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亨貞,大人吉,無咎。有言不信。
【題解】:坎主難,巽象木,坎闔巽,木難生,困之字也。澤無潤,水無寄,君子道屈,小人道伏,困之名也。《蓼莪》云:“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困之辭也。離象日,巽主落,兌居西,坎主暗,日暮窮途,光明掩蔽,天地難行其道,民物有所不安,困之象也。推而廣之,窮途、困厄、阻滯、辨德、寡怨、敵對、倦怠、極致,悉謂困也。
【注釋】:困,窮也,行而無資,陽失其功,居而無糧,陰失其用。有言,言行存疑。信,古同伸,申辯,兌也。
【玩辭】:亨通,正固。大人吉,無咎。存疑不辯。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時有不遇,大人之道無不通,守正固窮,吉無咎。困迫自辨,不責於人。詩云:“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物不受變而材不成,人不涉難而智不明,困終有通。書云:“君子言不過辭,動不過則,百姓不命而敬恭,如是則能敬其身。”君子處困,不以尚口而寢道,不以徇物而宿義,屈其言行,伸其道義,唯其以義屈伸,固節幹事,不隱無屈,為能通也。
【觀象】:初四互未濟〔䷿〕,水火相射,上下有不親,所以困也。二五互家人〔䷤〕,言有物而不過辭,行有恆而不過則。三上互大過〔䷛〕,遁世無悶,獨立不懼,君子固窮。初五交渙〔䷺〕,藉假廟之誠,修涉川之功,困有其用。二上交革〔䷰〕,天地革而四時成,大人革而困厄消,革而當,困不終。反體曰井〔䷯〕,上下不通則困,往來不窮乃通,困失所用。對體曰賁〔䷕〕,明修政教,大人之事。有言不信,大人之志。君子志事,敬天畏義。
【序卦】:“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風吹日晒,澤水升騰,道窮力竭,難於自濟,此困〔䷮〕所以繼升〔䷭〕也。
【雜卦】:“井通而困相遇也。”遇也者,敵也,主輔相敵,進退相滯,真性難率,正道難行,貞教難修。
彖曰:困,剛揜也。險以說,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貞大人吉,以剛中也。有言不信,尚口乃窮也。
【疏證】:陽剛命蹇,陰柔志窮,所謂困也。剛困於行道,柔不被陽德。征凶不行,初不得包,三不能依。金車困行,三不能逾,初不有明。刖而難行,劓而上無所縲。揜,迫也,或敵或滯,剛既困而柔不附,若澤無水,如木無枝。處險而說,不失所亨。中正自守,懷柔人神,命不可隕,志不可拔。尚口騁辭,反愈其窮。
象曰:澤無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疏證】:澤無水,物情不得其濟,民用不得其阜,失生養收蓄之功。如其君子,則反制其道,徹其命,伸其志。遇不遇,時也,運也,命也。賢不肖,才也,氣也,志也。時運由天,我不能違,氣志由我,天不可奪。《羔裘》云:“彼其之子,捨命不渝。”所謂“致命遂志”也。撥亂扶危主,殷勤受託孤,武侯盡瘁,命不可舍。義身衛正道,碧血濺惡徒,郭璞成仁,志不可奪。
初六:臀困於株木,入於幽谷,三歲不覿。
象曰:入於幽谷,幽不明也。
【注釋】:臀,帛本作辰,通脤,初六象胙肉,祭祀社稷。《莊子》云:“跂支離無脤。”陸德明《釋文》云:“脤,臀也。”帛本夬〔䷪〕云:“脤無膚。”李富春曰:“脤,作辰。”株木,九二伐木殘根,六三不附,視若蒺藜,巽也。幽谷,荒遠之地,坎也。帛本作要浴,要謂荒遠,浴借為谷。覿,相見,離也。
【玩辭】:胙肉困於株木,深入暗昧,三歲不見。陰柔之體,處困之初,不能自脫,待四接引,四之應初,遇二間滯,四既受困,初不被德,如困乎株木,無覆枝葉,如入乎幽谷,暗於視物,久而無見聞。株木非白茅,胙肉不得包,人神不歆,居而無糧。
【觀象】:動坎〔☵〕變兌〔☱〕體兌〔☱〕,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於喬木。遇困〔䷮〕參節〔䷻〕之兌〔䷹〕,困而得遇麗澤,君子猶節其言,何以故?天下有道,行有枝葉,天下無道,辭有枝葉。大人處困道通,雖講習之言亦有不伸。
九二:困於酒食,朱紱方來,利用享祀。征凶,無咎。
象曰:困於酒食,中有慶也。
【注釋】:紱,帛本借作發,祭祀命服。《說文》云:“天子朱紱,諸侯赤紱。”朱紱指九五。享祀,祀天帝,配祖考,坎也。人鬼曰享,地祇曰祭,天神曰祀。征,進取其所豐。
【玩辭】:困於酒食,蔽膝並至,用之薦享。進取凶,無咎。陽剛之體,近比二陰,豐於所資,敵應於五,行而無資,剛不可恃,比不可據,若私擅民物,恐招凶咎。《洛誥》云:“予不敢宿,則禋於文王武王。”酒食用薦饗,無敢私擅,禮接人神,恪守中道,有慶無咎。困於酒食,親比初三,初謂胙也。朱紱方來,上敵九五。利用享祀,敬五謂祀,五象天也;巽初謂享,初象祖也。
【觀象】:坎〔☵〕變坤〔☷〕體兌〔☱〕,既醉以酒,既飽以德。君子萬年,介爾景福。遇困〔䷮〕參比〔䷇〕之萃〔䷬〕,比物不自樂,聚物不自專,酒食享祀,鬼神降福。《小宛》云:“彼昏不知,壹醉日富。”所謂困於酒食也。《常棣》云:“儐爾籩豆,飲酒之飫。兄弟既具,和樂且孺。”所謂無困於酒食也。
六三:困於石,據於蒺藜,入於其宮,不見其妻,凶。
象曰:據於蒺藜,乘剛也。入於其宮,不見其妻,不祥也。
【注釋】:石,九四象山石之難逾,乾也。據,竊據,坎也。蒺藜,帛本作疾莉,九二象茨草之屈人,不能食用,坎也。宮,上六象婦之寢居,坎也。妻,貞順成德,巽也。祥,通詳,審察。
【玩辭】:困于山石,據於茨草,深入寢宮,未遇妻室,凶。陰柔之體,處險之極,力所不堪,奢然自大,失之貞順,審之不慎,居而無糧,凶其宜也。困於石,碩大難登,承九四也。據於蒺藜,帶刺難依,乘九二也。入於其宮,應在上也。不見其妻,上不應也。孔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六三失之。
【觀象】:坎〔☵〕變巽〔☴〕體兌〔☱〕,鴥彼晨風,郁彼北林。未見君子,憂心欽欽。遇困〔䷮〕參井〔䷯〕之大過〔䷛〕,澤無水,困遇而不通。木上水,井通而不遇。澤滅木,大過則正其顛以救之。大人用不世之功,濟不遇不通,困非所困,雖寒泉亦不食,雖棟橈亦可扶。書云:“先王有服,恪謹天命。”所謂“致命”也。詩云:“題彼脊令,載飛載鳴。”所謂“遂志”也。
九四:來徐徐,困於金車。吝,有終。
象曰:來徐徐,志在下也。雖不當位,有與也。
【注釋】:來,非類而求。徐,安行,巽也。金車,指九二,震也。有終,保其成,艮也。下,指六三。與,助益,巽也。
【玩辭】:徐徐而來,金車困行,行而無資。道雖未廣,得保其成。陽剛之體,失正不中,正應在初,間滯於二,退而遇掩於剛,進而見逼於五,唯巽六三,三非其所應,道吝未伸,能保其終,亦不失為助也。金車,金取剛直,車取健行,華美之器也。來徐徐,行不能遠,巽六三也。困於金車,囿於名物,滯焉二也。
【觀象】:動兌〔☱〕變坎〔☵〕體坎〔☵〕,出自北門,憂心殷殷。終窶且貧,莫知我艱。遇困〔䷮〕參困〔䷮〕之坎〔䷜〕,休休然致天命,優優然遂我志。君子處困,常德行,習教事,但求放心耳。《東山》云:“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我東曰歸,我心西悲。”所謂“困於金車”也。
九五:劓刖,困於赤紱,乃徐有說,利用祭祀。
象曰:劓刖,志未得也。乃徐有說,以中直也。利用祭祀,受福也。
【注釋】:劓刖,割鼻斷足。帛本作貳椽,仗物循行。赤紱,九四象諸侯命服。祭祀,承宗廟,比上六,坎也。
【玩辭】:刑施劓刖,困於命服,安行脫困,用之祭祀。履尊遇敵,忿失其道,剛中處下,二象鼻象足,劓之刖之,可以去之。四象諸侯,陽剛近迫,困於赤紱。中正剛明,辨德而行,二四下巽,困不能久,徐而有脫,祭祀宗廟,出刑入禮,實受福佑。劓刖難行,行而無資。利用祭祀,親比上六,不迫二四,禮敬已事。
【觀象】:動兌〔☱〕變震〔☳〕體坎〔☵〕,薄言震之,莫不震疊。懷柔百神,及河喬嶽。遇困〔䷮〕參隨〔䷐〕之解〔䷧〕,處困而利西南,其何謂也?得神佑而受福祉,眾相隨而困有解,遂志君子用斯道也。《小明》云:“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所謂神佑也。《泰誓》云:“紂有臣億萬,惟億萬心;予有臣三千,惟一心。”所謂眾隨也。
上六:困於葛藟,於臲卼,曰動悔,有悔,征吉。
象曰:困於葛藟,未當也。動悔有悔,吉行也。
【注釋】:葛藟,上六象蔓草,藤柔不能食,巽也。臲卼,九五象株木,質剛不能處,巽也。《泰誓》作杌隉,刊余之木。曰,思謀之辭。有,守而專。帛本作悔夷有悔,夷謂遲滯。
【玩辭】:困於蔓草,居而無糧,不安於位,動靜皆悔,唯征進吉。處困之終,窮則思變,陰柔之體,不能專斷,葛藟困行,動而有悔;慮其無應,守而乘剛,臲卼不安,靜亦有悔;動靜皆難謀,長行久正,得其吉行。詩云:“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臲卼無枝葉,葛藟不能附,無奈用征。征也者,乘而不據,志高行遠,道可久也。
【觀象】:動兌〔☱〕變乾〔☰〕體坎〔☵〕,南有樛木,葛藟累之。樂只君子,福履綏之。遇困〔䷮〕參夬〔䷪〕之訟〔䷅〕,處困生訟,鮮不有悔。謙謙其德,始不致訟。夬夬其行,終脫於困。外於困者,可以用行也。《巧言》云:“往來行言,心焉數之。蛇蛇碩言,出自口矣。”是故處困而尚口者,終窮於訟也。
【總論】:困者,君子處窮脫困之道也。尚貞正,用剛中,忌尚口。初六,曰三歲,困於時也;曰幽谷曰不覿,失諸無明。九二,曰酒食曰朱紱,困於物也;曰亨祀,得諸不專。六三,曰石曰蒺藜,困於位也;曰宮曰妻,失諸安貞。九四,曰徐曰金車,困於跡也;曰來曰下,得諸有與。九五,曰劓刖曰赤紱,困於事也;曰祭祀,得諸懷柔。上六,曰葛藟曰臲卼,困於心也;曰征曰行,得諸進也。六爻動變,剛困於行,行而無資;柔困於居,居而無糧。敵滯生疑忌,親比能彌隙,相敵有言,親比不信。六爻行用,所以寡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