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7
分類:白話老子
閱讀(800) 評論(0)
講述:黃曉明
【原文】
這一章的主角是誰?因為後面有是以聖人,所以主角就是聖人。什麼是門?繁體字的門實際上就是兩扇戶左右對開;那麼戶,就是單扇的門。過去的老宅子,大門是兩扇左右對開,裡面的居室自然就是戶。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聖人連自己居室的門都不出,卻能夠知道天下大事。
什麼是「知」?一般理解,知就是明白、懂得。比如33章講: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但是,其實「知」還有一個含義,就是治理的意思。比如古時候有知縣、知府,就是治理一方的公務員;那麼,「知天下」也可以理解為治理天下。
當然,從明白懂得的這個「知」到治理,顯然有一個內在的聯繫:如果不知,又怎麼治理?
什麼是「天下」?天下一般是指包含了天、地、人三才。而這一章的天下,應該主要是指天下的人、事、物的道理。那麼,對天下的道理如何才能知?歷來解讀有兩個方向。
一個是王弼的註解:事有宗而物有主,道雖殊而同歸也,慮雖百而其致一也。道有大常,理有大致,執古之道,可以御今。雖處於今,可以知古始,故不出戶窺牖而可知也。
王弼的這句:「途雖殊而同歸也,慮雖百而其致一也」, 是化用《易經·繫辭下》的「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這句話的意思可以解釋為:雖然大家所走的道路不同,但是天下人有相同的一個歸宿;雖然天下人各自的想法多種多樣,但最終也還是同到一處。所以天下人雖然有不同,但是有其共性。
河上公註解也有點類似:聖人不出戶,以知天下者,以己身知人身,以己家知人家,所以見天下也。
河上公的道理就比較具體,他借用了54章「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天下觀天下」的方法。天下是由什麼組成的?天下就是由一個個的百姓、一個個的小家組成的,都是人,那麼人的想法都是類似的。有哪些類似的地方?要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工作,可以安居樂業;要有機會,有上升的空間,階級不要固化,他不想始終處於社會的最底層;他不想被欺壓、被剝削,他希望這個社會有公平正義;他需要自己的財產、自己的生命得到保護,需要安全感,需要得到尊重和重視,等等。
這些都是常理,無論是在中國,我們身邊的人,還是遠在天邊的其它國家的人,其實沒有根本區別,這無需出門就能知道。所以說天底下的道理沒有什麼神秘的,也沒有什麼太深奧的。那麼懂得這些道理之後,治理國家也沒有什麼可困難的。
當然,雖然說太陽底下沒有什麼新鮮事;但是,我們這個世界,我們這個人間總還是在不斷的發展、變化。所以,有常理,必然還有一個非常理。如果聖人領悟的都是在常理,那他的境界比一般人又能高到哪裡去?他又何以稱聖?他又怎麼談得上超凡脫俗?20章講「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所以聖人是要超出俗人一頭的。
牖,就是現在的窗,它的作用是採光和通風;戶,是可以從戶進出房屋。那麼,有了戶和牖,就有了房間的作用。11章講:「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既然能採光,也就能看到天。為什麼老子用「窺」?意思是:天道是深遠的;天道深遠,而常人只是「管窺蠡測」而已。
這句話可能是出自於古人認為天象的變化與天道有關係,比如《易經》講:「天垂象,見吉凶」。但是,老子認為無需窺探人眼可見的天象,也可以在內心返觀到「視之不見」的天道。老子這句話有一定的針對性,它可能是對春秋時期流行的天命思想的突破。
73章: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
77章: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這些都是天之道,或者天道的具體內容。還有些章節,如67章:天將救之,以慈衛之。這說明,在老子看來,天是有強烈的意志的。這些句子,或者是老子看到了更早的經典流傳下來的,或者是老子自己用心參悟出來的,都與外在的天象變化無關。那麼,老子是怎麼參悟的?其中的機制在哪裡?
憨山註解:謂聖人性真自足,則智周萬物,無幽不鑒。故天下雖大,可不出戶而知。天道雖微,可不窺牖而見。以其私慾凈盡,而無一毫障蔽,故也。
憨山的註解,其意思是,聖人自己的私慾徹底沒有了,自然恢復了本來就具足的本真、自性,跟天地萬物之間的障礙、遮蔽就自然沒有了。所以,無論是天道,還是天地萬物,沒有什麼自性不知道的,沒有什麼不可以窺見的。
河上公註解:天道與人道同,天人相通,精氣相貫;人君清淨,天氣自正;人君多欲,天氣煩濁。吉凶利害,皆由於己。
河上公註解就相對的詳細。河上公是從天人相應的氣化道理來講,他還隱含了一些沒有講。那麼我在最後面,給大家一個附錄,以我自己的理解,來展開講講其中的道理。
所以說,「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一個是常理,並不神秘,雖然認識到這常理並不神秘的這一面也不容易;還有一個非常理的一面,神秘的一面,超常的一面。
我們可以結合第10章「滌除玄覽能無疵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給這種超出常理的解讀提供依據。而按照這種常理的解讀,實際上,也是可以很好的治理天下的。第1章:「道可道,非常道」;所以,有非常道,也一定就有可道的常道。那麼,聖人自然在常道的這一面和非常道的這一面都能明白。33章講「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說明聖人的內明和對外的智慧都要用。
26章講「天下神器,不可為也」,那麼天下必然還有其不神的一面,也還有可以按照常理來治理的可為的一面。
按照以上的分析,無論是常理還是非常理,實際上都不需要出遠門就能知道。假如認為天下之理,天下之道需要出門遠行才能有真知,那麼抱有這種想法的人,實際上他還是在用眼睛看,用耳朵聽,想要看的更多一些,想要聽的更多一些,來取得對天地人事物情的理解。而按照這些做法,那最多就是得到一些破碎的零碎的知識、道理,而不會是萬物一體的真知。
那麼,出行越遠,離真知就越遠,所得的真知就越少,而治理天下的實效,就越差。這就是這句話的內涵。
王弼在這裡的註解是:無在於一,而求之於眾也。道視之不可見,聽之不可聞,搏之不可得,如其知之,不須出戶。若其不知,出愈遠愈迷也。 說明王弼理解這裡的知,還是來源於道,來源於無形的真知。
這裡講的真知應該怎樣獲得?《老子》第10章講:「滌除玄覽能無疵乎」?第16章講:「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以要去除私慾,心無雜念,一塵不染,進入一種虛極靜篤的狀態,來返觀內省,達到與天地萬物在「氣」上的一體,那麼在這種狀態下,自然就能解讀出「氣」當中的信息,就有真知的湧現。
那麼,在這種狀態下已經獲得的常理,自然能夠融會貫通,打成一片;而無形的真知的湧現,則可以對「未兆」完全把握,那麼自然就進入了「無為」的境界。
所以這三句話的前提是,只有聖人才能做到:「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那我們就要想,聖人何以為聖?聖人與俗人、常人的對比,那麼聖人有哪些不同?
第一,他完全去掉了私慾,沒有私心,沒有貪慾,到達了徹底無私的境界;
第三,他的內心很安靜,沒有雜念,沒有妄想,所以解讀出來的真知沒有被扭曲、變形;
第四,俗人在有界,而聖人則進入到了無界來認識事物,來感通天地人。
所以聖人的內心是非常非常的安靜,在物質上他沒有追求,他無私無欲,他的內心虛極靜篤,所以已經與混沌的「氣」形成一體,還能夠感受到天地人的氣,並具備了「無為」的能力,所以他才能夠做到以下三句話。
聖人不需要出遠門,在常理這一面,他是門清;非常理的部分,包括天地和萬物的變化趨勢,那麼在氣化之中,自然已經有象了,雖然還沒有兌現到有界的形而下的現象層面,但是無形氣化當中的氣象,他的元神已經能夠感知到,表現為內心自然就明白了。
這個比較神秘,這個東西他從來沒有親眼見到過,或者第一次見到,他卻能夠正確的命名。為什麼?因為一個事物在有界是一種表現,在無界還會有個象。那比如說山東青州有個鳳凰山,我們在山腳下並不能看到這一座山是一個鳳凰的樣子,而現代人用谷歌衛星地圖,用百度衛星地圖才能看到全貌,的確是猶如一隻鳳凰。那麼古人沒有這個全景的視角,為何能夠正確命名?
《易經》有句話叫做:「在天成象,在地成形」。那麼我理解天象與地上的形,有個對應關係。古人很可能就是在虛靜下,返觀到了天象,從而能夠正確命名,正合於「不見而名」。
「不為」有兩個含義,一個是真的啥都沒有做。為啥?人、事、物,聖人都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只要順著人事物的內在的自然規律,那麼並不需要聖人刻意做什麼,百姓自然遵循其中的規律而把事情做成了。
所以,治理國家就是順著百姓,順著事物內在的自然規律,順著其中的道理,那麼管理國家自然就能成功。
「不為而成」,還有一個含義就是「無為」。「無為」的這種為是常人所看不到的。其實在常人看來,也就是聖人什麼都沒做,是不為的。13章:「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以身為天下」;37章:「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45章:「清凈為天下正」。所以,聖人的修之於天下,是以身為天下,所以天下的各種情況都能在他身上形成各種「寵辱」的對待感受。
那麼,「無為」對他就很簡單。各種感受,無論是什麼,只要是他清靜的修一會兒,把這種對待的寵辱感受化為一種清靜,化為一種祥和的狀態。那麼,看上去他什麼都沒有做,他是不為的,他卻把事情做成了。
所以,從這一章一開始的「不出戶知天下」,到最後「不為而成」,聖人最後就是把天下治理成功了。其中的道理,後面還有一個「引申閱讀」,它比較長,我就不講了,作為「附錄」給大家做個參考。
【引申閱讀】
為什麼老子能做到「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能「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在此嘗試展開解讀。
古人認為,生命是由形、氣、神三個要素構成。《淮南子·原道訓》曰:「夫形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精闢說明了形、氣、神的相互關係。
「形」:指肉眼可見的有形實體,包括五官七竅、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皮肉筋骨等,均屬於「形」。「形」直觀理解為如同生命的房舍,所以《淮南子》 曰:「形者生之舍也。」
「氣」:是古人返觀到的人體生命活動的特殊的無形的物質,與空氣類似,也具有一定的流動性,所以命名為「氣」。《黃帝內經·靈樞·刺節真邪論》 曰:「真氣者,所受於天,與谷氣並而充身者也。」說明了氣的來源的同時,也說明了氣充滿了形體,所以《淮南子》曰:「氣者生之充。」
「神」:是日常生活之中,指揮形體活動的意識,包括人的各種感覺器官,如眼耳鼻舌身等對外界的感知,反饋到大腦,做出各種判斷、反應等整個邏輯思維;也包括了未經邏輯思維而直接得到的直覺、靈感等。邏輯思維、推理能力,在傳統中稱之為「識神」,在形體上,屬於大腦形質的功能;直覺、靈感,在傳統之中,稱之為「元神」,屬於與大腦形質並存的高級氣化物質,故稱之為「神」,以區別於一般的氣。神是氣的升華,按照西方耗散結構理論,為人體內氣的自組織中心,主宰、制約了人體氣化。所以《淮南子》曰:「神者生之制也。」
「形」:同樣為肉眼可見,如日月星辰,以及我們人類目前居住的地球,都是「形」。
「氣」:如天氣、地氣等。《黃帝內經·素問·五運行大論》中有段問答:「帝曰:地之為下否乎?岐伯曰:地為人之下,太虛之中者也。帝曰:馮乎?岐伯曰:大氣舉之也。」可見,如同人體類似,宇宙之中的大氣包圍了形。各種無形的氣的整體,古人稱之以「大氣」,區分人體的「小氣」(或內氣)。
「神」:如同人一樣,既然自然界有大氣,那麼,隨著大氣的氤氳運化,形成一些自組織中心,也就是氣化中的神靈,能夠主宰、制約局部大氣也是可以理解的。
因為氣有一定的流動性,所以,人體的小氣通過修鍊以加強升降開合,和宇宙的大氣,在一定條件下,氣上是可以相合的,在氣上形成一個整體。
《莊子·知北游》曰:「通天下一氣耳,聖人故貴一。」莊子指出,天下萬物是通過大氣與內氣的相通而形成了普遍的氣化聯繫,並稱之為一。這就是古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的緣由。所以聖人重視一、把握一。正因為萬物有這種普遍聯繫,才可能無為,從而無不為。
天氣下降,地氣上升,這是宇宙最大的氣化背景。而人的大腦形質並存神氣。人的元神,通過「腦氣」與大氣的動態相接,感應到大氣的變化,捕捉大氣之中的信息,解讀出其中的信息,通過「腦氣」的聚散,同步反應在大腦形質上。根據每個人元神的解讀能力,和識神的知識結構,在大腦形質的不同部位,可能形成文本、聲音、圖像,也可能就是一種靈感、直覺。
《莊子》曰:其嗜欲深者,其天機淺;《老子》12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這些暗示了對感官的強烈刺激,必然在大腦形質上形成強烈興奮點,自然就湮沒大道在元神上的感應並兌現在識神上的微弱的天機。雜訊大了,信號就小了,沒有了。所以要能感應大道,就必須降低對物質的追求,內心平和、平靜;且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就容易感應到天籟。05章: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籥,為樂器,也可以理解為天地之間有著大音,所以能感應到天籟、大音。
所以,為什麼老子能「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呢?老子在「致虛極守靜篤」的安靜狀態下,元神返觀到氣中之象。而當氣象逐漸往形質上降,向形而下轉換,就兌現為現象。所以,老子從氣象自然能知道未來的天下大事。這才是真知。
當然,老子修為精湛,其返觀能力、無為能力均遠遠超出後世一般人的想像。這裡由於個人能力所限,僅僅是嘗試對本章做些理論上的初步探討,以拋磚引玉。
本站提供周易預測服務,為迷途君子指點迷津,諮詢請加微信、WhatsApp或電報(T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