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風升
卦體坤在上位,巽在下位。坤卦在十二辰中的位置是未,未為土,故坤為地;巽卦在十二辰中的位置是巳,在天上值軫宿,軫宿主風,故巽為風。陸績說風是土氣,巽為坤所生,所以風從地而起,即莊子所說的「大塊噫氣,其名為風」。地在上而巽在下,是因為風起於地下,頃刻間就會吹到天上,有上升之象。升是十二月的卦,陰氣下凝、陽氣上升就在這時。這就是這一卦為什麼叫地風升。
升:元亨。用見大人,勿恤,南征吉。
[經傳釋義]
卦象由巽位升到坤位,故說升。巽卦本來只有「小亨」的占斷,但是元指坤元,因為得到了坤元之氣,所以說「元亨」。「大人」指二爻。巽卦彖辭說「利見大人」,這裡說「用見大人」,意思是不升就見不到,上升後才能見到。見到大人後,大人必定與自己一同上升,這樣自然沒有憂恤。「南征」指出離幽暗而進入光明。巽往坤位、坤去巽位都必定經過南方,譬如日月的上升都屬於南征,降落都屬於北行,所以說「南征吉」。
《彖傳》曰:柔以時升,巽而順,剛中而應,是以大亨。「用見大人,勿恤」,有慶也。「南征吉」,志行也。
巽位在巳,坤位在申,它們的上升隨時漸進,故說「柔以時升」。陰開始於巽而終結於坤,沒有比巽更柔的了。巽卦《彖傳》說「柔皆順乎剛」,坤卦《彖傳》說「柔順利貞」,這就是所說的「巽而順」。九二為升卦的主爻,陽剛而得中道,與五爻相應,叫做「剛中而應」,所以大亨。
按照《王制》,升到司徒 [37] 和司馬 [38] 都算大人。能夠「用見」就可以「勿恤」。陰柔依附陽剛而立,初爻得以上承二爻,升的基礎就更加鞏固,升道才亨通,故說「有慶」。陽稱慶,而慶在初爻。巽屬東南方,坤屬西南方,從下卦巽升到上卦坤必須經過離卦所在的南方,南方為陽明的方位,所以「征吉」。升而得吉,志願得以實現,所以說「志行。」
以這一卦比擬人事,是屈曲者求伸張,窮困者求通達。但是屈伸窮達有時運的因素。剛主動,柔主靜,「柔以時升」,指應當靜待時運。巽為柔,坤也為柔,沒有剛可以依附就柔弱而不能樹立,怎麼能上升呢?所以一定要與陽剛得中的爻相應,陰柔才能依陽剛而樹立。這就是巽卦《彖傳》所謂「剛巽乎中正而志行」,其亨通可以稱大了。
人的求升,必須以大人為先導,引進他,任用他,都是大人的作用。但必須先見到大人再得到他的賞識。「用見」即進見,能否得到任用還不知道,所以不說「利見」。因應時宜而進見,必然因應時宜而上升,應當有慶而無憂。過去呂望與周文王相見於渭南,孔明與劉先主相見於南陽,就是「南征吉」的證明。當代的英才有志於大道的推行,在人事的亨通方面有巽為風,坤為用,正是風雲際會,得到任用就能實現志願的時候。
以這一卦比擬國家,升是昇平,所謂道德崇高,國家全盛的時期。升卦從萃卦而來。萃卦主得到民眾,得到民眾國家就會大治,國家大治天下才能太平,是治世之道的大亨通,所以升卦說「元亨」。但一治一亂也是時運決定的,時運不可以上升,就應該靜待上升時運的到來,而不應該急於前進。「巽而順」,指坤卦以柔順上承乾天;「剛中而應」,指巽卦中的剛爻順應時運。得時運就會賢能升進,俊傑超遷,一直升到天子的階前,而順布永遠清寧的教化。君臣同心同德,政治與教化像風一樣得到推行,民俗淳和美好,就在這個時候。
「大人」,指恭謹而無所造作,面向南方治理天下的君王。大人登君位而治天下,天下的士人都懷有治國的才能,以能見到他一面為榮,這樣,士人沒有被罷黜的憂患,朝廷得到富有人才的吉慶。《說卦傳》說「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離為南方,所以「南征吉」。二五兩爻為「剛中而應」,二爻說「有喜」,五爻說「大得志」,可見昇平的景象。
通觀全卦,卦名取地風,卦象取地木,象徵風從地而起,木從地而生。巽為風,也為木,木與風同樣象徵升。升是萃的倒卦,萃卦坤居下位,是民眾之象;升卦則升到民眾之上,類似古代鄉中的選舉制度,所以萃倒過來就是升卦。
爻辭說「用見」,說「征吉」,指賢士懷抱道德,樂於為社會所用;說「大亨」,說「有慶」,指朝廷任用傑出的人才,得以實現政通人和的局面。前往謁見的是士人,推薦和任用他們的是大人,所以士人的吉就是大人的吉;大人的「有慶」就是士人的「有慶」。陰柔依附陽剛才能樹立,志願得到坤卦所象徵的民眾才能實行。《象傳》說「積小以高大」,譬如升高,必須從卑低開始,越升越高,大旨只在於「柔以時升」。先於時運屬於躁進,後於時運就會後悔,都有失於升進之道。士人出來為社會做事,以把握時運為關鍵。
《周易》的製作主要在商周之際。周朝王化的實行,開始於《周南》和《召南》 [39] ,這是所說「南征吉」的明證。爻象內三爻為巽,初爻「合志」,二爻「有喜」,三爻無疑,是說上升的人和方法都得當。外三爻為坤,四爻說山,五爻說階,六爻說冥,是說上升既有地方又有時運。總之,二爻為大人而五爻與它相應,就會升階相見;初爻得到允升之吉而四爻應和它,就會恭順地從事;三爻還可以升而上爻應和它,就會升進到極致。坤和巽卦體都屬於陰柔,如同樹剛剛出土,枝條柔弱,及至干霄直上,自然剛強不屈,成為所謂「巽而順,剛中而應」的大樹。
《象傳》曰: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順德,積小以高大。
地中長出的樹,開始的時候很小,到遮蔽太陽、直干雲霄的時候,才高大不可限量。不知要經過多少歲月才能積累到這樣。順德以坤為極致,巽柔順而在下卦,坤柔順而在上卦,從巽位升到坤位,非不斷積累不可。君子效法這一卦象,以順的品德,積累微小以至高大,其德行必然日益盛大。別人這樣樹樹木,君子這樣立德行。
[一辭多斷]
〇問時運:得到春天的生氣,運途應當日益進步,日益盛大。
〇問功名:有指日高升之象。
〇問經商:一錙一銖地積累,可以逐漸成富饒的巨室。
〇問征戰:應該在平地上架設木梯,用來登高攻城。
〇問婚姻:順是婦人的品德,有從妾上升為正妻之象。
〇問家宅:住宅開始時低小,近來將要改造成大廈。
〇問疾病:是肝木旺於春季的病症,如果不寬心順氣地休養,勢必日益嚴重,後果很可怕。
〇問貨價:有逐步上升之象。
〇問秋收:一年風雨調順,五穀豐登。
〇問行人:一路順風,而且積蓄很豐厚。
〇問胎孕:生女孩。
初六:允升,大吉。
《象傳》曰:「允升,大吉」,上合志也。
[經傳釋義]
初爻居升卦的開始,為巽卦的主爻。升者在下位,允升者在上位。上位者允升,初爻的志願就實現了。上互卦為震,震雷出於地而聲音傳到百里之外,有上升之象;下卦上升而上卦允升,志同道合,吉祥沒有比這更大的。晉卦六三說「眾允」,是為下面的兩個陰爻所孚信;升卦初六說「允升」,是為上面的兩個陽爻所孚信。陰爻孚信於陰爻,悔亡罷了;陰爻孚信於陽爻,才能得到大吉。
[一辭多斷]
〇問時運:運途極為順利,求名求利無不如願以償,大吉。
〇問功名:一舉成名,大吉。
〇問經商:貨價高升,很贏利。
〇問征戰:登高窺望,得以了解敵情,一次作戰就可以得勝,大吉。
〇問婚姻:兩姓應允結合,大吉。
〇問家宅:有出於幽谷,遷於喬木的徵兆,吉。
〇問疾病:爻象本來吉祥,只有問病不是吉兆;問病,只有下痢下陷等症才吉。
〇問失物:必須從高處尋覓。
〇問訟事:適宜上訴,吉。
〇問胎孕:生女孩。
◎某縉紳來請占氣運,筮得升卦,變為泰卦。
斷卦說:卦象取「地中生木」。樹木得到春氣,枝葉蓬勃而生,逐漸長大,猶如人得到好的時運而漸入佳境。現在佔得初爻,屬於初運。升是從下面升到上面,允是我求而得到了應允,這樣升的志願就可以實現了。得到這樣的氣運,求名求利無不「合志」,屬於大吉的卦。
九二:孚乃利用禴,無咎。
《象傳》曰:九二之孚,有喜也。
[經傳釋義]
二爻居巽卦的中位,具備剛中的品德,即所「用見」的「大人」。初爻想升到五位,必須先經過並求得二爻的孚信。古人求賢人為官,得到人才就到宗廟去祭告。二爻既孚於初爻的上升,於是特別為它齋戒沐浴,祓除穢惡而加以推薦。上互卦為震,震為祭,故「用禴」。巽卦主夏月,禴是夏祭,「用禴」取「柔以時升」的意思。禴為薄祭,但祭祀在於精誠而不在於祭物的豐盛與否,只要精誠求升,薄祭也可以感孚,所以「無咎」。
《象傳》的「有喜」,即《彖傳》所謂「有慶」。萃卦六二以陰柔上應九五陽剛,升卦九二以陽剛上應六五陰柔,二者的至誠感應是一樣的,所以爻辭「用禴」相同,「無咎」也相同。
[一辭多斷]
〇問時運:運途得中道,必有喜事臨門。
〇問經商:商業全憑信譽。有信譽,買進賣出無詐無虞,生意自然長遠而可以獲利。
〇問功名:一定有以讀書及第,以泥金貼子附在家書中報喜的事。
〇問征戰:出師必須先祭祀,的確是兵家的要事,得到信孚就三軍一心,戰無不勝了。
〇問婚姻:二五兩爻交孚,陰陽合德,大喜。
〇問家宅:主有喜兆。
〇問疾病:應該祈禱。
〇問胎孕:單月生男,雙月生女。
◎某友人來請占氣運,筮得升卦,變為謙卦。
斷卦說:升是從下面升上面,有「積小以高大」之象。現在您問氣運而佔得第二爻,二爻剛中,為卦中的大人。孚即信,得到信任,不但上下之間可以溝通,即使鬼神也能感通。爻象是這樣,可知您信譽一向昭著,在朋友上下無不交孚,所以「無咎」,而且近日就有騰達的喜兆。
◎明治二十九年,某貴顯來占問建立農工銀行的事成否,筮得升卦,變為謙卦。
斷卦說:卦體坤在上,巽在下。坤為財為富,巽為商為利。五行以我克的一爻為財,巽木克坤土,即以土為財。升是「積小以高大」,有漸進漸長之象。現在您占問銀行生意而得第二爻,爻辭說孚,孚即信。金銀生意,最重要的就是信譽。「利用」即利於用,《洪範》所說的「心為利用」,就是這個意思。根據這一爻辭,銀行必定建成,而且有喜兆。
九三:升虛邑。
《象傳》曰:「升虛邑」,無所疑也。
[經傳釋義]
升卦的三爻居巽的終位,坤卦即將開始。坤為虛,也為邑,故說「升虛邑」。《說文解字》說虛是大邱。九個男人為一井,四井為一邑,四邑為一邱。《詩經》「升彼虛矣」,「虛」即「墟」。墟為空曠的高地。從井升為邑,從邑升為虛,可見經過諸多艱難,「積小以高大」而勝任愉快,土地日益開闢,地位日益升高。
《象傳》說「無所疑」,三爻的上升,的確升到了合適的職位。引證周太王居岐的故事,一年成為邑,二年成都城,三年人口和地盤達到了最初的五倍,爻辭所說的「升虛邑」,指的就是這件事。升卦三、四、五三爻,都暗指周室的事。
[一辭多斷]
〇問時運:目前運途恰好,可以在前進中逐漸盛大。
〇問經商:集市上的話叫趁虛,指在空地上會集貨物,而成為市場乃至城邑,可見商業日益盛大。
〇問功名:升卦本是發達之象。初爻剛剛應允,二爻已經誠孚,三爻則已經升到了上位,可以無疑。
〇問征戰:經過這樣的兵火,城邑已經空虛,「升虛邑」主奪取空城。
〇問家宅:有先空虛後富實之象。
〇問婚姻:「虛邑」猶如空房,不吉。
〇問疾病:無疑是虛弱的病症。
〇問失物:不得。
〇問胎孕:九三是陽爻,主生男。
[活斷實例]
◎明治十六年,某縉紳在即將赴任某縣縣長的時候,請占任期的吉凶,筮得升卦,變為師卦。
斷卦說:「虛邑」,象徵人煙寥落,經濟凋敝的地方,治理很難,不是出色的人才難以勝任。現您新授某縣縣長,即將赴任而佔得這一爻,以您這樣練達的人才,任職於積弱不堪的縣份,一定能從容地處理繁劇的政務,做到別人所難以做到的,不必懷疑。
◎明治廿八年五月,占開墾北海道十勝國利別原野成否,筮得升卦,變為師卦。
斷卦說:爻辭與所佔的事情完全符合,可以說深切而又詳明。說「虛邑」,指荒土地;說「升虛邑」,是開闢荒土而成村落。初爻應允上升,指從事開墾的人情志相合;二爻有孚於升,指從事開墾的人必定「有喜」;三爻已經實現了升。所以事情雖然艱難,卻沒有可懷疑處,成功是必然的。
◎明治三十一年,占司法省氣運,筮得升卦,變為師卦。
斷卦說:《象傳》說「積小以高大」,凡社會習俗的日益向上,政教的日益進步,都是升。現在占司法省要改設公平清明的法律,作為內地雜居的準備,得到升卦三爻。有邑而不去治理叫「虛邑」,有法而不用則叫虛法。現在司法省新頒佈的法律將在內地實施,屬於升虛而作實。這法令一經實行,必定沒有阻礙,不必疑慮。
六四:王用享於岐山,吉,無咎。
《象傳》曰:「王用享於岐山」,順事也。
[經傳釋義]
岐山為周朝的發祥地,太王遷到那裡,文王使那裡走向康莊。當時告祭高山,岐山一定也在其中。天子祭祀天地,諸侯祭祀自己境內的山川。「享於岐山」,岐山在周的境內,由周先王主持祭祀。稱王,指後來追認的王。太王遷到岐山,是為了避開狄人,但是來到岐地後,卻「積小以高大」,成就了王業的基礎,這是多麼吉祥啊!
《象傳》用「順事」解釋這一爻,是隱指文王服事商紂的至誠,有順德而無二心。這是周公的爻辭中沒有說的意思,結合前後爻象來看就可以知道了。
[一辭多斷]
〇問時運:事情順適,吉而無害。
〇問征戰:古時候打仗,祈禱和祭祀上帝後才與敵人接戰,這就是「用享」的意思。祭祀後戰鬥就必勝了,吉。
〇問經商:貨物多取自山林川穀之間。按照祭法,百姓從山林取得財用必須先祭祀,指祭祀可以獲利。吉。
〇問功名:「享於岐山」,變諸侯為天子,是大吉之兆。
〇問家宅:應該祭告宅神,吉。
〇問疾病:應該祈禱。
〇問胎孕:生女孩。
[活斷實例]
◎某商人來請占氣運,筮得升卦,變為恆卦。
斷卦說:升卦各爻都說升,只有二爻和四爻不說升。這兩爻都從祭享取義,這表示人要升騰發達,必須先求得神明的保佑。四爻爻辭說「王用享於岐山」,岐山為太王避狄的地方,卻逐漸興旺發達起來,以至成為周室王運的發祥地。現在您佔得這一爻,可知您氣運通順,正如朝陽東升,逐漸升高,財運亨通。這雖然是由於您計劃的精密,卻也有賴於神助。應該齋戒沐浴,為祓除穢惡而祈禱,這樣才吉。
六五:貞吉,升階。
《象傳》曰:「貞吉,升階」,大得志也。
[經傳釋例]
五爻以坤德居中位,地位極為尊貴,《象傳》所說的「君子以順德,積小以高大」,只有五爻可以承當。階,指天子的阼階,即君位。升到阼階,尊貴極了,但是如果不正,就如同王莽和曹操,這樣怎麼能吉?自古必須像大舜那樣,作為鰥夫而在下層,被堯帝選拔上來,最後被禪讓為帝。爻辭說「貞吉」,《象傳》說「大得志」,在舜身上都有完美的體現,而製作《周易》的旨意,則暗指西伯從方圓百里的地方興起,最終為上應天命而作好建立周朝的準備。
[一辭多斷]
〇問時運:平生的志願無不得以實現,大吉之兆。
〇問功名:拾級上升,榮寵已經達到極致。
〇問經商:五為中數。經營方法是不宜過於盈滿,以得中為吉,所以說「貞吉」。
〇問征戰:攻城必須用階梯來登高。城池必定可以攻克,所以吉。
〇問婚姻:五爻與二爻相應,爻辭說「升階」,有攀結高親之象,所以二爻說「有喜」。
〇問疾病:升是增益的意思。病不宜升,導致動亂和危厲的階梯都不是吉兆。
〇問訟事:訴訟本來是凶事,叫做「禍階」。升階訴訟就更凶了,憑什麼得吉?
〇問失物:應當在台階之間尋找。
〇問胎孕:生女孩。
[活斷實例]
◎某氏來請占他女兒的氣運,筮得升卦,變為井卦。
斷卦說:升卦「柔以時升」,上升符合時宜,所以吉。人的氣運也隨時而行,得時就順,失時就逆。只有值於恰好的時候才叫時。現在您占問子女的氣運,想必是為了嫁娶的事。《詩經》吟詠「迨吉」,「迨吉」指婚姻的及時。階是上進的憑藉,「升階」就會越升越高。一定有貴戚訂親,是出嫁的上等徵象,大吉。
後來聽說,這女兒果然嫁給了某縉紳。
上六:冥升,利於不息之貞。
《象傳》曰:冥升在上,消不富也。
[經傳釋義]
上爻居坤的極位,不能再升了。如同太陽,早晨升起,白天在天上,晚上降落。冥是昏暗的夜晚,坤為冥,故說「冥升」。「不息」是晝夜循環的意思,日今天落下,明天還會升起,所以說「利於不息之貞」。
坤卦所說的「永貞」,即「不息之貞」。人的上升,到上爻祿位就窮盡了,於是魂升魄降,歸入幽冥的地方,生前的富貴通達都消歸於無,只有道德和勛名可以不息地流傳,所以《象傳》以「消不富」來解釋爻辭。
[一辭多斷]
〇問時運:好運已經過去,且等待以後時運重來,可以得利。
〇問征戰:有率軍乘夜前進,誤入幽谷之象。利於休息,天明後可以出險。
〇問經商:防止有人財兩失的災患。
〇問功名:升到上位,功名已經顯達,要防止身後蕭條。
〇問婚姻:恐怕無法白頭偕老。
〇問家宅:宅運已經過去,家道勢必中落。
〇問疾病:大象不利,「冥升」,是魂升天的意思。
〇問胎孕:生女孩,恐怕養不大。
[活斷實例]
◎明治二十四年占國運,筮得升卦,變為蠱卦。
斷卦說:論卦體,坤在上而巽在下,由巽位升到坤位。升到上爻,坤位已經終了,不能再升了。現在占國運而得到升卦上爻,我國家從維新以來,變革舊時的政事,取長補短,完全效法歐美的做法,以求國家的日益富強。當時使年輕子弟去歐美遊學,學習他們的文學、言語、政治、教化和風俗,三年學成歸國,就升為學士、博士,讓他們教授國內的子弟。做法和用心都不是不好,無奈這些遊學子弟,對我國一向所實行的政教本來沒有諳練,即使對於外國教育也只是窺見皮毛,而他們反而揚揚自得,蔑視老成。其間進步的方面,比如海軍和陸軍的蒸蒸日上,也自有可取之處,但是推究教育的本原身心這個根本,終究覺得利益小於危害,這是值得慨嘆的。維新至今已經二十餘年,升進的程度估計已經到了上爻。「冥升」指太陽已經接近夜晚,無可再升,只利於「不息之貞」。「不息」指去而復來,循環不息,也就是說,與我國治運有關的不完善新法,都應當恢復原樣。以返回為上升,猶如太陽落而又升,晦而復明,這就是所謂「不息之貞」。這樣才有利,這樣才叫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