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道
明天機

《論語信述》3.4八佾篇——林放問禮之本

…分享美好…

八佾篇——林放問禮之本

b5819a704eafdbc6d4af16205333d41e.png論語信述《論語信述》3.4八佾篇——林放問禮之本

【原文】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白話】
林放向孔子請教禮的本原。孔子說:「意義重大啊你所問的!禮,與其奢侈浪費,寧願節儉樸素;喪事,與其禮節過於周到,寧可只有哀戚。」
 
【釋詞】
林放:字子邱,魯國人。或謂孔子弟子。
禮之本:禮之所起,即禮之本原、本意所在。禮有五種,即「吉凶軍賓嘉」。《朱子語類》:「禮不過吉凶二者而已。」
大哉問:所問之事重大,所以孔子讚歎之。按:孔子沒有下定義式地說其本原如何,而是從奢儉、易戚方面說來,引發人的思考。劉沅:「當時尚煩文而無實意,林放疑之。子故嘉其維世之大志。」
奢、儉:奢侈浮華、節儉樸素。按:禮,奢者過於文飾,流為浮華;儉者不及於禮節,嫌於質樸。二者如能中和最好;如不能達到中,則寧願選擇「儉」。因為奢容易滋生浮華、驕泰、僭妄,易於不仁;儉雖於禮不足,然而易於養德,長養仁心。
喪:指在喪事方面。《白虎通》:「喪者,亡也。人死謂之喪何?言其喪亡不可復見也。天子下至庶人俱言喪何?欲言身體髮膚俱受之父母,其痛一也。」
易、戚:易,治也,引申為禮節過於周到、置辦過於完備而不夠哀戚,即《禮記》之「禮有餘」也。戚,哀戚。按:二者恰到好處,則行乎中庸,如果不能,則寧戚。
寧:音nìng。
 
【先賢精義】
論語註疏》曰:此章明禮之本意也。禮之末節,人尚不知,林放能問其本,其意非小。奢與儉、易與戚等,俱不合禮。但禮不欲失於奢,寧失於儉;喪不欲失於易,寧失於戚。
《禮記·檀弓》曰:喪禮,與其哀不足而禮有餘也,不若禮不足而哀有餘也。祭禮,與其敬不足而禮有餘也,不若禮不足而敬有餘也。
鄭汝諧曰:禮之始,惟儉而已,聖人以其太陋也,故為之宮室以文其橧巢之居,為之俎豆以文其汙尊之飲。喪之始,惟戚而已,聖人慮其傷生也,故節之以三日之食使之不滅性,節之以三年之制示之以有終。禮之文,喪之節,所以納之於中也戚與儉不失其本,而奢與易則末流之敝也。
李炳南曰:中國一切學問皆重根本。例如酒由水造,水是酒之本。又如百川歸海,河為海之本。故祭祀供酒只供白水(按:有酒則供酒,無酒則以水代),祭海神則先祭河神。禮,與其奢華,寧願節儉;喪,與其和易,寧願哀戚。祭祀注重誠心,從儉可得其本;舉行喪禮,哀戚可得其本。
朱子曰:禮貴得中,奢、易則過於文,儉、戚則不及而質,二者皆未合禮。然凡物之理,必先有質而後有文,則質乃禮之本也。
范氏曰:禮失之奢,喪失之易,皆不能反本,而隨其末故也。禮奢而備,不若儉而不備之愈也;喪易而文,不若戚而不文之愈也。儉者,物之質;戚者,心之誠:故為禮之本
錢穆曰:禮有內心,有外物,有文有質。內心為質為本,外物為文為末。林放殆鑒於世之為禮者,競務虛文,滅實質,故問禮之本。然禮貴得中,本末兼盡
《朱子語類》曰:其他冠婚祭祀皆是禮,故皆可謂「與其奢也寧儉」。惟喪禮獨不可,故言「與其易也寧戚」。喪者,人情之所不得已,若習治其禮有可觀,則是樂於喪而非哀戚之情也。故《禮》云:「喪事欲其縱縱爾。」
《禮記·檀弓》曰:子游問喪具,夫子曰「稱家之有亡(無)」。
《四書說約》曰:天下事,實意為本。苟無其實,繁文愈盛,只增其耳。老子以為「忠信之薄,亂之首也」,政(正)指繁文之禮說。夫禮安得為薄?無本則薄耳。
張栻曰:蓋儉與戚,其實則存。奢則遠於實,易則亡其實。其文雖備,無益也。言禮而又言喪,所以深示其本也。
徐英曰:此章譏當時吉禮之奢侈,而居喪之簡易。八佾《雍》徹,奢儉之類也;宰我短喪,簡易之類也。
劉沅曰:禮,始於質樸。禮,本所以達人心之誠。不誠而尚虛文,何取焉?
陳祥道曰:正末以本而使之正,矯枉以直而使之中也。孔子於禮樂則欲從先進,於為邦則欲乘殷輅、服周冕,亦此意歟?林放問禮之本,與堯之為君,孔子皆曰「大哉」。蓋禮之本,禮之大者;則天,為君之大者,故也。
論語義疏》曰:或問曰:「何不答以禮本,而必言四失,何也?」答云:「舉其四失,則知不失即其本也。其時世多失,故因舉失中之勝以誡當時也。」
雲門隱者按:此章言禮之本,又言禮須中,故亦是講中庸之道。過中、不及中,都是失禮。夫子權衡奢儉、易戚之弊端,返於其本。禮與其繁縟複雜、徒有其表,不如雖質樸、卻有其敬心;喪事與其禮有餘、哀不足,不如哀戚有餘、禮不足,因為哀戚為喪禮之本。正如夫子所道「忠信」,而必進之以「好學」也。
 
【附錄】
周宗建曰:禮之本在最初一著,人所想像不到處。林放卻商量到此,何等完全,故以大讚之。然本無可舉似,姑以不傷其本者示之。聖人嘗以此等語,動人深思也。
鄒肇敏曰:說一句「禮與其奢也寧儉」,已是完了,又拈出「喪禮」一句疏明上句。
劉宗周曰:禮之本不可見,即忠質文皆末也。學者由文而反質,由質而反忠,其庶幾乎?或曰:忠亦本歟?曰:禮原於太一,所謂無體之禮是也。無體之禮,禮之本也。忠者,心之體。即禮之體謂心之體,則可謂禮之本則不可。然天下豈有心外之禮?故林放問本而夫子以寧儉寧戚告之,欲其思而自得也。
戴溪曰:林放問禮之本,聖人答以禮與喪兩字。今《禮記》中於論禮外,別專記喪禮極詳。儉與戚卻不是禮,只是就其本言之,蓋論其所自生也。元只是污尊抔飲、蕢桴土鼓,就中制禮以文之;元只是哭泣無時、哀號擗踴,就中制禮,便是哭泣之數、擗踴之節,緣有此禮故其葬至於文。反其初而觀之,必有裁製損益之道也。
 
【本章參考書目】
《禮記》《白虎通》《論語義疏》《論語註疏》《論語集注》《論語意原》《癸巳論語解》《論語正義》《論語新解》《論語講要》《論語恆解》《論語會箋》《論語全解》《論語學案》《論語商》《石鼓論語答問》《朱子語類》《四書說約》。

加師傅微信諮詢:guizhen998

WhatsApp諮詢:https://wa.me/14422221313

事業升遷,婚姻情感,升學考試,工作面試,人際關係,疾病吉凶、風水擇吉等

贊(0) 打賞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明天機周易網 » 《論語信述》3.4八佾篇——林放問禮之本
訂閱評論
提醒
guest
必填
必填,請填寫正確地址,方便以後聯繫
0 評論
內聯反饋
查看所有評論

QQ交流群電報交流群

文章內容很好,我要贊助作者!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

微信掃一掃打賞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請您發表評論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