飲食、起居、出處、辭受之節,極之郊廟朝享,每事節之,以禮讓默消其陵競之心。而於射發其撰,使卿大夫生而習之,為六藝之一,即辨官論才亦必以射進。其意微矣!故曰:“吾觀於鄉,而知王道之易易也。”君子無爭,蓋以禮物身,以讓養德,其素所學問如此,即於射亦見其無爭,謂雖天下必爭之地而猶然無事於爭也,其所以為君子乎?
戴溪曰:《禮記·射義》曰——詩云:“發彼有的,以祈爾爵。”祈,求也,求中以辭爵也。酒者,所以養老也,所以養病也。求中以辭爵者,辭養也。由此觀之,射不中而飲者非以為罰爵也,是乃所以養之也。發的以求辭爵者,非懼罰也,謙遜卑下不敢當人之養也。君子無所爭,於此處觀之可也。射不爭勝負,而爭欲自處于謙遜卑下之地,其爭乃如此,此可以為君子也與?
論語偶談》曰:一耦二人,左名上射,右名下射。升階時必上射先一等避左,下射後一等避右,此讓也。下階亦然。至升飲則升階後,勝者且避右以讓,不勝者得以取觶於豐上。觶在堂上,必升飲,不便以“下而飲”為句,必如王肅七字作一句讀,或如康成注《射義》以“揖讓而升下”五字為句,“而飲”又句,禮節始明。
《論語義疏》曰:古者生男,必設桑弧蓬矢於門左,至三日夜,使人負子出門而射,示此子方當必有事於天地四方,故云至年長以射進仕。
 
【本章參考書目】
《儀禮》《禮記》《白虎通》《論語集解》《論語義疏》《論語註疏》《論語全解》《論語集注》《論語正義》《論語集釋》《論語新解》《論語學案》《論語講要》《癸巳論語解》《論語偶談》《石鼓論語答問》《論語大義》《說文解字》《木鐘集》《四書反身錄》。
贊(0) 打賞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明天機周易網 » 《論語信述》3.7八佾篇——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
訂閱評論
提醒
guest
必填
必填,請填寫正確地址,方便以後聯繫
0 評論
內聯反饋
查看所有評論

QQ交流群電報交流群

文章內容很好,我要贊助作者!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

微信掃一掃打賞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請您發表評論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