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道
明天机

《黄帝内经》之《扁鹊行医悟养生.6》第(45)曲黎敏

老人为什么容易手脚麻痹?吃甜食过多为什么会掉发?便秘对心脏病有什么坏处?为何用病入膏盲形容不治之症?先贤学说,当今视角。《城市》国医绝学系列,养生大智慧第六集:《扁鹊行医悟养生》。

   第一集中,北京中医药大学曲黎敏教授讲述了十种无法医治的疾病,其中最重要的观点还是在告诫我们,防患于未然。改掉不好的生活习惯,平时注意养生,生病了及时医治,防止小病变大病。这一集曲教授将按照名医扁鹊周游列国的行医路线,为我们讲述老人,儿童和妇女的养生之道。
  扁鹊在治好了虢太子以后,还有望齐侯之色,这些病例讲完以后,扁鹊名闻天下,他的名声在天下特别特别地大。因为古代的医生最初的时候他是走方,就是在各地走,不断地到处去寻访。司马迁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意思大体是:扁鹊行医的时候,听说邯郸重视妇女,洛阳重视老人,秦人重视儿童。于是入乡随俗,针对他们的特有病症进行治疗。
  这个实际上在讲关于医学的一个很重要的要点,就是说中医实际上他是重医理的,他要明气血和明阴阳,所以中医实际上是不分科的。你看啊,就一个扁鹊,他在这里面就是随俗为变,是根据当地的风俗不同,他就改变自己的诊疗方案,还有诊疗的观念一些很多的东西。那么这个随俗为变,实际上在说扁鹊技术是非常全面的。那么在这一段我们要分析的话,是非常有趣的,就是过邯郸,闻贵妇女,即为带下医。这是什么意思呢?这个实际上,邯郸呢?现在我们在河北还有一个邯郸县,这个过去是属于赵国。这个地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风俗呢?贵妇人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以妇人为贵。把女人看得很重。这个实际上,在中国古代是这样的,就是古代有一句话叫做自古燕赵出美女,这些美女们,最后她们都经常嫁给王侯做妻,所以这些地方就比较重视女孩子。就是如果有一家的女孩子被王侯纳为妻妾以后,那么全家都跟着她享福了,所以这个地方人们对妇女是很尊重的。扁鹊到了这些地方,他就主要治妇科的这些病症。为带下医,中国古代关于妇科呢?他就叫做带下。带下是说妇人经常会有比如我们现在常说的白带,或者是月经,也算是红带这样的。
  嫁给王侯为妻的燕赵美女,即便达不到锦衣玉食,可生活条件必然比普通女子要好得多,可为何她们却容易得妇科病呢?
  燕赵的这些美女,她有一个特性,就是比较争强好胜,都希望自己是最美的。争强好胜会使人得病,像这些妇女她就容易怎么样呢?好嫉妒别人,然后也好生气,没事就会生气郁闷,像这样的话就会造成气滞血瘀。中医说肝经是绕阴器的,就说肝经是走生殖系统的,如果你老生气的话,你就会造成气血方面的很大的瘀滞,这样就容易形成带下病,就是妇科证就会很多。
  人老了,为什么耳目不好?压力大为什么容易耳鸣?眼睛干涩与什么有关?
  扁鹊到了洛阳以后,闻周人爱老人。因为洛阳在古代的时候是周的国都,我们都知道周礼它最讲究一个字,以孝为先。他就强调对老人要孝顺,要对老人很好。扁鹊到了这个地方,一看到这个风俗呢?就是比较爱护老人的话,他主治的方向是耳目痹医。这个耳目的毛病在很大程度上,实际上是老人的一个常发病,就是常见病。老人为什么经常会得耳目痹症呢?所谓耳目症我们原先已经说过,肾开窍于耳,肝开窍于目,就是老人到了老了以后,精血已经很不足了,肾精如果不足的话,耳朵就不好。
  人到老年,身体各项机能变差是自然规律,可现今社会有很多人年纪轻轻就耳鸣或耳聋,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个是精神压力特别大,还有一个就是肾精损耗也是特别大。比如说你经常地不睡觉,或者思虑过度都会损伤肾精。我们原先曾经说过思伤脾,你如果过度地思虑,还有你夜里不睡觉,你像很多人超负荷工作,到半夜了还在工作,这样就会伤肝和伤肾,肝血就养不起来。肝血养不起来,它生发的能力就差,所以到耳朵这一部分,耳鸣的病人就会越来越多。像中医里面他是讲,如果耳朵出现了一个低低的,就像火车那种轰轰的声音,那么这是一种实证,如果出现蝉鸣,那都是很虚的一个象。就说这个耳鸣的病症,不是不好治,关键是要看什么?人还是应该多注意修养自己的身心,和保证自己的日常工作有一个有序的发展,这样才可以。越老你肾精越亏失,你现在年轻,可是你现在已经得了这种病,但是你每年还会越来越变老,所以你这种毛病就会越来越难治,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现在不仅是老人得。那么肝开窍于目,肝血如果不足的话,眼睛就会花,就会干涩,所以眼睛干涩的毛病也是老人常见的毛病。我们原先讲到膀胱经的时候曾经讲到过,如果整个的阳气调不上来的话,如果气化功能差的话,就会出现舌头干,鼻子干,然后眼睛干。这些问题其实都是跟精亏血少有关系的。
  老人为什么容易手脚麻痹?保持小劳有什么好处?
  老人还会得一种病,就是痹证。中医里讲的就是风寒湿三气杂至则为痹证。就是手脚麻痹啊,或者类似于现在所谓的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这种,都属于痹证。这些痹证它通常造成的原因,一个是风,一个是寒,一个是湿,就是湿气。这个湿其实就是脾的功能减弱了以后,很难把人体当中的这些湿邪给带出去,也会造成这种病。就说老人如果出现这些问题的话,首先你要学会避寒。所谓寒还有一个概念,就是经脉不通,因为人越老气血越虚,气血越虚就容易经脉不通,经脉一不通这也属于寒的范畴。然后精血不足的话,然后风胜则动,所以就会不仅麻痹,还会抽动。所以我们原先曾经说过,如果你端水杯的这个手都一直在乱抖的话,那就是精血严重不足,就是精不足的一个象。那么风寒湿,湿气是由于不运动。
  风、寒、湿导致老年人容易出现痹症,这种病又该怎样预防呢?
  在日常生活当中,像老人就应该多注意一下,比如说要偶尔地吃一些药,保持自己的经脉畅通,最好的方法是多锻炼身体,经常保持小功的这么一个状态,经常让自己多活动活动,常晒晒太阳,这对老人是非常好的。老人一定要把事情想开一些,能多出去旅游看看山看看水,对老人的身体都是很好。你看看花开看看花落,实际上通过这些事就可以懂人生了。花开就是人生的开始,花落就是人生的结尾。你如果常去观察和领悟,花开花落之理的话,你对自己的人生也应该有一个你自己的看法,就是说你多少都活得要通透一些才好,这样的话也使得身体经脉状态慢慢变好。
  在洛阳为当地的老人治病之后,扁鹊来到了秦国的都城咸阳。战国时期秦国位处西北,边境与北方匈奴接壤,时常爆发战争。为了保持兵力的延续性,秦人非常注重培养童子军。因为人力资源很少,青壮年都打仗死了,所以一定要靠这些小孩们,给他们养好了,然后让他们将来不断地补充到队伍当中去。所以秦国这个地带他就比较重视小孩子的生长发育问题。扁鹊到了秦国以后,他基本上就治小孩子的病。那么小孩经常会得什么样的病?如果刚开始生育不太好的话,那么小孩子就会有五迟五软,就是说他会生长很迟缓很软。基本上喜欢兵力的这些国家啊,他会有一个要求就是,如果小孩子生下来就很弱,他基本上就放弃了。
  古代生活条件差,小孩子就会有生长心绪的问题。现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比较好,完全能够满足孩子的成长,但小孩子还是会得一些常见病。
  我们现在生活当中,小孩子经常会得一个病,其实跟小孩子的养育过程当中一些问题是有关的。比如说小儿应该是三分饥与寒。而现在我们基本上是经常要让小孩子好好地去长大啊,非得长高个儿,就经常逼着小孩子多吃,所以小孩子很大的一个问题,是表现积食上。就是经常由于吃的东西太多了,不消化造成的病症,这个跟小孩子的体质有关。因为小孩子的脾胃为后天,就是我们人体的脾胃是为后天的,小孩刚出生的时候,脾胃就相对而言地弱,他本来就弱,可是小孩子呢?他有一个特性,小孩虽然脾胃很弱,可是他那个肾精还是很足,所以他那个对五味的要求特别地高,所以小孩子他有一个象,就是老嘴馋,小孩子什么都想吃,如果大人没有一个很好的约束的话,小孩子就很容易吃撑着。
   为什么小孩爱吃甜食,吃甜食过多为什么脱发?养脾胃又该吃些什么?
  由于小孩特别脾虚的话,就是脾本身弱的话,那么小孩就尤其愿意吃甜食,因为甘味是入脾的,所以小孩子就特别爱吃甜食。如果过食甘味就会造成掉头发,掉头发本来是属于肾精的收敛差了很多,再加上你过食甘味,就是脾胃克肾水,这样的话,就使得你那个肾精的收敛能力就越来越差,所以多吃甘味的东西,多吃甜食也会掉头发/所以如果你近期掉头发掉得太厉害的话,那么你首先就是用一些清淡的白粥啊这些东西来养脾胃。
   父母总是担心孩子吃得太少,营养不够,还要担心孩子穿的太少,生怕孩子冻着,这在中医看来,恰好违背了养生之道。
  在中国古代关于小孩子的养育问题上,他一直强调一句话,就是小孩三分饥与寒。你不要太过分地让他吃撑着,同时让他穿的衣服比较合适才可以。我们现在给小孩子穿的衣服有点偏多,就有时候老怕冻着孩子,弄得孩子身上里面老是湿的,老是出汗的这种状态。我们原先也说过,汗为心液,本身小孩子的阳气,他那个固摄能力就还没有发育好,所以小孩本身就爱出汗。你看小孩子一躺在床上,一般的睡觉前都要,就是睡着了以后还要出一些汗,这是他阳气还是处在一个很虚弱的状态。如果你再接着给他盖很多的被子的话,小孩子身体会越来越弱。
   过家家是孩子非常喜欢玩的游戏,但是,现在都是独生子女,这个游戏很少接触了。但这个游戏对孩子的成长来说,非常重要,它是孩子对生活的模仿和学习。
  小孩子过家家是在培养什么呢?就是培养你跟别人的协作能力。过去是玩家家,过去玩家家是一个人扮演妈妈,一个人扮演爸爸,一个人扮演小孩子,同是还要学会打针喂饭吃药什么的这些。看上去是小孩子作无聊的游戏,实际上他在学习,他在知道大人将来的生活是什么样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我们现在不让小孩子去学生活,我们只是给他灌输大量的知识,这样对小孩来说会有很大的问题,就是他对生活倒了解得不多,虽然知识他懂得了很多,这个语也会那个语也会,但是对他的人生可能的益处并不是太大。所以因为小孩子脾胃弱,经常会得这种病,然后再加上现在的小孩子压力也出现,他也会出现情志的问题,所以现在的小孩子比过去的小孩更麻烦。
  扁鹊在秦国悬壶济世,治愈了很多生病的儿童,却没有想到,这竟是他行医的终点。据史书记载,当时,秦武王得了病,久治不愈,他听说扁鹊的大名,立刻请他来治,结果太医令李醯治不好的病,到了扁鹊手里却药到病除。扁鹊高明的医术遭到了太医令李醯的嫉妒,李醯竟然派人刺杀扁鹊。
   为什么古人把疾病称为二竖?为何用病入膏盲形容不治之症,便秘对心脏病有什么坏处?
   当时秦国的医学实际上是很发达的,在《左传》里曾经记述过两个医生,一个叫医缓,一个叫医和。这也是曾经有两个国君得病以后,曾经都派人到秦国去请医生。像里面有一个国王,当时他得了病以后,他是因为滥杀无辜,后来他就觉得有恶鬼追他,这样的话,他就得了病。得了病以后,有一天他就梦见了两个小孩,这是中国文化里非常经典的故事。
   《左传》记载,晋国国王晋景公生病,请来秦国的名医医缓。在医生到来的头一天晚上,国王做了一个梦,居然和第二天的情景非常相似,这是个什么梦呢?
  他梦见两个小孩在那对话,就是二竖,就是两个小孩,后来二竖也成为中国古代关于疾病的代名词。他就说秦国要来的那个医生,太了不起了,咱们还是躲起来,就要躲到哪儿去呢?另外一个小孩说。好躲啊,躲到膏之上,盲之下就可以了,就是躲到膏盲之间。那么就是说的,这样等到医缓到这个国家,一看到这个国君,他就说疾不可为也,他说你这个病治不好了。国王就问他,为什么治不了呢?说因为你这个病已经到了膏盲之间。所以《左传》就这么一小段文字,其实把中国医学的有几个名词都已经告诉你了。一个是二竖是疾病的代名词;还有一个我们现在经常用的,不治之病,叫做膏盲之症,就是位于膏盲之间。后来这个国王就特别欣赏这个医缓,说好啊,你说治不了就算了,我认命了就完了。晋景公明白自己病入膏盲,主动放弃了治疗,依照医缓的嘱咐,注重生活调养,病也没有继续加重,但他终究没有逃过这一劫。
  有一天他将要吃新的麦饼之前,突然肚子胀,就想去厕所,这也是我们曾经讲过的肺与大肠相表里的问题。他到了厕所以后,叫做陷而卒。一般的翻译就把他说做掉到茅坑里死了。其实就是说他一使劲,因为他有便秘啊,或者下面一使劲,然后上面又空了,所以他膏盲之症就犯了。如果有心脏病的病人,就需要把那个便秘的问题先解决,这样对身体才能有一定有保障。
   扁鹊游历各国行医,悬壶济世,也流传下来不少养生和治病之道。他的才能和医德也成为后世行医者的典范。
  扁鹊可以说称之为我们中国医家之最高境界和典范。像《伤寒论》的作者张仲景,他曾经说过,余每览越人(扁鹊)入虢国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才秀也。就说他才华太高了,他可以代表中国医家最高的境界,就是没有看到虢太子之前,他就能够已经知道,就问了一下他死亡的时间,他就基本能判断虢太子死与没死,他就能够把别人看成死人的人,然后在他的心目中,他只要知道他死亡的时间,他就知道他没有真正的死亡,只是昏厥而已,只是尸厥症,就是阳不入阴的问题,就是阴气太盛了,把阳憋住了,所以他这个人就这样僵在那,就是身体不能动,然后呼吸也会成问题。就是身体不能动,这是阳气的功能不能发挥起来的一个问题。所以他通过这一点,他连人都没见到,他就能判断,虢太子是没有死的,这个故事就非常非常高妙。
   扁鹊为齐侯治病的故事里,扁鹊很早就发现齐侯有生病之象,但是齐侯讳疾忌医,屡次拒绝了扁鹊的医治要求,直到最后病入膏盲,扁鹊也回天无力。
  这个故事就是扁鹊望齐侯之色,这个倒是看到人了。但是他看到人,就是每五天的一个变化,他看到的是非常清楚。比如说在腠理,在血脉在肠胃,然后在骨髓。他就告诉我们,病是一步一步发展的。实际上看这篇故事,如果我们会看的话,实际上我们能学到很多的东西。一方面我们知道病是一步一步发展的,越来越往深入发展的。同时对于我们每个人,现在活着的人来讲,我们一定要记住,养生也是要靠一天一天地去养的,要靠我们日积月累的,这个精气才能一点点足起来的,而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就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是突然发生的,就是包括你得病,也不是突然发生的。
   养生需要日积月累,而疾病也是从一点点的症状,逐步发展成大病。中国古代就有这个成语,积劳才能成疾。如果你不积劳的话,你就不会成疾。所以就是说的,人应该知道自己的病理,是一步步深入。然后这样,我们通过日常生活中一步一步地改变自己的坏毛病,坏习惯,就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来改变自己的生活,我们也可以做到让我们的身体,能够一步步地走向很健康,很阳光的这么一个境地。这也就是说,通过这些故事,通过扁鹊望齐侯之色,通过扁鹊治虢太子,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中国医家的很高妙的境地,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他的慈悲的心肠。所以,就说扁鹊的医术之高妙,和心地之慈悲,是永远值得我们后代一唱三叹的。
  不论是扁鹊望齐侯之色而断生死的故事,还是他行遍天下,为普通百姓治病的游医经历,都让人们在为他出神入化的医术惊叹的同时,了解了很多养生之道。而中国养生中,强调把人的身体健康看成一个整体。不光是身体从内而外的调理,还包括心理,情志等各方面与身体的和谐统一的理论,更是我们守护健康最好的方法。
···分享这篇文章···

本站提供起名、择日、婚姻、事业、财运、官运、健康、考试、人际关系 等周易预测服务。

微信咨询:guizhen998

电报(TG)咨询:https://t.me/Minlee998

WhatsApp咨询:https://wa.me/14422221313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明天机周易网 » 《黄帝内经》之《扁鹊行医悟养生.6》第(45)曲黎敏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必填
必填,请填写正确地址,方便以后联系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QQ交流群电报交流群

文章内容很好,我要赞助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