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道
明天機

《白話老子》連載第19期:【絕智棄辯】章

…分享美好…

 

18980166fb47480d4c2c1cca3d24dca2白話老子》19期:【絕智棄辯】章

講述:黃曉明

 

 

【原文校訂】

 

絕智棄辯,民利百倍

絕偽棄詐,民復孝慈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屬:

見素抱樸

少私寡慾

 

【版本】

 

開始講解之前,先把這個版本的問題說一下。

 

王弼本: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屬

見素抱樸

少私寡慾

 

竹簡本:

絕知棄辯,民利百倍

絕巧棄利,盜賊亡有

絕偽棄[慮],民復[孝慈]

 

三言以為[辨]不足

或[命]之或乎屬

視素保樸

少私寡慾

愚按:[  ]起來的,是通假字,也有些爭議。但是這裡不深入論。

 

實際上在93年的郭店楚簡出土之前,學者對19章的註解是比較費心思的,為什麼呢?因為通觀老子全文,聖人是最高級別的修養,一共出現了32次。我們經常看到“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等等,這些都說明在老子的全文當中,聖人是一個最高級別的人格修養境界。

 

而王弼通行本19章當中要“絕聖”,這在邏輯上來說,與全文積極肯定“聖”是不符合的。那麼到了93年郭店楚簡出土之後,大家就發現郭店楚簡19章,跟王弼通行本在前三句差別比較大。竹簡版的前三句是“絕智棄辯民利百倍百倍,絕巧棄利盜賊亡有,絕偽棄詐民復孝慈”,而通行本是“絕聖棄智絕仁棄義”,所以學者就認為這是受了後來莊子學派比較激進的觀點的影響。比如在《莊子·胠篋》:“故絕聖棄智,大盜乃止;擿玉毀珠,小盜不起。”同時他還有“攘棄仁義”之說。可見,原本應該是絕智棄辯、絕偽棄詐,不是後世通行本的絕聖棄智、絕仁棄義,這是被莊子後學激烈派的思想影響所致。

 

所以我根據郭店楚簡,同時參考各位學者,尤其是陳鼓應先生的意見,將通行本和竹簡做了一個全面的均衡。

 

校訂後的19章:

絕智棄辯,民利百倍

絕偽棄詐,民復孝慈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屬:

見素抱樸

少私寡慾

 

【解說】

 

絕智棄辯,民利百倍

 

智和辯,放在《道德經》81章的語義當中來看,它都不是好的名,比如說“使夫智者不敢為也”“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智慧出有大偽”。我們說,知和識不一樣,知與智也不一樣。那麼辯呢?81章“善者不辯,辯者不善”,41章有“大辯若訥”。我們經常講:可能你辯論贏了,但是感情就輸了。

 

絕智棄辯為什麼就會民利百倍呢?我們要看到這一章節的主語是誰,主語一定是當時的國家領導者。國家領導者,或者說當時的侯王放棄他的智慧,放棄他的辯才,那麼百姓一定會受利百倍。為什麼呢?絕智棄辯,作為上位者,你去跟百姓辯什麼?作為領導人來說,他不是用智慧和辯才,而是要用內心的真誠,還要用內心的謙下,與百姓做這種很自然很真誠的交流,這個時候呢,百姓就受益了。

 

絕偽棄詐,民復孝慈

 

拋棄掉虛偽,去掉狡詐,百姓自然會回復到孝慈的狀態。這個就很好懂。作為領導人來說,你有虛偽的地方,你有狡詐的地方,那百姓一定會跟着虛偽,跟着更加的狡詐。所以作為管理者來講,他一定是要靠他的內心的真誠,他要一定要靠內心的直接去跟下面的員工也好,或者說作為國家領導人對下面的百姓也好,那麼老百姓他自然會恢復到孝順和慈愛的。

 

當然,很多學者也認為絕偽棄詐和民復孝慈之間沒有絕對的聯繫,實際上竹簡本是“民復季子”。後面的學者就認為這個季子啊,實際上就類似於赤子,表示百姓會自然地回復到一個非常純樸的、非常本真的一個狀態。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什麼是絕巧棄利?做事情放棄機巧,放棄其中的對利益的盤算,那麼老百姓自然不會去做盜賊。說明什麼呢?說明國家領導人,對自己的享受放得很低,做事情非常的質樸,非常的接地氣,而不是用這種取巧的態度,那麼百姓生活自然很好,自然我不會去做強盜去搶東西,去做賊去偷東西。

 

誰絕智棄辯?誰絕偽棄詐?誰絕巧棄利?這些都是指的是國家領導人,當時的侯王。那麼現在可以說是管理者。

 

只要做到了這些,百姓一定會獲利百倍,百姓一定會回到非常純樸的狀態,那麼人間自然就沒有盜賊。這些啊都是一種教條,說是要讓你去做到這些,但是怎樣才能夠自然做到呢?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

 

什麼叫做文?文,在最初就是花紋、紋理、掌紋,或者說紋身,這些都是文,都在表面上。後來逐漸形成了文字,就把它指向文字。所以,文啊,就是指的是表面的東西,還沒有、不足以觸及到事物的本質。文對什麼呢?成語是文質彬彬,所以文是對質。因為上面三句話是文,所以,還不足以讓大家能真正地、自然地做到此三者。那麼老子就要給大家講明白它的本質在哪裡。

 

故令有所屬

 

所以,讓大家都有所歸屬。歸屬到哪裡去了?剛才的三句話說的是“此三者以為文,不足”,那麼後面說的話,一定是要讓大家歸屬到本質去。本質在哪裡?他講了兩句話:

 

見素抱樸

少私寡慾

 

在第1章講的時候就曾經指出來,要注意到名可名,非常名。也就是說老子的5000多言81章,他是要用很多名來指向他內心所要表達的那個東西的概念。這個名從哪裡而來?名,一定是從生活而來,但是老子要給它重新做個定義。那麼朴,老子就重新做了一個定義,在32章他指出來“道常無名,朴”,也就是他把道重新命名為朴。在28章就講:“朴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為什麼呢?因為,朴在生活當中的含義就是原木,它可以割裂、散開,切成木板,木條,然後做成木器。這就是朴散則為器的原義。那《易經》講: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所以,結合《易經》我們就知道啊,原來“朴散則為器”,就是道生萬物的含義。

 

但是老子後面跟着說:“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為什麼呢?因為,把朴製成木器,需要用刀具給它割裂開來。那麼聖人用這個朴也就是大道,“用之則為官長”,就可以成為萬物的官長,他重要說的是“大制不割”。用“朴散則為器”,從顯意、從生活義,到密意、到創義的時候,老子就可以把“大制不割”,表達得非常地清晰,表示聖人可以用朴,把從朴這裡割裂出去的萬物,也就是器,重新依然形成為一個整體(猶如沒有割裂的一樣)。

 

當然,在第4章、第6章,我們曾經學過“道沖而用之或不盈”“綿綿若存用之不勤”,我們曾經說過“用”這個字很低調,但是,它又非常、非常地關鍵。那我們自然會去想,既然朴是大道,朴的原來的含義是木頭、是原木,那我們說抱朴難道是抱着一個木頭嗎?顯然不是,抱朴就是抱住大道。

 

那素的原意是什麼?因為素的原意就是原色的生絹,它有什麼特點呢?第一,它沒有染着;第二,它容易染着。這個素啊,在傳統當中很難找到它的依據在哪裡,但是我們知道,《易緯·乾鑿度》經常引用的這句話有:“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當我們把文和質對上的時候,忽然發現:素,原來指的是生命的本真,生命的本質

 

當然,在這裡需要對老子《道德經》的命“名”的方式,有一個深刻的理解。老子用來比喻大道,那麼素,一定是跟大道有關。所以,老子是用來暗喻大道孕育的最初始的生命。它的內涵是什麼呢?它的內涵是素,沒有染着,但是很容易染着;而且到了後世的現在,我們都已經被染着了,就好像是一塊最初始紡織出來的白色的布,染上了各種各樣的顏色,還在地上打了個滾,沾上了很多污垢。那麼這塊原來的白色的生絹,經過了五彩斑斕的染着,你已經看不到它本來的樣子了。所以我就突然間領悟到,原來老子這兩句話“見素抱樸,少私寡慾”,反過來說可能就更加容易理解:少私寡慾,自然見素抱樸。這個私慾原來就是指素上的染着,也就是說我們本來是沒有染着的,但是因為經過後世的私有制的染着,我們變得很自私,變得慾望很大,所以,我們都看不到我們生命的本色了。

 

那麼,少私寡慾表示逐漸減少我們的私心,逐漸減少我們的私慾,那麼就會好像在這塊五彩斑斕的白色生絹上一點一點地去掉染色,一點一點地去掉污垢;就好像這塊布上,這裡現出一點原色,那裡現出一點原色。那麼當私慾逐漸減少的時候,我們這塊經過後世染着的五彩斑斕的白色生絹,逐漸地就現出了我們生命最初始的樣子,自然就逐漸抱住了大道,也就是孕育、生出我們的真正母親:道母。

 

老子5000言中的“名”的命名規則

 

實際上我們要通過這一章,還要理解到老子5000言當中的“名”的命名規則:取“名”的生活當中的原意(生活意、顯意),而又賦予它一層相關的更深的內涵(創義、密意),也就是形而上的真諦。那麼我們對老子“名”的理解,應該說是解讀《道德經》的關鍵。所以回到第1章,老子開篇就講“名,可名,非恆名”。對《道德經》的每一個名的解悟,比如說:有、無、素、朴、道、徼,等等,都是要不離它最初始的名的形而下的本意,同時要超脫本意,去關聯理解老子指向的形而上的內涵。

 

老子五千言,81章,大約200個名。這些名,屬於老子的哲學範疇,老子的思想必然超出形而下的有形萬物構成的世界,所以要把生活之中的名,重新定義,才能傳遞他的形而上的大道思維。

 

如何與老子思想形成共鳴?

 

兩個鍾能共鳴,是因為結構類似,長得像;我們要能跟老子產生共鳴,那就要大腦內部的思維結構、思維模式類似、接近。越接近,感通越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這5000言中的名,對上了。這接近200個名,就構成了老子思維的網絡節點。連接起來,左右逢源,互相串聯,那麼,可以想象,這是一個無比璀璨的精神世界。

 

那具體應該怎麼做呢?首先說要熟讀、背誦老子的5000言,在熟讀背誦的過程當中,我們會自然地去思考名、句、章、文之間的關係,實際上也就在自然地不斷去感應老子這個名的內涵。當我們把老子的一、兩百個名的內涵都能夠理解得跟老子的“創義”很接近的時候,那麼我們說,老子《道德經》的5000言的實際的內容,老子想要表達的內涵,也就在我們心中,逐漸地展開了。

 

到了滾瓜爛熟的階段,很多時候我們並不需要去刻意地思考,也可能我們在乾著一件跟《道德經》毫無關係的事情,比如說生活當中的走路、做飯、工作,我們就會突然間明白,啊,原來老子說的這句話是這個含義。這就是知和識的不同。什麼叫真知?真知就是內心自然地流露,熟極而流,自然地明白。什麼叫做識?這個識,是別人告訴你的,是書本上學來的。

 

所以,只要是真知,它一定是非常的靈動,非常的新鮮,非常的活潑,非常的應用自如。

 

我們對私和欲還要做個定義。什麼叫做私?有了多餘的財貨,但是當別人需要的時候我們捨不得奉獻給別人。什麼叫做欲?超出生活所需為欲。在正常的範圍之內,它不叫欲。

 

所以說,少私寡慾,就是要逐漸地去掉染着。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做到了無私,就會自然地跟道母相通,就能逐漸地溝通道母。她就會通過綿這個通道,源源不斷地傳遞過來能量信息。她就像水一樣地滌除玄覽,第10章講的滌除玄覽。

 

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的生命的本來面目,也就是素,逐漸就現出來了,我們就自然地逐漸抱住了大道母親。所以說,少私寡慾見素抱樸,這就已經觸及到我們的生命的本質。我們已經抱住了生成我們的大道,那麼,絕智棄辯、絕巧棄利、絕偽棄詐,這些老子對大家的要求,也就自然做到了。

 

【總結】

 

中心思想

因為有了私有制階段的染着,才看不到生命的本真。需要少私寡慾,才能逐漸恢復對道母的感應,從而逐漸洗滌污垢,逐漸看到生命的本來面目,也就自然逐漸抱住了道母。

 

章序

18章講經過私有制的社會階段,人們對大道失去感應,所以逐漸就有了私慾。19章則講需要少私寡慾,才能見真。

 

知識點

1、老子的命“名”規則。

2、如何與老子思想形成共鳴?

2、素、朴、私、欲。

 

定位

如何重新回到生命最初始的狀態?就要少私寡慾,指明了返本歸真的努力方向。

贊(0) 打賞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明天機周易網 » 《白話老子》連載第19期:【絕智棄辯】章
訂閱評論
提醒
guest
必填
必填,請填寫正確地址,方便以後聯繫
0 評論
內聯反饋
查看所有評論

QQ交流群電報交流群

文章內容很好,我要贊助作者!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

微信掃一掃打賞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請您發表評論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