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道
明天機

《論語信述》1.9學而篇——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分享美好…

640.jpeg論語信述《論語信述》1.9學而篇——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論語信述》1.9

學而篇——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原文】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白話
曾子說:「慎重地送終亡者,虔誠地祭祀先人,社會風氣就會趨於淳厚了。」
 
【釋詞】
慎終:終是指壽終,進而可指喪禮。按:慎終就是慎重謹慎地給亡者送終,喪盡其禮也。
錢穆:「死者去不復返,抑且益去益遠。若送死之禮有所不盡,將無可追悔,故當慎。」《禮·雜記》:「子貢問喪。子曰:『敬為上,哀次之,瘠為下。』」
追遠:遠是指去世的父母以及祖先,進而可指祭禮。按:追遠就是祭祀先人,追懷先人,祭盡其誠也。按照禮,定時地祭祀先人,不忘根本,這是孝的重要體現。
《坊記》:「修宗廟,敬祭祀,教民追孝也。」錢穆:「喪祭之禮能盡其哀與誠,可以激發人心,使人道民德日趨於敦厚。」
民德:人民的德行,引申為社會風氣。按:樹高千尺,其本在根;父母、祖先就是我們的根,慎終追遠才能從根本之處培養我們的德行,這是孝道的體現,也是我們民族文化維繫千年的根本之所在。慎終追遠,則民德趨於淳厚。化民成俗,須在上者有以導之。對於本章,專言之是針對在上者而發,泛言之是民眾亦莫不如此。
 
【先賢精義】
《四書解義》曰:此一章書是曾子勉為人上者,敦本以起化之意。(按:在上者自盡其道,則民自然感化而歸厚。)
論語註疏》曰:「慎終」者,終,謂父母之喪也。以死者人之終,故謂之終。執親之喪,禮須謹慎盡其哀也。「追遠」者,遠,謂親終既葬,日月已遠也。孝子感時念親,追而祭之,盡其敬也。
朱子曰:慎終者,喪盡其禮;追遠者,祭盡其誠。民德歸厚,謂下民化之,其德亦歸於厚。蓋終者,人之所易忽也,而能謹之;遠者,人之所易忘也,而能追之:厚之道也。故以此自為,則己之德厚,下民化之,則其德亦歸於厚也。
劉沅曰:民德,天良之真;祖宗父母,身所由來。於此薄焉,仁心息矣。慎追者,誠敬之良足以感人心而興至治,民之背死忘生者寡矣,周家重喪祭以此。要知慎終追遠者,其人必是孝子仁人,其治自然愷悌誠篤
李炳南曰:父母壽終時,須依喪禮,謹慎治理喪事;父母之喪,以哀戚為重。喪葬之後,須依禮依時追念祭祀;皆須追祭以時,祭則必誠必敬。子子孫孫,如是追遠祭祀,是為不忘本。聖賢施教,以孝為本。《孝經》:「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此章「慎終追遠,民德歸厚」即是講孝道,厚德由行孝而來。
子思曰:喪三日而殯,凡附於身者,必誠必信,勿之有悔焉耳矣。三月而葬,凡附於棺者,必誠必信,勿之有悔焉耳矣。
《祭統》曰:是故孝子之事親也,有三道焉:生則養,沒則喪,喪畢則祭。養則觀其順也,喪則觀其哀也,祭則觀其敬而時也。盡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按: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大戴禮記》曰:喪祭之禮,所以教仁愛也。(按:結合今日現象,思考古人奧義。)
《祭統》曰:夫祭之為物大矣,其興物備矣,順以備者也,其教之本與?是故君子之教也,外則教之以尊其君長,內則教之以孝於其親。是故明君在上,則諸臣服從;崇事宗廟社稷,則子孫順孝,盡其道,端其義,而教生焉。是故君子之教也,必由其本,順之至也,祭其是與?故曰祭者,教之本也已
康有為曰:事死如生,事亡如存,厚之至也。所以教民者深矣,故民從其德,念祖思親,雖違萬里,猶念祠墓,不忘宗國。中國人種族之盛於萬國,殊於大地,蓋孔子立教為之也
徐英曰:此章針對墨者而言。墨者薄葬短喪,人情無厚矣。夫禮莫重於喪祭,自喪祭之禮廢,而後倍死忘生者眾,故夫墨子之教倍於體而傷於義,孟子所以斥為禽獸也。
錢穆曰:孔門常以教孝導達人類之仁心。葬祭之禮,乃孝道之最後表現。曾子此章,亦孔門重仁道之一端也。
戴溪曰:欲民之厚,當從人倫始。人倫之至切緊者,莫重乎喪祭,此人心不可磨滅者也。
劉宗周曰:聖賢論學,惓惓以孝弟為本。雖治天下國家,化民成俗,其道亦不越此,故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附錄】
張栻曰:慎,非獨不忽之謂,誠信以終之也;追,非獨不忘之謂,久而篤之也。凡事如是,所以養德者厚矣。人之視效而作興,其有不趨於厚乎?厚者,德之所聚而惡之所由消靡也。
戴望曰:慎終者,先君以正終,後君以正始也。追遠者,尊者尊統上,卑者尊統下。故天子以祖配天,諸侯及其大祖,大夫別子為祖,孝治之本也,積禮為厚
劉沅曰:周之興也,武成大告他務未遑,民食而外,所重喪祭。子思引夫子論武周以立中庸之則,其義亦重於喪祭之制。蓋人生天理之良,孝德為首。先王有至德要道以臨民,惟其仁敬孝慈篤於根本之地,故推恩以及於民物,無非慈祥愷惻所周流。春秋禮教衰微,在上者嚴酷武健,大都皆由仁敬之良無以養其原本,故視民如芥,而民亦相習為乖離。曾子言致治有本,仁孝為先。祖宗父母,吾身所由來,天性之良於此發現,最為真切。為上者,能於父母之終也哀禮並至,祖宗之遠者愛慕追思,則共至性所流,情文交摯,凡有血氣莫不感而生悲。況屬下民,亦復誰無父母?觸發其天性之良,而顯示以人倫之則,民莫不革面從忠,歸於仁厚矣。曾子有慨於時政之衰,不就用人行政立說,而特以仁孝之事導之,蓋使其反求天性之良,自端化民成俗之本,乃救時之苦心,立言之妙用也。
 
【相關材料】
有子與子游立,見孺子慕者,有子謂子游曰:「予壹不知夫喪之踴也,予欲去之久矣。情在於斯,其是也夫?」
子游曰:「禮:有微情者,有以故興物者;有直情而徑行者,戎狄之道也。禮道則不然,人喜則斯陶,陶斯詠,詠斯猶,猶斯舞,舞斯慍,慍斯戚,戚斯嘆,嘆斯辟,辟斯踴矣。品節斯,斯之謂禮。人死,斯惡之矣,無能也,斯倍之矣。是故制絞衾、設蔞翣,為使人勿惡也。始死,脯醢(hǎi)之奠;將行,遣而行之;既葬而食之,未有見其饗之者也。自上世以來,未之有舍也,為使人勿倍也。故子之所刺於禮者,亦非禮之訾也。」(《禮記·檀弓下》)
 
【本章參考書目】
《禮記》《大戴禮記》《論語集解》《論語集注》《論語註疏》《論語講要》《論語新解》《論語注》《癸巳論語解》《論語學案》《論語正義》《論語恆解》《論語會箋》。

加師傅微信諮詢:guizhen998

WhatsApp諮詢:https://wa.me/14422221313

事業升遷,婚姻情感,升學考試,工作面試,人際關係,疾病吉凶、風水擇吉等

贊(0) 打賞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明天機周易網 » 《論語信述》1.9學而篇——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訂閱評論
提醒
guest
必填
必填,請填寫正確地址,方便以後聯繫
0 評論
內聯反饋
查看所有評論

QQ交流群電報交流群

文章內容很好,我要贊助作者!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

微信掃一掃打賞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請您發表評論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