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道
明天機

音律

…分享美好…
樂記:所有音樂的產生,源於人的內心情感。人的情感被外界事物所觸動,受到事物的影響而發生波動,因此顯現為聲。由於聲互相呼應,因而產生了變化。這種變化一旦規範化就成為了音。將這些音和諧地結合起來,同時使用象徵權力和軍事的干戚、翎羽及旄頭等器物製作出的就被稱為音樂。
(中土): 81
(離火): 81 * (2/3) = 54
(酉金): 54 * (4/3) = 72
(子水): 72 * (2/3) = 48
(震木): 48 * (4/3) = 64
律長從長到短,頻率從濁到清的次序,與十二地址一致
黃鐘(子一)81
大呂(丑二)76
太簇(寅三)72
夾鍾(卯四)68
姑洗(辰五)64
仲呂(巳六)60
蕤賓(午七)57
林鐘(未八)54
夷則(申九)51
南呂(酉十)48
無射(戌十一)45
應鐘(亥十二)43
審聲知音,審音知樂,審樂知政,治道備焉。治世之政和,其音安以樂;亂世之君乖,其音怨以怒;亡國之民困,其音哀以思。《樂記》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千戚羽旄,謂之樂。」是故鄭衛之樂者,則其亂世之音也;桑間濮上之音者,則其亡國之樂也。
品鑒聲調以領悟音律,洞察音律以理解音樂,洞悉音樂以透覽治理。音樂能折射出一國治理的得失。和順的政治環境下,其音樂展現出寧靜與喜悅;而混亂的朝代,則能在其中聽聞民眾的怨懣與暴君的憤怒;滅亡國度之中,則能感受到百姓的哀傷與哲思。
如《樂記》所言:「音樂始於人心。人的感情受外界事物影響而起伏。被事物感動,心隨之動,聲隨心生。聲音的互動引發變遷,變遷確立形式,成為音律。音樂,是將種種音律和諧地組合,伴以歌舞,來共同欣賞之藝術。因此,鄭國和衛國的音樂,反映了那個時代的混亂;桑地與濮水之間流傳的曲調,則象徵著一個瀕臨滅亡的國家的音樂。」
古人以樂(音樂)為陽,以禮(禮節)為陰,樂主抒發情感,禮主規範行為。情出於心,行為留痕。音樂由人心所生,源自陽剛之氣,故有以律呂調和陽氣的說法。
五聲也者,宮商角徵羽也。宮,中也,居中央,暢四方,唱始施生。商,章也,所謂物成熟而可章度也。角,觸也,所謂物觸地而戴芒角也。徵,祉也,所謂物盛大而類繁祉也。羽,宇也,所謂物聚藏而似宇覆也。故五聲中於宮,章於商,觸於角,祉於徵,宇於羽,宮為四聲之綱,四聲為宮之紀。知綱知紀者,所以知音也。
「五聲音樂」包含了五個主要音:宮(do)、商(re)、角(mi)、徵(sol)、羽(la)。
宮,是中心之聲,如同宇宙中心,四通八達,生生不息,象徵著平和與穩定,是音樂的起始與歸宿,它宛若天地間穩固的中軸。
商,自宮生,是秩序之音,代表物到成熟之時可以被商賈所用,通貨流通。如同世間萬物,從起始走向成熟的必經之路。
角,寓指觸及,萬物萌芽之時,觸地而立,剛毅如角,其音高昂生髮,充滿向上之力。
徵,取其意為祉福,萬物豐收之時繁盛茂密,其音層次豐富、盛大華麗,呈現出生命力的頂峰。
羽,意為庇護,所有事物至此歸於安寧,聚藏收斂,其音柔軟舒逸,如同人歸於一方天地的慰藉。
是故知五音,了解宮商角徵羽各音之意,即可映照人心情志,理解天地萬象,諳熟音樂之道。宮音如君之於民,定國家之大綱;餘聲如君之法令,紀於宮音之下。知音者,通幽明之變,得失逸惑之分,即為通曉音樂之道。
宮商角徵羽,君臣民事物,土金木火水,信義仁禮智,思言貌視聽,脾肺肝心腎,憂悲怒喜恐,喉齒牙舌唇。協之以五行,紀之以五常,用之以五事,同之以五臟,調之以五志,然後唱和有象,悲喜有情,五音之體用備焉。水火木金土,一二三四五,自動而靜,動者刨勞,靜者安逸,動為靜基,勞為逸臣。羽徵角商宮,六七八九十,自清而濁,清者急疾,濁者舒緩,清為濁源,疾為舒隨。故河圖五行次序,則取五音清濁。五音也者,數出天圓地方者也。
70504-1
70641-1
宮商角徵羽分別對應君、臣、民、事、物;五行的土、金、木、火、水;五德的信、義、仁、禮、智;五方的思考、言語、外表、視覺、聽覺;五髒的脾、肺、肝、心、腎;五種情緒的憂、悲、怒、喜、恐;五種器官的喉、齒、牙、舌、唇。通過五行來協調,用五德來制定標準,以五方處理事情,將五音和五臟匹配,以五種情緒來調整,然後合唱就有了形象,悲喜就有了情感,五聲音樂的功能就備齊了。
水、火、木、金、土,對應序數一至五,這一序列揭示了事物從變動到靜止的自然過渡。動態的現象勞碌不已,而靜止的存在享受安逸。變動是為了達成平穩,勞累催生了安寧。
羽、徵、角、商、宮,對應數字六至十,指出了音調從清晰到渾厚的轉變過程。清晰的音質快速而尖銳,渾厚的音質舒緩而深沉。清晰音是渾厚音的起源,快節奏引領着慢節奏。因此,按照《河圖》中五行的排序,我們確定了音階中從清脆到沉穩的順序。這五種音調,都是依照宇宙的結構——天的無限延伸和地的四方規整——而精心排列的。
彈宮生徵,五益七餘二。彈徵生商,二益七餘九。彈商生羽,九益七餘六。彈羽生角,六益七餘三。彈角生宮,三益七餘十。音由心生,樂自陽出,雖雲隔八相應,實則用七。七正少陽之體,主心火之氣。彈宮生微,十益七餘七。彈微生商,七益七餘四。彈商生羽,四益七餘一。彈羽生角,一益七餘八,彈角生宮,八益七餘五。故五+同宮,二七同微,四九同商,一六同羽,三八同角,故河圖五行生成之數,則取五音相生。隔八相生,始終焉宮,宮其中也。
彈奏宮(土)音時,以五(宮音的五行數)加七,餘數為二,因此生出徵(火)音。彈奏徵音時,以二(徵音的五行數)加七,餘數為九,從而生出商(金)音。彈奏商音時,以九(商音的五行數)加七,餘數為六,相生出羽(水)音。彈奏羽音時,以六(羽音的五行數)加七,餘數為三,相生出角(木)音。彈奏角音時,以三(角音的五行數)加七,餘數為十,回到宮(土)音。
音樂源自人的內心深處,樂聲充滿陽氣。雖然表面上講的是每隔八個音階(八度)相對應,但實則是通過每隔七個音階來迴環相生。數字七是少陽的數字,象徵著心中的火氣。
再繼續這個相生的過程,從宮音出發,十(宮音的五行數,圓滿後的土數)加七,餘數為七,這時生出微。微音繼續生商音,七(微音的五行數,同時也是宮音的五行數)加七,餘數為四,生出商音。商音生羽音,四(商音的五行數)加七,餘數為一,生出羽音。羽音接着生角音,一(羽音的五行數)加七,餘數為八,生出角音。最后角音再產生宮音,八(角音的五行數)加七,餘數為五,這是宮音的五行數,表明了音律始終回到宮音。
因此,在這個五行相生的循環中,數值五與宮音相同,數值二與微音相同,數值四與商音相同,數值一與羽音相同,數值三與角音相同。在河圖的五行生數中,這個五音相生法則表示了宮音始於中心(宮音的五行數為五),終歸於中心(最終又回到了宮音),相生相剋的循環總是保持平衡,就如同宇宙的中心原則一樣。
律十有二,陽律陰昌。律之為言,率氣令生,統氣類物,一曰黃鐘,二曰太簇,三曰姑洗,四曰蕤賓,五曰夷則,六曰無射。呂以旅陽宣氣,一曰林鐘,二曰南呂,三曰應鐘,四曰大昌,五曰夾鍾,六曰仲呂。普者黃帝使伶倫自大夏之西,崑崙之陰,取竹之解谷,生其竅厚均者,斷兩節而吹之,以為黃鐘之宮。制十二筒以聽鳳鳴,雄鳴為六,雌鳴亦六,比黃鐘之宮,皆可生之,是為律本。
律與呂的名稱具體如下:
六律陽:黃鐘、太簇、姑洗、蕤賓、夷則、無射
六呂陰:林鐘、南呂、應鐘、大呂、夾鍾、仲呂
律有十二個,陽律和陰律是其體系。所謂的律,其目的在於調率氣息以產生和諧,統合氣息以分類物象。第一個稱為黃鐘,第二個稱為太簇,第三個稱為姑洗,第四個稱為蕤賓,第五個稱為夷則,第六個稱為無射。這些是以陽氣表現的六律。另外六個陽律宣揚的氣,第一個稱為林鐘,第二個稱為南呂,第三個稱為應鐘,第四個稱為大昌,第五個稱為夾鍾,第六個稱為仲呂。至於普遍的規律是,黃帝派遣伶倫,從大夏之西、崑崙之陰處取得生長在解谷的竹子,選擇那些節間齊整厚實的竹子,截斷兩節吹響,作為黃鐘宮音的基準。製作十二節管以聆聽鳳凰的鳴叫,鳳凰的雄性鳴叫對應六律,雌性鳴叫也對應六律,它們都和黃鐘宮音相比較,可以從中產生完整的律音系統,這就是律學的基礎。
焦延壽曰:「伏羲作易,紀陽氣之初,以為六十律法。」律紀陽氣,故呂亦稱律。律其陽,故造始。呂其陰,故效法。陽始陰成,陽統陰隨,陽唱陰和,呂同於律,是故六律各有其名,六呂不過三鍾三呂耳。鍾者佐陽聚氣,呂者助陽宣氣。六律又稱六始,始六陰也。六呂又稱六同,同六陽也;六呂又名六間,間六陽也。
焦延壽說:「伏羲創造《易經》時,就起初記載了陽氣的變化,以此定下六十律法的原則。」律的意義在於記錄陽氣,因此呂也稱作「律」。律源於陽,所以是萬物的開始。呂是仿陰而做,所以跟隨效仿。陽是開始且主導,陰是完成且隨從,陽是主旋律,陰是和聲。呂與律是一致的,因此六律各有其獨特的名字,而六呂無非是三個主音加三個協音而已。所謂的鐘是協助陽氣凝聚,而呂則幫助陽氣擴散。六律也稱為「六始」,代指六個開端的陰氣。六呂則稱為「六同」,因為它們與六個陽氣相對應;同樣,六呂亦名為「六間」,因為它們位於陽氣之間。
易道陰陽,律不書陰,何哉?易盡天下之變,善惡悉備。律致中和之用,止於至善。以聲言之,大而至於雷霆,細而至於蛾蝶,無非聲也。律寫黃鐘一聲而已,雖有十二均六十調,實黃鐘一律耳。此聖人所以一天人之道,而贊化育之功也。
《易經》講述的是陰陽之道,博大精深,包含了世間一切變化,無論是善是惡,都有所涵蓋。而律學則專註於實現中和之聲,只達到了至善的層面。用聲音來說,它既能廣大到雷霆之響,也能細微至蛾蝶之聲,都屬於聲音的範疇。但律學僅僅模擬黃鐘的一種聲音,儘管它可以分成十二均分,形成六十種不同的調性,本質上仍是基於單一黃鐘律的變化。這正是聖人統一天地之道,並褒揚造化育命之功的方式。
在這段話中,作者表達了對律學與《易經》的理解和敬仰。《易經》涵蓋了宇宙間一切陰陽變化的原則,以及其對善惡的無所不包。而律學,它採用了一種中和、均衡的聲音——黃鐘,作為音樂和諧的基礎。這象徵性地反映了宇宙秩序與至善理念的追求。黃鐘律的一聲之變展現出來的十二律和六十調,實則是同一基礎之上的精緻發展,與《易經》的博大精微形成了鮮明對比。
黃鐘,正羽,子月之律。黃,元氣,中土色。鍾,種也。子,孽也。黃鐘,所謂建子之月,陽氣動於黃泉之中,萬物布種孽萌。一陽來複,養九德,宣六氣,見天地心。黃鐘名元氣律者,著宮聲也。宮聲以九唱六,變動不居,周流六虛。周正建子,黃鐘天正,正聲始子一,變聲終亥六,先天八卦擬之。
黃鐘是主要的音律,也是十二支中「子」月的音律。」黃」代表着源頭的氣和中土之色,也是所有事物的原始狀態。」鍾」意味着種子。「子」表示生髮。黃鐘對應於建子的月份,即冬至之時陽氣開始生動,在黃泉之中萬物開始萌生種子和根須。這象徵著一陽的回歸,滋養九德,傳播六氣,體現了天地的核心。黃鐘被稱為「元氣律」,因為它主宮的音調。宮音以九變化六——意味着它通過各種不同的節氣變化而不固定,流轉於六空(六個方位)。周而復始,建立在子月的正規之上,黃鐘代表天地之正、正聲始於子(冬至),變聲終於亥(晚秋),對應於先天八卦的圖式。
大呂,慢羽,丑月之律。大,首六呂體數,所謂元間也。呂,旅也。丑,紐也。大呂,所謂建丑之月,旅助黃鐘宣氣,萬物紐芽。天地之數始焉牽牛,二陽咸臨,終始萬物。商正建丑,大昌地正,正聲始丑八,變聲終子一,後天八卦擬之。
「大呂」是古代音律系統中的一個調,也是丑月(一年中的第二個月,即農曆丑月)的音律。」大」指的是六呂中的首位,象徵著最基礎和首要的間隔(音程)。呂在這裡意味着旅行或流轉的過程。「丑」通常被比喻為紐帶或連接點。「大呂」,就是建立在丑月,為流轉的黃鐘玉聲提供幫助,使得萬物的芽種開始紐結和發展。這標誌着牽牛星的出現,意味着一年中的陽氣逐漸增強,是所有生命的開始和延續的統一點。按照商(代表金屬和秋季)歲時建丑來整定,大昌地(即大呂的全名)是土德當令,就像土元素是天地萬物生成的基礎。正聲始於丑月的第八個位置,變聲終於子月的第一個位置,這對應於後天八卦的排布順序。
太簇,清角,寅月之律。太,猶大也。簇,湊也。寅,螭也。太簇,所謂建寅之月,陽氣盛大,萬物湊地而出,蜿然始生也。天地交泰,贊陽出滯,物無不通。夏正建寅,太簇人正,正聲始寅三,變聲終丑八,嬰兒八卦擬之。
「太簇」是寅月(即農曆年的第三個月,大約對應公曆的2月至3月)對應的一種古代律音。「太」表示大。「簇」表示聚集。「寅」指的是神話中的螭龍,預示着事物的生髮。「太簇」,意味着在建立在寅月的時候,陽氣旺盛,萬物開始從地中聚集生長,順應自然地開始萌芽。這時天地間的氣候和諧,陽氣得以展露無遺,萬物皆能暢通無阻。在夏朝時期,正規的紀年是以寅月建立的,太簇是人間的基準音。正聲始於寅月的第三個位置,變聲終於丑月的第八個位置,這與嬰兒(春季生長的象徵)時期的八卦順序類似。
夾鍾,正角,卯月之律。夾,草甲。卯,茂也。夾鍾,所謂建卯之月,佐助太簇宣四方之氣,出種芽物。斗建卯中,日出降婁而行陽道,帝出乎震,君子居敬行簡,非禮弗履。
夾鍾(卯月之律):夾鍾是建立在卯月的律音,協助太簇宣四方的氣,即萬物通過這種律音得以發芽。在天文上,斗宿(北斗七星)指向卯月,此時太陽始於降婁(星宿名)的路徑行進,標示着陽氣的途徑,暗示天子要出於東方,君子應保持敬畏之心,並在行動上保持節約,不踏非禮之地。
姑洗,慢角,辰月之律。姑,去故舊也。洗,致鮮潔也。辰,振物類也。姑洗,所謂建辰之月,陽氣洗物必潔,萬類振奮也。清明風至,萬物沐浴齋戒,所謂齊乎巽也。
姑洗(辰月之律):姑洗是建辰之月的律音,陽氣通過它凈化一切,使得萬物振奮。春風吹來,大自然如同洗滌,進入清明的狀態,這是對應於巽的現象。
仲呂,清徵,已月之律。仲,中也。巳,已也。仲呂,所謂建已之月,六陽已盛,陰氣居中,助陽宣氣,功在齊物。易云:「亢龍有悔。」所謂盈不可久,陽將賓也。
仲呂(巳月之律):仲呂是建立在巳月的律音,此時是六陽盛長,陰氣處於中間地位,與陽氣共同促進氣的宣布,其重點在於調整萬物。《易經》里的「亢龍有悔」表達的意思是,任何事物達到極限都會遭到反噬,陽氣過盛不可久。
蕤賓,正徵,午月之律。蕤,謂萎下也。賓,謂賓敬也。午,謂忤逆也。蕤賓,所謂建午之月,萬物相見,五陽賓上,一陰萎下,陰逆陽氣。陰氣幼小曰蕤,陽不用事曰賓。易云:「羸豕孚萌躅。」所謂陰不賊陽也。
蕤賓(午月之律):蕤賓對應於建立在午月的律音,此時萬物相見,五陽在陰氣的加持下奮發向上,而單獨的陰氣則處於衰退狀態。《易經》中說的「羸豕孚蒙躅」意味着陰氣不會突然蒙蔽陽氣。
林鐘,正宮,未月之律。林,眾也。未,昧也。林鐘,所謂建未之月,陰氣受任,助蕤賓繼養化柔,物類繁也。首六呂用數,陰之變也。六律本黃鐘,五聲本宮,八音本土,尊居中宮,有君之道,故名林鐘,林謂君也。又名函鍾,未為地統,含弘之義。
林鐘(未月之律):林鐘是建立在未月的律音,陰氣已經開始承擔職責,協助蕤賓繼續培養與滋養,物種繁衍。林鐘用首六呂的數目來代表陰氣的變化。它也象徵著黃鐘是所有律音的本源,宮聲即是其他四聲的基礎,八音從土生出。它處於中央的尊位,具備統領之勢,因此得名林鐘,意指君主之鐘。
夷則,清商,申月之律。夷,平也。則,法也。申,堅申也。夷則,所謂建申之月,萬物將成,平均結實,咸有儀則。易云:「儉德避難,不可榮以祿。」所以無傷於法也。
夷則(申月之律):夷則是建立在申月的律音,所有萬物即將成熟,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事物都逐漸走向平衡和思量。《易經》中的「儉德避難,不可榮以祿」的話語,警示着節儉與避免困難的重要性。
南呂,正商,酉月之律。南,任也。酉,老也。南呂,所謂建酉之月,陰氣助夷則任成萬類,時物咸秀,懷吐之象。易云:「觀國之光。」所謂觀秀氣也。
南呂(酉月之律):南呂是建立在酉月的律音,這是一個收穫的季節,陰氣協助萬物成熟和豐收。《易經》的「觀國之光」強調了觀察和欣賞國家(自然界)的繁榮與豐盛。
無射,慢商,戌月之律。射,厭也。戌,滅也。無射,所謂建戍之月,陽氣究物,陰氣剝落,終而復始,無有厭已。易云:「碩果不食。」所以生生不息也。
無射(戌月之律):無射是建立在戌月的律音,陽氣已經到達極限,陰氣開始升起,生命的周期終將重新開始,沒有厭倦或終結。如《易經》所言「碩果不食」,暗示着不斷的生生不息。
應鐘,清羽,亥月之律。應,和也。亥,閔也。應鐘,所謂建亥之月,歲功畢成,應陽之功,該藏萬物而閔其種也。剝陽已盡,強盛之陰不助無射,以其助之無功,故應黃鐘而復其常也。易云:「龍戰於野。」所謂陰道窮也。
應鐘(亥月之律):應鐘是建立在亥月的律音,一年的工作已經完成,助長陽氣的功績,收藏萬物,為後來的生長做準備。隨着陽氣衰減,強勁的陰氣並未協助「無射」,因為其協助沒有帶來成果,於是回歸到常態。如《易經》所描述「龍戰於野」,意味着陰盛到極點後的衝突和變化。
三統也者,天施、地化、人事之紀也。子月潛龍,陽氣伏藏於黃泉,一陽來複,萬物萌動,鍾於太陰,黃鐘為天統,管長九寸。乾元用九,倡陰之化,象物之始。未月不習,繼養化柔,萬物繁盛,令種剛強大,陰氣受任於太陽,林鐘為地統,管長六寸。坤元用六,含陽之施,象物之生。寅月乾乾,木氣主仁,商聲主義,天地通泰,萬物湊出,人道效法,仁以養義,義以行仁,輔相裁成,以左右民。太簇為人統,管長八寸,陰陽合德,象物之成。畫卦用八,聖人以順天地之道,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盡矣!
「所謂『三統』,即是天賦之稟、地化之序、人事之常。子月隱匿於冬季的龍象徵著陽氣隱伏在地下,但隨着新年的來臨,生機再次充盈,萬物開始發芽生長。黃鐘為天之統律,其管長為九寸。乾元代表九,它啟動了陰氣的化作,標示着萬物發生的起始。到了未月,萬物不再蟄伏,接過養化之任,使萬物茁壯成長,植物強壯且繁榮,此時陰氣順應太陽而得以發展。林鐘為地之統律,其管長為六寸。坤元代表六,含納陽氣的恩賜,昭顯出萬物的生成。到了寅月春風拂煦,木氣主導着仁慈,商音引領着正義,天地間和諧流通,萬物應時而生。人須依循天地之例行事,通過仁慈來培養正義,通過正義來實踐仁慈,相互促進、不斷完善,以此來引導與管理百姓。太簇為人之統律,其管長為八寸,表示陰陽的結合和諧,象徵著萬物成長的完滿。使用八畫卦,表明聖人遵循着天地的規律,維繫着神明之德,體現了萬物情性的全納,至此,萬事圓滿。
三正始物,故立體也。三統生物,故行用也。所謂三正,黃鐘天正,大呂地正,太簇人正。易云:「東北喪朋,乃終有慶。」所謂生陽之功也。黃鐘為宮,太簇、姑洗、林鐘、南呂皆以正聲相應,無差忽微,同心一統。是故黃鐘至尊,諸律無與並也。
三正是萬物的基礎形態,因此成為它們的根本。三統則是那些維持生命的原則,因此是它們的實際運用。所謂的三正,指的是黃鐘代表天之律,大呂代表地之律,太簇代表人之律。正如《易經》所說:「失友於東北,終然有慶祝。」意味着生育陽氣的功用。黃鐘為宮,太簇、姑洗、林鐘、南呂等律以相應的正聲回應,沒有細微的差錯,以統一的心意協和。故此,黃鐘為最尊貴,其他諸律都無法與之並列。
解釋如下:
文本中的「三正」是指以在音律上代表自然法則的三種基本調律:天的律(黃鐘)、地的律(大呂)、人的律(太簇)。而「三統」則是根據這些調律產生的實踐活動和自然變化。在中國傳統思想中,宮、商、角、徵、羽是五音中的首音「宮」,在此代表黃鐘宮音,它是其他音的參照標準和和諧的核心。太簇、姑洗、林鐘、南呂等都是相互協調的正聲(也就是準確無誤的音調)。這些律相應於宮音的黃鐘,能確保音樂的協調一致,體現了宇宙間天地人合一的和諧觀念。《易經》中提到的「東北喪朋,乃終有慶」用以象徵著失卻其餘音律的』朋』即所有聲音,最終將歸於慶祝黃鐘宮音的勝利和陽氣的復興。黃鐘在律體系中佔據至高無上的地位,沒有其他律能夠與之相比擬。
律昌有以正聲、變聲、應聲、合聲相關。若黃鐘為正聲,則應鐘為變聲,林鐘為應聲,大呂為合聲。鄭玄爻辰用應聲,京房納支用合聲。五聲非二變不成樂,二變非正聲不為調,重聲而已。變也者,和也,變調以和正聲者也。商臣有常職,角民有常業,羽物有常形,相安不變。宮君統萬物,徵事臨萬化,故二聲有變。庭奏以律,升歌以呂,調用雙聲,取諸六合。《周禮》云:「乃奏黃鐘,歌大呂,舞《雲門》,以祀天神。」所謂大呂合黃鐘。
音律之中,正聲、變聲、應聲、合聲各有其相關性。如果黃鐘是正聲,則應鐘是變聲,林鐘是應聲,大呂是合聲。鄭玄在爻辰時使用應聲,京房在納支時使用合聲。五聲的調和不出在於正聲與變聲的結合,而變聲單獨沒有正聲,則不能構成旋律,只能止於重複之聲。變聲的含義在於和諧,它是調和正聲的音調。在音樂中,商調符合鄭玄和京房的定律,角代表百姓的固有職業,羽指自然物象的常態,它們相互協作、穩定不變。宮音如同君主一般統治萬物,徵音如同臣事一般監督萬化,故這兩種音調中有變化的存在。在庭中演奏用律,唱歌用呂,調理音樂時則使用這兩種聲音,取之於天地的六方合力。《周禮》中說道:「則奏黃鐘,歌大呂,舞『雲門』以祭祀天神。」這意味着大呂與黃鐘相輔相成。
解釋如下:
這段文言文詳細解釋了中國古代音律學中的四種聲音類型:正聲是基本的主調,變聲用於和諧和調整主調,應聲是對主調的相應和回應,而合聲是在黃鐘基礎上與大呂結合形成的深沉音調。正聲和變聲共同構建五聲(宮、商、角、徵、羽)音樂體系,變聲不能獨立構成旋律,它必須與正聲結合才能形成完整的調式。音樂體系中,不同的聲音類型對應不同的社會和自然現象,宮音如同統治者,徵音則負責事務處理,體現了音律在社會組織與自然秩序中的映射。通過應用律與呂的不同組合,我們可以創造出適宜於祭祀天神的音樂。在《周禮》祭祀典禮中所描述的,通過演奏黃鐘和歌唱大呂,跳舞「雲門」來祭祀天神,凸顯了大呂和黃鐘音調的和諧相融的重要性。
樂有十二均,五正聲,二變聲,合七調。黃鐘均,黃鐘正宮,應鐘變宮,子一亥六合水。林鐘均,林鐘正宮,蕤賓變宮,未二午七合火。太簇均,太簇正宮,大呂變宮,寅三丑八合木。南呂均,南呂正宮,夷則變宮,酉四申九合金。姑洗均,姑洗正宮,夾鍾變宮,辰五卯十合土。徵之火、角之木、宮之土,聲氣異者,陽唱陰和,陰隨陽主,呂同律聲。故河圖五行生成之數,則取六律正變。
音樂中有十二個均律,包括五個基準調(正聲),兩個變化調(變聲),共和成七個音律。黃鐘是一種均律,它是正宮調,應鐘是變宮調,與子月和亥月相對應,屬於水的屬性。林鐘也是均律,作為正宮調,蕤賓為其變宮調,未月和午月相關,歸於火屬性。太簇也是均律,作為正宮調,大呂為變宮調,寅月和丑月相關,對應木的屬性。南呂也是均律,自身為正宮調,夷則作為其變宮調,酉月和申月相對應,屬於金屬性。姑洗是均律之一,作為正宮調,夾鍾為變宮調,辰月和卯月對應,屬於土屬性。徵屬於火,角屬於木,宮屬於土,它們音色氣質不同,陽音主唱而陰音和聲,陰音跟隨陽音,呂調和律聲一致。因此,河圖五行相生的數目,來源於這六律的正與變。
黃鐘八十一,大呂七十六,太簇七十二,夾鍾六十八,姑洗六十四,仲呂六十,斯六陽月之律。蕤賓五十七,林鐘五十四,夷則五十一,南呂四十八,無射四十五,應鐘四十三,斯六陰月之律。三分損益,律呂隔八相生,實則用七。林鐘體八,益之以七,去其十二,餘三應寅,林鐘生太簇。濁下生清,三分而損其一。清上生濁,三分而益其一。設圓半徑為一,則面積為三,內接正方形面積為二,外接正方形面積為四,三分損益,數出方圓。陽一陰二,氣之定也。陽三陰二,數之行也。定有位,行有時,陽三陰四,境之正也。
黃鐘八十一個單位,大呂七十六單位,太簇七十二單位,夾鍾六十八單位,姑洗六十四單位,仲呂六十單位,這些是陽月的律。蕤賓五十七單位,林鐘五十四單位,夷則五十一個單位,南呂四十八單位,無射四十五單位,應鐘四十三單位,這些是陰月的律。通過損益相生,律與呂之間相隔八單位,實際使用是七單位。林鐘以八為體,增加七單位,減去十二單位,剩下的三單位對應寅月,林鐘生太簇。濁音(重低音)靠下,清音(輕高音)靠上,清音上升時損失三分之一,濁音下降時增加三分之一。假設圓的半徑為一,那麼圓的面積是π,內切正方形的面積為二,外接正方形的面積為四,通過三分損益法,可以計算出方形和圓的面積。陽數為一,陰數為二,這是確定氣的方法。陽數為三,陰數為二,這是數的運行。定位有所在,運行有時間,陽數為三,陰數為四,這是空間的正確排列。
律呂相生,左旋隔八,右旋隔六,順八逆六。黃鐘體一,林鐘體八,黃鐘生林鐘,自黃鐘,歷大呂、太簇、夾鍾、姑洗、仲呂、蕤賓六律,至林鐘,所謂隔八也。自林鐘,歷夷則、南呂、無射、應鐘四律,至黃鐘,所謂隔六也。先天八卦,地法天用坤六;後天八卦,地法天用坤八。順八逆六,進八退六,蓋取諸此也。
音律之間的相生,通過左旋相隔八個單位,右旋相隔六個單位來實現,這就是順八逆六的法則。黃鐘以一為基礎,林鐘以八為本,黃鐘生出林鐘。從黃鐘開始,經過大呂、太簇、夾鍾、姑洗、仲呂、蕤賓六個音律後,到達林鐘,這就是所謂的隔八。而從林鐘開始,經過夷則、南呂、無射、應鐘四個音律後,回到黃鐘,這就是所謂的隔六。根據《易經》先天八卦的規則,用地法來應用天時,以坤六的法則;後天八卦,則用地法來模擬天用,遵循坤八的法則。正是基於這樣的順八逆六,進八退六的規律。
應鐘應亥,夾鍾應卯,林鐘應未,三合木局。仲呂應巳、南呂應酉、大昌應丑,三合金局。夷則應申,黃鐘應子,姑洗應辰,三合水局。太簇應寅,蕤賓應午,無射應戌,三合火局。六律合水火,大昌合金木,水生物而無有常形,火化物而無有定體,氣象之變,所以疾也。木有其質,金有其形,形質之化,所以緩也。
應鐘對應亥月,夾鍾對應卯月,林鐘對應未月,這三個音律構成了木的格局。仲呂對應巳月、南呂對應酉月、大昌對應丑月,這三個音律構成金的格局。夷則對應申月,黃鐘對應子月,姑洗對應辰月,這三個音律構成了水的格局。太簇對應寅月,蕤賓對應午月,無射對應戌月,這三個音律構成了火的格局。六個音律合成了水和火,大昌合成了金和木。水使生物無定形狀,火使生物無固定體制,是變化氣象的原因,速度之快也源於此。木有其本質,金有其固定形態,形質變化之緩慢也由此而來。
黃鐘子一,大呂丑二,太簇寅三,夾鍾卯四,姑洗辰五,仲呂已六,蕤賓午七,林鐘未八,夷則申九,南呂酉十,無射戌歸體一,應鐘亥藏體二。陰陽對待,不可或缺,所謂律呂體數也。黃鐘子一,林鐘未二,太簇寅三,南呂酉四,姑洗辰五,應鐘亥六,蕤賓午七,大呂丑八,夷則申九,夾鍾卯十,無射戌歸用一,仲呂已藏用二。陰陽流行,往來不窮,所謂律呂用數也。律呂清濁之次謂體數,律呂相生之次謂用數,體用悉自黃鐘起,黃鐘之宮,諸律皆以正聲相應,正於子月,變於亥月,氣統一歲;始於乾一,終於坤六,數全天地。此黃鐘所以為律本,而律呂正聲所以為萬事本也。
70625-1
 
70631-1
 
70627-1
黃鐘對應子月且體數為一,大呂對應丑月且體數為二,太簇對應寅月且體數為三,夾鍾對應卯月且體數為四,姑洗對應辰月且體數為五,仲呂對應巳月且體數為六,蕤賓對應午月且體數為七,林鐘對應未月且體數為八,夷則對應申月且體數為九,南呂對應酉月且體數為十,無射歸於戌月且體歸一,應鐘藏在亥月且體數二。陰陽相互對立,兩者都是必不可少,這就是所謂律呂的體數。黃鐘子月始於一,林鐘未月而二,太簇寅月而三,南呂酉月而四,姑洗辰月而五,應鐘亥月而六,蕤賓午月而七,大呂丑月而八,夷則申月而九,夾鍾卯月為十,無射戌月歸於用一,仲呂巳月藏用二。陰陽的轉換不斷進行,互相影響,永遠不會停止,這就是我們說的律呂的動態關係,或者說是「用數」。律呂中不同音符的純凈與渾濁級別,我們稱之為「體數」,就是確定每個音符基礎屬性的方法。而這些音符如何相互影響和轉換,則稱為「用數」,這描述了它們在實際演奏中如何組合和互動。
「體數」和「用數」的概念都始於「黃鐘」,這是音樂體系中最主要的聲音,相當於基準點。黃鐘是宮的基礎音色,其他所有的穩定音色都要與它相協調。在一個年周期中,黃鐘在子月(冬至時)被準確設定,在亥月(冬季的尾巴)進行適當的調整。這種調整貫穿了一整年的時間。這種系統始於「乾」代表的天的力量,「一」,結束於「坤」代表的地的包容,「六」,象徵著整個宇宙的完整順序。黃鐘之所以成為音樂調律的根本,是因為它確立了所有其他音色和音樂秩序的基點。所以,黃鐘的正音不僅是創建和維持律呂系統的基礎,也是所有事物存在和發展規則的基礎。
日生五音,辰生六律,日躥於辰,音律生焉。十二律呂,數分體用,一律之數,氣辨體用。子午一陽用九,丑未二陰用八,寅申三陽用七,卯酉四陰用六,辰戌五陽用五,已亥六陰用四。千日主氣,支辰主形,氣乘形而聲出焉。故甲己數九,同於子午;乙庚數八,同於丑未;丙辛數七,同於寅申;丁壬數六,同於卯酉;戊癸數五,同於辰戌,所謂太玄數者,洛書對宮藏十也。《周禮》云:「凡樂,一變而致羽物及川澤之神,再變而致贏物及山林之神,三變而致鱗物及丘陵之神,四變而致毛物及墳衍之神,五變而致介物及土神,六變而致象物及天神。」所謂六變之致,取法河圖五行之數。
日生五音,時辰生六律,日上升至時辰,音律便由此生髮。十二律呂,數分為體與用,一個律的數目,通過氣來區分體與用。子午對應陽氣使用九,丑未對應陰氣使用八,寅申對應陽氣使用七,卯酉對應陰氣使用六,辰戌對應陽氣使用五,巳亥對應陰氣使用四。日主氣,時辰主形,氣乘形,聲音由此產生。因此甲己用數九,同於子午;乙庚用數八,同於丑未;丙辛用數七,同於寅申;丁壬用數六,同於卯酉;戊癸用數五,同於辰戌,這就是所謂的太玄數,洛書對應宮藏的十位數。《周禮》記載:「凡樂,一變而能彰顯羽類和河流湖澤神明,兩變而能表現爬行動物和山林神靈,三變而能呈現魚類和丘陵地貌的神明,四變而能顯現毛髮動物和墳墓地形的神明,五變而能展示硬殼動物和土地神明,六變而能表彰巨型動物和天界神明。」這些變化的規則來自於《河圖》的五行數目。
《周禮》云:「凡樂,圜鍾為宮,黃鐘為角,太簇為徵,姑洗為羽,若樂六變,則天神皆降,可得而禮。函鍾為宮,太簇為角,姑洗為徵,南呂為羽,若樂八變,則地祇皆出,可得而禮。黃鐘為宮,大呂為角,太簇為徵,應鐘為羽,若樂九變,則人鬼可得而禮。」斗建卯中,日出天門,春分始行陽道,所謂夾鍾為宮,其樂六變,天神降也。天施氣,始於子,生於寅,成於辰。斗建函鍾,日過午中,二陰象成,所謂林鐘為宮,其樂八變,地祇出也。地化形,生於寅,成於辰,終於酉。斗建子中,日行牽牛,玄楊主祭祀,星紀主宗廟,所謂黃鐘為宮,其樂九變,人鬼禮也。幽陰之氣鍾於北方,人之所終,即鬼之所藏,故先之以黃鐘,終之以應鐘。
按照《周禮》,在音樂中,圜鍾作為宮調,黃鐘作為角,太簇作為徵,姑洗作為羽,若經過六次調式變換,則天神將降臨,可以舉行祭禮。函鍾作為宮,太簇作為角,姑洗作為徵,南呂作為羽,若進行八次變換,則地祇將出現,可以舉行祭禮。黃鐘作為宮,大呂作為角,太簇作為徵,應鐘作為羽,若進行九次變換,則人和鬼神將可進行祭禮。
北斗的柄建在卯中,日出於天門,春分時開始走陽的路,所以稱夾鍾為宮,其音樂經過六次變換,天神就會降臨。天賦的氣從子月開始生,至寅月生長,到辰月成熟。當北斗的柄建在函鍾中,日行過午時,二陰象成,即稱林鐘為宮,其音樂經過八次變換,地祇就會出現。地的化形從寅月生長,至辰月成熟,終於酉月。當北斗的柄建在子中,日行牽牛星座,玄楊掌管祭祀,星紀掌管宗廟,此時黃鐘被稱為宮,其音樂經過九次變換,人和鬼神可以舉行祭禮。幽暗陰冷之氣集中在北方,人終其生也在此,鬼神也藏於此,因此樂曲始於黃鐘,終於應鐘。
云何其樂九變?所謂始焉黃鐘,歷林鐘、太簇、南呂、姑洗、應鐘、蕤賓、大呂、夷則,終焉夾鍾。云何六變?所謂始焉夾鍾,歷無射、仲呂、黃鐘、林鐘、太簇,終焉南呂。樂章之數,九變六變,竟於幽明。揚雄太玄數,蓋取諸此也。斗柄建卯,日行陽道,神明彰顯焉夾鍾。斗柄建酉,日行陰道,鬼幽歸藏焉南呂。是故祀天神始於夾鍾,祭地祇終於南呂,通乎天地,達乎幽明,合乎鬼神。
那麼如何進行這九次變換的樂曲呢?就是從黃鐘開始,依次經過林鐘、太簇、南呂、姑洗、應鐘、蕤賓、大呂、夷則,最終回到夾鍾。六次變換如何進行呢?就是從夾鍾開始,依次經過無射、仲呂、黃鐘、林鐘、太簇,最終回到南呂。樂章的次數,九變與六變,交織了幽與明。揚雄的「太玄數」恰取自此理。當北斗的柄指向卯,日行走陽路,神明顯化於夾鍾。當北斗柄指向酉,日走陰路,幽鬼返回藏匿於南呂。因此,祭天神始於夾鍾,祀地祇終於南呂,與天地之間溝通,達到幽與明之間的連接,符合鬼神的規律。
十二律旋相為宮,一律而含五聲,所謂六十甲子納音也。納音之法,同類娶妻,隔八生子,取法律呂相生。同位,所謂甲親乙、子比丑也。娶妻,所謂甲乘乙、丑承子也。同位娶妻,所謂甲子唱商,乙丑和金也。隔八生子,所謂壬申、癸西同出肺氣也。
十二律中,每一律自成體系,容納五個基本音調,這就是所謂的六十甲子納音法則。納音的原則是:類同的彼此結合,隔八個律生子,此乃律呂相生之法。所謂同位,正如甲與乙緊鄰,子與丑相鄰一般。所謂娶妻,就如甲掌管乙,丑從屬於子。同位又取配偶,便是甲子調聲發商,乙丑和聲如金。以隔八個律生子,則可類比於壬申和癸酉同時發出肺的氣息。
始甲子、乙丑,終壬戌、癸亥,始木終水,五氣左旋。甲子、乙丑海中金,壬戌、癸亥大海水,始商終羽,五聲右旋。氣聲錯行,變化始焉。八卦納甲始乾而終坤,納音始商而終羽,乾金主商,坤水主羽。甲子其氣,八卦其形,甲子藏八卦,八卦納甲子,逆而不侮,順而不溺,氣乘形而聲成焉。
由甲子和乙丑開始,至壬戌和癸亥結束,由木到水,五種氣體左旋轉。甲子、乙丑稱為海中金,壬戌、癸亥被視為大海水,從商音開始到羽聲結束,五個音調右旋轉。氣聲的錯誤行進,其變化由此開始。八卦以甲氣起步於乾,收尾於坤;納音從商聲開始至羽聲結束;乾卦代表金,主導商聲,坤卦代表水,主導羽聲。甲子是氣的表徵,八卦是形的象徵,甲子納入八卦之中,八卦又納甲子,逆之而不違背規律,順之而不陷溺其中,氣通過形而生成聲音。
納音與納甲相為表裡,地支六屬得其名焉。子午屬震納庚,丑未屬納辛,寅申屬坎納戊,卯西屬離納己,辰戌屬艮納丙,已亥屬兌納丁。所謂音者,宮商角徵羽也。所謂納音者,取此音以調姓之所屬也。故以終老之數,行其禮義。《樂緯》云:「孔子吹律定姓。一言得土曰宮,三言得火曰徵,五言得水曰羽,七言得金曰商,九言得木曰角,此並是陽數。凡五行有生數、壯數、老數三種。」戊子納音應徵,坎納戊,子屬庚,三言得火,所謂霹靂火也。
納音與納甲是內外相對的關係,地支的六組各得其名。子午屬於震卦,納庚;丑未屬於巽卦,納辛;寅申屬於坎卦,納戊;卯酉屬於離卦,納己;辰戌屬於艮卦,納丙;巳亥屬於兌卦,納丁。所謂納音,是取這些五音來調整姓氏所屬的五行屬性。因此,使用五行的終老數來進行宗教儀式和社會活動。《樂緯》說:「孔子通過吹律來確定族姓。得土的一言為宮,得火的三言為徵,得水的五言為羽,得金的七言為商,得木的九言為角,這些都是陽數。五行各有生數、壯數、老數三種狀態。」戊子納音對應徵音,坎卦納戊,子卦屬庚,通過三個節拍得到火,這就是所謂的霹靂火。
納音存大衍法,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於四十九內,去除同位干支太玄合數,若餘數過十,則再去十。若餘一六為水,二七為火,三八為木,四九為金,五十為土,生子為音。甲子十八,乙丑十六,和三十四,四十九去三十四,餘十五,去十餘五,土數五,土生金,是知其五行屬金,納音應商也。
納音遵循大衍數法,大衍之數是五十,使用其中的四十九。在四十九個數中,排除掉同位的干支太玄合數,如果剩餘的數超過十,則再減去十。如果剩餘的數是一或六,則為水;二或七,則為火;三或八,則為木;四或九,則為金;五或十,則為土,並據此來生子轉化成對應的五音。甲子是十八,乙丑是十六,兩者相加得三十四,四十九減去三十四,得十五,再減去十得五,土的數是五,土生金,這表明其五行屬性屬於金,納音對應商音。
天地一元,運行不已,然驗天必有合於地,以天氣難尋,地氣可按故也。《太玄》云:「調律者,度竹為管,蘆草為灰,列之九閉之中,漠然無動,寂然無聲,微風不起,纖塵不形,冬至夜半,黃鐘以應矣。」蓋候氣者,候天地氣運,以節四時寒暑也。律呂候氣,取法陰陽消息。陽自下生,冬至之後,一節一氣升三十分,積乾(量)一爻,建已之月,陽氣畢達,陰氣將絕。陰自上生,夏至之後,一節一氣降三十分,積坤(重)一爻,建亥之月,陰氣畢達,陽氣將盡。十二辟卦不用坎離,以其不用,故成大用也。
天地是一個整體,它的運行永無止境。然而,要驗證天的道理必須與地相合,因為天氣難以捉摸,地氣則可以觀察和度量。《太玄》經說:「調律的人,度量竹子製成管,用蘆草為參照物,將其置於靜室之中,安靜無動,寂靜無聲,微風不起,塵埃不揚,冬至之夜中央,黃鐘隨之應和。」這是尋找和觀測天地的氣運,以此對應季節之間的冷暖變化。律呂調整氣象,遵循陰陽的興替法則。陽氣自下方發生,冬至過後,每個節氣陽氣上升三十分之一,積累到量一爻時,到了巳月,陽氣完全達到極點,陰氣即將消失。陰氣從上方開始,夏至過後,每個節氣陰氣下降三十分之一,積累到重一爻時,到了亥月,陰氣完全達到極點,陽氣即將消逝。在十二個卦中不使用坎和離卦,因為它們的不運用,使得它們具有更大的用途。
律呂調陽,候氣之應,所以治陰陽之氣,節四時之變,推律歷之數,起消息,正閏余。易云:「雷出地奮,豫。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古人截竹為管,埋於地中,氣至灰飛,律呂調陽不調陰,故樂自陽出也。
調整律呂以匹配陽氣,應對氣運,此為調治陰陽之氣、調節四季變化之法,推算曆法之數字,以此來計算節氣的正誤和是否閏年。《易經》說:「雷在地中發奮的景象,稱為『豫』。古代先王藉此創造音樂來尊崇道德,豐富上帝的祭祀儀式,以此來匹配和紀念祖先。」古人將竹子截斷做成管子,埋入地下,待氣運至管中塵埃飛揚,由此得知律呂只調陽不調陰,從而音樂的產生自陽氣而來。
冬至之後,陰氣在上,陽氣在下,黃鐘六管埋地,律口與地面齊平,齊上不齊下,陰氣入管合陽,陽氣應而六律飛灰。夏至之後,陽氣在上,陰氣在下,蕤賓六管埋地,律口隨管仰凹,齊下不齊上,陽氣入管合陰,陰氣應而六呂飛灰。所謂律呂調陽也。
在冬至之後,陰氣高懸,陽氣低藏,黃鐘的律管埋入地下,口與地面平齊,不向上突起,陰氣流入管中與陽氣相合,陽氣因應而六條律管內的塵埃便被吹起。夏至之後,陽氣高懸,陰氣低藏,蕤賓的律管也同樣埋入地下,口向管中凹陷,不向下突出,陽氣流入管中與陰氣相合,陰氣因應而六條呂管內的塵埃也被吹起。這就是所謂的調節律呂以匹配陽氣。
律呂體系中,音與音之間的聯繫可以歸納為四種聲音類型:
正聲:基礎的音調,可以想像成是音樂的主要角色,就像話劇中的主角。黃鐘是整個音樂系統的基準音調,它的正聲在五音中稱為宮。
應聲:正聲的配合音,像是主角旁的助手或者說是和聲,它與正聲和諧共振。
黃鐘均,黃鐘子1為宮,生林鐘未8,黃鐘即正聲,林鐘即應聲
林鐘未8,生太簇寅3,林鐘是正聲,太簇是應聲
應聲即是正聲的和諧音,也就是隔八相生之所在
變聲:音樂變化下產生的音調,可以想像成劇情里的轉折點,它是從正聲衍生出來的。
正聲用數+5=變聲用數
黃鐘子1+5=應鐘亥6
林鐘未2+5=蕤賓午7
太簇寅3+5=大呂丑8
南呂酉4+5=夷則申9
姑洗辰5+5=夾鍾卯10
子1亥6,河圖一六合水
未2午7,二七合火
寅3丑8,三八合木
酉4申9,四九合金
辰5卯10,五十合土
70635-1
所以把河圖五宮代換為律呂用數,即得到黃鐘、林鐘、太簇、南呂、姑洗五均正變之聲
律呂隔六逆生,隔八順生
合聲:綜合使用正聲、應聲和變聲時形成的音樂效果。
了解到您需要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總結,以下是對上述文本的詳細整理和闡述:
古代中國五音理論筆記
  1. 陰陽與樂禮的哲學:
  • 音樂(樂)與禮儀(禮)在古代文化中分別代表陽和陰。
  • 音樂從心生,與陽關聯,用於抒發情感。
  • 禮儀以實踐(行跡)為準,用於規範行為。
  1. 五音的定義與象徵意義:
  • 宮(對應土):居在中央,象徵著穩定和均衡,代表思慮、憂慮。
  • 商(對應金):與秋季、肺,相關聯,代表語言和悲傷,象徵著成熟和收穫。
  • 角(對應木):春天氣息,與肝相關聯,代表外貌和怒氣,生髮振奮之意。
  • 徵(對應火):夏日熾熱,與心臟息息相關,代表視覺和喜悅,成長盛大之意。
  • 羽(對應水):冬日寒冷,與腎相關,代表聽覺和恐懼,寓意藏匿和順應。
  1. 五音數理和律長頻率的關係:
  • 數理損益法:宮(81)是起點,商(72)、角(64)、徵(54)、羽(48)依次通過三分之一的損益制定,反映律長與頻率的關係。
  • 頻率變化:宮音頻率低,律長;羽音頻率高,律短。
  1. 音律制度與河圖洛書:
  • 河圖五行數體現自然陰陽次序,1(水),2(火),3(木),4(金),5(土),從動到靜,從快到慢。
  • 河圖洛書為五行與五聲的相生關係提供了宇宙和數理的基礎框架。
  1. 音律的數理推演與相生原則:
  • 相生法則:例如,從宮生徵(81 * 2/3 = 54),音高逐級升起。
  • 五音相生對應於五行順序:宮(土),徵(火),商(金),羽(水),角(木)。
  1. 氣象與器官的對應:
  • 木與春風、肝、怒(外貌與形象,象徵生髮雷動)。
  • 火與夏熱、心、喜(明暖的視覺和心臟,象徵盛大與繁榮)。
  • 土對應中央、脾、思憂(中和的宮音,象徵思維與平衡)。
  • 金與金色秋日、肺、悲(收穫的金屬與語言,象徵內聚與收斂)。
  • 水與冰冷的冬季、腎、恐(黑色與聽覺,象徵冷靜與深藏)。
  1. 五音與人的情思之志:
  • 古人認為,五音不僅與五臟對應,同時與人內在情志相關。
  • 五音能通過對應的器官影響人的思想和情感。
  1. 音律理論在古代社會的作用:
  • 音樂視為文治武功的一部分,反映着政治和社會秩序。
  • 五音理論也被應用於醫學、天文學、農業,甚至軍事戰略,是各領域交互影響的共同語言。
通過對上述古代音樂理論的深入總結和梳理,我們可以觀察到古代中國文化是如何將各類知識領域整合於統一的宇宙觀及人生觀之中。這一理論凸顯了音律、五行等借喻置換的體系在維持和理解自然秩序及人的精神世界中的重要性。
三分損益法:
這是古代中國音樂理論中用以調整音高和創造五音體系的主要算法。
算法原理是基於數的三分之一的增減:從一個音到下一個音的變化,要麼增加原來數值的三分之一,要麼減少原來數值的三分之一。
在五音中,宮作為基本音,被賦予了一個數值(通常以9的平方,即81,作為起始),然後對這個數值應用三分損益法來確定其他音的數值。
例如,從宮(81)生成徵(54),是通過將81減少三分之一(即81 – 81/3)得到的;而從徵(54)生成商(72),是通過將54增加三分之一(即54 + 54/3)得到的。
該方法便於用竹管製作的音律管來應用,通過改變管的長度改變音高。
河圖洛書中的數字對應:
河圖洛書是古代中國宇宙論和數字學的組成部分,其中數字有其特定的象徵意義,用以描述宇宙的秩序和內在的陰陽平衡。
河圖洛書中的數字對音律的影響體現在五行對於五音順序的映射。古人認為宇宙的自然順序可由一組數描述:水(1)、火(2)、木(3)、金(4)、土(5)。
這些數字代表了五行的屬性,並與五音相對應:羽音(水,1)、徵音(火,2)、角音(木,3)、商音(金,4)、宮音(土,5)。
在這個系統中,數字的增減映射着音高的升降,也呈現了從動到靜,從快到慢的自然變化過程。
數字學在古代的用途非常廣泛,除了音樂,它還被應用在醫學、卜卦、建築等多個領域。
 
知藏性理,能含元氣,理氣渾同,萬化立基。土即元氣,納諸坎離,戊動生水,己靜生火,水生於一,火生於二。水感火氣,散而生木,火感水氣,聚而生金。木始生氣,金終成形,木生於三,金生於四。四行專註,方位以定。四氣流通,歲時以成。土化無為有,木發隱為著,火養小為大,金變柔為堅,水易蠢為靈,土運實為虛。真體發用,始於元氣,流行至土,返用歸體。
深知藏在心中的真理,能夠緊握創世的元氣。宇宙的基本法則與生命氣息是不可分割的,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切變化的基石。」土」是這元氣的象徵,吸納了水的坎和火的離元素,動態中的戊土產生水,靜態中的己土產生火。水的本源是序數一,火的本源是序數二。水受到火的熱量會擴散,催生出木;而火受水影響則凝聚,形成金。木標誌着生命的萌發,金代表形態的最終塑成,木對應序數三,金對應序數四。
這四大元素各據其方位,各自承擔著其獨特職責。四季循環的氣息流轉,鑄就了年的時節。土能夠將形無轉化為形有,木將潛在的顯露,火使纖小成長壯大,金將溫柔變為堅固,水賦予生物以靈動之氣,而土又在其運轉中由實變虛。真正的實質是通過元氣來發揮作用,從元氣始,至土而終,然後從使用中走向還原歸本。
 
 
70638-1
 
 

加師傅微信諮詢:guizhen998

WhatsApp諮詢:https://wa.me/14422221313

事業升遷,婚姻情感,升學考試,工作面試,人際關係,疾病吉凶、風水擇吉等

贊(0) 打賞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明天機周易網 » 音律
訂閱評論
提醒
guest
必填
必填,請填寫正確地址,方便以後聯繫
0 評論
內聯反饋
查看所有評論

QQ交流群電報交流群

文章內容很好,我要贊助作者!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

微信掃一掃打賞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請您發表評論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