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黄晓明
【原文】
故大制不割
【版本校订】
王弼本:
故大制不割
帛书本:
夫大制无割
北大汉简:
圣人用则为官长。
【校订】
故大制不割
【校订原因】
1、根据《庄子》相应引文,为“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辱”,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有详细论证;
2、查帛书甲乙本和北大汉简,均为“知其雄守其雌……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辱……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复归于无极”句式,据高明、刘笑敢等意见,此更合于古义;且婴儿、朴、无极,三个修身阶段性递进层次分明有序;传世本(王弼、河上公等)与帛书、北大汉简等不同之处,一个是调换顺序,为了两个朴形成顶真格;一个是修改白为荣,以不形成两个白重复(两个白,虽然字相同但是义不同),结果与《庄子》引文矛盾,与帛书和北大汉简不符,也失去了谿谷等修身递进的义理。
【解说】
28章难度比较大,同时还有版本的问题,同时还有一些解读的思路,要重新的思考。需要对28章做一个版本的校订。根据王弼通行本,以及历史上还有河上公本、傅奕本;新出土的帛书本、北大汉简本等等,我做了一个综合的校订,参见“版本校订”部分,就不再赘述。
那么这一章可以分成两段。第一段是三句话,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排比。
知其雄
知,表示内心特别明白。那么对知和识,我们可以做以下的定义。什么叫做知?内心自然流露,所以自然明悟,应用上可以灵活自如。什么是识?从书本学来为识,还没有在实践当中变成自己的知,还没有转识为知,所以在应用上还有滞涩。
雄,表示进取、积极、主动,去争取世间的功名利禄,争取世间的财富。因为他完全明白,需要积极主动,争取功名利禄,才能够有人间所认为的光明前景。
守其雌
什么叫做雌呢?安静、消极、被动,不去争世间的功名利禄。那守是什么含义?表示我们能否守住这个雌?不去积极主动争取物质财富,难免在生活当中,或许处于一种物质不丰富、金钱不充足的这么一个状态,难免会受到人的讥讽,会不会心动呢?然后守住这个雌,一心不动呢?
虽然心里特别明白,要进取,要积极,要主动,争取世间的财富、功名利禄;但是守住了安静、消极、被动,不争,放弃了这些世间的物质。为什么呢?因为道心出来了。我这一生需要成就,我这一生要一心求道,追求真理。他走上了求道,知行合一的道路。人生短短几十年,黄金的岁月也就是二三十年时间,这一生不能虚度,不能错失为人的机会,所以他走上了知行合一的道路。
53章讲: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为什么“介然有知”就“行于大道”?介然有知,最有可能的就是读经。读中华经典,《老子》《易经》《黄帝内经》等,读到感而遂通,开始转识为知,内心有了一点点的灵机。那么知行合一,内心也呈现出一条属于他自己的道路,可以行于大道了。
为天下谿
“为天下谿”表示开始修之于天下,心态开始放低,甘作天下人的小溪,学习一切需要学习的知识、经典。那么心态一低,慢慢的,从中得到的真知就越来越多。从开始的灵光一现,到犹如小溪一样的潺潺流水,从大道源头开始,源源不断而出,内心也就开始进入了一个不争的心态。不争,就不会产生矛盾,在生活之中只取能够生存的物质。那么他从事什么呢?他开始去传播经典,传递修身的方法,尽可能的去帮助他人。而这些跟世间的功名利禄是完全相反的,根本就很难赚到足够的财富。但是,因为每天所作所为都是对他人的真实生命成长有益的事情,所以,逐渐开始有德,始终有德。
常德不离
所以,德呀始终不离,每天都能有德。
复归于婴儿
从这句话可以明显的看到,在这个阶段,开始有明师指点,进入修身。修之于身,其德乃真。那么开始有德的同时,他的形体也开始变化。我们讲一般入道都在中青年,实际上形体开始有了僵硬。这个时候,形体开始有了变化,像婴儿一样的柔软,气质也随之改变,开始变得特别的柔软。这叫做复归于婴儿。第10章讲:抟气至柔能婴儿乎?43章讲: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所以有“言之教”,必然还伴随着无形的气质的渗透,也就是不言之教。这样在人间,他的讲话,就开始慢慢的有很好的效果。
“复归于婴儿”表示,重新回到了婴儿的状态。那么从一开始刚强僵硬的成年人的状态,经过初步的修身与行道,又重新的回到了柔软柔弱的婴儿境界。但是,复归于婴儿,和婴儿出生的时候懵懂无知的状态不同了。为什么?因为他已经逐渐明白了形而下的世间万物的运作规律,这叫做“知其雄”。
知其白
守其辱
什么叫做白呢?白表示,在人间的前景,远大光明。辱表示,在人间的前景暗淡无光。41章讲大白若辱,白和辱对。
为天下谷
谷,表示两山之间的低处,也有可能是一座山边经过雨水的冲刷而形成的河谷。
山为阳,谷为阴。66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32章: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所以,谷是山间的河流(峪),谿是山间的小溪。这是谿和谷的区别。大家今后到山多的地方多观察,自然就知道谿是山间的低处,谷是两山之间的低处,江是川谷汇聚而成,海是所有的江都流向了大海。谿谷江海,一个比一个低。那么我们就能理解,“为天下谷”,表示心态更进一步的放低,比原来“为天下谿”开始放低的心态,更低。
常德乃足
那么我们知道,越低,水就越足。所以,“为天下谷,常德乃足”。为什么呢?在实践当中,更能看到,每一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和长处,也更懂得用人。因为他的心态一低,人群自然的向他汇聚过来,这表示在人间,有志同道合的同道,可以一起去做更大的、更有益于他人的事情。那么既然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所以他的德就好像是川谷之中的水。比起山间的小溪来说,水就更多了,他的德就更加的充足了。
复归于朴
那么天下之意,表示行走于天下,汇聚天下人的力量,那天下能受益。自然他的德行、他的道行,都在逐渐的深化,从而进一步能够感通天地,感通万物,乃至感通大道,那么就逐渐到了一的境界。
一,就是混沌,就是太极。与“复归于婴儿”的区别在哪里呢?32章讲:道常无名,朴。那么“复归于朴”可以理解为“含德之厚比于赤子”(55章)。赤子,就完全地复归于朴,也就是大道。大道母亲刚刚出生的我,这个生命最初始的样子就是赤子,完完全全的赤足真金,浑朴未破。所以,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我们就能理解,唯有德足,才能复归于朴,感应到大道的深度更深,更加本体的存在。
知其白
这里的白是什么含义?这里的白表示,形而下的万物。视之可见,听之可闻,搏之可得,明白了世间形而下万物的运作规律,知其白。
守其黑
但是,要守住玄之又玄的大道。黑是什么呢?黑表示看不见。她不在眼耳鼻舌身意所能感知的范围。所以第1章讲玄之又玄,才能进入众妙之门。超脱了六根的认知,自然就开始进入了形而上的大道境界。在混沌之上为先天,先天之上还有先天。
为天下式
那么足以成为天下人的范式,所效仿的榜样。22章: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我们也可以看到,只有进入先天,抱一,才能够成为圣人,才能够成为天下式。
65章: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65章提到了“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这里显然指的是道治而非智治。道治也就是玄德的境界。
常德不忒
忒的本意是差错。常德不忒,表示跟道没有差别。21章:孔德之容,唯道是从;38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他的行为跟道就完全的吻合,也就是到了玄德的境界,已经不足以用厚德来形容了。所以,玄为黑,玄德自然也就是“知其白守其黑”的黑。
复归于无极
无极是什么含义呢?无极就是大道本体的意思。无极这个概念、这个名,是老子的原创。在老子之前并无“无极”这个名。在老子之后,《庄子》《列子》等出现了无极的名。我们探究老子“无极”的内涵,只能从无、极,以及上下文结合来理解。并根据后世周敦颐《太极图说》“自无极而太极”,联合来探究。
综合明清以来学者的研究,《太极图》主要源于道教系统的《太极图》或《太极先天图》,其基本线索一如南宋朱震所说,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修传李之才,之才传邵雍。种放以《河图》、《洛书》传李溉,溉传许坚,许坚传范谔昌,谔昌传刘放。穆修以《太极图》传周敦颐,敦颐传程颢、程颐。
所以,儒家思想的太极图说,实际上是得到了道家高人陈抟的传授《先天图》。
那什么是太极呢?《易经》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孔颖达疏: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易纬·乾凿度》: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浑沦,也就是太极。
什么是无极?要结合老子的全文思想。老子全文讲无、无为、无极。那么第1章开篇就讲有、无。什么是无呢?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无法认知的世界,这就是无、无界。什么是有?六根可以认知的世界,为有、有界。什么叫做徼?有无之间为徼。这就是有无相互转换的界面、通道、机制。也可以称之为有无界。什么叫做极?极的本意就是栋,就是房屋的最高处,也处于最中间的位置。所以,极,本身也有极致、最高的意思。如北极,到了最北边;南极,到了最南边。但是物极必反,到了极致处,也就走向了反面。这就是“正复为奇,善复为妖,孰知其极?其无正。”所以无极也就是“无的最高、最极致、最深度”,实际上就是大道的本体。
老子用水来形容道的各种觉受:第4章的冲、渊、湛,25章的混。同时我们也注意到,郭店楚简有“太一生水”。所以水是大道的觉受,大道在人类六根之上的元神感应,并反映到大脑识神的觉受,是水的各种感觉。
既然是大道给人以水的觉受,所以,也可以用无的最深度,来描述无极,即大道本体的存在。结合第4章,无极即无界的最深度,是道沖,空空如也。但是,道沖而用之或不盈,又源源不断的涌出像水一样的东西;逐渐出现象物精信,惚恍窈冥;逐渐产生了天地的雏形。那么此状态下,演化到了无界的最表层“混沌”,即25章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也就是太极。老子从无的表层“太极”,逐渐深入返观到无的极致,也就是无的最深度“无极”。那么感官的觉受如第4章所言“湛兮似或存”,犹如非常透明的水,似存或存。
复归于无极,重新回到了无极。说明以德求道,最终以德证道了;也说明,我这个生命,本来源于无极,所以才有可能重新回到了无极,最终的归属在无极。
那么我们对第一段做一个总结。
当把这三句话对齐之后,就能看到是修行的递进。
所以,我们能看出来第一段讲的是成圣之路的三个阶段,里程碑:
第三步,复归于无极;上德不德,玄德,深度感应大道,触及大道本体,无极。
朴散则为器
什么是朴呢?朴就是原木,未经雕琢切割,浑朴未破。这是朴的生活意。那么老子在这里显然不是用的朴的原意。32章:道常无名,朴;对朴做的定义、创意。朴,就是道,原意是木器。《庄子》曰: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这是取得朴的原意。《易经》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所以朴散则为器,原意就是把原木切割为木条、木板,结合榫卯工艺制成木器,做成家具,等等。那么在老子定义当中,朴散则为器,就是道生万物之义。
圣人用之
什么是圣人?用《易经》的三句话来表达。
第一,实修: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地;
第二,参悟: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到了明心见性的境界;
第三,道行:先天而天弗违;进入先天境界。
那么做到这三样,即圣人也。
触及到的大道本体自然能“用”。第4章:道沖而用之或不盈;第6章: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是大道之用。那么45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这是圣人之用。圣人感通大道,他自然能够用道。用道做什么呢?作用于万物,作用于天地。
圣人用之的之是朴。那我们会想为什么不用无极呢?无极是大道的本体。所以,道之体和用是不同的。
则为官长
圣人用之则为官长。圣人可以用道,为万物之官长,能够统御万物。37章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所以,圣人是用朴来统一万物,为万物之官长。
故大制不割
具体讲,因为道母与万物为母子关系,有一个无形的联系。所以,圣人用道,自然就形成了一个互相关联的整体,没有割裂成一个一个分离的万物。
这个制,左边的应该是个朱。朱,从小篆字体看,实际上也是一个木头;加个右边的立刀(刂),其本意就是对树木进行切割、剪裁,以便制作为木器。
古人把树木锯下来,不是做房梁,就是做车辆,要不就做木器家具。但是,这些都需要有尺寸的限制与制衡。所以在制作的时候有具体的度量和衡量标准,就引申为制度。并应用到国家管理的各种制度的上面。那么国家的各种管理制度一定是有很多。
老子用朴,主要形成一个大制,形成一个整体。大制表示是一个整体,并没有分裂(割裂)为各种制度。为什么呢?因为圣人他是在道的层面来治国,所以是大制不割,并没有像“朴散则为器”一样割裂为各种有边界的万物。我们人类被六根遮蔽,有了眼睛,观察到万物都有边界,每一个都是割裂的、分离的,对吧?实际上,在无形的层面,万物都是有无形的联系而形成了整体。
那么圣人治人事天,他面对的是天地,面对的是百姓,面对的是万物。如何做到大制不割呢?在第6章学到“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圣人与大道之间的联系是绵;在第5章学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圣人与天地的连接是中道;那么圣人与百姓之间的连接是什么呢?就是67章讲的“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表示圣人之心与百姓之心有无形的联系。无缘大慈。
所以圣人通过“绵”“中”“慈”的通道,与道天地人形成了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从而做到了大制不割。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理解了朴、制、割的汉字的语义,第二段的语义就显得非常的贯穿、透彻。用朴的顶真格,把第二段与第一段联系起来,整章就显得浑朴未破,形成了非常完整、前后贯通、回味无穷的一个章节。也是《老子》的名章。
【总结】
中心思想:圣人成圣道路的三个阶段、路线。
知识点:朴、无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