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7
分类:白话老子
阅读(760) 评论(0)
讲述:黄晓明
【原文】
这一章的主角是谁?因为后面有是以圣人,所以主角就是圣人。什么是门?繁体字的門实际上就是两扇户左右对开;那么户,就是单扇的门。过去的老宅子,大门是两扇左右对开,里面的居室自然就是户。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圣人连自己居室的门都不出,却能够知道天下大事。
什么是“知”?一般理解,知就是明白、懂得。比如33章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但是,其实“知”还有一个含义,就是治理的意思。比如古时候有知县、知府,就是治理一方的公务员;那么,“知天下”也可以理解为治理天下。
当然,从明白懂得的这个“知”到治理,显然有一个内在的联系:如果不知,又怎么治理?
什么是“天下”?天下一般是指包含了天、地、人三才。而这一章的天下,应该主要是指天下的人、事、物的道理。那么,对天下的道理如何才能知?历来解读有两个方向。
一个是王弼的注解:事有宗而物有主,道虽殊而同归也,虑虽百而其致一也。道有大常,理有大致,执古之道,可以御今。虽处於今,可以知古始,故不出户窥牖而可知也。
王弼的这句:“途虽殊而同归也,虑虽百而其致一也”, 是化用《易经·系辞下》的“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这句话的意思可以解释为:虽然大家所走的道路不同,但是天下人有相同的一个归宿;虽然天下人各自的想法多种多样,但最终也还是同到一处。所以天下人虽然有不同,但是有其共性。
河上公注解也有点类似:圣人不出户,以知天下者,以己身知人身,以己家知人家,所以见天下也。
河上公的道理就比较具体,他借用了54章“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天下观天下”的方法。天下是由什么组成的?天下就是由一个个的百姓、一个个的小家组成的,都是人,那么人的想法都是类似的。有哪些类似的地方?要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工作,可以安居乐业;要有机会,有上升的空间,阶级不要固化,他不想始终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他不想被欺压、被剥削,他希望这个社会有公平正义;他需要自己的财产、自己的生命得到保护,需要安全感,需要得到尊重和重视,等等。
这些都是常理,无论是在中国,我们身边的人,还是远在天边的其它国家的人,其实没有根本区别,这无需出门就能知道。所以说天底下的道理没有什么神秘的,也没有什么太深奥的。那么懂得这些道理之后,治理国家也没有什么可困难的。
当然,虽然说太阳底下没有什么新鲜事;但是,我们这个世界,我们这个人间总还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所以,有常理,必然还有一个非常理。如果圣人领悟的都是在常理,那他的境界比一般人又能高到哪里去?他又何以称圣?他又怎么谈得上超凡脱俗?20章讲“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所以圣人是要超出俗人一头的。
牖,就是现在的窗,它的作用是采光和通风;户,是可以从户进出房屋。那么,有了户和牖,就有了房间的作用。11章讲:“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既然能采光,也就能看到天。为什么老子用“窥”?意思是:天道是深远的;天道深远,而常人只是“管窥蠡测”而已。
这句话可能是出自于古人认为天象的变化与天道有关系,比如《易经》讲:“天垂象,见吉凶”。但是,老子认为无需窥探人眼可见的天象,也可以在内心返观到“视之不见”的天道。老子这句话有一定的针对性,它可能是对春秋时期流行的天命思想的突破。
73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
77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这些都是天之道,或者天道的具体内容。还有些章节,如67章:天将救之,以慈卫之。这说明,在老子看来,天是有强烈的意志的。这些句子,或者是老子看到了更早的经典流传下来的,或者是老子自己用心参悟出来的,都与外在的天象变化无关。那么,老子是怎么参悟的?其中的机制在哪里?
憨山注解:谓圣人性真自足,则智周万物,无幽不鉴。故天下虽大,可不出户而知。天道虽微,可不窥牖而见。以其私欲净尽,而无一毫障蔽,故也。
憨山的注解,其意思是,圣人自己的私欲彻底没有了,自然恢复了本来就具足的本真、自性,跟天地万物之间的障碍、遮蔽就自然没有了。所以,无论是天道,还是天地万物,没有什么自性不知道的,没有什么不可以窥见的。
河上公注解:天道與人道同,天人相通,精氣相貫;人君清淨,天氣自正;人君多欲,天氣煩濁。吉凶利害,皆由於己。
河上公注解就相对的详细。河上公是从天人相应的气化道理来讲,他还隐含了一些没有讲。那么我在最后面,给大家一个附录,以我自己的理解,来展开讲讲其中的道理。
所以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个是常理,并不神秘,虽然认识到这常理并不神秘的这一面也不容易;还有一个非常理的一面,神秘的一面,超常的一面。
我们可以结合第10章“涤除玄览能无疵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给这种超出常理的解读提供依据。而按照这种常理的解读,实际上,也是可以很好的治理天下的。第1章:“道可道,非常道”;所以,有非常道,也一定就有可道的常道。那么,圣人自然在常道的这一面和非常道的这一面都能明白。33章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说明圣人的内明和对外的智慧都要用。
26章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那么天下必然还有其不神的一面,也还有可以按照常理来治理的可为的一面。
按照以上的分析,无论是常理还是非常理,实际上都不需要出远门就能知道。假如认为天下之理,天下之道需要出门远行才能有真知,那么抱有这种想法的人,实际上他还是在用眼睛看,用耳朵听,想要看的更多一些,想要听的更多一些,来取得对天地人事物情的理解。而按照这些做法,那最多就是得到一些破碎的零碎的知识、道理,而不会是万物一体的真知。
那么,出行越远,离真知就越远,所得的真知就越少,而治理天下的实效,就越差。这就是这句话的内涵。
王弼在这里的注解是:无在於一,而求之於众也。道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搏之不可得,如其知之,不须出户。若其不知,出愈远愈迷也。 说明王弼理解这里的知,还是来源于道,来源于无形的真知。
这里讲的真知应该怎样获得?《老子》第10章讲:“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第16章讲:“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以要去除私欲,心无杂念,一尘不染,进入一种虚极静笃的状态,来返观内省,达到与天地万物在“气”上的一体,那么在这种状态下,自然就能解读出“气”当中的信息,就有真知的涌现。
那么,在这种状态下已经获得的常理,自然能够融会贯通,打成一片;而无形的真知的涌现,则可以对“未兆”完全把握,那么自然就进入了“无为”的境界。
所以这三句话的前提是,只有圣人才能做到:“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那我们就要想,圣人何以为圣?圣人与俗人、常人的对比,那么圣人有哪些不同?
第一,他完全去掉了私欲,没有私心,没有贪欲,到达了彻底无私的境界;
第三,他的内心很安静,没有杂念,没有妄想,所以解读出来的真知没有被扭曲、变形;
第四,俗人在有界,而圣人则进入到了无界来认识事物,来感通天地人。
所以圣人的内心是非常非常的安静,在物质上他没有追求,他无私无欲,他的内心虚极静笃,所以已经与混沌的“气”形成一体,还能够感受到天地人的气,并具备了“无为”的能力,所以他才能够做到以下三句话。
圣人不需要出远门,在常理这一面,他是门清;非常理的部分,包括天地和万物的变化趋势,那么在气化之中,自然已经有象了,虽然还没有兑现到有界的形而下的现象层面,但是无形气化当中的气象,他的元神已经能够感知到,表现为内心自然就明白了。
这个比较神秘,这个东西他从来没有亲眼见到过,或者第一次见到,他却能够正确的命名。为什么?因为一个事物在有界是一种表现,在无界还会有个象。那比如说山东青州有个凤凰山,我们在山脚下并不能看到这一座山是一个凤凰的样子,而现代人用谷歌卫星地图,用百度卫星地图才能看到全貌,的确是犹如一只凤凰。那么古人没有这个全景的视角,为何能够正确命名?
《易经》有句话叫做:“在天成象,在地成形”。那么我理解天象与地上的形,有个对应关系。古人很可能就是在虚静下,返观到了天象,从而能够正确命名,正合于“不见而名”。
“不为”有两个含义,一个是真的啥都没有做。为啥?人、事、物,圣人都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只要顺着人事物的内在的自然规律,那么并不需要圣人刻意做什么,百姓自然遵循其中的规律而把事情做成了。
所以,治理国家就是顺着百姓,顺着事物内在的自然规律,顺着其中的道理,那么管理国家自然就能成功。
“不为而成”,还有一个含义就是“无为”。“无为”的这种为是常人所看不到的。其实在常人看来,也就是圣人什么都没做,是不为的。13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以身为天下”;37章:“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45章:“清净为天下正”。所以,圣人的修之于天下,是以身为天下,所以天下的各种情况都能在他身上形成各种“宠辱”的对待感受。
那么,“无为”对他就很简单。各种感受,无论是什么,只要是他清静的修一会儿,把这种对待的宠辱感受化为一种清静,化为一种祥和的状态。那么,看上去他什么都没有做,他是不为的,他却把事情做成了。
所以,从这一章一开始的“不出户知天下”,到最后“不为而成”,圣人最后就是把天下治理成功了。其中的道理,后面还有一个“引申阅读”,它比较长,我就不讲了,作为“附录”给大家做个参考。
【引申阅读】
为什么老子能做到“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能“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在此尝试展开解读。
古人认为,生命是由形、气、神三个要素构成。《淮南子·原道训》曰:“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精辟说明了形、气、神的相互关系。
“形”:指肉眼可见的有形实体,包括五官七窍、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肉筋骨等,均属于“形”。“形”直观理解为如同生命的房舍,所以《淮南子》 曰:“形者生之舍也。”
“气”:是古人返观到的人体生命活动的特殊的无形的物质,与空气类似,也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所以命名为“气”。《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论》 曰:“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说明了气的来源的同时,也说明了气充满了形体,所以《淮南子》曰:“气者生之充。”
“神”:是日常生活之中,指挥形体活动的意识,包括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如眼耳鼻舌身等对外界的感知,反馈到大脑,做出各种判断、反应等整个逻辑思维;也包括了未经逻辑思维而直接得到的直觉、灵感等。逻辑思维、推理能力,在传统中称之为“识神”,在形体上,属于大脑形质的功能;直觉、灵感,在传统之中,称之为“元神”,属于与大脑形质并存的高级气化物质,故称之为“神”,以区别于一般的气。神是气的升华,按照西方耗散结构理论,为人体内气的自组织中心,主宰、制约了人体气化。所以《淮南子》曰:“神者生之制也。”
“形”:同样为肉眼可见,如日月星辰,以及我们人类目前居住的地球,都是“形”。
“气”:如天气、地气等。《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中有段问答:“帝曰:地之为下否乎?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帝曰:冯乎?岐伯曰:大气举之也。”可见,如同人体类似,宇宙之中的大气包围了形。各种无形的气的整体,古人称之以“大气”,区分人体的“小气”(或内气)。
“神”:如同人一样,既然自然界有大气,那么,随着大气的氤氲运化,形成一些自组织中心,也就是气化中的神灵,能够主宰、制约局部大气也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气有一定的流动性,所以,人体的小气通过修炼以加强升降开合,和宇宙的大气,在一定条件下,气上是可以相合的,在气上形成一个整体。
《庄子·知北游》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庄子指出,天下万物是通过大气与内气的相通而形成了普遍的气化联系,并称之为一。这就是古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的缘由。所以圣人重视一、把握一。正因为万物有这种普遍联系,才可能无为,从而无不为。
天气下降,地气上升,这是宇宙最大的气化背景。而人的大脑形质并存神气。人的元神,通过“脑气”与大气的动态相接,感应到大气的变化,捕捉大气之中的信息,解读出其中的信息,通过“脑气”的聚散,同步反应在大脑形质上。根据每个人元神的解读能力,和识神的知识结构,在大脑形质的不同部位,可能形成文本、声音、图像,也可能就是一种灵感、直觉。
《庄子》曰: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老子》12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这些暗示了对感官的强烈刺激,必然在大脑形质上形成强烈兴奋点,自然就湮没大道在元神上的感应并兑现在识神上的微弱的天机。噪声大了,信号就小了,没有了。所以要能感应大道,就必须降低对物质的追求,内心平和、平静;且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就容易感应到天籁。05章: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籥,为乐器,也可以理解为天地之间有着大音,所以能感应到天籁、大音。
所以,为什么老子能“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呢?老子在“致虚极守静笃”的安静状态下,元神返观到气中之象。而当气象逐渐往形质上降,向形而下转换,就兑现为现象。所以,老子从气象自然能知道未来的天下大事。这才是真知。
当然,老子修为精湛,其返观能力、无为能力均远远超出后世一般人的想象。这里由于个人能力所限,仅仅是尝试对本章做些理论上的初步探讨,以抛砖引玉。
您好,欢迎来到明天机周易网。
本站旨在提供各类周易预测服务,为迷途君子指点迷津,咨询请加微信、WhatsApp或TL(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