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老子》17期:【太上不知有之】章
讲述:黄晓明
【原文】
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
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
百姓皆谓我自然
【解读】
太上不知有之
第一段:
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这是我们中国人写文章的一个文法。这个“太上……其次……其次……其次……”的句法,在很多古文中出现过。《墨子·亲士》:“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曰:“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最下腐刑极矣。”《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所以,太上,本身有一个是最好的含义;其次,就是等而下之。
太上,还有一个另外的含义,他表示是上古的帝皇,比如说《礼记·曲礼上》曰:“太上贵德。”郑玄注:太上,帝皇之世。陆德明释文:太上,谓三皇五帝之世。
所以,综合这两个含义,就表明什么是太上?太上表示,上古的最高明的帝王,百姓不知道他的存在,或者说仅仅知道他的存在,因为王弼本是“太上,下知有之”,帛书本、竹简本也都是“大上,下知有之”。所以,今后可能会把校订本这句话重新回到王弼的通行本上,可能“太上,下知有之”,相对来说还是更准确一点。
那为什么说“不知有之”呢?因为老子治理国家的最高境界是道治,道治的特点就是道隐无名。因为他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所以百姓就根本不知道有一个帝王的存在。所以,在义理上还是很成立的,也有版本的依据。
其次,亲而誉之
再差一点的呢?百姓对他很亲近,并且赞誉他,说明这个帝王管理人民,他是德治。他的德是为大家所能看见的,大家就觉得他很亲切,没有架子,很接地气。22章讲“不自矜故长”,所以百姓对他很亲近,很赞誉他,他很亲民,对吧?所以河上公作的注解是:“其德可见,恩惠可称,故亲爱而誉之。
其次,畏之
再差一点的呢?百姓害怕他,为什么?因为,他用法律的方法来管理百姓,是一种严格的管理,是一种威权的政治,但是百姓的生活还可以,所以他就畏之,害怕他。河上公对这句话的注解是:“设刑法,以治之。”说明这时候帝王采用的是法治。
其次,侮之
再差一点的呢?百姓都骂他、侮辱他。为什么?因为这个统治阶层,压迫百姓的生活。“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税交的特别高,而且还有很多法令,“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这个时候,社会进入一个乱世,所以百姓就彻底地失去了敬畏之心,已经无法生活下去了,百姓就会骂他,骂这个管理者,骂这个帝王,侮辱他。河上公的注解是“禁多令烦不可归诚,故欺侮之”,意思跟我们解读的差不多,等于进入一个乱世,对吧?
上面的四句话,第一句话是“太上不知有之”,进入了道治;“其次亲而誉之”,这个时候,下降到德治;“其次畏之”,这个时候,再下降到了法治;“其次侮之”,这个时候,属于乱治。
为什么这个帝王的管理水平在逐渐地下降呢?从道治、德治降为法治,最后到了乱治。所以中间这句话就变得很重要。
信不足焉
有不信焉
表面来解读这句话,就是君王的言当中的“信”不足了,所以老百姓就再也不相信;或者说帝王的诚信不足了,百姓自然就越来越不相信他了。
我们解读中间这句话“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实际上一定是对上面四句话的一个注解,一个解读。为什么帝王的管理水平越来越下降呢?是因为他的诚信越来越少,所以百姓也就越来越不相信帝王。
但是在学第5章的时候,我们曾经解读过,关键在哪里呢?在于言-信-精的关系。治理国家为什么每况愈下?表面上是君王的话语当中的诚信不足,说话不兑现、承诺不兑现,老百姓越来越不相信他。但是,更重要的含义是他的言发出去,它不起作用,为什么呢?因为言当中的信不足了。那为什么言当中的信不足呢?因为“信”的载体“精” 不足了。
所以我们回过头,要去重新地参阅一下第5章的这个解读,来重新理解言-信-精之间的关系。那反过来说,怎样做到言当中的“信”很足?可以一言既出,言出法随,那么相应的效果,它就起到了。百姓看到了效果,也就对这个君王的相信度很高。“信很足焉,有很信焉。”
悠兮其贵言
所以,悠兮其贵言,实际上就是解读如何解决“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的这个问题。悠兮其贵言,真正最高明的帝王,最高级的管理水平,他一定是悠然自得,不轻易发言。他发言之前他会很慎重,他对他的言非常地珍贵,绝不轻易地发言。过去讲君王无戏言,就这个意思。因为你一旦言发出去了,你一定是要做到的。那么只要是贵言,只要是少言;在不需要言的时候,不言;那么,一旦言发出去的时候,从表面上讲,一定就能兑现帝王的承诺,他有能力来兑现这个承诺。
同时我们要注意到言-信-精之间的关系,因为他平时不言,那么他的精就很足,他的信就很足。一旦发言的时候,他一定做到了言善信,他一定做到了言而有信,那么相应地他无论是对天地发言,还是对百姓发言,他都能起到一个良好的效果。所以,悠兮其贵言,解决了“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的问题:只要贵言,那么一旦言的时候,一定“信很足焉,有很信焉”。
上次在另外一个群讲17章的时候,有人就提了两个问题。第一:怎样做到悠兮其贵言?这个问题是他平时生活之中好像总是控制不住自己,总是嘴很快,很快就把话说出去了,多言啊。他就问怎样做到悠兮其贵言?
我认为,关键在于需要有一定的静修,需要养成一种觉察的能力。在静坐的时候,我们就发现好像平时不想问题,怎么静坐的时候,感觉到大脑里的想法非常多?这是在传授静坐的时候,很多人提出的问题。
要我说,不是你在静坐的时候想法特别多,是你平时的时候想法就很多,但是你没有觉察能力,你并不知道自己在胡思乱想。可是你一旦静坐下来,把眼睛合上,找一个安静的环境,没有各种噪声,这个时候你会发现,我大脑里面怎么各种念头此起彼伏?有时候想,我要今天晚上八点听黄老师讲课;有时候想,我要去淘宝下个单;有时候想,我过两天要见个人;有时候想,我要去买袋米给家里。而且还会发现同样的问题,你想了又想,但是其实你并没有觉察到,你的大脑里面就像走马灯一样,各种念头此起彼伏。
这就好像我们的手机在不知不觉已经开了20几个APP、30几个APP,我们想这这么多的APP在后台工作,它多么消耗你的CPU,它多么消耗你的手机电池的能量呢?那么,我们平时的胡思乱想,是不是也在消耗我们的大脑的能量呢?
我们就发现,当有这种静坐的训练的时候,我们就出现了一个觉察的能力。当我们有这个觉察能力的时候,第一,洗心涤虑,把平时的胡思乱想的念头一一地解决掉。这个时候我们就发现,内心出来了一个很大的纠结,或者说出来了好几个纠结,是你平时一直在想,一直在想,但是怎么也想不通的、纠缠你的问题。这个时候你要“解其纷”,解开这种内心的纠结,你的生命、你的健康就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一旦养成了这个觉察的能力,我们就可以养成习惯,当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我们都可以慢一点答应下来。老子讲“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对吧?你多言呢,你一定是言当中的“信”会越来越少的。可以慢一点答应,先考虑一下,或者说“这个问题我先考虑一下再答复你”,慢慢地就能做到悠兮其贵言。
那第二个问题是,怎样做到言当中有信呢?言而有信,言善信呢?什么叫做信?21章讲:“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这一定要通过修身,我们的精气足了,对生命的理解,对天地的感通,对大道的感通越来越多。当领悟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的生命能量也一定修得越来越足,言当中的信也就自然就具备了。什么叫做信?我在后面会解读,实际上还是一种循环往复的气机,一种信息。
功成事遂
百姓皆谓我自然
悠兮其贵言,言当中的信很足,百姓也就很相信,很诚信,那么自然能做到功成事遂。
很多人讲:我们退休了,我们就功成身退。实际上,一般人退休你还谈不上功成身退。为什么?因为传统有定义,这个功啊,一定是对国家立下了大功。《说文》:功,以劳定国也。《周礼·司勋》:国功曰功。说明功,都是跟国家有关的,一定是为国家、为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才能谈得上功。
那怎样才算功成呢?因为这章主要是讲国家领导人的,“太上……其次……其次……其次……”,都是讲的国家领导人。那怎样才算是功成呢?在他的管理下,天下太平,平安无事,这就是功成。
那什么叫做事遂的事呢?实际上这个事,表示人类的所作所为以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活动,都称为事。《礼记·大学》讲: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那么我们说,这一章还是讲的是侯王、帝王,对吧?显然这个事,就是国家大事。那怎样叫做事遂呢?64章讲:“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做到了平安无事,做到了在做事情的过程当中不出事,这就是事遂,完成了。
显然,为国立功是由一系列的大事、小事、难事、容易的事情组合而成的。帝王做到了太上不知有之,做到了天下太平,他就是功成事遂。这个时候,百姓皆谓我自然,百姓都说我本来就是这样啊,跟帝王有什么关系呢?
这就是老子的道治的思想:道治一定是不显的,一定是道隐无名的,默默地将天地的隐患,将人间的隐患,及时地觉察,在萌芽的状态,就用他清净无为的功力解决了。
37章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结合37章和第5章,我们就知道,圣人也好,帝王也好,他的道治,他并不是什么都不做,他做的是一般人看不到也不理解的这种事情。“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显然,这就是道治的真正内涵,这是无为的真正内涵。但他在做这种对天地气化的干预,对万物化育的干预,往往是无形无象的。那我们说,一般人能理解吗?他的作为,一般人能看得到吗?看不到。所以叫做“百姓皆谓我自然”。
所以有这么一个典故。在尧主政的时候,天下太平,百姓什么事都没有,但是尧也不知道天下到底管理得好不好。他就问,他的众臣也不知道,所以尧就出门去做调查研究。当他走到一个十字街头的时候,见到一个老人家,敲了一个东西,唱着歌,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个帝王的威力在我这里他没有什么表现啊,对我没有什么作用啊,没有什么影响啊!
这就是真正的清静无为的道治。很多人会认为老子《道德经》讲的是德治,为什么?德治大家容易理解,而且老子《道德经》当中的确有德治的内涵,比如说第7章讲:“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当管理国家有了利益的时候,他最后一个去分配利益;当管理国家有了功劳的时候,他不居功。所以他的确表现为有德治的方面。但是,真正的老子的思想是道治,也是学《道德经》当中大家最难懂的。
从中间“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我就在想,如果在生活当中做到诚信,做到贵言,那我们是不是一旦言出去就“信很足焉”,那么就“有很信焉”?秉持着这个原则,去做工作、做事业,你一定就能做得很好,大家对你就有很好的信任度,就有很好的口碑,那机会是不是就是源源不断而来了?大家都没有诚信,我这里却信很足,那我们的事情是不是就很好办了呢?
这就是学习17章给我们的启示。
【总结】
中心思想
道治
知识点
信、言
章序
16章讲的是: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在一开始进入虚静的状态下,一步一步地走完了修道的全过程,达到了内圣与外王。那么17章顺理成章就讲道治。
定位
管理国家会有不同的层次,老子最崇尚的最高级的管理是道治。那怎样实现道治呢?就在“悠兮其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