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道
明天机

黄帝内经》—天人合一论养生、诊治疾病以求阴阳(11)王洪图

…分享美好…

现在讲《阴阳应象大论》的第六段,也就是教材的41页。这一段给它做个提要,是以天人合一论养生。从天人合一的这个角度,来讨论养生问题。上一段不是主要在讲阴阳吗?从阴阳的角度调节养生的吗?谈养生问题。这一段是以天人合一论养生的问题。我先读一遍:“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帝曰:何以然?歧伯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唯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象雷,逆气象阳,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这一段主要是讲的养生的问题,它讨论的方法,是以天人合一这个角度。换句话说,把人也作为一个小天地来看待。人和天地是相应的,这么一种思路。“天不足西北”,“天”就是阳,西北方寒冷,也就是说西北方比较寒冷。寒冷属阴,所以西北方阳不足,相对而言它阴过盛。所以“天不足西北”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天”是说的阳,“积阳为天,积阴为地”。西北方是寒冷,西北方是阳气不足,所以“天不足西北”,就是西北方阳气不足。“故西北方阴也”,所以说西北方就属阴,因为它阳气不足。“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右耳目,耳目在上,本来是属于阳。但是按“左右者,阴阳之道路”,右侧它本身又属于阴,在上的耳目应当属于阳,但是右侧又属于阴,所以右耳目就不如左强。换句话说,右耳目就不如左明。相对而言,在上的耳目,如果是左侧的,在上为阳,左侧为阳,所以左侧的耳目应当明。也就是应当属阳的阴偏盛,右侧属阴,“左右者,阴阳之道路”,所以耳目在上属于阳,但是右侧又属于阴,所以说右耳目相对来说就不如左侧聪明,这也是一种取类比象的方法,把人和自然界联系起来了。西北方属阴,而人右方也属阴,属阴的阳气不足,所以右耳目阳气不足,所以不如左侧聪明。另外相反的,“地不满东南”,这个“地”就是说的阴。东南方阴气不足,你也可以理解为东南方地势低下,所以它就不足,但是实际上地还是指的阴。阴不足,相对来说阳气就偏盛,所以说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不如右强也”。对于人身整体而言,耳目在上属于阳,手足相对来说就在下,在下的就属于阴。如果右手足也是在下,右边也属阴,那应当右手足强,所以它说左手足就不如右强。也就是说手足在下,左侧为阳,那等于说是阴中之阳,它阴不足,所以应当属于阴的,但是它阴不足,所以左手足就不强,而人右手足强,就是从阴阳多少,阴阳盛衰这个角度来想的。也有人分析说是和人的大脑左半球,右半球联系起来了。联系是可以的,但是《内经》时候它并没有联系这个,它只是把天地的阴阳和人体的阴阳这样一种联系,用自然界的阴阳盛衰,解释人体的右耳目不如左明,左手足不如右强。当然这个不能绝对看待,那确实也有人就是左撇子,左手足不如右手足强,有这种人,相对来说还是右侧手足强的人多。

   帝曰:何以然?说是为什么这样呢?歧伯又进一步解释刚才所说的道理,看它为什么左手足不如右强,右耳目不如左明。歧伯进一步解释说,“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这个东方,其实就是指的东方和南方。是吧?“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东方也属于阳,当然南方火热之气盛,所以南方也属于阳,就是“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阳气精气并于上,从人体来说,清阳出上窍,所以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那就上明而下虚,则上面就聪明,下边就不足,所以就使人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左边属阳,使人耳目聪明,因为上面属阳,左边也属阳,所以使耳目聪明。手足呢?手中在下属阴,所以手足就不便。相反的,“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上则下盛而上虚”。西方属于阴,阴者其精并于下,阳在上,阴在下,右侧为阴,所以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阴气有余而阳气不足,下面盛了,上面阳气不足了,所以耳目不聪明。但是因为精气在下,所以在下右侧之手足就有力,手足便。但是话说回来,如果“俱感于邪”,上下都感受邪气的话。那在病态上怎么样呢?在上则右甚。因为上部阳气不足,右侧阳气不足,所以右甚。在下则左甚,在下就属阴,在下左边就不足,阴气不足,所以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所以说自然天地阴阳不可能是完全的,自然有一方虚,有一方实,所以这里说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在上部的那就是左侧充足,而右侧偏虚;在下部的就是右侧充足,而左侧偏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那么邪气侵入的话,就往往的容易侵入虚的那一侧。

  我们看下面那个自然段。“天有精,地有形”,这个“精”是讲的气,天有气。这个“形”的指的质,形质。就是阳气阴形,天有精是讲天有气,地有形是讲地之质,形质。“天有八纪”,“八纪”是指的八个主要的节气,也就是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还有“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是自然界一年365天中的主要的八个节气。“天有八纪”,用这八个节气来划分时段,来划分一年气候的变化。“地有五里”,“五理”是指的五方之地理,也就是东西南北中的五方之地域。就是说天为阳,可以分为八纪,从八个节段来划分它。地有五里,地为阴,可以分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五个区域。“故能为万物之父母”,天为阳,地为阴,天有八纪,地有五里,这样的话才有阴阳各种各样的变化,才能为万物之父母,才产生各式各样的万事万物。是说天有精,地有形,阴阳即使是上为阳,下为阴,但是阴阳又互有不同,有的时候阴多,有的时候阳多,多当中也还不完全一样,少当中它也不是完全一样,有各式各样的变化,所以才产生万事万物。天地阴阳变化是很多的,所以才能够产生不同的事物,这也是很自然的。有的事物阳偏盛,有的事物阴偏盛,也可能性有的事物是阴阳都偏盛,有的阴阳都偏衰。偏盛也有盛多盛少之区别,偏衰也有衰多衰少之差异,因此可以产生万事万物。在《内经》的学术观点里面,有的时候命名事物说这个东西叫什么,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从他所包含的阴阳多少盛衰来命的名,因此这个事物的名称是非常多的。但是命名的一个重要原则之一,那就看它的所包含的阴阳多少。大家熟悉的咱们中医里头,十二经脉里头有三阴三阳,还有再分成手足,等等,这就是根据阴阳多少来划分的。正是因为天有八纪,地有五里,各式各样的不同的情况,天地阴阳相交合,才能产生各式各样的事物,万事万物,所以说能为万物之父母。

  下面又讲“清阳上天,浊阴归地”。这个开头就讲了,“积阳为天,积阴为地”,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天地的阴阳变化,动静变化,神明为之纲纪。这个“神明为之纲纪”,还是指的阴阳为之纲纪。也就是《阴阳应象大论》开头所讲的,“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所以“神明为之纲纪”同样是讲的神明之府,和开头讲的那一段话意思是相同的,同样是讲的阴阳的变化,在这里。“故能以生长收藏”,所以阴阳不断地这样地变化,天地阴阳不断地变化,天有八纪,地有五里,自然界才可以产生生长收藏,这样不同的生化过程,终而复始,每一年每一年都有生长收藏,有时候按五行来说,就是生长化收藏,终而复始,不停地在变化,这是自然界的现象上是这样的。那么人体养生应该如何呢?人和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天一合一是古代的哲学观点,自然界是这样,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有这个神明为之纲纪,能有生长收藏这样周而复始的变化,人也应当效仿天地,那样才能够有利于健康。也就是说养生很重要的一个道理,就是要取法于四时,取法于自然和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要适应症这个规律,人体才能健康。所以它说唯贤人上配天以养头”,“贤人”也是指的懂得养生之道的人。“上配天以养头”,清阳为天,头为清阳,清阳出上窍,所以懂得养生之道的人,要上配天以养头来养阳气,使得阳气充实,这样的话头脑才能清醒。有浊阴之气填在空窍,那不说是昏迷不醒了?或者头脑昏沉了?头脑必须有清阳之气充养着才能精明,所以“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不是又有句这样的话吗?中医理论当中叫做“头为诸阳之会”,阳气都升于头,头脑才精明,所以说懂得养生之道的人要养阳气,使阳气充沛来使头脑清醒。“下象地以养足”,取法于地来养浊阴,使下面的阴津充沛,阴津充沛来养下焦。这个“足”其实也就是下焦的意思,下为阴,足为阴,要使它的阴津充沛,这样的话,阴津充足下焦才充实。“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也养足”,地为阴,要静,要稳重,要敦厚。“中傍人事以养五脏”,五脏怎么样调养呢?养五脏要像人事之间那样和为贵。人事之间要和,五脏也要和,如果五脏不和争起来那就是病态。如果人事之间,社会上不和,争起来,那就是战争,那就是混乱,秩序的混乱。因此,和是一种调和,是一种正常,是一种良好的现象。怎么样养五脏呢?就要像人事之间的关系那样让它调和,想办法让它调和,不要让它分裂,不要让它抗争,所以“中傍人事以养五脏”。

   “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这也就是咽的意思。天气通于肺,肺吸纳自然界的清气,自然界的清气从肺吸进来,所以“天气通于肺”,从鼻而吸,通于肺。这个“地气”就是讲的水谷之气,水谷之气通于咽,实际上通过咽喉而入于胃,“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咽)”。“风气通于肝”,肝主东方,属木,应于春季,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也就是前面我们讲的那一段谈到过的问题,所以是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雷气”就是火之气通于心,心为火脏。“谷气通于脾”,这个“谷”可不是水谷之谷,这个谷是山谷之气。山谷,两山之间这块盆地,这块平原,山下,那都叫做谷,这块地方能够存储很多东西,能够化生万物。脾土、脾胃也是存储很多东西,能够化生精微来滋养全身。就这个意义上来讲,说谷气通于脾,脾脏和那个气相通应,能够受纳万物,受纳很多东西的,受纳存储,然后化生精微,所以“谷气通于脾”。我为什么特别强调这个谷一定要理解为山谷,而不要理解为水谷?因为有很多同志,念了《中医基础》之后,就是脾为水谷精微化生的地方,一看到这个谷就是谷了。咱们那个《内经》原文都写的繁体字,你要是水谷的谷,它应该写成这个“榖”,因为现在这个字是山谷之气,山谷的谷,这是“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雨是水之气,肾是水脏,所以说“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手足阴阳六经,合起来十二经,就好象自然的山川河流那样流动着气血。“肠胃为海”,胃为水谷之海,这个海就讲的是水谷之海,存储水谷的,所以“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上七窍,下二窍,是水气之所注,九窍为水注之气,也就是九窍为水气之注,水气所贯的地方。这个水气就是讲的精液、精气,九窍虽然暴露在外,但是它是五脏所产生,精气所贯注的。

  这篇文章前面讲到了,说肾开窍于耳,心开窍于舌,肺开窍于目,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等等,那都是窍吗?那都是五脏之气所贯之处。所以叫“九窍为水注之气”。咱们教材上引了张介宾的注,他说九窍为水注之气,就是九窍是水气之注。水气就是精气,五脏化生的精微之气,津液,所以九窍是应该有津液的。而且张介宾注上还说了,他说耳似乎是干,没津液。他说也有,那个耳垢就是津液干燥所化成的,只不过不是太明显。换句话说,九窍的功能,九窍滋润不滋润,实际上是反映了人体的健康状态,反映了五脏的功能状态,而不单纯是一个窍的问题,不是局部的问题,所以叫“九窍为水注之气”。再有,他又拿自然界的一些现象来比喻人体,说“以天地为之阴阳”。说天地的阴阳变化怎么样呢?说阳之汗,人体的汗,这个阳之汗是由于人体的阳气鼓动而产生的汗。换句话说,人出了汗,是需要阳气的鼓动。《素问》的《阴阳别论》上说,“阳加于阴,谓之汗”。《阴阳别论》上讲了,汗是怎么出的?它说汗是阳加于阴。“加于阴”就是作用于阴,阳气作用于阴而鼓动了津液外出,这就是汗,正常现象是这么出。但是病理上那有各式各样,但是总也离不开阳加于阴这个基本过程,所以它叫“阳之汗”。人体内阳气旺盛所出的汗,跑跑步,动则生阳也要出汗,阳气鼓动了,津液出来了,所以它叫“阳之汗”。这阳之汗就比喻为天地之雨,就好象自然界下的雨一样。“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人体的阳气,就好象自然界的疾风一样,运动得很快,不停地在运动当中。“以天地之疾风名之”,这句话将来在讲《生气通天论》的时候会用上。用上什么了呢?就是在讲自然界的六气引起人体生理功能改变而出现状态的时候,他说因于风,因于暑,因于寒,因于湿等等,其中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一句话叫“因于气”。将来我们讲《生气通天论》要讲到的,这个《生气通天论》上有。说因于寒,出现发热什么等等症状,没汗。因于暑,又出现暑病,因于湿又出现什么病,最后出个“因于气”。那么有的注家根据前后文例上说,前面说因于寒,因于暑,因于湿,这怎么就是因于气了呢?说这个气就是风。为什么说是风呢?说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所以说是气,也就是天地之风,也就是风。有的注家就根据这句话来注解那个,所以我在这先提一下,就是人体的阳气,就好象自然界的疾风一样。换句话说,把人体的阳气可以说成自然界的风,以天地之疾风名之,叫做风。因为人和自然界是相通的,人是一个小天地。所以天地有山川,人也有山川,川是经脉,山谷就是脾。对不对?自然界有雷,雷就是暴气象雷,等等。下面“暴气象雷”,人体发怒之气,叫雷霆之怒,中国的传统上习惯用语就这么说下来的,就好象雷一样。“逆气象阳”,这个“逆气象阳”是指的火热之气上亢,所以“逆气象阳”。阳气是比较向上的,阳气是热的,这个逆气是指火热之气,人体的火热之气上逆。换句话说,这是亢于上的火热。“暴气象雷”,就是人体的暴怒之气象雷,但是火热之气它容易上亢。为什么火热之气容易上亢?是指什么呢?火本身是上亢的,火性炎上。但是这不是联系到情志的改变吗?暴气是指暴怒之气,象雷,情志的改变,郁久都可以化热,所谓五郁化火,五郁或者说五志,五志之郁,情绪,喜、怒、悲、忧、恐都可以郁而化火。所以不是后世有“五志化火”之说吗?“逆气象阳”,这不是把人体的怎么样养头,要象天一样,上配天,要象天一样来养头,下象地一样来养足,中傍人事来养五脏。然后又讲“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咽”,天是自然界清气从鼻而吸入于肺。“地气通于咽”,是讲水谷精微之气,通过咽而到达于肠胃。“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象雷,逆气象阳”。“故治不法”下面治病,诊治疾病,这个“治”包括诊治,包括治疗都在内了。“不法天之纪”,如果不按照天地这个自然规律,去诊断疾病,去治疗疾病,也就是因时制宜的问题。“不用地之理”,不根据自然界的环境的改变,东西南北中五方之理的变化,“则灾害至矣”,也就是离开时间、离开地点,那样再去诊断、治疗疾病,那没有不出错的,不但不能治好病,反而引起灾害。这不是吗?人的生命和自然界是相通应的。人的生命就和自然界天地阴阳是一样的规律,它是这么看待问题的,天人合一的。因此诊治疾病的话,应该根据时间的不同,季节的不同,根据五方地域的区别,来诊断来治疗,这样才是正确的。否则必然出现不好的结果,所以说“灾害至矣”。

  最后一段所谓“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等等,一直到结束,这段我认为是应该背下来的。理论重要不重要呢?重要。好记不好记呢?好记,没什么不好记的。但是这是最基本的东西,而且这里最容易出错的,就是“谷气通于脾”的谷气问题。我之所以这么说,几次考研究生、考博士,让他把这话给我解释解释,“谷气通于脾”,多半都解释成水谷之气了。脾胃是化生水谷精微的地方,那前后文义不通了,水谷精微怎么跟雷联系成了,怎么跟雨联系成了,怎么跟山川跟海联系成了,对不对?所以这一段的理论是很重要的。尽管它比较好记,你说直接地联系到看病上去了,这个不直接。拿这个直接怎么去看病?我说是不直接。但是这个理论那才是很重要,不是直接的,但是间接的作用很重要。树立起这样一个思想,认识问题的方法是很重要的,这一段就是讲了这样一个主要的内容。咱们[理论阐释]当中讲了一个“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这个我在讲解当中已经讲清楚了。再有一个就是关于“取象比类”的方法的研究问题,所以它把人比喻成一个天地,当然用取类比象的方法,这个自己看一看,就是可以看得明白。

  下面第七段,也就是43页这段原文,这段给它提要一下,诊治疾病必求阴阳,以及早期治疗,也就是开头所说的治病必求于本,或者诊治疾病必求阴阳,以及早期治疗,有病要早期治疗的问题。我先读一下:“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府;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这一段还是要背,下面我串讲一下。

   “邪风之至”,这个“邪风”是代指“六淫”。因为风为六淫之首,百病之长,所以以邪风来代六淫之气而言。也就是外邪侵入人体,“疾如风雨”,是很快的,六淫之邪侵犯人体它是很快的。但是侵犯到人体之后,病情有了改变,有个发展,或者叫做一个传变的过程,侵入人体是很快的,所以“疾如风雨”。它侵犯人体有一个传变过程,它首先侵犯的是表,所以说“故善治者治皮毛”。所谓“上工治未病”,这个“治未病”也包含早期治疗,防止它继续传变,所以“善治者治皮毛”。善于治病的高明的医生治皮毛,当邪气侵犯在皮毛的时候,它就已经给它治了,早期治疗。那么换句话说,外邪侵入人体,首先是侵犯皮毛的。“其次治肌肤”,差一些的医生,那就是等病邪从皮毛已经侵入到肌肤,稍微深一步了,这时候能够发现、能够治疗疾病的医生也不错。但相对能够治皮毛的医生来说,已经是其次的了。再其次,治疗更晚一些,等疾病又传染到筋脉了,从皮毛而肌肤,从肌肤而筋脉,治疗有先后秩序,反映出来疾病传变有这样一种过程。那么再差一些的医生,就等病更重了,传入到筋脉了才开始治疗。再差的就传入到六腑了,最差的医生,等到这个病已经到达五脏了,很深了,到五脏,就反映到病位已经相当深了,从皮毛、肌肤、筋脉、六腑,到五脏很深了,治疗很晚了。所以说最次等的医生,所以是“其次治五脏”,这最次等的医生,当等到病五脏之后才看到疾病,才知道给人治疗。“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为什么是最后算次等的、最差的?因为到这个时候病已经深重了,痊愈的机会就很少,治疗起来就很困难,最后结果就是不像在皮毛那样容易治疗,所以“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气”,这个“天之邪气”是外来的风雨之气,从上面来的邪气。风雨不从上来的吗?“天之邪气”。“感”就侵犯人体了,“感则害人五脏”,为什么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呢?因为那种邪气是无形的,所以能够深入到五脏。我现在只按文字过程先讲一遍,天之邪气无形,所以容易深入五脏,“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府”,饮食水谷伤人的话,首先或者容易伤六府,因为六府是传导水谷之道路,传化物而不藏,所以水谷之寒热也是饮食不当,伤害人体的首先伤害人的六府。“地之湿气”是在下之湿气,刚才我说风雨从上受,下面是湿气从下生,所以“感则害人皮肉筋”,湿邪使阳气不能正常地运行,阻遏阳气,使皮肉筋脉受到损伤。

  我刚刚说了,我说现在按文字这样讲一遍,这种情况有没有?有的。“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这个过程这种情况是存在的。但是话说回来,就是在《素问》当中,还另外有一篇,说法跟这个大致是相反的,也就是说它说风雨,天之邪气,感则害皮肉筋脉、皮肤,然后水谷寒热可以伤人五脏。这是为什么呢?同是《内经》,对待同一个问题的看法,在这个问题上可以说是完全不相同。我在讲咱们这个概论的时候,曾经提到过这个问题,也就反映出来《内经》作者不是一个作者。虽然他们总的思路,总的学术体系,思想方法是一致的,但是在某些具体问题的提法上是不一致的,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后世医家张琦在著《素问释义》这部书的时候,他说这是相辅相成的。实际上这两种情况都有,风雨也可以伤五脏,风雨也可以伤肌表。水谷之寒热可以伤六腑,水谷之寒热也可以伤五脏,他说两者相成,就是本篇说的话,和另外一篇说的话不一致了,是相辅相成的话,实际上都可以的,这么一种解释。所以我在讲《内经》的概论的时候就提到过这样的问题,不要认为《内经》是一本书,一本书所有的话都一致,那可不见得。从不同的角度来说这个问题,下面就是讲到具体的治疗问题,治疗当然还是个原则的问题。说“善用针者”,善于以针刺治病的医生,要“从阴引阳,从阳引阴”,这个“阴阳”可以理解为阴经、阳经。也就是说从阴经来治疗阳经之病,从阳经来治疗阴经之病。教材[注释]上引张志聪《素问集注》的话,说从阴经而引阳经之气,从阳经而引阴经之邪。反正讲的是阳经有病可以治阴经,阴经有病应该考虑到从阳经治疗,这是“从阴引阳,从阳引阴。还有一种解释,阴是指的脏,阳是指的腑。杨上善的《太素》,他在注这句话的时候,就是这么注的。就是说脏属阴,腑属阳,腑虚要补脏,这就是说从阴引阳,脏实应该泻腑,他说这叫从阳引阴。肝有病,肝实证要泻胆,胆虚症要补肝,杨上善就是这么个注法,也可以。从阴经、阳经考虑都可以,从脏腑阴阳角度考虑也可以。所以作为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具体到实用当中可以有不同的考虑。但是从原则上,那都是以阴阳相关来进行治疗的。

   “以左治右,以右治左”,就是人是一个统一整体,虽然是有左右之分,但是左右经脉都是相通的。十二经脉分左右两侧,所以左侧经脉可以治右侧之病,右侧经脉可以治左侧之病。而且在《内经》里头还专门有两种刺法,一个叫巨刺法,一个叫缪刺法,《内经》上专门有这两种刺法,缪刺和巨刺。这两种刺法具体来说,就是左刺右,右刺左,病在左取右侧穴位针刺,病在右取左侧的穴位针刺。它俩的区别在于,巨刺法是刺经脉,病位比较深。缪刺法是刺络脉,比较浅,这都是左刺右,右刺左的。在临床上我们也看到一些针炙医生,在治疗病的时候经常左刺右,右刺左,颜面神经麻痹歪了,或者半身不遂了,他们有时候治患侧,有时候也治健侧,这都属于右刺左,左刺右,所以有“以左治左,以右治左”的这个治疗原则。“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我知彼”,就是所谓知常达变。“我”是属于常,“彼”就是说的变,“我”是说的健康的,正常的,“彼”就是说的病态的,这叫以我知彼。也就是以正常的来推论那个不正常的,以正常的来分析那个不正常的,不正常的程度或者它是不是不正常,那就叫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从外边来推测里边,看到外边就应该它里面的变化。“以观过与不及之理”,分析它,是有余,是不足,观察其太过以及不及,分析它这个问题。“见微得过,用之不殆”,“见微”就是看到微小的变化,就知道它疾病了。“过”其实指的病,人之有病如事之有过,人有病就好象事情做错了一样,所以叫做“过”。“见微”,见到微小的改变就知道他病状的情况,疾病的情况。换句话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见微知著,看到微小的变化就知道它显著的东西,见微知著。换句话说,这又是指的它早期诊断,看到微小的变化就知道他有病了,这样的就就“用之不殆”,在治疗疾病的话就可以不出现错误。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明天机周易网 » 黄帝内经》—天人合一论养生、诊治疾病以求阴阳(11)王洪图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必填
必填,请填写正确地址,方便以后联系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QQ交流群电报交流群

文章内容很好,我要赞助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