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道
明天機

《白話老子》連載第79期:【和大怨】章

e96c38ff100920747d7b84c4cc622c79白話老子》79期:【和大怨】章

講述:黃曉明

【原文】

和大怨
必有餘怨
安可以為善?
是以聖人
執左契而不責於人
有德司契
無德司徹(chè)
天道無親
常與善人
 

【解說】

和大怨
必有餘怨
安可以為善?
和解大的怨恨
必然會剩餘一些怨恨
這怎麼能說是至善呢?
和的本意是什麼呢?和是指兩者之間的和諧的狀態,就是兩者之間和諧,合得來。進而引申出和解,即原來兩者之間不和諧,進而和解從而恢復到和諧的狀態。
那本來兩個人不和,其原因是什麼呢?是因為有怨,結了怨了,甚至結了大怨了。任何人之間的這種大怨的狀態,當然很不理想,所以需要和解,化解掉這種大怨。那麼和大怨,根據我們的生活經驗,也會得出結論,是不可能完全化解掉的,必然還會剩下一些怨,也就是余怨。所以老子認為,這怎麼能叫作善呢?所以,老子的下一步的思考就是要找到人與人之間為什麼會結怨的原因。找到了原因,就能從根本上解決了結怨的問題。
如果已經結了大怨,要不要和解?當然要。為什麼?大怨,再升級,就到了恨;再升級,就到了仇;再升級,就成了敵人,就會產生極其劇烈的鬥爭。所以,有了大怨,當然要嘗試化解、和解,能少一點是一點。
是以聖人
所以聖人。
所謂聖人,在老子的語境之中,是「以道佐人主者」。聖人是輔佐侯王治理國家的。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這還可以是在普通的人與人之間的怨。所以,老子是用最常見的人與人之間的結怨的現象,來引發思考:一個國家,如何才能長治久安?那就是,在國家管理者與百姓之間,沒有怨,更沒有積累為大怨。
聖人之所以是聖人,是因為他的思考的廣度、深度和強度要超出了常人,聖人是要找到怨的源頭的:怨,到底是因為什麼而導致的?
 
執左契而不責於人
所以聖人要跟老百姓制定契約,但是要讓渡利益給老百姓。
什麼是契?契的三個構件:丯,刀,大。丯[jiè],用刀刻痕;大,是木的偽變;契的本字為下邊是木的栔。古代借據用木頭製成,刻上文字,中間分成兩半,左邊是債權人拿著。所以,左契,是債權人拿著的借據。左、右能合在一起,就說明這個契約是對的。
那麼,我們就要去想,為什麼這裡出現了契?
根據解經三原則:名不離句,句不離章,章不離文;所以我們來看前面的這三句: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後面跟著這一句: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可見,老子認為,大怨因為什麼而來的?就是沒有契,或者契約之中沒有釐清責權利,所以雙方就結下了大怨。所以王弼註解:左契防怨之所由生也。
但是從解經的角度來思考在本章老子隱而未發的,那我們還要問:
什麼是契?規定雙方的責權利;
制定契約的雙方是誰?國家管理者與百姓;
契約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在人民這一方:
納稅、服徭役、兵役等;
在管理者這一方:
徵稅、合理使用、分配稅收;
杜絕貪污;
公正、透明、有上升空間的體制;
小國寡民的目標: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醫療、養老、生育;
抵禦外侮,保衛國民;
等等;
聖人發現,人與人之間之所以結怨,就是在一起做事情的時候,沒有留下文字的契約,所以責權利沒有說清楚,所以就結下了怨,乃至大怨。那麼到了侯王與百姓之間也就需要制定契約。既然百姓納稅了,也按照要求服徭役,服兵役,盡到了老百姓的這一方的責任;那麼,作為契約的另外一方,他應該做到什麼呢?所以有些內容就在後續的80章做了描述。
聖人執左契,是制定了契約,才有執左契這一說。而不責於人,指的是什麼呢?責,通債;責於人,也就是不去討債的意思。不責於人,還可以理解為,讓渡契約中沒有說明部分的利益於老百姓。
所以這裡體現出「和為貴」的思想。當然了,大怨,依然還是屬於人民內部矛盾,所以,可以和解,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要注意到,怨、恨、仇、敵,這些漢字的內涵是不一樣的。
我們學習《老子》,在現實生活之中也要變通理解這句話,如何做到呢?作為執左契者,是雙方之中的強者。那麼,意味著即使自己占理,也要放人一馬,沒有必要激化矛盾,把小怨變成了大怨。這就是跟上一句「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結合起來理解了。
那麼,以上這兩句話對我們的啟示是什麼呢?就是做什麼事情盡量都要有書面的契約。才不會有怨的產生。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往往事情會發生很多變化。那麼就要重新制定契約等等。這裡具體就不展開了。
 
有德司契
有德的人,很寬厚,所以要讓他去主管契約的制定。
司,就是主管的意思。要讓有德的人去主管契約的整體制定,讓契約不苛刻,對百姓儘可能地有利。
無德司徹
無德的人,很苛刻,所以要讓他去主管稅務的追討。
徹是周朝的稅制。舊注曰:什一而稅謂之徹。」也就是說,要從田畝收入中抽取十分之一作為稅收。所以司徹,就是主管稅務的官員。要完成納稅的任務,就要追討稅,當然不能心慈手軟。國家的稅收,是國家管理中的經濟來源,是最重要的一環。所以要讓沒有德的人去做追討稅務的事情。所以說,治理國家也是非常的現實,要在不同的崗位上用對人,各司其職,物盡其用。有德的人,心慈面善,是幹不了收稅這個事情的。
天道無親
天道是沒有偏愛的,是一視同仁的;
 
常與善人
總是給與善人,幫助善人。
常,一般理解為經常,常常;但是也可能不這樣,有一種不確定性。那麼在帛書老子,常,換為恆,就不一樣了。天道無親,雖然一視同仁,但是表現為總是給與善人。那麼,這就體現為一種無形的規律了。我們就要問:什麼是善人?善人做了什麼?天道為什麼要獎賞善人?天道給了什麼呢?通過什麼方式給出來?
什麼是善人?善人的含義很豐富,主要集中在第27章的七大善、第08章的七小善,都是善。善人,至少有善於行道的內涵。但是結合這一章,善人的內涵,就是「國家管理者」即聖人善於制定國家與「百姓」之間的契約。契約的內容很詳實、很明確,沒有模糊不清的地方。那麼,既然制定了契約,雙方按照契約來執行,人間沒有怨恨,更沒有大怨;所以,沒有怨氣恆亘在天地之間,既不會影響了天地之間橐籥機制的運行,也不會侵蝕到天氣。這就是天之道所樂於看到的人間景象,那麼天道就會獎賞善人。
前面幾章都講到了天道,尤其是第77章: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那麼,道者所作所為就是要合於天之道,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制定契約,收取稅收,轉移支付,達到損有餘而補不足這樣的天道的目標。這就是天道的具體操作。那麼,善於按照天之道來操作的,就是善人。那麼,天之道既然有著強烈的意志,自然也要獎賞善人。
天道是如何獎賞善人呢?我們從生活閱歷中會發現,當我們無意之間做了一件好事的時候,身心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愉悅。因為這是一種自然的、無私的奉獻,所以合於道。那麼自然就與道相通。道,就通過無形的通道「綿」,給予了精信。悅,從心從兌,兌為開口,所以是心打開了,感應到了無形的混沌元氣,生命因此得以升華,所以表現為身心的愉悅。
所以,善人必然是得到了天之道的加持,表現為精力旺盛,智慧打開。這就是得到了精信的效果。當然可能還有一些是我們常人所無法測度的,就是他的無形的神氣的極大的加強。那麼他就可以做到了死而不亡,長生久視。這是他修道的成就。
這一章,雖然是講國家治理的,但是對我們普通的老百姓也很具現實意義。老子他具有深邃的洞察力,洞察到了人心的規則。那就是生活之中只要是做事,就要有書面的契約,而不要停留在口頭上。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人類是記憶模糊的,有時候會根據自己的需求,來修改自己的記憶。白紙黑字留下契約,就沒有什麼模糊的空間了,從而規避了大怨的形成。
···分享這篇文章···

加師傅微信諮詢:guizhen998

電報(TG)諮詢:https://t.me/Minlee998

WhatsApp諮詢:https://wa.me/14422221313

事業升遷,婚姻情感,升學考試,工作面試,人際關係,疾病吉凶、風水擇吉等

贊(0) 打賞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明天機周易網 » 《白話老子》連載第79期:【和大怨】章
訂閱評論
提醒
guest
必填
必填,請填寫正確地址,方便以後聯繫
0 評論
內聯反饋
查看所有評論

QQ交流群電報交流群

文章內容很好,我要贊助作者!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

微信掃一掃打賞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請您發表評論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