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道
明天机

《白话老子》连载第27期:【善行无辙迹】章

eb1365d8e8173adf86b07b9f7cef7ee4
白话老子》27期:【善行无辙迹】章

讲述:黄晓明

【原文】

善行无辙迹

善言无瑕谪

善数不用筹策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

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是谓袭明

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

不爱其资

虽智大迷

是谓要妙

【解说】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我们把这27章的七个善起个名字叫做“七大善”。这是为什么呢?一个是便于记忆;一个呢,跟第8章的“居善地,心善渊……”形成了对比。第8章的“居善地,心善渊……”,它也是七个善,但是因为它的字短一点,所以把它叫做“七小善”。这个仅仅是为了便于大家记忆,以及我们提起来的时候,言简意赅:一说“七大善”,那我们就知道这是27章;一说“七小善”呢,就是第8章。本身它是一个帮助记忆的小技巧,没有多少含义,不等于说“七大善”就比“七小善”要好、要大,仅仅是因为它的句子比较长一些而已。

善行无辙迹

我们刚开始学《道德经》的时候,往往会把“行”理解为行走,它其实不是。比如25章讲的“周行而不殆”,它是大道的运作、运行。那么53章讲的“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这个表示他行走于他自己的、通往大道的道路上,他开始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去帮助除了家庭之外的其他成员。那么70章讲“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所以传统讲“知行合一”,我们就从老子这里发现是“知”在前,“行”在后,有了真知一定就会行于大道。

那么这个“善行无辙迹”,说的是善于行于大道,但是,没有留下痕迹、辙迹呢?一个是顺势而为,所以没有明显的后天人为的、造作的痕迹,非常地自然,无迹可寻,那是因为它好像是本来如此。我们形容一个人很自然的时候,往往说是“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因为羚羊本来就有角,对吧。一个是无形而为,就是圣人通过内心的无形的通道感通大道、感通天地万物,从而作用于天地万物。因为他是在形而上的层面而为,所以,就没有留下形而下的痕迹。

善言无瑕谪

“言”有多个含义:可以是管理教化百姓,如17章讲的“悠兮其贵言”;也可以是传授学生,如43章讲的“不言之教”,隐含了一个言之教;也可以是第5章讲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是对天地发言。也可以理解为立言。“瑕”是什么呢?它是玉上的斑点、不足。“谪”是批评、吹毛求疵。善言是没有缺点可以指责的。

那么我们知道老子立了五千言,老子这五千言它是没有瑕疵的,是找不出一点问题。比如54章讲“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这个立言就无懈可击。为什么呢?它分五步走:第一步是修之于身,搞好自己的身心健康,不要给别人添麻烦,这是独善其身;然后,修之于家其德乃余,把家庭建设做好了,开始有余了;这个时候,可以修之于乡其德乃长。我们生活当中啊,往往很多人他会比较急于走向社会去做好事,但是他忽略了最基础的修身以及家庭建设,他就容易出问题。而我们按照老子54章讲的五步走,去做,他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也不会产生任何家庭矛盾和社会矛盾。因为最基础的修之于身其德乃真,把“真”这一点做到了。

善数不用筹策

“数”,指的是计算;“筹”“策”,是用竹子做的辅助运算的工具。那么,这里的筹策显然是跟国家大事有关。成语有“运筹帷幄”,现代汉语留下的决策、政策等等,这都说明筹策是跟国家大事有关的;也因为本章的立意就在国家管理的层面上。

那为什么“善数不用筹策”呢?因为国家管理所运算的范围远远超出了筹策所能表达的,筹策不足以作为辅助运算的工具。

那“善数不用筹策”指的是什么呢?指的是在老子那个年代,作为圣人级别,他是用他的元神和识神结合起来同时运作:用识神来做逻辑推演,用他的元神的灵感来做出决策,反复地推演运算,在他的大脑当中把军事、外交、经济、人民的思想动态、与邻国的关系,合在一起来推演运算国家的政策、重大的决策等等。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这个指的是古代的门。当然我们现在也能看到木质的大门:有两扇对开的户,左右户有两个竖的木头,然后有个横木。这样,就把门关起来了、关闭了。横木叫做关,竖木叫做楗。这是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没有关键就好像没有锁。但是,这个门户是紧闭的,所以也打开不了。

那么在这里是什么含义呢?有两种解释。56章“塞其兑闭其门”,这里的解释指的是修身,虽然没有有形的关楗,但是可以把生命的能量锁紧在体内而没有泄漏,故能够不断地积精累气,从而道业进步;更准确的解释应该是治理国家,指圣人用慈爱来管理国家,那么百姓自然心悦诚服,就好像是孩子不愿意离开他的慈母一样。虽然门上没有关楗,但是,他不会离开这个国家,这叫做善闭。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结”是什么含义?原来没有联系的人开始结识、开始结交,最后团结起来。就好像我们熟知的桃园三结义,就好像是原来没有联系的几个绳子打了一个结,结果成为了一股绳子,它的力量就大了。所以这个“结”啊,是团结,善于把人民团结起来,虽然没有有形的绳来约束,但是紧密团结解不开。团结有力量,那么这个国家就能够兴旺发达,所以是个好事,是个吉。

那么圣人治理国家有什么特点呢?圣人有慈爱、有宽容、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国民,鳏寡孤独废疾皆有所养。而自己的用度非常地节俭,遇事敢于承担,“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但是,有了功劳不居功,有了利益不争先,自然做到了天下人心悦诚服,天下归心。老百姓团结一致,这叫做无绳约而不可解。那么,这些都不是那些用有形的关键、有形的绳约来束缚、来控制百姓的统治者所能理解的。

是以圣人

那么我们可以理解上面讲的“五善”,集齐了上面讲的五善,他就是圣人。

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从圣人的角度看,人民是最重要的,要让这个国度当中没有一个弃人,都要给他安排一个合适的工作来做,这就是圣人的特点。我们一般人会认为在生活当中、在社会上,会觉得有些人没有用途:可能他的身体有残疾,可能他的思想有问题,可能他的思想比较偏激,他的行为容易走极端,我们要放弃他。这实际上是不对的。为什么呢?因为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人,你哪怕觉得他身体有残疾,精神有问题,他都是国家不可或缺的,甚至他是老人我们都应该救。比如新冠疫情,在国外很多老年人就在养老院当中被抛弃了。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医疗资源受到了挤兑,救不过来了。实际上这是社会达尔文主义,是人类进步的倒退。

我们人类如何一步一步走向理性,离开丛林法则呢?第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那么人们的思想境界也相应地到达一定水平,才能逐渐脱离了丛林法则,对社会当中的弱者给予关怀、给予关爱。所以,才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鳏寡孤独废疾皆有所养”。那么这里老子进一步提出来叫做“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在这个社会上就没有一个人是没有用途的。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这就是说我们生活当中的每一点资源、每一点物质都不能浪费,都不能轻易地放弃,要让它物尽其用。比如说在中国北方,每一滴水都是非常地宝贵,那么我们洗菜的水、洗米的水,这些都要被充分地收集起来,经过处理,然后,可以用来冲洗厕所。那么我们现在大量地推广垃圾分类,要去争取有效利用原来认为的废物,少给自然界带来污染,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存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就是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以上两句,讲了管理国家的两个基本要素:人和物。

是谓袭明

什么叫做“袭明”呢?这个“袭”呀,上面一个“龙”,下面一个“衣”,说明它是个绣了龙的一个价值很高的大衣服。那么这个“袭”有两个含义:第一,“袭”表示你要承袭、继承古人的这种智慧。第二个是什么呢?它有遮蔽、遮掩的意思。所以,“袭”明的这个明,是大家所不容易看到的,不容易认识到的。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常善救人,故无弃人。”这两点,是大家需要继承、也是不容易被认识到的、被遮蔽的“明”。为什么这两点叫做“袭明”呢?第一,每个人都具有他的用途,即使是你认为的没有用的人,被社会所忘记所遗弃,其实都可以给他找出一个合理的恰如其分的用途;第二,人一旦被社会所遗忘所抛弃,他的内心难免会生出怨恨,时间长了,积累多了,就很可能给社会带来有形的危害。那么,无形中呢?人间有怨气,有大的怨气,是否天地之间的气化就会出问题?32章讲“天地相合,以降甘露”。那么是不是就有天气不能下降、下降到地;地气不能上升、上升到天这样的一个天地气化的问题呢?

那我们说“常善救物,故无弃物”,现在讲的废物回收、垃圾分类,对未来的社会有很大的好处,能够对我们的自然环境得到很好的保护。

所以这个“袭明”啊,就是老子的远见卓识,超出一般人的思维境界,一般人看不到环境保护问题,看不到环境的升温问题,看不到在人间这些被抛弃的人给社会、给天地带来的危害。所以,古人的这种智慧难以承袭,所以是“袭明”。那么我们就要去努力学习、去承袭这种被遮蔽的明,就要通过不断地精读老子、逐渐进入老子的这种思维的境界。

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什么叫做“善”?这个“善”,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好人,这里的“善”是善于的意思。善于行,没有“辙迹”;善于言,没有“瑕谪”;善于数,不用“筹策”;善于闭、善于结、善于救人、善于救物,都是善于的意思。

那什么叫做“人”呢?第一,有天地之心曰人,心中要有天地;第二,25章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要法于天地。有这两点,才算得上是是人。

那么,既然一开始有了天地之心、开始能够法于天地了,这个时候,好像小孩一样蹒跚学步,刚开始行于大道。但是,还做不到“善行”,还做不到“善言”,是不善人。这个时候,“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你要作为善人的助手、借鉴。“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你要向“善人”学习,以他为师。“善人”呢,是指前面的五善,只要做到任何一善,他都是“善人”;“不善人”呢,要与“善人”一起团结起来,形成一个团队,走向社会,去做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去做有益于人类的事情,这叫做“或行或随”。所以,“善人”是在前面带路的、带大家行的,同时作为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是在后面追随的,同时作为老师的学生和助手。

“资”,就是帮助、助手的意思。古人的“行”啊,它的确也是有行走的意思,为什么呢?要坐着马车,行走于天下,传播他的思想。过去孔子,为了推广他的学说和思想,他带了很多学生,坐着马车行走于中原大地,最远好像走到了浙江、江苏的这些个地方。

所以这个“行”,既是行于大道的行,也有奔走的意思。那么我们现在到了网络时代,可以通过网络的“云讲堂”来传播经典的思想,但是也难免今后要走遍全国,到线下跟大家去交流,口传心授、言传身教。未来,我们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到全世界,一样可以用推特、抖音、Facebook 、Youtube这些线上的工具,但同样地也避免不了、代替不了今后我们要走向北美、欧洲、中东、拉丁美洲、非洲,来线下传播经典、传播修身,依然避免不了要使用现代的交通工具,汽车、高铁、飞机等等。虽然说行于大道,这个大道是心中的道路,实际上也离不开现实的道路,行走于现实的道路之中。

不贵其师
不爱其资
虽智大迷

是谓要妙

那么,有前面的“五善”的任何一善即可为师,但是,他还不是圣人。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生活当中,即使有圣人,但是“道隐无名”啊。我们见面,未必能够认知,也未必有缘能够见面;见了面,你也未必能到接受他的学问、修行的程度。所以,但凡有一善能够教你一点,这就已经非常好了。所以,“不善人”要贵其师,“善人”要爱其资。这样,我们才能够相伴走完我们这一生的、行于大道的道路。如果说学生盯着师的不足,对他就不够尊重、不贵重;老师觉得学生水平太低,对其不爱护,这些都属于小聪明而没有大智慧,内心还有迷惑,还没有到明的境界。

那么,我们反过来就要做到:不善人要贵其师,善人要爱其资,这就是行道的要窍和美妙、奥妙、巧妙的地方。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的生命非常地短促,叫做“人生苦短”。当我们刚刚成熟的时候,我们发现开始在走下坡路了,人生的黄金的岁月转瞬即逝,所以这一生可能就蹉跎而过,无法能够修到一个理想境界。过去孔子讲“朝闻道,夕死可矣”,那也仅仅是“闻道”,他还没有“得道”的。所以说没有老师的点化,这个老师没有道统的传承,那么很多东西是我们一辈子无法悟出来的。

什么叫做“道统”啊?“道统”就是在历史上至少有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2000年的传承,各种思维各种境界他都非常地全面、非常地圆融,他能够传递给你修道的种子、给你点化。如果我们闭门造车没有老师的指点,一眨眼十年过去,再眨眼二三十年过去,人生就要走到尽头,我们人生有几个十年?真正能够修道的、精力充沛的黄金岁月又能有几个十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贵其师,他能给你点化。

那什么叫做“点化”?点化有两个含义:第一个“点”叫做指点,指点学习经典,指点修身的关键;第二个“化”叫做变化。有了这个指点,你才会变化。那么这个“点”,还有一点点的意思。可能老师只给你传递的只言片语,只给你点化了一点点、只给你传授了一点点的信息,就足以让你产生巨大的、脱胎换骨的变化,所以叫做点化。

传统讲“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只有遇到了老师的这种点化,我们或许才能够真正明白这句话的含义,所以我们要贵其师,要重视、要尊重、要尊贵你的老师。因为他给你点化,内心贵其师也才能够接受这种点化。这种点化可以让我们的生命在最年轻、最宝贵、最黄金的时代缩短摸索的过程,迅速地走向大道,迅速地在心里面建立一个跟大道的联系,形成属于自己的行于大道的道路,而这条道路往往是独特的、是不可复制的。

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学习经典、我们修身,其实只要是有比我们高明的、能够跟着学习的,那就是我们的“师”。

【总结】

中心思想:集齐“五善”方为圣人,才能进入“袭明”的境界,才有这种智慧,发现每一个人都有他的用途(善救人而无弃人),每样东西都有它的用途(善救物而无弃物)。

定位:凸显了“师”在我们人生中的重要性,尤其是修道的重要性。

…分享这篇文章…

加师傅微信咨询:guizhen998

电报(TG)咨询:https://t.me/Minlee998

WhatsApp咨询:https://wa.me/14422221313

事业升迁,婚姻情感,升学考试,工作面试,人际关系,疾病吉凶、风水择吉等

QQ交流群:992663630

电报交流群:https://t.me/mingtianji123

电报易经资料分享:https://t.me/+gRFf6IBNgyc5ZDcx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明天机周易网 » 《白话老子》连载第27期:【善行无辙迹】章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必填
必填,请填写正确地址,方便以后联系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QQ交流群电报交流群

文章内容很好,我要赞助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