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澤睽
卦體上為離,下為兌,離火向上燃燒,兌澤向下滲透,火動而越發向上,澤動而越發向下,上下相違背,所以稱睽。「睽」字從「目」從「癸」。離為目,癸屬水,澤也是水。《六書故》說,反目為睽,睽是乖違的意思。澤在火上,澤火相濟而構成革卦;澤在火下,火澤相反而構成睽卦。這就是上火下澤的卦為什麼叫做睽。
睽:小事吉。
[經傳釋義]
《序卦傳》說:「家道窮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睽則人心離散,不可以做大事,小事則可以憑個人的力量單獨完成,不必眾人,即使睽違也還是可以做,所以說「小事吉」。睽卦中四爻互既濟,既濟《彖傳》說「亨,小者亨也」,指亨通的只是小事;這一卦說「小事吉」,吉也只在小事罷了。兌為小,所以只說小而不說大。歸納要點,乖睽的時運不足以成大事,就可以知道了。
《彖傳》曰:睽:火動而上,澤動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說而麗乎明,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是以「小事吉」。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萬物睽而其事類也。睽之時用大矣哉!
離火在上卦,兌澤居下卦,在上卦的向上燃燒,居下卦的向下潤澤,沒有彼此相成之道,所以為睽。離為中女,兌為少女,合起來構成一卦叫做「同居」;動的方向相反,各去自己的方位,各行自己的志願,不能勉強使它們相同。卦德以兌從離,兌為悅,離為明,又為附麗。「柔進」指從下卦進到上卦,「得中」指居上卦的中位而應陽剛。卦爻以六五下應九二,六五居離的中位,九二居兌的中位,以上位應下位,象徵上位者能捨己從人,下位者得以與他相交,雖然處於乖睽的時期,但是小的行動還可以得吉。
睽是散的意思,主人心離散,國勢離析,一定不足以成就大事,似乎沒有用處,而實際上不睽就不能合,只有通過睽才能體現合。聖人於是因應睽而加以運用。天高地低是睽,但是位置確定了,天地之間的睽就走向了同;男主外女主內是睽,但是禮儀確定了,男女之間的睽就實現了通;耕種的所得不能穿,紡織的產品不能吃,車不能涉越河海,船不能行於陸地,都是睽,但是體制確定了,萬物之間的睽就類同了。所以說:「睽之時用大矣哉!」不說「時義」而說「時用」,因為必須通過人的運用,睽的作用太大了!
以這一卦比擬人事,凡起居飲食乃至婚嫁喪祭,都是人事。事不論大小,無不以情相同、志相通、事物相類為貴。卦體離火向上燃燒,兌澤向下滲透。離和兌都主女性,同樣出自坤體,這是「同居」;動就會變化,變化則女子變為婦人,所嫁的人不同,志願也相異,這是動而成睽。睽在天地,天地的氣運就會閉塞;睽在男女,男女的倫類就會淆亂;睽在萬物,萬物的品類就會混雜,大的綱紀怎麼能得吉呢?君子只有「以同而異」,才算善於用睽。用來設置眾多黎民的長官,天地就可以因睽而趨同;用來實行嫁娶的典禮,男女就可以因睽而相通;用來確定利用的常道,萬物就可以因睽而相類。這樣,火澤的運用就普遍了,人事的準繩就確立了。
以這一卦比擬國家,卦名叫睽,睽是散的意思,象徵政府與百姓有動而不相見、散而不相合的趨勢。睽旁通於蹇卦,蹇是險難的意思。如果因為睽就不能挽救危險,又用什麼來匡正國家呢?睽的倒卦為家人,家人指家中。如果因為睽就不能端正家中,又用來什麼來安定社會呢?
上卦為離火,本來就燥;下卦為兌澤,本來就濕。上下相背,燥濕相反,這就是「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二女」是就離和兌兩個卦象而言。不但女子的志願與行為有相異處,推論到天地萬物,其情形也不能勉強相同。大的如天地,中間的如男女,小的如萬物,相同就親近,相異就疏遠,國運的治亂興衰也不從這裡預卜。但天下沒有久合而不睽的道理,天下也沒有久睽而不合的形勢,方法是利用事物的睽違來挽救睽違。倘若只是附麗而得正,上進而越發在上,得中有應援,那麼事情還小,吉祥也微末。只有統一它們的造作,天地之道才能宏大;只有通達它們的情意,男女之情才能融洽;只有歸類不同的種屬,萬物的利益才普遍。這樣做的人,德行協於造化的樞機,作用關係到治國平天下的要點,不是「以同而異」的君子,就無法把這個作用發揮到極致。
通觀全卦,火在上,澤在下,彼此背道而馳,這就是卦為什麼叫做睽。卦體下面互另一個離卦,象徵多視傷明,為睽;上面互坎,坎為心病。人各有一顆心,誠孚就相感通,疑忌就相睽違。人情沒有親於家人的,而睽則為惡人,為鬼,為寇,或者劓它的鼻,或者用弓箭射它,都不以為是過錯。在下位者如果能以和悅的態度事奉上位者,而上位者也能以明達看待下位者,就會疑忌消釋,人情親近,即使作為丈夫、宗族、婚姻的對象也不嫌厭。先前的相疑這樣嚴重,後來的相合又這樣親切,睽與合的機微就在這轉移之間。
所以睽在內卦,都有所疑並有所等待;睽在外卦,反而都有應與。初爻與四爻相應,初爻的「喪馬」,得到四爻的「元夫」而全備;二爻與五爻相應,二爻的巷中相遇,得到五爻的「噬膚」而相合;三爻與上爻相應,三爻的「輿曳」,得到上爻的「遇雨」而相合。相合則即使惡人也會化為同室,睽違則即使家人也會疑心為寇讎。恩怨反覆,變態無常,君子以無心之心因應事物,不黨同也不伐異。初九見惡人而避咎,是能得用睽之道。卦體兩個陰爻本來柔弱,在內的用喜悅來緩解憂慮,在外的以明了破除疑忌。造成開始的睽違的,是「二女同居」;造成最終的相合的,是眾多疑忌的全部消除。卦體睽而卦象合,這就是《周易》為什麼變化無窮。
《象傳》曰:上火下澤,睽,君子以同而異。
卦象都是女人,卦體為火和澤,分別炎上和潤下,作用各異,所以叫睽。君子效法它,從相同處看它的形象,從不同處看它的作用,不和與自己相同的人結黨而違背道義,也不標新立異而違背世俗。「以同而異」,譬如聲色財物是人人都希望得到的,而推辭或接受卻不敢苟同於別人,這是一個人的特異之處,由此可見君子的「以同而異」。火澤在同一卦,而炎上與潤下的性質各異,也與此類似。
[一辭多斷]
〇問時運:目前氣運顛倒,只適宜以正道自處。
〇問征戰:軍情不相協調,上下級趨向各異,應該防止因睽違而離散。
〇問功名:上下不通,功名難以指望。
〇問經商:貨價漲落懸殊,若能人棄我取,還有小利可以希望。
〇問疾病:病在上下焦,胸部氣息隔絕,上有火下有濕,醫治很棘手。
〇問家宅:住宅天盤地盤都動,全家上下不利,應當趕快遷移躲避。
〇問婚姻:有兩個女子都願意受聘之象,大的性情躁急,小的性情寬柔,應該選擇一個婚娶。
〇問訟事:馬上可以停止。
〇問胎孕:生女孩。
初九:悔亡。喪馬勿逐,自復。見惡人,無咎。
《象傳》曰:「見惡人」,以辟咎也。
[經傳釋義]
初爻居兌體的下位,是從家人卦的上爻而來。家人的上爻說「終吉」,所以睽卦的初爻說「悔亡」。這一爻屬震體,於十二辰在卯,在天上值房宿,房宿為天駟,故稱馬;初爻動而向上,舍我而去,故說喪。但四爻與初爻同屬陽剛,沒有其他正應,姑且聽任它,去後勢必復來,故說「勿逐,自復」。下互卦為離火,性情猛烈可畏,故說「惡人」。兌為見,離也為見,象徵離卦惡人既來求見,兌卦若拒而不見,未免嫉惡過甚,必然導致凶咎。姑且與它相見,如同陽貨要見孔子,孔子依禮前往回拜,所以「無咎」。
失馬而追逐它,越追逐逃得越遠;見惡人而激怒他,越激怒就越乖違。所以馬逃跑了不要追逐,自會回來;「見惡人」而不躲避,可以免於禍咎。能以無心來應付事物,所有的睽違就沒有不相合的。《象傳》說「以辟咎」,是以不躲避來躲避。躲避反而有禍咎,不躲避則無咎,這是可以知道的。
[一辭多斷]
〇問時運:好運剛來,災禍和悔恨已經退去。雖然有所喪失,但是不必計較;即使有惡人來結交也不必拒絕,自然無災無禍。
〇問征戰:初次作戰,雖然有小的失敗,後來必定大勝,強敵也無法為害於我。沒有災禍。
〇問經商:新的貿易,損失必定復得,無須憂慮;來者不拒,不必計較。目前還沒有得到大利,以後必定大為亨通。
〇問功名:現在雖然無災無悔,但是無法成名。必須等到明年,即二爻的巷遇的時候,才能顯達。
〇問家宅:全宅平順,沒有悔恨和災禍。
〇問失物:不必尋覓就會復得。
〇問婚姻:現在不成,等六個月或六年必定成,吉。應驗在上九「匪寇婚媾」的爻辭。
〇問訟事:所爭訟的事情必定得理,沒有災禍。
〇問胎孕:生女孩。
[活斷實例]
◎某友人來請占氣運,筮得睽卦,變為未濟卦。
斷卦說:睽卦火性上升,澤性下降,彼此的情意不融洽,叫做睽。睽是乖違的意思。現在您占氣運而得到初爻,初爻地位最低,孤立而沒有應爻,可知您生性孤高,很少與人交往。不要計較得失,即使平素厭惡的人,如果他有求而來,也不要拒絕。以初爻處於兌體的開始,外卦為離,兌為喜悅,離為明達,喜悅而又明達,必定能鑒別人的善惡,而又能夠和光同塵,不做過分的事,也不說過分的話。卦象雖然睽違,但是不會始終睽違,所以無悔無咎。二爻說「遇主於巷」,您明年必定有升進的希望。
九二:遇主於巷,無咎。
《象傳》曰:「遇主於巷」,未失道也。
[經傳釋義]
主即君王,指六五。巷,閭里中的路,從「邑」從「共」,指閭里所共同往來的徑路。二爻處於睽卦而失位,與所遇不相合,與六五為正應。二爻在兌的中位,五爻在離的中位,兌與離都象徵見,可知九二和六五都有相見的意思。邂逅於巷中,是不期相遇而湊巧相遇。君臣相遇,睽違最終相合,有什麼禍咎?
《象傳》說「未失道也」,指不必遠行,自會相遇於巷中。巷也是路,即《論語》所謂「遇諸途」。
[一辭多斷]
明治天皇自畫像
〇問時運:值遇乖睽的卦,時運本來不佳,最近才有了絕好的際遇,前往必定有喜慶。
〇問征戰:以二五兩爻為敵我,二爻為我軍,五爻為敵軍,在曲折的里巷相遇,白刃相接。這一戰不分勝負。
〇問經商:「巷」字從「共」,必是合夥共謀的事業。應當遇到一位財主共同經營。
〇問功名:正是風雲際會的時候。
〇問家宅:住宅在曲折的巷內,近來有貴人到來,會晤很快樂,大吉。
〇問疾病:得以遇到良醫,沒有災禍。
〇問婚姻:《詩經》所吟詠的「邂逅相遇,適我願兮」,屬於男女私情,不是正當婚配。
〇問胎孕:生女孩。
[活斷實例]
◎明治二十三年,占文部省 [14] 教育準則,筮得睽卦,變為噬嗑卦。
斷卦說:睽卦火性炎上,澤性潤下,因為上下相違,所以叫睽。現在占教育準則而得二爻,二爻在睽卦屬於失位,將無處安頓。拿近來文部省的教育來類比,是專門效法歐美,以智巧和邏輯為主,我國原有的道德教育也和二爻的所處失位一樣,幾乎要廢棄不用了。凡留學歐洲的學生,歸國後都做教師來教育子弟,這些學生本來不知道我國古來敦進綱紀的教育,不知道只要注重名分,自然足以卓然自立於萬世,培育眾多的人才,卻喜新厭舊,如同陳相見到許行,完全拋棄了自己的學問而向歐美學習,又帶領我國子弟一概受這樣的教育。我實在憂慮這件事,為此撰寫了《道德本原》一文。明治二十三年十月十八日請見山縣總理大臣,又陳述意見。這一天各縣縣長也剛好在座,共同傾聽。總理大臣說:「您的議論切中時弊。」讓我去謁見芳川文部大臣。我當天就到了文部省,以申述前面的說法。過了一天,天皇召問兩位大臣,於是頒佈有關教育的敕令。憑我的鄙野議論而能夠上達天皇的視聽,還有什麼比這更幸運呢?爻辭所謂「遇主於巷」,恰好相合。易理的先機,神妙到了這個程度!
[附言]
《道德本原》節略:
過去我國以神、儒、佛三教為道德的標準,來維持世道人心。自從西學日益興起,舊的學問日益廢棄,不追究這種情況的由來,就不足以施行挽救的策略。據我的看法,「仁義忠孝,節操廉恥」八個字,實在是儒教的要旨。
明治八年,文部省討論廢除漢學科,藉以排斥儒教,這以後的政治方略所及,直到今天,陷溺得更深了。文部省開始也沒有廢棄的意思,因為要確定各學科卒業的年限而諮詢漢學教師,教師回答說:「西洋的學問不是我所能知道的,說到漢學,即使終生專修也未必究竟,難定年限。」因此提出了廢棄的意見。
我說,這是迂儒的議論罷了。難道沒有聽說孔子所謂「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孟子所謂「幼而學之,壯而行之」?所以學習都在幼年的時候。三十歲開始叫壯年,從這時起就要實行所學,來濟時救世了。程頤說:「《中庸》之書,善讀者,玩索而有得,終身用之有不能盡。」不說終身學不完,相當於普通科目,怎麼會沒有卒業的期限呢?俗儒不知時務,胡亂作迂腐的議論,以致切要的學問被廢置不講,導致今日的禍患,其罪過之大,甚至不容只是處死。
儘管這樣,文部省也是有罪過的。當時的俗儒有這樣的議論,必定是由於醉心於西學,不了解道德的本原,而在文部大臣以下,滿朝名臣賢相都出自漢學的大門,為什麼頓時忘了這親自修習的實學呢?實在遺憾!諺語說「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從這時開始,那些浮薄子弟蔑視漢學,不知它有什麼用處。道德敗壞,廉恥滅絕,小則無法分判個人的邪正,中則關係到一家的盛衰,大則決定天下的安危,其害處是說不完的。
已經過去的事情不能再追究,當今的辦法是要挽狂瀾於既倒,以矯正世道人心,對上用來安慰天子的心懷,對下用來增加國民的福利。道德的教育關係最大,地方長官已經具文申請文部大臣,以儒教為後來學科的準則。講究儒教這道德的本原,也實在是今天急迫的要務。設定兩種教育,一種叫真理的教育,一種叫現理的教育。真理出於天的公理,合乎性命的正義,即所謂正心、誠意、修身的學問,屬於形而上的教育;現理形成於人類的私意,得自有形的利益,即所謂立身、興家、富國的學問,屬於形而下的教育。古人說「衣食足而知禮節」,又說「無恆產者無恆心」,這實在是人世的常態。真理和現理二者,是不可一日或缺的。
其大略是這樣。
六三:見輿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無初有終。
《象傳》曰:「見輿曳」,位不當也。
[經傳釋義]
上互卦為坎,坎為輿;下互卦為離,離為牛。「無初有終」,是遇到剛爻的緣故。離又為見。上下互卦合起來構成既濟卦,既濟的初爻有「曳其輪」的爻辭,所以說「見輿曳」。掣是牽掣的意思。輿指三爻,曳指四爻,掣指二爻。三爻居上下卦之交,爻位不當,四爻在前面曳它的輿,二爻又在後面掣它的牛。
天,胡安定說:「天」字應當作「而」。篆文「而」與「天」字形似,即《周禮》所謂「髡刑曰而」。劓是截鼻的刑法。頭髮屬心,主火;鼻屬肺,主金。這一爻兌金值離火,金火相剋,所以有頭髮和鼻子受傷之象。兌為刑人,故說「其人而且劓」。
三爻處在下卦的終位,在睽違的時候,以陰爻居陽位,所履不當位,與上爻相應;上爻居離卦的極位,離火性烈,不相合就會相傷,相合才能相得。遇到雨而疑慮消亡,睽違終於相合了,所以說「無初有終」。
《象傳》說「遇剛也」,剛指四爻,即上爻的「遇雨」。四爻互坎,坎為雨,四爻中立而不偏倚,所以稱剛。指四爻能消解上爻的疑慮,使它們最終相合。
[一辭多斷]
〇問時運:時運不得當,恐怕有刑傷的災厄,三年以後才會有好運。
〇問經商:與人不和睦,不但無法獲利,而且要防止有刑獄的災厄。等以後可以成就。
〇問功名:左右掣肘,一動就得咎,怎麼能成名?晚運則很好。
〇問征戰:車丟馬逃,兵敗將死,無法前進。必須等待,得力於接應的軍隊,才會最終得勝。
〇問婚姻:開始因為男方家的疑忌,未免受辱,但最終得以消除疑慮而完婚。〇問家宅:住宅位置不當,前後左右都有牽制,宅中的人不時發生頭面傷殘的災禍。因為朝山向午,離火來克,應該改向朝西,兌位才吉。〇問疾病:一定是臉上有瘡,久後自然痊癒。〇問訟事:不免有受刑的厄難,但最後訟事會自然消解。〇問失物:以後可以尋得。〇問胎孕:生女孩,防止面部有傷痕。
[活斷實例]
◎一天,某友人來說:「某貴顯托我一件事,請占這件事的吉凶。」筮得睽卦,變為大有卦。
斷卦說:《彖傳》說睽卦「火動而上,澤動而下」,上下相背,所以構成睽卦;又說「男女睽而其志通」,是開始睽違而最終相合,即三爻所謂「無初有終」。現在您代人占問而得到三爻,三爻說:「見輿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無初有終。」玩味爻辭,是說人在車中,拉的人要它向前,掣的人要它向後,前後同時牽引,不能上行,而且有面部和鼻子受傷之象。卦體為女子,料知某貴顯所委託的一定是女子的事。初次向他說,必定有上下的人阻隔,以致發生紛爭,所委託的事情不成,您對某貴顯也覺得臉上無光。《象傳》說「遇剛」,看來應當再得到一個剛直的人,幫忙與他說話,事情才能相合,所以說「無初有終」。貴顯覓一個小妾,本來是小事,彖辭說「小事吉」,結果一定吉祥。
◎明治二十九年冬至,佔三十年農商務省施政實際情況,筮得睽卦,變為大有卦。
斷卦說:玩味爻象,牛本來足可以駕輿,說曳,說掣,是反而受到牽制,無法前進了。輿無法前進而勉強前進,這人於是受了傷。爻象就是這樣。現在占農商務省施政實際情況而得到這一爻,我國要效法歐美各國農業和商業的實例而施行於內地,無奈富有的商人安於坐地食利,不願意航海遠行,而貧乏的商人卻苦於沒有遠行的資本。現在絲局和茶廠只用仿製的器械,想販運外洋的,卻不是為關稅所困就是為行船的風險所阻礙。
外洋的貿易一向與內地不同。在農業方面,我國土地狹小,按人口的一半從事農業計算,一個人只不過二段,所以歐美便宜的方法在內地實際上無法應用。如果勉強應用,都會歸到遊手好閒而無恆產的人手中,危害和憂慮更為嚴重。只有北海道新開墾的田土可用罷了。至於一切雜項商務,也多半不便實行,猶如離火炎上,兌澤潤下,不能互相融洽,最終必定導致睽乖而不合用。幸而農商務省多方設法,使老練的人興辦工業,對所生產商品給以一定的商標,使各種產品得到信用;又獎勵富商,使他們興辦海陸保險公司、銀行支店,以振興商業,可以逐漸收到效果,叫做「無初有終」。
九四:睽孤,遇元夫,交孚,厲,無咎。
《象傳》曰:交孚無咎,志行也。
[經傳釋義]
四爻居離卦的開始,離為目。《說文解字》說目不相視為睽。孤指獨立而沒有輔翼。情意既已經睽違,勢力又孤單,所以說「睽孤」。「元夫」指初爻。四爻與初爻所處的卦時都是睽,所居的爻位都是初始,爻象相同,所以意志也相同。四爻無應爻,以初爻為同志,初爻在卦初,故稱元;四爻在陰位,初爻在陽位,所以四爻以初爻為夫。而且初爻是震爻,震為元夫,故說「遇元夫」。四爻變陰則全卦為損,損卦說「有孚」;四爻升到五位則全卦為中孚,中孚的五爻說「有孚攣如」,有交孚之象,故說「交孚」。「厲,無咎」,指值睽乖的時候,幸而得以相孚,雖然危厲,但是無咎。
《象傳》以「志行」來解釋爻辭,是說四爻的志願,得到這樣的「交孚」才可以實行。
[一辭多斷]
〇問時運:性情孤傲耿介,不合時宜,幸而得到了志同道合的人,足以免除災禍。
〇問征戰:孤軍深入,幾乎導致危險和失敗;幸而得救,可以無咎。
〇問經商:孤身為客而遠行,貨物卻不合銷路,進退兩難;遇到故鄉的舊友才可以脫售。平安,沒有災禍。
〇問功名:命運孤獨貧寒,難以指望顯達,無咎罷了。
〇問家宅:住宅在孤村僻壤,只有樵夫野老來往。
〇問疾病:病是眼病,遇到良醫可以無咎。
〇問胎孕:生女孩。
[活斷實例]
◎明治二年十二月晦日,我借海軍省蒸汽船飛龍九號運載中國米去南部的宮古,臨行筮得睽卦,變為損卦。
我在臨事的時候,常常自己占筮,並習以為常,對本爻的「無咎」二字,不再介意。乘船之後,平時忙碌的身體轉為閑散,追念過去在南部親近過一個藝妓,打算登岸後招呼船長等人,讓他們驚艷稱奇,一起求得一醉。一涉及痴想,竟然夜不成眠。
過了三天,船到了宮古。號炮一響,村吏就趕來迎接,其中有兩個舊時的朋友,於是偷偷地告訴他們,讓他們去招喚。既而帶眾人上陸,剪燈備酒,圍坐在一起飲酒,但是頻頻催促呼喚,藝妓卻只答應而不出來,心中很是失望。夜深客散之後,才拍手追問。這藝妓出來說:「妾來這裡已經很久了,自愧醜陋,無法侍奉而使您歡娛,所以不敢進來。」我也驚駭地說:「怎麼會這樣呢!」既而又想,相別已經十八年了,《周易》說老婦士夫,可羞而且可笑。藝妓又哭泣着告訴我說:「近年因為患病,容顏頓時改變,生計也很窘迫,只有一死罷了。」我追思往昔,心中未免多情,誰能遣除它?於是贈給她二十包米,付給她券書,她很歡喜地辭去了。這正符合「睽孤,遇元夫,交孚,厲,無咎」之象。
日本藝妓
六五:悔亡。厥宗噬膚,往何咎?
《象傳》曰:「厥宗噬膚」,往有慶也。
[經傳釋義]
五爻居君位,值睽乖的卦時,所以有悔。宗指二爻,五爻與二爻相應。五爻在離體的中位,二至四爻又互離,離與離相合即宗。二爻說「遇主」,是以五爻為主,五爻說「厥宗」,是以二爻為宗,象徵君臣會合,所以「悔亡」。二爻變陰則全卦為噬嗑,噬嗑二爻說「噬膚」、「無咎」。膚指膚肉,柔脆而容易噬。嗑是合的意思,二爻居柔位,猶如說柔而易合。膚肉,猶如骨肉,指「厥宗」而言。《大宗伯》說「以飲食之禮親宗族兄弟」,就是「厥宗噬膚」的意思。二爻前往而得到飲食,所以「有慶」。聚合全族而進食,還有什麼睽違?二五兩爻「交孚」,所以「悔亡」而無咎。
[一辭多斷]
〇問時運:壞運已經退去,得以與同宗的人共事,可以無咎。
〇問征戰:可以踴躍前去,沒有災禍。
〇問經商:防止有合伙人侵奪蠶食的憂患,但徑直前去,終究有利。
〇問功名:得到同宗的相助,才能獲得吉慶。
〇問家宅:住宅是宗族的舊屋,居住有喜慶。
〇問疾病:是肌膚的疾病,容易治療。
〇問婚姻:二爻與五爻為正應,是親戚舊家,成婚則有喜慶。
〇問胎孕:生女孩。
[活斷實例]
◎明治二十三年春占眾議院,筮得睽卦,變為履卦。
斷卦說:五爻居君位,二爻居臣位,兩爻相應,可見君臣之間的相合。相合則言聽計從,有會議之象。卦名叫睽,乖違的意思,可知會議中必有睽異不合的人。「厥宗」,議院有兩個,上院為貴族院,下院為眾議院。貴族院多是同姓的諸侯,眾議院也有同姓的臣民。「噬膚」,指決議形成,得以置酒會飲。五爻既居君位而親近二爻,二爻得以受寵而事奉五爻,可見上下的志願因為睽違而得以通達。
上九:睽孤。見豕負塗,載鬼一車,先張之弧,後說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則吉。
《象傳》曰:遇雨之吉,群疑亡也。
[經傳釋義]
上爻居外卦的極位,孤高而獨立,所以也稱「睽孤」。上互卦為坎,為疑,為豕,為車,為鬼,為孤,都是坎象。離為目,為見。兌澤污穢而潤下,象徵塗泥。因為睽違而導致孤獨,因為孤獨而產生疑慮,本來沒有豕,沒有鬼,也沒有車,由於睽違而目光不明,疑心暗起,好像看見有豕負塗,有車載鬼。鬱積的疑慮形成了幻象,而且變化百出,疑心為鬼的,忽然又疑心為賊寇了;將要張離卦象徵的弧而射它,既而審視所見,原先所見的豕啊,鬼啊,寇啊,忽然又變了。上爻變陰則全卦為歸妹,於是「婚媾」,原先張開的弧,後來丟下了。坎又為雨,故說「遇雨」。上爻處離卦的極位,火烈煙騰,不可向遠方,但遇到雨就會熄滅,就可以前往了,故說「往遇雨則吉」。
《象傳》用「群疑亡」來解釋爻辭,指眾多疑慮消亡後,見聞都確實了,睽孤自然相合了。
[一辭多斷]
〇問時運:正值交運脫運的時候,一定要息心寧慮,不動妄想。妄想只有一端,幻象卻有百端,要防止生疑心病。
〇問征戰:營寨位置太高,軍隊力量太孤單,要防止有敵兵來襲擊。
〇問經商:目前的貨物,價格變化百出,漲落不定。時值盛夏,來客稀少,必須等到秋雨降落,才能獲利。
〇問功名:現在牛鬼蛇神變動不一,等十年後出離蹇卦,進入解卦,可以在鄉試中考中舉人。
〇問婚姻:以前因為疑忌而不和睦,後來得以和好。吉。
〇問家宅:住宅有變動,防止有鬼祟,遇到婚嫁喜事,可以化解。
〇問疾病:杯弓蛇影,因疑心而成病,能破除疑慮,自會霍然痊癒。
〇問胎孕:生女孩。
[活斷實例]
◎東京大家的某夫人,帶着女兒訪問我的別莊,說:「丈夫最近患氣鬱的病,醫治無效。他的養子是女兒的丈夫,生性遊盪,無法繼承家業。我們實在很憂慮,請為我佔一卦。」筮得睽卦,變為歸妹卦。
斷卦說:卦體下為兌,上為離,炎上的離卦動而越發向上,潤下的兌卦動而越發向下,上下卦不相合,所以卦名為睽。卦象為「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又說「男女睽而其志通」,這是就內三爻說睽,就外三爻說睽而相合,即開始睽而後來相合。上九居睽卦的極位,因為疑心而發生睽違,而且越睽違越疑心,積疑成象,豕啊,車啊,鬼啊,寇啊,恍如歷歷在目,而實際上一一都是幻象。天下事杯弓蛇影,因為疑心而導致禍患的,大體都是這樣。
現在夫人為丈夫的病和養子的行為而特意來占問,筮得睽卦的上爻,知道病的由來和所佔的本意,都是從猜疑的念頭產生的。丈夫因為養子不能繼承家業而日夜疑慮,以致火氣上沖,濕氣下郁,上下不通,而形成了這個病。雨有下降的意思。大小便一通,病自然痊癒。你家的養子是我所深為了解的,文才、志向和節操一向超越流俗,只是由於性情風雅,偶然或許招妓女,置酒食,留情於花街柳巷,這也是雅人的深致,有什麼值得深怪?夫人等因而發生疑慮,開始是猜忌,繼而交相譴責,最後導致反目,一切所聞所見,像爻象所說的豕、車、鬼、寇一樣,無不顯現出具體的形態。床笫間的恩愛私情和雲雨之夢,都久已睽隔,這樣就使疑心者更加疑心,睽違者越發睽違,男女的心志就無法通達了。上爻居離火的極位,而物極必反,炎上之後應當潤下而為雨;夫人等也應該反過來思考,務必勸您的女兒,溫柔地接納他,喜悅地事奉他。如同枯木得到雨就會復蘇,雖然原先睽違,但不會睽違到底。《彖傳》所說「男女睽而其志通」,正合這一占斷。
◎明治二十四年四月十日,我清晨無事,閑翻新聞及雜書。不多時感到倦意,於是拋書而起。喜愛這一天的風日晴和,遊興頓時產生,想要去近縣探賞春光。臨行偶然試着筮了一卦,得到睽卦,變為歸妹卦。
斷卦說:爻辭說「睽孤」,猶如指示我孤身獨行。說「見豕」、「載鬼」、「張弧」、「說弧」,是說眼睛所見的事物沒有定形,猶如說我的出遊沒有一定的地方。
我這一天的出遊,憩息於神奈川停車場,或赴橫須賀,或赴箱根、湯本,還沒有拿定主意,直到登了車才決定去箱根。車中巧遇東京的一位舊友去大孤,於是並肩坐着談論《周易》,興味很好,我於是改主意去大孤。
第二天吃過早飯後,我游到市中,準備到舊書肆閱覽古書,於是過了心齋橋,來到鹿田書店,問有沒有《周易》珍本。主人出示了松井羅州所著的《周易解故》。這本書,我往年到處尋找都沒有得到,今天得以購買;又出示了松井氏所著的《周易釋故》,以及直勢中洲所著的《周易大傳》等,都是讀《易》家所珍視的。書面有小島氏的一個藏書印。我叩問它的出處,主人說:「昨天從西京古書肆購買的。這些書都是小島氏原來收藏的,他死後,兒子不能讀他的書,所以賣掉。我說:「除你之外,還有一同購買的人嗎?」主人說:「西京麩屋町書林的某人,及東京書林的某人,和我分別買了他的書。」我於是全部以要價購買下來。
後來去了西京,又到麩屋町書肆,凡小島氏的遺本,又全數購買下來。回到東訪書肆琳琅閣,又得到小島氏的易書三種。於是小島氏的遺書,全都歸我所有了。
我越發感到易辭的精切。爻辭所謂「載鬼一車」,不是鬼,而是書;「遇雨」,指舊友,即車中遇到的舊友;所謂「遇雨則吉」,原來是這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