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字的起源
「震」是會意兼形聲字。小篆從雨,從辰,會春雷一聲蟄蟲蘇醒之意,辰兼表聲。隸變後楷書寫作「震」。
《說文·雨部》:「震,劈歷,振物者。從雨,辰聲。」(震,霹靂,使萬物振動的疾雷。從雨,辰聲。)
此字需要分成兩部分來解,下面為辰字,上面為雨字。
辰字又可以拆開,廠為某個地方,空地等,其代表場地的字有廁,廈,廂等,再添加其他字又可以擴展延伸,比如崖,為山上的某個地方。辰字的下面則是蟲子蠕動之象。上面的雨是天上落水的會意字。即下雨后土地滋潤,底下潛伏的蟲子開始復甦。此以驚蟄春雷為標誌,故震為雷,為驚蟄交氣的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