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题解】:冃,覆盖,艮也。豕,水畜,坎也。艮而乘坎,蒙之字也。段玉裁曰:“凡蒙覆、童蒙,今天皆作蒙,依古当作冡。”坤象民物,震主始生,坎主智,艮主关,天地洪荒,物类初生,民智未开,蒙之名也。《芄兰》云:“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蒙之辞也。云雾弥漫,掩蔽山体,民物不知所之,蒙之象也。推而广之,蒙学、掩蔽、昏昧,悉谓蒙也。
【注释】:匪,非之古字,坎也。我,九二蒙师,震也。求,应答,震也。童蒙,六五蒙童,艮也。求,请问,坎也。筮,蓍占,坎也。告,策应,震也。渎,轻慢,震也。
【玩辞】:亨通。非师先讲授,实童先请益。初占而神告,再三渎而神不告,宜正固。五应二遇滞,存疑欲决,童问焉师。二应五得通,传道解惑,师应焉童。桴鼓相应,行道通也。蒙学之道,理同扣神,不问不应,不诚不告。初欲决疑,刚中求辨,志应而发。六三乘刚,六四无关,志有不应,莫之告谕,卜筮不过三。师之所教,童之所化,尽在颐养正气,故利贞也。礼云:“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小者则小鸣,叩之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是故童不问而师不应,人不扣而钟不鸣,蒙学之道若撞钟也。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所谓“渎则不告”也。
圣人借蒙卦而发明卜筮之道,何者?蒙谓卜兆也。艮主止,象不易,坎象水,主变易,执不易,驭变易,成其易简,易道全焉。坎纳戊五,坤纳癸十,坤而乘坎,数合大衍五十。艮象手,震类草,蓍草在手,一阴外艮,虚而不用,象揲蓍。艮类龟,坎主卜,震主观,坤主文,象灼龟。揲蓍灼龟,有易之用。外不动若山,至诚无息,内趋变若水,感而遂通,见易之神。《洪范》云:“教择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曰雨,曰霁,曰蒙,曰驿,曰克,曰贞,曰悔,凡七。”所云蒙者,谓卜兆也。
【观象】:初四互解〔䷧〕,散其疑,破其执,脱桎梏,成治蒙之功。二五互复〔䷗〕,赤子之心,始出之泉,纯净无染习,蒙必正始,不远而复,遇治蒙之时。三上互剥〔䷖〕,去人欲,存天理,执治蒙之常。初五交师〔䷆〕,伐有罪,诛无道,驭治蒙之变。二上交颐〔䷚〕,存其心,养其性,正治蒙之义。反体曰屯〔䷂〕,济时之艰,治心之险,民自正,物自化,行治蒙之道。对体曰革〔䷰〕,蒙修三统,革观五纪,推策布算,敬授民时,革亦贵时。
【序卦】:天地交道,二气氤氲,万有权舆,物类杂芜未发,发而莫不有明,传云:“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此蒙〔䷃〕所以承屯〔䷂〕也。
【杂卦】:“蒙,杂而著。”蒺藜覆诸地,云雾掩诸山,昏昧蔽诸心,所谓“蒙而杂”也。蒺藜不掩地之厚,云雾不蔽山之高,昏昧不覆人之明,所谓“杂而著”也。
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初筮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蒙以养正,圣功也。
【疏证】:山下有险,险不久处,止不遂进,昧于所从,不知所之,所谓蒙也。知昧求决,蒙道其通。决而时中,蒙道其行。二象蒙师,五象蒙童,阴阳相应,气志相求,师无为,童自化。《菩提道次第广论》云:“唯师与我,志趣相当,千年万里,不隔毫芒。”所谓师生志相应也。《学记》云:“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所谓师生志相承也。刚中志正,求辨于理,存诚乃告。二三其德,渎蒙不告。蒙贵养正,正道行,圣功成,乃利贞。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疏证】:山下出泉,循循然其行未能酣畅,微微兮其德未能周遍。君子观其潺潺而流,则戒柔邪,果决其行,宜及时也;观其蜿蜒旁行,则化心险,振育其德,宜养正也。德者,履道而有所得也,证诸心曰德,见诸事曰行。果行育德,悉谓震也。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注释】:发,帛本通作废,开而使明理义,震也。刑,罚而使正礼教,坎也。桎梏,在手曰梏,在脚曰桎,喻束缚,坎也。往,放纵,坎也。凡吝,帛本皆通作閵,閵同躪,羞辱。《经法》云:“将与祸閵。”閵通邻,邻通吝。法,礼教。正法,治罪。
【玩辞】:开觉蒙昧,启迪聪明,用正礼教,摆脱束缚,若纵蒙以往,恐失其道。阴柔之体,深陷于险,幽暗无明,所以蒙也。顺承九二,师必发明之,以救蒙昧,以正礼法,刑非久用,恐失时中,甚可惜也。发蒙,开觉茫蠢,事也。利用刑人,治民化俗,道也。用说桎梏,自在身心,功也。以往吝,绝学废止,失也。
【观象】:动坎〔☵〕变兑〔☱〕体艮〔☶〕,止其迷惑,启其聪明。法我不执,明心见性。遇蒙〔䷃〕参节〔䷻〕之损〔䷨〕,惩忿窒欲,原其真心。启发蒙昧,保其赤子。不出户庭而知通塞,蒙道大行焉,安用苦节?乐其诚,可矣!《学记》云:“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所谓“发蒙”也。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象曰:子克家,刚柔接也。
【注释】:包,括上下。凡包,帛本皆通作枹。纳,取也。帛本作入,古内字,内通纳。子,敬称。克,胜任,震也。
【玩辞】:总理治蒙者吉,娶妻吉,善治其家。阴阳之性,刚明柔暗,蒙者其阴,发者其阳。刚明行中,出而接五,阴阳有情,纳妇获吉。入而比初,无情于三,接之以礼,子能克家,莫过乎是。接也者,所谓比应近见也。九二为师,上九为保。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保也者,辅之以行,而归诸道者也。
【观象】:动坎〔☵〕变坤〔☷〕体艮〔☶〕,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古人无斁,誉髦斯士。遇蒙〔䷃〕参比〔䷇〕之剥〔䷖〕,包蒙以厚下,纳妇以安宅,上下亲比,内外合同,有贯鱼之治,无剥阳之乱,有纳妇之吉,无后夫之凶,蒙道其行。《思齐》云:“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所谓“纳妇吉”也。“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所谓“子克家”也。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顺也。
【注释】:勿用,不可。取,求也。金夫,九二象良人。有,保也。躬,名节。曰勿用曰取曰金夫曰有躬,艮也。
【玩辞】:勿求蒙女,苟遭遇良人,不保其身,无有所利。阴柔之体,失位乘刚,妄动悦阳,蒙之甚也。应上遇滞,不能远从,舍应取比,二三其德,偏僻其行,礼义凌迟,无所利也。
【观象】:动坎〔☵〕变巽〔☴〕体艮〔☶〕,豕心豕行,行不慎也。止行止心,心不贞也。遇蒙〔䷃〕参井〔䷯〕之蛊〔䷑〕,女德不靖,惑于金夫,行不恭顺,身不淑慎,君子之所不取也。不取不渎,不生繘井羸瓶之凶,不见妇寺巫蛊之祸。诗云:“子之不淑,云如之何?”勿取之女,宣姜其人也。
六四:困蒙,吝。
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注释】:困,不遇,坎也。远实,无关阳也。
【玩辞】:蒙不遇师,困而生吝。柔居阴位,比应皆阴,独远乎阳,困而不明,蒙而无师,昧而远道,诚可惜也。苟困而学之,师而教之,其果无治乎?诗云:“菁菁者莪,在彼中沚。既见君子,我心则喜。”是故志于学者,当游于君子之域也。
【观象】:艮〔☶〕变离〔☲〕体坎〔☵〕,自诚而明,得之性也。不遇而困,屈于境也。遇蒙〔䷃〕参贲〔䷕〕之未济〔䷿〕,夫知不达者,济之有不既也。辞不文者,行之有不远也。小狐濡尾,困蒙远贤,亦可鄙也。白马翰如,或可救也。诗云:“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所谓困蒙而求其济者也。书云:“尚赖匡救之德,图惟厥终。”所谓通达而终其济者也。
六五:童蒙,吉。
象曰: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注释】:童,幼稚,艮也。童蒙,性质未开。顺以巽,阳巽阴以施命,柔顺刚以受命,所谓阴亲阳也。
【玩辞】:童稚之蒙,吉。阴柔之体,履居尊位,应九二而顺其命,委任刚明,安顺听命,若童子未发而资于人,蒙师之化,沐浴华盖,得其为上之道,吉可知也。
【观象】:动艮〔☶〕变巽〔☴〕体坎〔☵〕,顺其所应,听其天命。应无所住,尽心知性。遇蒙〔䷃〕参蛊〔䷑〕之涣〔䷺〕,古之明王,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不教而民自化,不育而德自正,童子佩觿,作圣贤胚胎。《天保》云:“民之质矣,日用饮食。群黎百姓,遍为尔德。”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象曰: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注释】:击,马融作系,处上取下。为寇谓奸礼害义,御寇谓守礼正义,匪寇谓洽礼合义。凡御,帛本皆作所,止也。
【玩辞】:止其蒙昧,忌失礼义,宜正法度。刚明之体,下应六三,苟悦于柔,结而求取,奸礼为寇,上亦不顺。止而归正,上能顺应,下不乘刚,顺以相保,利其御寇。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心放而心险生,心正而心寇御。
【观象】:动艮〔☶〕变坤〔☷〕乘坎〔☵〕,止其为寇,正身心也。用其御寇,保纯真也。遇蒙〔䷃〕参剥〔䷖〕之师〔䷆〕,圣人用师,吊民伐罪,厚下安宅,保硕果之不食,防阴小之贼阳,虽用鈇钺而民无疾惫。诗云:“天命降监,下民有严。不僭不滥,不敢怠遑。命于下国,封建厥福。”武丁御寇,上下顺也。
【总论】:蒙者,君子尊德问学之道也。尚养正,用及时,戒失礼。初六,发蒙,包而治之。九二,包蒙,总之蒙。六三,蒙女,系而治之。六四,困蒙,学而治之。六五,童蒙,巽而治之。上九,系蒙,结而治之。六爻变化,阳主师保,施命焉阴。阴主蒙童,受命焉阳。六爻行用,所以结圣人胚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