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道
明天機

《白話老子》連載第33期:【知人者智】章

…分享美好…

 

79108eed9e2ff1f1a48d591394d2d3cf白話老子》33期:【知人者智】章

講述:黃曉明

【原文】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勝人者有力
自勝者強
知足者富
強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壽
【解說】
知人者智
明白別人,叫做「智」。
什麼是知?知,就是明白。
什麼是人呢?這個人啊,就是地球上的所有人類。那我們可以理解人類:
第一,有性別:有男人、有女人,分出陰陽,以形相生;
第二,人類有不同的生長階段:生、長、壯、老、已,有幼兒時期、有少年、有青年、有壯年、有老年,最後到達死亡;
第三,形成對待:人與人之間有親疏、遠近、行隨、噓吹、強羸、培墮、善惡、美醜、好壞、智愚、大小、貴賤等等,這些我們在前面的章節分別學過。
什麼叫做知人?或者說我們知人嗎?舉例:對我們的生活伴侶,理解嗎?對伴侶的家人,理解嗎?我們是不是懂得自己的兄弟姐妹?我們是不是真正能懂得父母對我們的訴求?實際上,我們作為一個人在出生開始,都是在茫然無知的過程當中。一開始是一種本能的驅動,那麼經過小學、中學、大學等等學習階段,然後走向社會,進入工作,在跌跌撞撞之中、頭破血流之中,慢慢學習而成長的。
知人就是要懂得人性,包括人類的底層運行邏輯。那麼,人都有哪些底層運作邏輯和人性呢?我列了八條:
第一,就是食。食是人的基本本能,小動物生下來它都知道要去找吃的;
第二,就是色。色就是求偶、交配、繁衍下一代;所以孔夫子講「食色,性也」;
第三,是父愛母愛。父愛母愛是向下看的。
所以食、色和父愛母愛構成了人類生命的最底層的運行邏輯,當然也不光是人類生命,一切生命都是這麼運行的。最近經常看一些小視頻,哪怕是個小動物,小動物哪怕是個兔子,它生下來之後,它也懂得去找兔媽媽的乳頭去找奶吃。那麼長大之後,它自然會去尋找配偶,去交配,去繁衍下一代。而等到動物的孩子生下來,這個動物它自然就有了父愛和母愛,為了下一代更好地生存去努力,想方設法要把最好的給孩子。那麼這些都是生命的本能。
我們能不能假設:有一種動物不具備有食、色和父愛母愛呢?不可能。因為不具有這些能力的動物都自然消亡了。經過地球以幾億年的單位為進化、演化,能夠留存到現在的動物,都把這些本能刻在基因當中的。那麼現在的動物這些是本能,不需要學習的。
第四,是安全感。所有的生命為了它能生存下來,它雖然很幼小,也會去尋找安全感。那麼它靠它的動物本能,它知道誰可能是對它生存有利的強者,它會去討好、諂媚。那麼世間的人,要想賺到大錢,追求財產的居多,其實也是為了生存的安全感,來買個房子,或者說他去取得一個更好的擇偶權,等等。
第五,是組織。這個是人類社會所特有的。為了提高生產效率,那麼人類就開始進行分工合作,以獲得更多的物資,從而獲得更多的安全感。所以我們作為人類而言,就要去參與人類的組織。作為其中的一份子不能被邊緣化,以及在參與組織過程當中,作為管理者學會組織能力。那麼,人類慢慢在合作過程當中學會了人與人之間如何相處,這個是需要學習的。在人與人之間相處過程中有了感情,同時慢慢有了惻隱之心。
剛才講過,父母的本能是向下看,但是動物也具備這個本能。那麼人類還有惻隱之心,還會懂得去照顧組織當中的弱勢群體,組織當中的老人、殘疾人,鰥寡孤獨廢疾,慢慢啊,人的人性就出來了。動物是叢林法則,弱肉強食;而人性它不一樣,它是可以有惻隱之心的,可以去照顧弱勢群體的,可以向上看的。組織當中,必然會有人脫穎而出作為領袖。所以,《老子》這本書,其中相當大的內容就是講如何作為領袖的,那麼這就需要有知人之智,要懂得人性。聖,有耳,懂得傾聽;有口,懂得交流。這就是古時候部落的領袖。
第六,學習與進化。人類開始有智慧了,那麼為了得到更好的生存,每個人都有一種本能要去學習,以進化到更強、成為更強的強者,以獲得生命更大的自由度、生命更好的條件。所以,人性當中往往還有一種求知的慾望。而這種求知的慾望,實際上潛在的動機也是讓我這個生命獲得更大的自由度。這裏面又出來一種有智慧的人類,參透了奧秘之後,他始終自強不息,就是為了生命的進化。
第七,自尊。人類慢慢在組織當中、在社會當中,需要得到他人的重視、尊重,以加強他的安全感,這就是自尊心。在組織中、在社會中,人要獲得尊重,這是一種精神上的追求與滿足,因為人類有精神的存在。
第八,人類的終極追求。人類知道有生、長、壯、老、已,有生、老、病、死,那麼他對自己的生命的奧秘充滿了好奇,他想知道: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他還想去追求生命的永久的存在。這就開始有了求道之心。這是人類的終極的追求。
以上這八條都是人性,包含了人類生命的最底層的運行邏輯。
人類為什麼能成為在地球上食物鏈的頂端的存在?就是按照這個底層的運行邏輯,逐漸地從一般的智能比較低的人類,慢慢演化、進化,而成為現在的智能比較高的人類。當然,人類還將不斷演化。
那麼,在《老子》哪個章節裏面講這種最基本的底層運行邏輯呢?13章。13章講寵辱若驚,實際上講的就是生命的最底層的運行邏輯。只不過這些底層運行邏輯,有一些依然還是動物的本能,還需要進一步地加強。這些本能,就好像是電腦出廠的時候給安裝的最基本的操作系統。如何有各種的功能?如何強化?還需要學習,還需要從經典學習。就好像是下載了一些程序,然後我們自己再編寫一些應用程序。所以人類最終還是要不斷地超脫動物本能,更上一層。從思維角度來講,他會更加理性;從思考的範圍講,就超出了有形的世界這個層面;行為也更加理性,不依靠本能驅動;然後成為真正的智者。
所以我們看到,人性它是很複雜的,有幾個方面的交織體現。
第一,是動物本能。作為人類,他並不完美。他為了生存,我們可以看到依然存留有很多的動物本能,包括去爭名奪利、爭強好勝、憤怒、嫉妒、殺戮等等。所以我們現在看到,這個世界上依然還是動物的叢林法則在起了相當的作用。
第二,我們人有人性,有惻隱之心。我們經常會為他人的苦難而落淚,為他人的善良的行為而感動。為什麼?因為我們做人已經做了幾百萬年。第一批的人類出現在地球上大概是兩三百萬年前。我們人類是從動物脫胎出來了,但是已經頂天立地,已經手腳分工,開始脫胎換骨,開始得到天地能量。那麼經過這幾百萬年的不斷地組織、學習、相處,我們人終於有了人性。
第三,我們還有向道之心。為什麼?21章講:「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25章講:「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我們每一個人類生命都是由道母所孕育。然後,第6章講「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莊子講「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我們是跟天地的雛形一起從道母的玄牝之門生出來的。我們本來就具備一顆向道之心。
所以人性是動物本能、人性和道心幾方面交織的表現。
知人者智」的「智」體現在哪裡?從我們的生活經驗當中逐漸理解以上人類的底層運行邏輯,懂得人性,並經過經典的淬鍊、學習經典,把知人的經驗上升為、抽象為對人性的規律的理解,抽象為哲理,那麼就可以稱之為「智」,就可以稱之為「知人者智」。
知人者智」是好還是壞呢?老子》全文當中多次出現「智」:「使乎智者不敢為也」;「以智治國,國之賊」;「智慧出,有大偽」。在這些語境下,或多或少「智」就帶有貶義。而單單從33章的第一句話「知人者智」這句話來看,本身不帶有貶義,而且對於修道人來說是好事。那麼有什麼好事呢?有什麼好處呢?
第一,減少困惑。我們人一開始並沒有智慧,而是依據本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觀察他人,按照自己的邏輯來推理他人的行為,就會發現有很多困惑的地方,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他人的喜怒哀樂,他人的憤怒,他人的痛苦往往無法理解。但是,按照以上講的八點人性和底層的運行邏輯,就能夠充分地理解他人的喜怒哀樂。理解了之後,相應就能採取合理的措施來解決我們生活當中、工作當中大部分的困惑。
那麼在組織過程當中,我們理解了他人之後呢,就知道人和人之間,有些人是可以志同道合的,有些人可能是隨緣而聚散的。
第二,是知人善任。對一個領導而言,我們知道人是一種對待的存在:有些人是聰明人,有些人就笨一點;有些人是有可以作為一個領導者,有些人可以是一個很好的執行者;等等。知道每個人的特點,就可以把工作合理安排。假如你把工作安排給一個不合適的人,那就是不智。
第三,規避潛在的風險,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我們懂得了以上的這些規則,就知道在生活當中也好,工作當中也好,我們的夥伴的喜怒憂思悲恐驚,為什麼會這樣,從而能夠找到合理的解決辦法,規避潛在的風險。
一般人擔心的是什麼?擔心他的利益受到傷害。這個利益是方方面面的:包括時間被浪費了,生命被損耗了,金錢被他人花光了,或者說他跟你學習但是進步不夠快,等等。那麼人間的很多怨恨是從這裡來的。如何規避?79章講:「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要制定契約,把人和人之間的這種約定不要留在口頭上,變成文字上的契約。這個契約做到詳細公正,制定好各種細則,並隨着時空的流變而不斷地增刪與完善。只要有了契約,雙方遵守契約,那麼實際上就能解決大部分的怨,至少沒有大怨。
自知者明
懂得自己,叫做「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所以我們現代人講的明智,也許就是從老子這裡來的。自知什麼?要知道「我是誰」。我是誰?我是道母孕育的生命,歷經在宇宙幾十億年的飄飄蕩蕩,來到地球這個天地環境,並且歷經了至少兩三百萬年的進化而成為現在當代的人類。
所以,我們的生命來源就很複雜。有元神,來源於道,道母的孕育;人在天地之間生存,天賦予了魂和氣,地賦予了形和魄。那麼我們生命就包含了形、氣、神,都需要修,都需要知。
從我們目前來看,由什麼組成呢?可以分為性、命兩個部分。
形而下,有心、肝、脾、肺、腎、大腸、小腸等五臟六腑,筋、骨、膜、皮毛、血管、神經,四肢,頭顱,五官七竅等等,這些在《老子》裏面體現了一部分。
那麼形而上的部分有什麼呢?有精、氣、神、魂、魄、經絡等等。
命包含了有無兩個層面。要知道我們的命當中有什麼缺陷沒有。
還有一個性。性主要指心性上的功夫有什麼不足沒有。我們的內心是否有恐懼、貪婪、僥倖、消極、悲觀、懦弱、陰暗等等;還有沒有思維的局限性,等等。
我還有各種聯繫。作為人來說,我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有與家人的聯繫;還有各種社會上的聯繫;還有與天地的聯繫;還有與大道的聯繫。我不是一個孤立的構成。
如何自知?我如何知道我的這些性命?我有哪些存在?存在有哪些問題?
第一,靜坐,靜中往往會發展出一種覺知的能力;
第二,覺知他人的反饋,從他人的反饋當中看到自己的不足;
第三,可以與他人做比較,對照他人看到自己性命的不足;
第四,以經典作為鏡子,來觀自己性命的不足。
自知者明,這個「明」怎麼講呢?怎樣才算得上有自知之明呢?需要修到內明,「自知者明」的「明」是內明。對我們生命的以上講的性命兩個方面都修到了內明,解決了我們性命的絕大部分的隱患。有了自知之明,你才能有知人之明,那麼就不是知人之智,是真正的知人之明。這就是54章講的「以身觀身」。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這兩句話是個對舉:既要知人,還要自知。為什麼要知人呢?因為我們在人間難免要跟人打交道,難免要跟他人相處,我們就算是做一件再簡單的事情,也沒有一個人就能做成的事,即使在網絡上做個直播賣個貨,也還是要在無形當中與沒有見過面的人打交道。所以,54章講「修之於身,其德乃真」,這是獨善其身;然後「修之於家」,就要跟家庭成員打交道;「修之於鄉」,就要跟群眾打交道,跟同事打交道,跟鄉親們打交道。所以要知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這兩者並不矛盾,甚至是相輔相成的。歷史上的注家一部分會把「智」解讀為計謀詭詐,因為太聰明了,知道對方的喜好厭惡,所以可以使用自己的詐謀。其實也不一定。我們要看這一章的主體是誰。這一章的主體還是我。我知人,未必就是要施展詐謀。我知人,是要規避風險,是要精誠合作,是要知人善任。所以「知人之智」與「自知之明」的內明,兩者並不構成矛盾,甚至是可以相輔相成的。
勝人者有力
能夠戰勝別人,可以稱得上是有力量。
那麼在人類的社會組織當中,人與人之間難免會產生分歧、矛盾,甚至是對抗。人類的習慣往往是想要讓對方順從自己。怎樣讓對方順從自己?用口才、用權勢、用力量來取得勝利,有些時候是用辯論。有時候他能口服,身體也順從了,但是他的心裏不一定服氣。最好的辦法是因勢利導、順勢而為、說服別人效果更好。
自勝者強
能夠戰勝自己才是真正的強大。
什麼叫做「自勝」?有了自知之明,就知道自己性命兩方面的不足,就知道自己性功上的不足,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裡,知道是否經常被自己的慾望、本能所支配,知道性情當中我們是否還有很多很固執的地方、很偏執的地方、很極端的地方,我們是不是不夠圓融?我們的行動力是否不足?思維當中是否還有很多牛角尖?是否還有進入死循環的時候?以上的各種不足要去克服,這叫做「自勝」。自勝才是真正的強大。
但是我們就要問一句:如何做到自勝?我們能否自己拔了自己的頭髮上天?顯然是不可能的。我們知道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那麼就需要有一個形而上的很高級別的東西感應,才能改變我們人與生俱來的頑固的本性。
從現實層面看,能夠實操的方法,最簡單的就是讀經、靜坐、站樁,那麼精氣神就自然改變了。讀經可以感應經典的能量,感應大道的能量,參悟其中的道理;靜坐發展出覺知能力,讓自己的心氣容易平靜下來;站樁起什麼作用呢?頂天立地,松靜自然,感應天地之氣。
前四句話隱含着人我關係,是衝突,還是和諧;是隔閡,還是能夠做到心靈感應、相互呼應。
知足者富
知道物質上滿足,適可而止,才是真正的富有。
這完全就是自己內心的修為了。什麼叫做「富」?在物質上不是佔有了多少,而是我們一生當中能用上多少。很多人只懂得賺錢不懂得花錢,到了死了之後,把很多財產留給下一代。人的很多本能是向下看,希望把自己這點財產遺傳給我們的下一代。應該說,這對人類的繁衍和不斷完善,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假如財富多到一定程度,這就是一個非常不智的行為。「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如果我們能夠善用我們的財富,實際上是可以給子孫後代積德的。假如我們有很多的財富花不掉,但是我們的一生都用在了賺取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身外之物的財富,那麼這是真正的貧窮。
所以,「知足」對着「不知足」;「知足者富」對着「不知足貧」。在我們的生活經驗中可以看到:有些人不知足,往往就失去了更多,甚至傾家蕩產;甚至因為財富得來是非法的,所以身陷囹圄,失去最寶貴的自由。所以「知足者富」,意思是懂得滿足,反而能夠擁有物質上的財富,精神上也是富有的。
有個疑惑,什麼時候應該知足啊?我們要不要預設一個邊界?人與人是不同的。有些人先天身體素質好,精神很強大,他長時間地、高強度地工作還能保持身體健康;有些人稍微累一點、稍微加班一點,他就崩潰了。這個邊界在於我們內心的證:找到感覺,維護我們身心的健康;不要那麼疲勞,始終能夠保持一種心平氣和的狀態,維持一生的平穩運轉。
一般的原則是,要在我們生命的不同階段做不同的事情。年輕的時候身體好,要多學習,多嘗試,多試錯;到了壯年的時候,要盡量取得更多的財富;到了退休的時候才能安心的修道。當然,我們年輕壯年的時候,也不影響抽出一部分時間來學習經典、來修身,把修鍊跟我們的工作和生活融合起來,而且做到相得益彰。為什麼可以?修身不就是加強我們的精氣神嗎?我們的生活、工作不就是精氣神的應用嗎?應該是可以結合好的。所以老子48章講「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是可以在兩方面有可能齊頭並進。修鍊講「法財侶地」,無財不足以養道。在物質與精神之間,可能會有矛盾,需要自己去取捨、去平衡。
強行者有志
勤奮前行,就能達到志向。
什麼是「志」?有些人說,我先賺一個小目標。當然,賺一個小目標也沒有錯,但是這屬於個人的生活目標、慾望,還上升不到「志」。什麼叫做「志」?為了國家、為了民族而努力而奮鬥。當然,為了我們個人的修身成就,為了我們復歸於朴,這也是志向。這句話跟本章全文結合,「志」就是行於大道,就是行道的終點,就是死而不亡者壽,修身成就了。
什麼是「強行」?在行於大道的路上,必然會有一些困難、會有一些障礙、甚至一些艱險,這個時候內心堅定、強行突破、努力前行,這就是強行。
什麼是「強行者有志」啊?我們有了志向,並且克服了重重的阻力,包括有形的阻力、無形的阻力,最終實現了人生的志向,這就是有志。老子第3章講「弱其志」,所以柔弱才是真正的剛強。我們是強行,但是具體的言行是柔弱的。唯有柔弱才能無堅不摧,唯有最柔弱才是最堅強,而且能夠達到目標。這就是強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不要失去自己的根基,才能長久。
什麼是「所」?字面意思上,它就是一個地方。比如:託兒所、派出所、招待所等等,現代漢語保留了所的這個含義。55章講「含德之厚比於赤子,兕無投其角,虎無措其爪,兵無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這個「所」也是地方,這個地方就是死地。因為含德之厚,所以無死地,沒有一個該死的地方,所以無法被傷害。
不失其所者久,這個「所」,也就是地方,也就是我們經常講的根基、根據地等含義。
「所」,有生命外在的部分:比如說我們生存的技能、事業、住所、金錢等等,不要被他人奪走、不要被傷害。失去了「所」,在人間我們就沒有立足之地了;「所」,還有我們生命本身內在的部分。因為我們生命是由形、氣、神組成的。形為生之舍,氣為生之充,神為生之制。我們這個生命包含了形氣神三個組成部分。
所以我們生命相關的有形和無形的部分都不要失去,都不要被傷害。有了好的外在條件,自然就能逐漸修出內在的精氣神,就能修到內明,就能不斷地改善生命的內在,逐漸彌補生命其中的不足、缺陷,自然就能逐漸做到了長久。
老子講「不失其所」,實際上就有「失其所」,就對着「失其所」。為什麼會「失其所」?為什麼老子專門提出不要「失其所」呢?是因為群眾當中有壞人,是因為我們內心有貪慾。所以這一章的第一句話就是「知人者智」。要有智慧分辨出來人群之中的壞人;同時也有自知之明,要懂得內心的慾望,不能太貪婪。有些人是智者,人群中的智者,懂得人性的弱點,會利用每個人內心中的貪慾,設下陷阱,設個套路,來騙取我們的存款、住所等等。一旦失去自己的住所、失去自己的存款,生活就會變得沒有着落,修道從何談起?而往往人到了晚年又失去可以重新再來的機會。所以這就是老子的智慧:告訴大家千萬千萬不要失去自己的根據地、自己的所。
同樣,我們還會跟上一句話:怎樣才能「不失其所」?以經解經,就在本章之中解決:既要有知人之智,同時還要有自知之明,同時還要有自勝之強,勝過自己內心的貪慾。知道自己有貪慾,還要勝過自己的貪慾。
怎樣做到「不失其所者久」的「久」?「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遇到困難,需要強行實現自己的志向。
死而不亡者壽
雖然死了,但是精神不消失,這就是做到了長壽。
生命是由形氣神組成的。有形的身體不會長生不老,一定會有消亡,有生就有滅;但是無形的精氣神不會消失,它在無形之中永遠存在,會復歸於朴,它就做到了長壽。這當然是要修鍊。
這一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前面七句話最終落到最後一句話「死而不亡者壽」,最後實現了人生的終極目標:復歸於朴,復歸於無極。
【總結】
這一章看似是由一些沒有相關的格言組成,找不到前後聯繫的脈絡。但是,我們仔細地把前後文對照着看、想一想,就能找到老子的思路、老子這一章的中心思想。我們作為一個人來說是無法脫離人類社會存在的,必然有人和我的關係存在。那麼,就要知人,還要自知;懂得戰勝別人,更需要克服自己的不足;懂得戰勝自己的貪慾,在物質上知足才是真正的富有;最終走向修道,精神層面做到真正富有;同時懂得不要失去人間的根基,才能在最後做到長生久視。
所以,這章是老子晚年非常非常成熟的智慧。他對人生、對人我已經看得非常地通透。給我們留下這八句話,值得我們好好地體會、回味。

加師傅微信諮詢:guizhen998

WhatsApp諮詢:https://wa.me/14422221313

事業升遷,婚姻情感,升學考試,工作面試,人際關係,疾病吉凶、風水擇吉等

贊(0) 打賞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明天機周易網 » 《白話老子》連載第33期:【知人者智】章
訂閱評論
提醒
guest
必填
必填,請填寫正確地址,方便以後聯繫
0 評論
內聯反饋
查看所有評論

QQ交流群電報交流群

文章內容很好,我要贊助作者!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

微信掃一掃打賞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請您發表評論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