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黄晓明
【原文】
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
【解说】
《老子》一共81章,有的章节长一点,有的章节短一点,像第5章、第6章都比较短,但是这40章是最短的,一共是21个字。我们学习《老子》非常关键的一个要点,就是要把81章背下来。背下来之后,我们就能够随时在心里面反复地咀嚼、参悟。背诵《老子》有一个难点,就是有时候虽然把内容能背下来,但是章节号背不下来。这一章,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记忆:《老子》共81章,那么这一章是在中间的第40章。
这一章在文字上看,它非常简单,字数也很少。但是我就发现,字数越少的章节,往往也意味着解读起来的难度越大。为什么呢?因为越长的章节,虽然记忆起来不好记,但是这个章节的内容之间,它是会有相互联系的,那么也必然有相互的约束。有了约束之后呢,它的内涵也就容易的限制住。所以这一章字数很少,但是它解读起来是很有难度的。
反者道之动
返回原点,是万物复归于大道的运动。
什么是反?“反”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字形,左上角是“厂(hǎn)”,“厂”是山崖的意思;右下角是“又”,“又”是右手的最初字形,那么“反”这个字形表示:用手来攀爬山崖。从甲骨文字形来看,“反”最初的含义是用手来攀爬山崖。所以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讲:反字从又从厂者,厂为山石崖岩,谓人以手攀崖也。
《说文》讲:反,覆也。从又,厂反形。许慎因为他没有看到甲骨文,所以他的解读是反的引申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个覆呢,就是手的反面。人的手,手心是正面,手背为反面;而攀爬山崖,则在人的视角看来是手的反面。
那么有反,必有正。攀崖是反向向上,对着正向而下,所以在《老子》语境之中,大道创生万物,是一种顺向,是一种正向;而万物向大道回归,是逆向,是反向。
我们回顾一下第25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那么大道周行而不殆,她必然就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是正向的,顺向的,也就是大曰逝,逝曰远,源源不断地创生宇宙天地万物;还有一个反向的回归,即远曰反。
反者道之动,那么什么是动?就是说这个反向的回归,就是大道之动。
所以,老子用“动”与大道之“行”区分开。大道之行,就是大道创生万物,那么有大道创生万物,大道还必然有一个反向的回归,这就是大道之动。合起来就是周行而不殆,形成了一个圆的运动,形成了一个闭环,就是周行。
那么,反与复有很接近的意思,也有一定的差别。什么是复?“复”指的是重新回到某个原点;而反呢?指的是这个重新回到原点的过程。比如14章讲:复归于无物;28章: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朴,复归于无极;都是指重新回到某个出发点,某个原点。
那么反者道之动,也可以理解为:反者,道者之动。既然大道有反者道之动,这么一个趋势、这么一个方向,所以,道者自然也可以顺着这个方向,回归到道。也就是说,第28章讲的“复归于朴”“复归于无极”就是“反者向道之动”。而在这个反向道之动的过程之中,也就是说,道者必然要有与大道的互动、交流,那么反者道之动这个“动”呢?也可以理解为“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的意思。意味着这个“动”是:大道在逐渐地显现在道者的生命之中,它有一种萌动、萌芽的意思。
那么,我们来扩展理解,第25章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指出“道天地人”是一个巨系统。那么作为道者,有志于“反者道之动”的道者来说,我们除了跟大道之间要有互动,那么我们肯定人与人之间、人与天地之间也还要有互动,也还要有交流,这样才能够动而愈出。所以“反者道之动”,我觉得可以从“反”在第25章的体现,“动”在第5章的体现,来做一些扩展的阅读理解。
弱者道之用
柔弱,是大道作用于万物的方式。
我们一般把柔和弱并用,但是柔和弱的区别在哪里呢?柔,我感觉到啊,就好像是一块橡皮泥一样的,有一定的可塑性,可以顺应着外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但弱,从字形上来看,从弓,从彡shān。弓为曲折,彡为毛,有曲、柔之象,所以弱就是弓和羽的象,合在一起。
鸟类出生的羽毛,非常的幼小,自然有一种很轻飘飘,很不受力的感觉,那么在这里的“弱”呢,形容大道之气是非常的初始,还远远没有分化为万物。所以大道之气,在人身上的觉受是一种非常柔弱、很难以体会到的感觉,但是仔细的觉,又发现很容易地渗透,渗透到万物之中,从而施加作用于万物。
“用”这个名啊,在《道德经》当中,是经常出现。比如说第4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第6章“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所以,“用”自然是大道作用于万物的一种方式。为什么呢?因为万物由道母所孕育,然后从玄牝之门生出。道母生出了万物,并没有说不管了,就好像人类母亲一样,人类母亲生出了孩子,即使孩子长大成人,到了外地工作,到了外国工作,但是母亲的心始终在孩子身上,他们之间这种无形的血缘联系,就好像是绵绵若存一样;但是,母亲的关爱始终的作用于孩子。那么道母也是一样的,自然是始终的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地作用于万物,这就是道母之用。但是第40章的“弱者道之用”呢?它体现出来道母作用的方式,作用在万物的方式上,是一种非常柔弱的、非常难以觉察的,但是,又始终存在着这么一种觉受。
反着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两句啊,一正一反,反者道之动显然是反,但是,弱者道之用,是大道作用于万物的这种方式。那么这两句连在一起,我们有什么可以更深的解读呢?这说明,道者的反向,向道而动,必然与大道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那么大道如何作用于万物呢?作用于道者呢?因为这个绵的通道是始终存在的。但是为什么这个通道没有打开?没有感觉到?
第19章讲“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我们之所以没有感觉到道母的作用,我个人认为,就是私欲太多了。少私,寡欲;再减少,再减少;那么这个通道自然逐渐的打开。我们人心的这一端有堵塞的地方,逐渐的要清理掉这种污染,这种堵塞的地方,那么自然就能体现出,就能感觉到道母的柔弱作用,对吧?有了这种对大道的感通,自然就能够得到大道柔弱的作用,那么道者自然就会有真知,自然就会变化气质,自然就会脱胎换骨,自然就会在反者道者之动,这么一条向道回归的道路上越走越深入,越走越深入。
所以第65章讲“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这是“反”在第65章的又一例的体现。
天下万物生于有
天下万物都是从“有”中生出来的。
第42章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一个鸟瞰式的顺向的视角。那么,天下万物生于有,这从万物的角度来逆推它的根源。
有生于无
“有”是从无中生出来的。
那么“有”是从哪里生出来的呢?“有”是不可能从有生出来的,“有”最终是从无生出来的。所以,第11章讲“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讲了三个例子,这就是形而下的有无相生。那么,老子从形而下的有无相生,自然明白了形而上层面的有无相生。当然,老子还返观到了有无相生的界面机制。
所以这里的无,就到了先天的混沌元气的层面。无中生有,有生于无,这好理解,那么有无相生,另外一半有生的无,怎么理解呢?《庄子》寓言讲:倏忽在中央之地遇上了混沌。这就是描述了有还归于无,第2章的“有无相生”的另外一半。
日本有一个物理学家汤川秀树,他是日本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物理学家。他在《创造力和直觉:一个物理学家对东西方的考察》的这本书中讲:
它可能是有着分化为一切种类基本粒子的可能性,但事实上还未分化的某种东西。用所惯用的话来说,这种东西也许就是一种“混沌”。正是当我按这样的思路思考问题时,我想起了庄子的寓言。
最近我又发现庄子寓言的一种新的魅力,我通过把倏忽看成某种类似基本粒子的东西而自得其乐。只要他们还在自由地乱窜,什么事情也不会发生,直到他们从南到北相遇于混沌之地,这时就会发生像基本粒子碰撞那样的一个事件。按照这一蕴涵着某种二元论的方式来看,就可以把混沌的无序状态看成把基本粒子包裹起来的时间和空间。在我看来,这样一种诠释是可能的。
汤川秀树提到了《庄子》的寓言,所以我们来重温下《庄子》的著名寓言: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所以,老子是按照五官七窍以及身体的感官觉知的能力,把世界分为两分,为有和无。但是如果细分来看,似乎这样的描述更加精确一点:有和天地万物层面,即视之可见,听之可闻,搏之可得,感官可以觉知的那一部分,我们命名为“有界”,而“有界”的万物,又是由“有”所构成,即01章“有,名万物之母”;或者按照40章所讲“天下万物生于有”。那么按照这种界定,“有”是有界的最基本的构成。有,即老子与庄子共同返观到的,是倏忽;那么按照现代科学来讲,是基本粒子的存在。为什么呢?因为倏忽,庄子命名为南海之帝与北海之帝,而我们知道基本粒子是有极性的。无呢,就是混沌,就是混沌元气。混沌元气生的基本粒子,就是“无中生有”;而基本粒子,当相遇到一起的时候,就回到了混沌,即有回归于无。
但是,老子第21章又说: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所以说,倏忽就是基本粒子的存在,可以有两个途径产生:或者是大道直接创生,即“道之为物,为恍为惚”;还可以由混沌元气间接创生。那么大道直接创生当然是完全可能的,道自然无所不能,也意味着道不一定是先创生的无,然后再创生的有,她可能是有无同时创生。
当然,整体上,道生万物,是这样的一个趋势:即从无形无质的混沌元气或者先天元气,向有形有质的万物转变的趋势。大道创生了无,然后从无到的天地万物的有界。而目前我们的宇宙已经是有界和无界并存,而大道作为创生一切的本体的存在,也依然还在源源不断的创生,同时万物也依然还在源源不断的回归到无,也有可能回归到大道的本体。
所以,这就是大道的周行不殆,既有正向的顺生,也有反向的逆归。
【略论有无】
上面我们对有和无做一些简单的论述,所以明显的看出来,老子的思想是将现世界划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有,一个是无。这在哲学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我们人类因为在有界,在形而下的世界生活,用五官七窍和我们的身体去感知、去触摸、去观察这个有形的、形而下的世界,那么就逐渐忘记了,实际上还有一个形而上的无形世界的存在。
第14章讲:“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所以我们人类很自然会感受到、观察到有界的存在,这是用人类向外的五官七窍来界定;进而我们现代科学所能认知到的一切,均为有界的存在,因为我们目前所使用的一切科学手段,都是人类的眼耳鼻舌身意的拓展。比如说眼睛看不到的红外和紫外,依然是眼睛观察到的色谱的拓展;耳朵听不到的超声、次声乃至各种频段的电磁波,也依然还是耳根功能的拓展;那么眼睛所无法分辨的原子、粒子,科学家发明仪器观察到了,也依然还是眼睛的拓展。科学对有界的认知,已经拓展到了基本粒子层面,那么它就到了老庄这两位道家的圣人所返观到的倏忽的存在。
所以,老子敏锐的发现了,既然有“有界”的存在,那么还必然存在着一个“无界”。有界不可能由有界创生,它必然是由无界所创生,所以有“无中生有”,必然还有“有回到无”。所以,“有无相生”就成了必然。在道家高人的实证当中,它不仅仅是哲理上的突破,实际上它还是道家修炼触及到了无的存在,然后才相应的提出了这个哲理。
我们现在是学习到了第40章,是刚好在81章的中间,那么此时来回顾第1章“道可道非常道”。一般的注家会把注意力集中在第一句。那么实际上根据老子的写作章法,显然“道可道非常道”,作为《老子》第1章的第1句,不可能是第1章的重点。虽然这句话也无比重要,但是其目的是为了什么呢?是引出第2句“名可名非常名”。那么《老子》作为“道学概论”,这么重要的道学,必然是由各个名来组成。所以老子就会给他的“名”作定义。那么,第1章的第2段就是对“有”和“无”做定义。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这就跟第40章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对上了。
所以我们刚才讲了,“有”是什么?“有”是基本粒子。那么我们还给“无”作个界定。“无”是什么?无的级别高于天地,因为“无名天地之始”,“无”孕育了天地,实际上还孕育了万物的生命的种子。所以“无”,至少在先天混沌元气的这个级别。而且再往大道方向溯源,就到了《老子》论道的几个章节所言的“沖渊湛混、象物精信、惚恍窈冥”。这些都属于“无”,或者说,无界。
那第40章呢?“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是谁创生?“无”,从本体论讲,那么自然是宇宙万物的绝对无法超越的本体“大道”,所创生。当然,在老子时代还没有现代人所讲的本体论。所以,老子也经常把本体的道,与各种层次的先天元气混用。包括一,有物混成、太极,这个阶段,也经常就认为是道。
但是28章指出“复归于无极”,显然道就是无极。所以如何复归于无极?那么必然是对无不断的感通,不断的深入。深入到了最后,最终那么就必然触及到大道的本体,即无的最极致:无极。
我们来思考一下,老子在81章的中间创作的这个字数最少,但是蕴含了无穷内涵的第40章节,用意何在呢?
第一,大道之周行,有顺生万物的这么一个方向,那么必然还有逆反无极的这样的一个方向。所以,就把周行给说圆了。同时我们要知道,老子这一本经典,是给人类的修炼指出了“返本”的修炼方向。
第二,道是无所不在的,而且是以柔弱的方式作用于道者。
第三,老子提出了有无这两个哲学范畴,从而引出了老子的思想: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清静为天下正。
第40章的内涵很深,尤其是反-正、道-万物、柔弱-刚强,一对一对的,有些是体现出来了,有些还是隐含着,需要大家去不断地咀嚼,不断地体悟。慢慢地大家会在自己未来的修炼当中,从这一章当中得到很多的触机、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