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道
明天機

《白話老子》連載第71期:【知不知上】章

…分享美好…

640-26

白話老子》71期:【知不知上】章

講述:黃曉明

【原文】

知不知,上
不知知,病
聖人不病
以其病病
(fú)唯病病
是以不病①
註:
① 王弼本本章全文為:「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王弼本有邏輯倒錯且文本復出之訛。根據蔣錫昌說法,依《御覽》所引校訂。

【解說】

這一章雖然很簡單,只有六句話,24個字,但是,其內涵如果要展開的話,那就很豐富。這就是老子立言的特點:越簡單,約束就越少,那麼其內涵就有無限的可能。這章顯然就跟老子的認識論有關。

這一章的關鍵字就幾個:知,病,聖,人。所以我們要從這些關鍵字入手,把這幾個關鍵字的內涵,儘可能地界定清楚,才能將本章老子賦予的內涵,儘可能地解讀出來。

首先說,什麼是人?不就是我們這些社會上的人嗎?跟動物不一樣。我的解讀《道德經》一個思路就是,當我們參悟老子的每一個章節的時候,盡量要帶入老子的流變的思想。那麼,就要對人的前世今生做些了解。

目前科學上的界定大概上是這樣的。大致是在300多萬年前,地球上出現了最早的人類,叫能人。與古猿的區別在於,一是直立行走,一是會製造工具,一是腦容量在500ml以上,並逐漸增長。然後逐漸進化到直立人,智人,再到現代人類。

什麼是知?人類的發展史,就是對外部環境與人本身不斷探索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之中,產生的認知,就是本章講的知。

縱觀人類這幾百萬年的發展史,是一個在極其惡劣的生存環境下,頑強、努力地生存,那麼為了活的更好,去探索天地、萬物、宇宙,以及對我們人類生命本身探索的過程。探索的範圍,從外在的天地萬物,到我這個生命的本身;從某個個體,到人類集體的組織形式;從形體,到意識;從最初原始的巫術,到現代理性的儒道釋的集大成的理論;從看得見的有形世界,再到看不見的無形世界;從簡單的技術、工藝,再到深入到微觀的科學體系;等等。我們從不同的緯度來看人類的這個探索,它走過了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每一點每一滴的進步,每一點新的認知,實際上都需要漫長的時間累積才能完成。那麼人類就在這個探索過程之中,不斷地開發出各種思維方法,與修身的方法,也開發、藉助了各種工具,從技術發展到科學,從物質深入到精神領域,從而積累了海量的知識,形成了各種知識體系。尤其是在近幾百年,人類的發展就進入到了快車道。

人類之所以能夠不斷地拓展自己的認知範圍,其根本原因在於:直立行走,手腳分工。這是人類區別於地球上的其它生命或者說動物們的最重要的標誌,並把它們甩的越來越遠,智慧上的差距越來越大。這是因為,人類一旦直立行走了,他的視野就迅速擴大,行走的範圍也不斷擴大,那麼他的思考的強度也就不斷提升。一旦學會用火了之後,又可以大量攝取熟的肉食,有助於大腦容量的提升;為了有效組織起來生產與打仗,形成了語言,相應也刺激了大腦某些區域的發育;等等諸如此類。這樣就快速刺激了大腦容量的迅速發展。而手腳完全分工,手又跟大腦有關,所謂心靈手巧。同時人站起來了之後,就自然地頂天立地,在無形之中又剛好能跟天地的氣場合上,尤其是跟天氣合上。在甲骨文中,天,就是人的樣子;天的最上一橫,就是人的圓形的腦袋。這說明造字的古人們對天與大腦的關係,有深刻的認知。所以,人類的腦容量就逐漸增加。現在人的腦容量在1400ml~1650ml之間,人的智慧也就逐漸出來了;那麼,知,也就出來了。

到了人類的發展的後期,也就是在六千多年前,人類出現了文字。可以將知通過文字固化下來,就形成了可以傳承的知識。伴隨着人類創造出文字,又有了承載文字的載體,到了後期又發展出各種印刷術,那麼再到現在的電腦、智能手機等等,那麼人類的知識就能越來越低成本地、沒有門檻地被幾乎全體人類得到。所以在地球上人類的整體智慧就在越來越迅速地提升,人類也就逐漸就成為地球上的名至實歸的霸主,抵達了生物鏈條的頂端。

什麼是聖?繁體字為聖。聖的甲骨文,有耳、口,下邊是個人形。聖的字形突出耳、口,也就是說這個人善用耳,又會用口。所以,聖的原始本意是:善於傾聽,通達事理,善於表達。【禮·禮運·三代之英疏】萬人曰傑,倍傑曰聖。那麼聖,顯然就是指在人群中的傑出的領袖。

所以,從聖的字形來看,至少是通達了人情與事理。在原始時期,人的思維能力並不很發達,而要做到通達人情事理,即使放在今天也不容易。所以在當時就可以稱聖。

而在《莊子·胠篋》有這麼一段話:

子獨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畜氏、軒轅氏、赫胥氏、尊盧氏、祝融氏、伏羲氏、神農氏,當是時也,民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而不相往來。若此之時,則至治已。

由此看來,人的認知是從無到有,不斷發展複雜的。而《莊子》記載的歷史上的大聖,就是在思維上有所突破,創造出了某種技能,因此造福了人類,所以被推舉為部落的領袖。而這種突破顯然是一種智慧,或者說是知。這個知,不是邏輯的演繹,而是無中生有的,往往是脫口而出的靈感。我認為是源於對天的感應,從天而來的真知。像有巢氏會在樹上建造居所;燧人氏開始用火;軒轅氏造車;神農氏嘗百草,發現藥物、種植植物。而這些還比較偏於形而下的器物。但是,到了伏羲氏,那就不一樣了。

《易傳·繫辭下》講:古者包犧氏(即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所以,從伏羲氏開始,中華民族有了深刻的哲思,所以文明就有了迅速的發展。因此,我們還要看到,聖的內涵是隨着歲月遞增、文明進步,而發生着變化。

由此,在中華大地上的聖人們,他們的認知,從有形萬物到天地,再到生出天地萬物的無形世界,再到其中的各種規律,最後到達這一切的最後的根源,無極,大道。他們認知的對象和境界在不斷地變化,那麼他所採用的認知的工具也在不斷變化,得到的知也不同,他到達的境界也在不斷提升。

這可以印證於《莊子·應帝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當人類從蒙昧之中,開啟了七竅,對有形世界進行探索,那麼也就意味着,關閉了對無形世界的認知途經。所以當對有形世界的探索告一段落,物質相對豐富,他們就不再滿足於對有形世界和物質領域,開始探索無形世界和人的精神領域。那就意味着還要重新啟動人這個生命本來就具備的認知途徑。

14章講: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無形世界不是可以用眼睛耳朵和觸覺能感知到的。那應該如何探索呢?這就是老子所說的:塞其兌,閉其門,致虛極,守靜篤。有形世界(即有界)可以用眼睛看,耳朵聽,用眼耳鼻舌身意來探索的;而無形世界則是相反的,需要屏蔽了對外的孔竅,才能進入到觀無形世界(即無界)的境界。

所以我們就可以對當下人類所能到達的認知的境界做個簡單的歸納總結。按照老子的有無兩界的劃分,那麼,知也就分成了兩界,相對應所採用的感官、觀察的對象和所處的境界也是不一樣的,那麼得到的認知當然也就不一樣了。

有界:感知器官為五官七竅,觀察對象為有形的萬物,境界在有界。採用的是思辨;得到的是對有形萬物的內在規律的認知;其認知最高到了基本粒子;

無界:關閉了五官七竅(即塞其兌閉其門),觀察對象為氣,境界在無界。採用的是無思無為下的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的神秘體驗認知;得到的是對氣,對大道,對生命的本源的認知;其認知最高到了無極。

所以,到了許慎的《說文》,聖,就被定義為:通也與聖的最初始的字形相對應的最初始的內涵,就有比較大的區別了。

從《莊子》的記載上看,上古的大聖們一開始也還是在有形世界做探索。那麼到了伏羲氏和神農氏,就開始向無形的世界,向生命境界探索,進軍。所以,知是相對的,當人們每深入一點,那麼知就多了一些,也就意味着出現了新的未知,知的邊界就在不斷地拓展。

那麼我們就應該有這樣的一個認知:知道自己有點知,但是未知還更大,更多。這才具備了提升自己的認知,留出了向上的空間。

如何才能有知呢?以及有更多的知呢?根據以上,我總結:知,有三個可實操的途徑,即行:

理行,為學日益,學習已有的經典;歷代聖賢的真知,都寫成了書,經典。過去是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而我們離開老子孔子釋迦牟尼的時代已經2500多年了。那麼,既然不能在座下聞道聽講,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歷來修道要參經典。道家有《老子》《莊子》《黃帝內經》;佛家有《心經》《壇經》《金剛經》;儒家有《論語》《大學》《易經》等等。所以,參悟這些儒道釋的經典,參悟明白了就有些不一樣了,真知就逐漸有了。

功行,為道日損,減少自己的私慾,凈化自己的心靈,方能夠致虛極守靜篤,才有無思無為下的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的體悟與實證;

德行,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即修之於鄉,修之於邦,修之於天下,這就是以德求道,自然會進入一種特殊的狀態,就會有源源不斷的真知顯現。

道行:以上的三種行,互相融匯,從而出來真知,最終成就了自己的道行

這一章因為字句很簡單,就很容易忽略過去,很難深入。但是,因為有了上面的相對嚴格的界定及鋪墊,那麼我們再來學習這一章,就要容易的多,也深刻的多。

知不知,上
有真知,且還知道還有未知的真知,這才有上升的空間。
在《老子》五千言81章中,論知的內容很多。
33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這是指對他人以及對我自己生命的認知;
16章:知和曰常,知常曰明;這是對陰陽氣和與天地之氣迴旋規律的認知;
21章: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這是深入到了大道的孕生萬物的最初始的狀態;
36章: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等;這是認知事物的發展規律;
所以,知有對象,指的是道、天、地、人、事、物。
15章: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許慎定義:聖,通也。通什麼?沒有界定。沒有界定,那顯然就是無所不通。第10章講:明白四達能無知乎?何謂四?第25章講: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老子界定的聖人,即是通達了四大,上通天,下通地,中通人事,當然還少不了萬物。而這三通的前提是通達了大道。此即道家所講的內聖外王。
53章: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所以,知,有不同境界,有局部、有全局,有深、有淺,有大、有小等區別。
《莊子·秋水》曰:計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
《論語·為政》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所以,對知的態度是:有已知,還要知「有未知」,「有無知(即怎麼也無法知道)」。這樣,知,才能不斷上升,給自己留下了上升的空間。
不知知,病
不知道還有未知的真知,就會僵化;
這句話的第二個知,是未知的知。帛書為:不知不知,病也。其實是一個意思。
什麼是病?病的本意,是被困住了。知有不知,就可以不斷上升。從下而上,就可以做到高下相盈。而不知有不知,就是滿足於現狀,其實是自己局限了自己,自己困住了自己,沒有了上升空間,停滯不前了。因為他沒有了從源頭而來的活水,他的知就不再流變,他固化了。那麼他的言辭就不生動,沒有道味,缺乏靈機,陳詞濫調,容易透出一種僵硬、腐朽的味道。所以,老子將其歸結為知上的「病」態。 
聖人不病
以其病病
聖人不得這個「不知知」的病,是因為他把「不知知」當成病而避免。
聖人之所以不得這個「不知知」的病,是因為他已經有了對這種病的警覺。我猜想,可能在他求知、成聖的道路上,曾經浮躁過、自滿過,陷入了這種停滯的「病」態。但是他後來知覺到了,所以警覺了,就把這個「不知知」的病,真正當成病來重視、對待。所以他能夠始終不自滿,始終不盈,行於大道,始終不斷探索、前進。那麼,他前進到了某個階段,就可以謂之得道,得道謂之聖人。
如何才能不得這個候補聖人的病?要不積,清空自己,隨時都處於一種無知的空杯心態。《論語·子罕》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這就是孔子的心態和求知的方法論。
81章:「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候補的聖人是不積的,他無私傳遞真知給他人,從而清空了自己;而清空了自己,又留出來了空間,可以接受從大道源源不斷而來的能量信息。把這些信息解讀出來,就是更深遠的真知。
夫唯病病
是以不病
正因為把「不知知」當成病來重視對待,
所以候補的聖人才不得這個聖人之病。
(而最終成聖)
這句話稍微跟上句有些重複,換個方式,來強調一下。不知道真知之上還有真知,無窮無盡。這就是病,得始終警惕,所以始終就不會得這種病。
病病的時候還沒有成聖,但是其實已經可以看成是候補的聖人也。我們人一旦有所認知,就容易自滿,滿足於現狀而不思進取。但是,候補的聖人不同。因為他的這一生,就是要求知。而這個知,可以在有界;因為我們這個身體生活在有界,所以要去探索有界的規律;但是,生命還有無形的一面,還有他生命真正的一面。這一面在哪裡呢?這一面是神氣,在無界。所以,知,最終要在道上,在無界。候補的聖人們,他們不會滿足於目前所知,而且知道他所知甚少。那麼他必然是在不斷精進,而且以日為單位在精進。所以,最終成聖。

加師傅微信諮詢:guizhen998

WhatsApp諮詢:https://wa.me/14422221313

事業升遷,婚姻情感,升學考試,工作面試,人際關係,疾病吉凶、風水擇吉等

贊(0) 打賞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明天機周易網 » 《白話老子》連載第71期:【知不知上】章
訂閱評論
提醒
guest
必填
必填,請填寫正確地址,方便以後聯繫
0 評論
內聯反饋
查看所有評論

QQ交流群電報交流群

文章內容很好,我要贊助作者!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

微信掃一掃打賞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請您發表評論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