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道
明天机

《论语信述》1.2学而篇——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分享美好…

640

《论语信述》1.2

学而篇——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原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白话】
有子说:“其为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好冒犯在己上者,这很少啊。不好犯上,却好造反作乱的人,这就更没有了。君子专注用力于根本之处,根本立起来了,大道就会由此而生。孝悌,应该就是为仁的根本了吧!”
 
【释词】
有子:孔子弟子有若,其名若,字子有(一说字子若)。孔门七十二贤之一。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子小孔子四十三岁,而《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则作小三十三岁。按:在孔子去世后,他一度被推举为“师”。他在孔门弟子中地位比较高,与曾子并列称子。前人称有子为人“重厚和易”“勇于为义”。
孝弟: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弟,音tì今写作“悌”。按:古语云:立爱自亲始,立敬自长始。
好犯上者鲜矣:上,谓凡在己上者。犯,干犯、冒犯。好,心喜也,喜好之意。鲜,少。
作乱:做悖逆争斗之事。刘沅:“仁之理原于天而率于性。孝悌,其天良真切处也。犯上作乱者,必先昧其天性慈良之心,而后忍于为恶。孝悌之人,其心必慈,其言必让,其动必循理,安有是患?”
务本:务,专力也,即专注致力。本,基也、根也,即根本之意。按:为仁之根本在孝悌,根基立而后可大成。
本立而道生:圣贤之道注重立本。人道的根本立起来,大道自生。如此修身才能尽人,尽人才能合天,所以孔子说“下学而上达”。戴溪:“孝弟者,仁之本;仁者,道之本也。”
钱穆:“孔子之学所重最在道。所谓道,即人道,其本则在心。人道必本于人心,如有孝弟之心,始可有孝弟之道。有仁心,始可有仁道。”
李炳南:“君子务本,指修身也。‘修身则道立’,所学而有立,兼内与外,见而知行也。是行仁以孝弟为本,以孝弟为大也。”
为仁之本:仁,爱之理、心之德,即人道也。为仁,即行仁。按:孝悌乃行仁之本,人能有孝悌之心,自能生仁心仁道,犹末之生于根。下学人道(尽人),自然上达天道(合天)。人道不立,天道远矣。
钱穆:“孝弟指心,亦指道。行道而有得于心则谓之德。仁亦然,有指心言,有指道言,有指德言。内修于己为德,外措施之于人群为道。”《论语义疏》:“自然亲爱为孝,推爱及物为仁也。”
 
【先贤精义】
论语注疏》曰:此章言孝弟之行也。君子务修孝弟,以为道之基本。基本既立,而后道德生焉。
钱穆曰:孔子教人学为人,即学为仁。培养仁心当自孝弟始。孝弟之道,则贵能推广而成为通行于人群之大道。有子此章,所指浅近,而实为孔门教学之要义。
孟子曰:尧舜之道,孝弟而已
《孝经》曰:夫孝,德之本也。
郑康成曰:孝为百行之本,言人之为行,莫先于孝。
王夫之曰:不犯不乱,德之浅者也;为仁,德之大者也。孝悌,德之本也。孝悌为为仁之本,极乎上而大言之,而小者亦在其中。要则孝悌皆以尽性言,而浅者则因其性之所近而得合,深者则有以尽夫性而无所缺耳。
徐英曰:五伦之教,孝弟为本。讲信修睦而天下平,礼乐之效,此为最著,而必始于孝弟。
论语正义》曰:古者教弟子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皆令知有孝弟之道。而父之齿随行,兄之齿雁行,朋友不相逾。又令知有事长上处朋友之礼,故孝弟之人,鲜有犯上。春秋之时,学校已废,卿大夫多世官,不复知有孝悌之道。故事君事长,鲜克由礼。而乱臣贼子,遂至接踵以起也。
唐文治曰:“道德”字义既明,其工夫从何处下手?一则曰忠孝之行,一则曰义利之辨。诸生须知“学”者,学为忠与孝也。《论语》首章曰“学而时习之”,未尝言所习何事,而第二章即曰“其为人也孝弟”。
刘宗周曰:孝弟是后天最初一脉,为万化之所从出,故学以务本者本此。于此而反求其本,其为天命之性乎?
朱子曰:君子凡事专用力于根本,根本既立,则其道自生。若上文所谓孝弟,乃是为仁之本,学者务此,则仁道自此而生也。
程子曰:孝弟,顺德也,故不好犯上,岂复有逆理乱常之事。德有本,本立则其道充大。孝弟行于家,而后仁爱及于物,所谓亲亲而仁民也。故为仁以孝弟为本。
郑汝谐曰:圣贤之教人必自近者始。教之以道与仁,彼不知何者为道、何者为仁,惟告之以孝弟,皆知所自入矣。
张栻曰:君子务本,言君子之进德每务其本,本立则其道生而不穷。孝弟乃为仁之本,盖仁者无不爱也,而莫先于事亲从兄,人能于此尽其心,则夫仁民爱物皆由是而生焉。
《论语正义》曰:是仁道大成,最为难能。故惟能先事父兄,复扩充其本性之善,兼有众德,然后仁道可冀大成也。
蕅益大师曰:不孝弟,由于甘心为禽兽。若不肯做衣冠禽兽,必孝弟以为人。为人,即仁义礼智自皆具足。
李炳南曰:人身来自父母,兄弟情同手足,故须孝弟。普通人尽孝,其始为养父母之身,进而顺父母之心。君子修道必求其根本,本立则得其仁,得其大道。何谓根本?孝弟是也。此章似承《学而》所来。学者何?内明德格致诚正,外新民修齐治平。内为体而外为用,内体本仁,外用行仁。夫子之学,既是仁学,故处心行事,无不是仁。
《四书解义》曰:此一章书是有子重本之意。为人上者务此,则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德教加于百姓,行于四海,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矣。
刘沅曰:为上者使民孝悌,乃化民成俗之本,而非一切法令所可去悖逆也。
康有为曰:孔子志在《春秋》,以成其体天之仁;行在《孝经》,以成其锡类之孝。故以《春秋》之仁为经天下之大经,《孝经》之孝为立天下之大本也。
 
【附录】
《论语·子罕篇》曰:子罕言利与命与仁。(本立而道生,不必待言。)
《论语集释》曰:盖儒家之所谓“道”,不出伦常日用之间,故《中庸》言“天下之达道五”,又曰“道不远人”;《孟子》说“道在迩而求诸远”,即有子“本立道生”之说也。语云: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又云:圣人以孝治天下。
《四书辨疑》曰:古之明王,教民以孝弟为先。孝弟举,则三纲五常之道通,而天下国家之风正。故其治道相承,至于累世数百年不坏,非后世能及也。此可见孝弟功用之大。有子之言,可谓得王道为治之本矣。孟子言“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与此章义同。盖皆示人以治国平天下之要端也。
戴望曰:王者欲致太平、成仁道,由孝弟始。故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自天子达于庶人,莫不有尊尊亲亲。是以王者天大祖,诸侯不敢坏,大夫士有常宗,皆所以重本。本不立者,末必倚始不盛者终必衰,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豪厘,缪以千里。《春秋》之义有正春无乱秋,有正君无乱国,始元终麟,仁道备矣。
 
【本章参考书目】
《孝经》《孟子》《论语集解》《论语义疏》《论语注疏》《论语集注》《论语集释》《论语正义》《论语新解》《论语讲要》《论语意原》《论语注》《论语点睛》《论语会笺》《癸巳论语解》《石鼓论语答问》《孔子家语》《史记》《困学纪闻》《船山遗书》《四书辨疑》《四书解义》。

 


加师傅微信咨询:guizhen998

WhatsApp咨询:https://wa.me/14422221313

事业升迁,婚姻情感,升学考试,工作面试,人际关系,疾病吉凶、风水择吉等

QQ交流群:992663630

电报交流群:https://t.me/mingtianji123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明天机周易网 » 《论语信述》1.2学而篇——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必填
必填,请填写正确地址,方便以后联系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QQ交流群电报交流群

文章内容很好,我要赞助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