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雷隨
隨卦兌澤在上,震雷在下。震雷的陽剛在下爻,兌澤的虛闕在上爻,中間是疏落的水流,內卦的動不自主地順從了外卦。順從外卦,所以叫隨,所以以隨為卦名。兌為少女,震為長男,以少女從長男,是隨的卦義;兌為澤,震為雷,雷震動在澤之中,澤水隨着動蕩,是隨的卦象。卦義和卦象都取陽剛降低到陰柔下面,陰柔必定樂於隨,即朱熹所謂“此動彼悅成隨”。
《序卦傳》說:“豫必有隨,故受之以隨。”豫悅之道,別人來隨自己,自己也隨別人,這就是隨卦為什麼接在豫卦的後面。
隨:元亨利貞,無咎。
[經傳釋義]
卦體為震,從下面動,兌在上面感到愉悅,從而應和震,這就是隨。其中有捨己從人,樂於取別人之善的含義,所以隨道可以導致大的亨通。震為健,得自乾,故說“元亨”;兌在地為剛鹵,合於坤,故說“利貞”。
《雜卦傳》說“隨,無故也”,指上下各自安於自己的位置,不必有所作為。無故就無事,無事還會有什麼災咎?但是失於貞正就會枉己徇人,又容易有災咎,也是值得警惕和戒止的。
《彖傳》曰:隨:剛來而下柔,動而說。隨大亨貞,無咎,而天下隨時。隨時之義大矣哉!
隨卦本於坤在下乾在上的否卦,否卦以坤順隨乾健,現在否的上爻向下,進入坤的初位而構成震,它的初九是全卦的主爻;否的初爻向上,進入乾的上位而構成兌。所以陽降到陰下,以高身份居低位,陽動而陰悅,人來隨我,我也隨人,叫做“剛來而下柔,動而說,隨”。這是隨的卦義。
凡君王從善、臣下奉命、學者從理、子弟從師,都是隨。至於以人從天、以情從理、以邪從正,是好的隨。隨道宜於貞正,反之就叫詭隨,詭隨就違背時宜了。君子隨時而動,隨時而悅,各得其宜,所以所作所為沒有不成功的,所以說“隨大亨貞,無咎”。
隨卦的道理,是因為動而有隨,不動就必定不能隨;因為悅而隨,不悅就必定不想隨。震雷發動在下,雨水隨之從上降落,是澤隨雷、上隨下;違背時宜,就會雷不動而澤不悅,上下不能相隨,所以隨道必須合乎時宜。由此推論天下的事物,陰陽剛柔無不是這樣,所以說“天下隨時”。隨的時義是這樣,不是很大嗎?
以這一卦比擬國家,內卦為百姓,行動勤勉地從事各自的職業,聽從政府的命令,不敢加以抗拒;外卦為政府,不濫用權力和威武,施行令百姓喜悅的政策。所以君民上下之間親密而和悅,上倡導而下順從,天下和平,人心清靜,象徵隨的卦時,叫做“隨,元亨利貞,無咎”。這時,九五聖明的君王居中正的地位,廓然大公,以善意相感孚。君王能虛己從臣,臣更恭順地從君,所以初爻“有渝”而不失正道,二爻有繫戀而不免私心,三爻因為貞正而“有得”,四爻因為“在道”而無咎,上爻因為“從維”而“用享”。總之,從正就吉,從邪就凶;凶不是隨的過咎,而是隨者自取其咎。
人臣的隨君,以誠摯相感通,所以“元亨”;行事必須“在道”,以正道相從,所以“利貞”。這樣,君王對臣下的隨,勸諫就一定會採納,言論就一定會聽從;人臣對君王的隨,所有的命令無不服從尊奉。這樣用動來感得喜悅,因為喜悅而應和動,上下相隨,而治道大為亨通,所以說“隨時之義大矣哉”。
以這一卦比擬人事,只在於以強者隨弱者。因為陽剛者不肯屈己下人,所以人心常多乖離,而事業一概不得成就。如果陽剛能降到陰柔之下,措置得當,那麼眾人必定心悅誠服,還有什麼災咎?隨是不專用自己的意志,取別人的善為自己的善。它的機兆來去很快,道理很順暢,功績必定容易成就,所以說“元亨”。但隨道有正有邪,如果只是柔順,過於在意別人的臉色,必定會走向違背正道而徇私邀寵,那就失去隨的正道了。只有動與悅都隨順時宜,內不失去自己,外不失去別人,才是隨的正道,這樣還有什麼災咎呢?所以說“利貞,無咎”。
《周易·彖辭》中系“元亨利貞”的共有七卦,其中乾、坤、屯、隨、臨、無妄都在上經,只有革卦在下經,它們象徵大有作為的時期。我得以乘時的卦,才說“元亨利貞”。“元亨利貞”的解釋,詳見乾卦之下,需要參看。
隨時的義理很重大,如果推論到造化,那麼震為春,是東方的卦,萬物隨它而生;兌為秋,是西方的卦,萬物隨它而成。所以春生、夏長、秋成、冬藏各隨時宜。天下的道理,不動就無所隨,不悅就不能隨,這是隨的道理,人事上沒有不是這樣的。
通觀全卦,三個陽爻三個陰爻,初九以陽爻與六二相遇,為陽隨陰;九五的孚於上六,也是陽隨陰。六二以陰爻居陰位,是陰又從陰,所以說系。有系就必定有所失,雖然不說凶咎,它的凶咎也可以知道。六三以陰爻居陽位,為陰從陽,因為屬陰也說系,但是所系得當,系就是隨,所以說“利居貞”。九四以陽隨陰而逼近九五,陽剛而“有獲”,臣道就兇險了,但是能以誠相感孚,以明哲來自我保護,還有什麼災咎呢?九五居君位,為上動下悅之主,取別人的善為自己的善,沒有比這更吉祥的了。上六以柔順居隨卦的極位,象徵極力相隨的人,善於用系,系也得正。總之,隨道應該隨時而動,隨宜適度,出於至誠,廓然大公,這樣不但可以感通億萬人民,而且可以用來祭祀天帝,這樣就將率領天下人隨時了。君子觀察這一點,就知道隨時的義理很重大。
隨卦從豫而來,喜悅而隨時,沒有拂逆的情感。《序卦傳》說:“豫必有隨,故受之以隨。”人能通過謙遜而導致豫樂,就能豫悅而隨時。不謙遜怎麼能豫樂?不豫樂怎麼能隨人?謙、豫、隨三者道理相同而機緣相因。機緣就是時宜,而適時沒有超過隨的。但“隨必有事”,有事就會導致蠱亂,這是蠱卦為什麼接續在隨卦之後。因此,隨像周文王服事商紂王,蠱像周武王締造周朝。《周易》是不可測度的神秘寶藏和圓妙靈府,用來觀察萬物,推論萬事,無不清楚完備地體現出來。如果不是神聖之道,怎麼會這樣呢?
《象傳》曰:澤中有雷,隨,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隨卦震陽陷在兌陰下面,有藏伏之象。《象傳》說“澤中有雷,隨”,不說雷動而說雷有,《周易本義》用雷藏在澤中來解釋,深得其中旨趣,知道《象傳》的取義在於雷伏藏的時候。君子觀察這個卦象,所以不說動作而只言“宴息”。雷的伏藏在寒冬,人的宴息在“向晦”,也是各隨其時。君子上應天時而行止,時候應當“向晦”就進入室內,通過“宴息”來休養身體。起居應當隨時而自適,動則與雷一同出,靜則與雷一同入。豫卦的“作樂崇德”、大壯卦的“非禮弗履”、無妄卦的“茂對時育”,都是效法春雷的發動;復卦的閉關而停止旅行,隨卦的“向晦入宴息”,都是效法秋雷的伏藏。
捨去各種作為的煩擾而就枕席上的安閑,是為了養足精神,以準備將來的應用,所以形體的休息是普通人所共同的,心的休息是君子所獨有的。君子即使德才兼備也要隨時適宜,否則也必定有災咎,所以遇到隨的卦時,要隱藏自己的光芒和德行,辭去官職和俸祿,抱道潛伏。文王服事殷紂、勾踐退守會稽,都體現了因時安息的義理,叫做“君子以向晦入宴息”。三、四、五爻互巽卦,二、三、四爻互艮卦,巽為入,艮為止,是“入宴息”之象。
[一辭多斷]
〇問時運:目前氣運平常,適宜暫時晦藏;明年利於遠行;到第五年可以得利。
〇問征戰:應當退守。明年應當有小功。必須等六年,那時敵人就都就縛了。
〇問商業:貨物一時難以售出,來年春天可以獲利。
〇問家宅:防有伏藏的怪異,導致夜間多驚懼。
〇問訟事:恐怕有牢獄的災難;明年還要防止因為征役而遠行。凶。
〇問失物:應該在枕席間尋覓。
〇問胎孕:生女孩。
〇問行人:馬上歸來。
〇問出行:明年有利。
初九:官有渝,貞吉。出門交有功。
《象傳》曰:“官有渝”,從正吉也;“出門交有功”,不失也。
[經傳釋義]
卦中六爻各自就隨人立義,取相比相承而不取相應。官指心這個思維的器官。人做事都以心這個器官為主宰。渝即變,“有渝”指改變心念。官雖然以有持守為貴,處在隨的卦時卻不可不懂得權變。變是趨時宜、從權衡的意思。初爻陽剛而得正,為成卦的主爻。主不可隨人,所以不稱隨。“有渝”而得正,故說“貞吉”。“出門”則所見廣博,所聞繁多,不沉溺於私人的成見,惟善是從,隨而不失所宜,變而不失正道,虛心聽從別人的意見,廣泛交際而成就功業,所以說“出門交有功”。
[一辭多斷]
〇問時運:目前正值換運的時候,交入新運後,一動就很恰當,尤其有利於出門。
〇問商業:貨物應當販運到外地,這樣才有利益。
〇問家宅:應當修造,吉;或者遷居出外,更有利。
〇問征戰:襲擊東部的改為襲擊西部,進攻南部的改為進攻北部,吉。
〇問疾病:恐怕葯不對症,改變藥餌才吉;或者到遠方求醫,這樣更有利。
〇問失物:到門外尋找,得到。
〇問胎孕:生男孩。
[活斷實例]
◎占某友人就任官職,筮得隨卦,變為萃卦。
斷卦說:隨卦兌在上,震在下,象徵陽剛俯伏而順從陰柔,這是隨卦含義的由來。現在佔得初爻,您雖然學習能力很強,但不得不俯從愚柔的人,也是時勢決定的。凡開始進入仕途的人,因為不熟悉事務,遇事須聽從老成者的指揮,這也是隨道。做事中不能自己作主,應當捨己從人,叫做“官有渝,貞吉”。又不應該離群索居,而應當廣交朋友,集思廣益,叫做“出門交有功”。
後來的事果然和所佔斷的一樣。
六二:系小子,失丈夫。
《象傳》曰:“系小子”,弗兼與也。
[經傳釋義]
剛爻則可自立,稱隨;柔爻不足以自立,稱系。所以初、四、五三個剛爻不說系,而二、三、上三個柔爻都說系。隨的特點是公而無私,所以沒有過失;系的特點是私而不公,所以有過失。六二以柔爻居柔位,與四爻隔位相承,於是繫於四爻;四爻以陽爻居陰位,稱為“小子”,這是隔位相系的稱謂。繫於四爻就不能再比初爻了,而初爻為隨卦的主爻,為“丈夫”,故說“系小子,失丈夫”。
舊說法以為,二爻系初爻,失在初爻,初九陽氣還微弱,叫做“小子”;五爻居尊位,稱為“丈夫”。但初爻為卦主,怎麼能稱“小子”?五爻為君位,怎麼可以稱“丈夫”?而且陽爻為“丈夫”,初爻屬陽,視為“小子”,其說法也相反。
人隨了正當的就會遠離邪佞的,跟了錯誤的就會失去正確的。六二系而失去所系,雖然沒有凶咎的爻辭,它的不吉也是不言而喻的。《象傳》說“弗兼與也”,指天地間沒有兩全的道理,“系小子”必定“失丈夫”,是理所當然的。
[一辭多斷]
〇問時運:目前氣運顛倒,應當自己審慎。
〇問商業:有貪小失大的憂慮。
〇問家宅:陰陽倒置,有女子或小人弄權,反而使家主受制之象。
O問征戰:只能捕捉敵兵,不能獲得斬將拔旗的大捷。
〇問胎孕:生女孩。
〇問失物:小物可以得到,大件必定失去。
〇問婚嫁:恐怕不是良緣。
[活斷實例]
◎熊本縣人尾藤判事,曾向我學習《周易》。他有個女兒,年方十八,容貌艷麗。當時某縉紳的妻子死了,通過媒人向他求婚,他於是請占其吉凶。筮得隨卦,變為兌卦。
斷卦說:隨卦是以剛從柔之象,而不是以柔從剛的時候。現在您占女兒,要以女方家為柔,以男方家為剛,未免與爻象的以剛從柔相反。二爻說“系小子,失丈夫”,想來某縉紳必定是老夫,您的女兒或許不喜歡他,應該嫁給少年小子,這樣雙方才能相得。
他聽了,好像有所感悟,說:“婚姻是女子終生的事,不可以因為父母的喜好,而屈了女子的志願。”於是謝絕了縉紳。
六三:系丈夫,失小子。隨有求得,利居貞。
《象傳》曰:“系丈夫”,志舍下也。
[經傳釋義]
“丈夫”指初九,“小子”指九四。初九為隨卦的主爻,以剛爻居剛位,出門有功,稱為“丈夫”;九四以剛爻居柔位,爻義有兇險,稱為“小子”。系初爻就會失去四爻,所以說“系丈夫,失小子”,正與二爻相反。初爻本來要出門求隨,得到三爻,一定會與它親善,所以三爻隨初爻屬於有求而得。初爻以隨求人,如果違背正道而屈從別人,即使得到也有所失,故說“利居貞”。六三雖然柔弱,所隨卻得正,系有“貞吉”的初爻,失去“貞凶”的四爻,得到“居貞”的利益,屬於善隨,所以求道而得道,求仁而得仁,不求也自得。互卦巽為近利,故“有得”。“居貞”,指安於本分,以道義自守而不躁動求隨。
《象傳》說“志舍下也”,陽在上,陰在下,三爻居陽位,所係為陽爻,所失為陰爻,所以說“志舍下也”。
一說:“丈夫”指九四,“小子”指初九,與二爻的以五爻為“丈夫”前後不同。況且四爻“貞凶”,怎麼能稱“丈夫”?初爻“有功”,怎麼能稱“小子”?與以剛從柔為隨,以柔從剛為系的說法也不相符。
[一辭多斷]
〇問時運:目前交了正運,求財或求名,沒有不如意的。
〇問商業:小往大來,一定能得到利益。
〇問征戰:主生擒敵人的將領,必定得到大捷。
〇問家宅:家道豐盈,但要防止小兒輩有災。
〇問疾病:大人無妨,小兒恐怕有所不利。
〇問胎孕:恐怕出生後無法養育。
〇問失物:得到。
〇問婚嫁:主締結高貴的親緣。
[活斷實例]
◎神奈川町凈土宗成佛寺住職辨真和尚,是名僧辨玉和尚的徒弟,是修小乘佛法的。一天來問我講《周易》,並因有所感悟而要學《周易》,並且說能不能學成,請煩一筮。筮得隨卦,變為革卦。
斷卦說:隨卦雖然以剛從柔為卦義,但在六爻卻不是這樣。陽爻叫隨,陰爻叫系。現在您向我學習《周易》,既探索佛典的精義,又旁求神《易》的微妙,所求都是天神之道,無關於塵世的瑣屑事務,所以說“系丈夫,失小子”。所以隨我學《易》,縱使內典中有難解的問題,也可以求神而卜問,而且所求必定得到回答,無論現世還是未來,都可以安然決定。所以說“隨有求得,利居貞”。
和尚聽了大為喜悅,從此學習《周易》,至今天還不知疲倦。
九四:隨有獲,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象傳》曰:“隨有獲”,其義凶也;“有孚在道”,明功也。
[經傳釋義]
獲指取得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有獲”指得到天下人的心,使天下人追隨自己。這樣屬於私自據有而不歸於九五君王,有失於臣道,故說“貞凶”。為臣之道沒有別的,只是以誠相感孚罷了,誠才能明,明才能無疑,無疑才能君臣一心,施恩德給百姓而使百姓追隨自己。得到百姓追隨的九四與百姓共同追隨君王,成就君王的功績,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都在於有相孚之道,否則上下互相猜疑,即使所獲得當,也免不掉挾功勞而凌逼君王的嫌疑,就是正當也同樣兇險。
九四陽剛,處在大臣的位置,才高而招誹謗,位重啟猜忌,一涉於偏私就會招致凶禍。只有存心忠誠,遵循義理,盡心事奉君王,明哲保護自身,所隨才能得當,才能使君王信任,民眾悅服,所以說“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有孚”,指有孚於九五;明,指表明心志。自古臣下有功勞和名譽而不能保持到底,多數是由於自己不孚信,又不能表明心志。如漢代的蕭何、韓信,都肩負着君王的重任。韓信求封齊王、求封楚王,沒有什麼慾望不求滿足,時間久了,積累的疑慮造成嫌惡,終於無法免禍。蕭何雖然一向知道高祖的心,最終得以保全性命,但沒能免除“械擊”的恥辱,是還沒有完全做到“有孚”和“以明”。只有唐代的郭子儀,功蓋當世、權傾天下而君王不猜忌,才是得“有孚在道”的人。
《象傳》說“‘有孚在道’,明功也”,說功是為了解釋爻辭的“何咎”。“有孚”即有孚於隨道,“明功”即表明隨的功用。
一說:“隨有獲”,指權變的權力在我這裡,任憑自己怎樣做;貞指所系是國家的政務;凶指有僭逼的嫌疑;“有孚”指心志盡誠;“在道”指行為盡道;“何咎”指不失臣職。也通。
[一辭多斷]
〇問時運:目前有凶有吉。利於單月,不利於雙月。明年則吉。
〇問商業:獲利以後,防止有意外的災禍,必須等到辨明才行。
〇問家宅:或新買或新造,都不吉。
〇問征戰:小的勝利之後,要防止大的失敗。
〇問疾病:先凶後吉。
〇問訟事:初審兇險,上訴無咎。
〇問失物:一時難找,等以後才能見到。
[活斷實例]
◎明治二十七年六月,相識岩谷松平來告訴我說:“往年政府付給士族金祿公債證書,鹿兒島縣士族中有遺漏這一恩典的,現在想請示補付,請占問能否批准。”筮得隨卦,變為屯卦。
岩谷松平像
斷卦說:“隨有獲”,指一心求獲。鹿兒島縣士族因為在維新時期的豐功偉績而為政府所優待,是人所共知的。現在要請示補付而佔得隨卦的四爻,這一爻以陽爻居陰位,意在乘政府優待的機會而強求,非得到不可,所以《象傳》說“‘隨有獲’,其義凶也”。但只要以公平的辦法向上請求,必定得到許可,叫做“有孚在道,明功也”。
◎某縉紳來請占某貴顯氣運,筮得隨卦,變為屯卦。
斷卦說:隨卦的道理是我能隨別人,別人也就能隨我。現在佔得四爻,象徵某貴顯在現職,眾人都樂於相隨。隨的原因不是佩服他的德行器量,而實在是想攀附他的權勢。某貴顯如果因此以為得到了民心並且自負,就是不祥之兆,故說“貞凶”。而就民心的歸向而以誠相感孚,同時明哲地自我審視,把所得民心奉歸於君王而不歸於自己,這樣做法可以孚信,功績可以表明,還有什麼災咎?反之就難免災咎了。
九五:孚於嘉,吉。
《象傳》曰:“孚於嘉,吉”,位中正也。
[經傳釋義]
嘉即善,指擇善而從,隨人的善而不只是隨人。孚指以真實誠一的心相感通。吉指君明臣良,天下順從,沒有不服其德化的。捨己從人,樂於取別人的善為自己的善,就是所謂“孚於嘉”。五爻陽剛中正,居至尊的君位,為全卦悅隨的主爻,是聖明的君王至誠地隨天下之善。君王的隨關係到國家的禍福,崇尚賢人而信任他們,是吉祥的原因,這樣才既不失去別人也不失去自己,屬於隨道的正道,叫做“孚於嘉,吉”。《象傳》說“位中正也”,指九五以陽剛居陽位得正,處中正的地位而行中正之道,所以嘉美。
一說:五爻以陽剛親比柔而得正的上六,上六以柔居陰位,有女子之象。現在九五孚於它而成婚,是取婚禮為嘉禮的意思。隨之道沒有比夫婦更切近的,天下的治理與教化開始於閨門之內,所以說“孚於嘉”。也通。
[一辭多斷]
〇問時運:目前處於盛運,凡事都吉。
〇問商業:因為貨物美好而獲利百倍。
〇問家宅:一定是積善人家,眾人都信任和聽從,為一鄉所矚望。
〇問征戰:兵眾同心,必定獲得勝利,吉。
〇問婚嫁:百年好合,大吉。
〇問訟事:和好。
〇問疾病:吉。
〇問胎孕:生男孩。
[活斷實例]
◎明治三年某月,我應某貴顯的召請。貴顯說:“有一件事,麻煩筮一卦。”筮得隨卦,變為震卦。
斷卦說:隨卦主秋冬的季節,震雷藏在兌澤中,有以強者隨弱者之象,《彖傳》稱它“剛來而下柔,動而說,大亨貞,無咎”。全卦初、四、五爻以剛爻隨柔爻,都得位;二、三、上爻以柔爻系剛爻,都失位;只有四爻繫戀柔爻,而又能率領眾柔爻而隨九五。從這一點看,知道有威權者能使眾人順從自己,而共同追隨九五君王。現在佔得九五,可見天下沒有不服從君王的命令的。天命就是這樣,所以《彖傳》說“隨時之義大矣哉”。
後來不久,有廢藩設縣的命令。
◎元老院某議官轉任某縣長,將赴任時,請我占施政準則。筮得隨卦,變為震卦。
斷卦說:隨卦有以剛從柔的義理,屬於從尊貴位置降到卑低位置之象。現在您治理該縣,順從民情而不夾雜私意,人民自然悅豫地隨從歸服,叫做“孚於嘉,吉”。
從前這個縣紛爭不已,某氏赴任後這樣施治,才得以安穩平和。
上六:拘系之,乃從維之。王用亨於西山。
《象傳》曰:“拘系之”,上窮也。
[經傳釋義]
拘,執着不放。維,維繫。管子說:“禮義廉恥,國之四維,乃維民之道也。”是所隨極其誠摯纏綿,有固結而不可解的意思。至誠可以感孚君心,可以享祀鬼神,是隨的最高準則。
王指周王,西山指岐山。上六以陰爻居隨的極位,象徵天下臣民隨順和服從的極致,故不再說隨,反而將拘系九五,九五也順從所系而加以維持。居隨的極位,至誠地對待君王,相知和信任的深摯篤實始終無間。譬如一件物品為人們所喜好,唯恐失去,既“拘系之”,又從而維持,即所謂“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的意思。
過去周太王躲避戎狄的危難,離開豳地,移居到岐山下,百姓的跟隨像歸市一樣,即“拘系之”,太王也就以道維持他們。太王離開豳地,勢力窮困而人們卻越發追隨他,所以周室的事業從此興起。文王的時候,天下人沒有不順服的,而文王還堅守臣節,在封地內的西山享祀太王,不敢僭越郊禘之禮。固結鬼神正是為了固結君王,所以上六那樣的誠意足以通神明,連神明也會隨順人,叫做“王用亨於西山”。
《周易》爻辭說“王用亨”的有三卦,都指王者用享;這一爻則以賢臣享山川,而不是以這一爻為王。如果讓它主祭,那麼眾神都會前來享用,可見王者要想得到上天的認可,沒有比用賢更重要的。《象傳》“上窮也”,“上”即“尚”字,指隨道的極致,無法再推崇了。
[一辭多斷]
〇問時運:目前左支右絀,不太如意。
〇問商業:堅固、結實、穩當,可以做,但不能事事如意。
〇問家宅:恐怕防範和約束過嚴,以致家人有怨言。
〇問疾病:禱告就吉。
〇問婚嫁:有以赤繩系手臂的因緣。
〇問訟事:恐怕有披枷戴鎖的禍患。
〇問失物:是自己包裹收藏起來了,不曾失去。
〇問胎孕:生女孩。
[活斷實例]
◎南部的山本寬次郎是我的舊友。他維新之際,奔赴函館戰役,邊地戰爭時,在將帥中頗有勇武的聲譽。明治十二年七月,他與五個武士到我家來訪,對我說:“您有談《周易》的癖好,以為很快樂,我卻感到這是個很苦的差事,換作其他樂事怎麼樣?”他自己說易占必定應驗,認為政府不可不用。陸海軍關係到人的生命和國家的存亡,裁判所明辨是非曲直,都不可不用。但對於未來的事,或應驗或不應驗,恐怕難以一一預知。我說:“小人聞道而笑,‘不笑不足以為道’,《周易》哪裡像您所說的那樣呢?我在二十年這樣久的時間裡,沒有一天不用《周易》,是因為百佔百中。”山本聽了,笑道:“如果真像您說的那樣,那麼我的命什麼時候終結?希望佔一下遲速,讓我預先知道。”我說:“這極容易。”筮得隨卦,變為無妄卦。
斷卦說:隨卦以震長男從兌少女,又為歸魂卦。現在佔得上爻,您的生命將終結於本年。您的妻子在墓前祭祀之象,正體現在爻辭中。“拘系之”,指系連於您;“維之”,指有子女;“亨於西山”,指把您埋葬在住宅的西面。
山本聽了冷笑,好像不介意。各位武士或懷疑或冷笑。後來這年的十月,南部某寄信給我說:“山本昨夜突然中風,半身不遂,於是從本國召喚妻子。他的妻子沒到時,請借神奈川別邸中的一戶為寓所。不久他的妻子來迎接,一同回到盛罔,到十二月就死了。”於是當時聽了我的占斷而暗笑的武士,都為此驚嘆。
◎明治三十一年十月,憲政黨分離為二 [86] ,原改進黨改稱憲政本黨,原自由黨稱憲政黨,分別樹立旗幟。當時的策士井上角五郎、尾崎三郎、雨宮敬治郎等,見憲政黨權力薄弱,讓他們提攜山縣內閣,乘虛實行板垣伯所主張的鐵道國有論。三人來請占憲政黨內閣的提攜成功與否,筮得隨卦,變為無妄卦。
斷卦說:隨卦下卦的雷發動,上卦的澤喜悅。《繫辭傳》說:“服牛乘馬,引重致遠,以利天下,蓋取諸隨。”由此看來,憲政黨寧可粉身碎骨也要追隨政府,是能貫徹政府的意向的。現在佔得上爻,爻辭說“拘系之,乃從維之”,指提攜辦法的嚴密;“王用亨於西山”,指政府得到憲政黨的援助,海陸軍擴張的費用得以如意,喜悅之餘,可以舉行靖國神社 [87] 的祭禮。
後來的事果然和所佔斷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