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老子》12期:【五色令人目盲】章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
为腹不为目
故去彼取此
【解读】
这一章,从这个章法结构来看,它分为两段,第一段就是前面的五句话;后面,就是一个结论:“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很简单的一个结构。那么我们先一句一句来把第一段解读一下。
五色令人目盲
古人讲五行,它对应于五色、五音、五味。那五色是什么呢?五色就是青红黄白黑,它对应五行的木火土金水。那目盲是什么意思?这个盲的本意,从字形上来看,上面是个亡,下面是个目,它的意思是失去眼睛里面的瞳孔,从而失去对颜色的分辨能力。所以五色令人目盲,直译白话讲,就是:缤纷的颜色,能令视觉受伤。
这个我们现代人比较明显。你看我们现在的孩子应该说至少有一半以上戴着眼镜,比我小时候要多多了。为什么呢?戴眼镜肯定是多方面的原因啊,其中一个原因是这个照明,照明不够亮;第二就是用功,用功读书啊,眼睛的确是容易坏。我在大学四年的时候,我的眼睛还是1.5以上,到了后来为了考研下了点功夫,我就发现我的视力急剧下降,现在的视力左右眼大概在1.0—1.2之间,但是现在生活还不用戴眼镜。所以从经历上来说,一个是照明,屋里如果光线太暗的话,看书比较费眼睛。第二,努力学习,的确是也消耗眼神。
但是现在的孩子为什么那么多戴眼镜呢?我认为更多的原因可能是看多了电视,看多了手机,看多了IPAD。那个东西啊,它带有很多强烈的色彩对比和显示频率的跳跃。所以现在的孩子的视力,都严重的受伤。
五音令人耳聋
这五音是什么呢?角徵宫商羽。耳聋就是指听觉不灵敏,实际上就是丧失了听力。现代人也的确是容易伤害听力。现在用耳机听音乐太多,我前不久弄了一个苹果的无线耳机,他们就告诉我用这个东西,不能听多音乐,听多音乐的话你的听力会受伤的。我现在也尽量地要少用耳机这种东西。
五味令人口爽
五味是什么呢?酸苦甘辛咸。口爽就是味觉失灵。现在有爽口这一说,是我们吃起来很舒服的感觉。但这个爽的本意是什么呢?《说文》:“明也。从大。”《注》徐锴曰:大,其中隙缝光也。他的意思是什么呢?爽的甲骨文字形,像人左右腋下透过光亮,表示明亮。明亮之至就会产生差失,所以后来引申为差错、失误。王弼注解:“爽,差失也。失口之用,故谓之爽。”所以这句话的本意是:这种非常重口味的饮食,让人的味觉受伤,失去了对食物的味道的感知能力。
同样的,在现代,五味令人口爽,表现得或许比我们老子古时候更加明显一点。那比如说我们现代人啊,对五味的品鉴要求色香味俱全。我们观察,发现人类实际上是在追求一种感官刺激,现在网络上卖的比较火的像泡面啊、像辣条、像小龙虾呀,它都是重口味的。但是,往往吃惯了这种重口味之后,对我们生活当中的清粥小菜,盐度比较轻的食物,它就失去了一种品鉴的能力。
而且这种重口味,实际上对身体还有各种损伤。2017年关于这个方面做了一个统计,说中国人十大死亡原因,第一是中风,第二是心脏病,第三是肺癌,第四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第五是肝癌,第六是道路交通伤害,第七是胃癌等等。那么我们第一大的死亡原因是中风,中风实际上就是脑中风,脑中风的最重要的原因是高血压。但是,这种高血压以及这前十名的死亡原因有一半以上都跟我们一个最常见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就是高盐。食物当中的盐分比较高,像现在经常吃的麻辣小龙虾、重庆火锅,还有各种烤鸭、腊肉、香肠,盐分都是偏高的。同时,很多现在的餐馆里的饮食,它都加了很多的各种各样充满刺激味道的调味品,往往这些调味品,是充满了化学合成的物质,这对我们的身体就充满了伤害,给我们身体带来很多毒素。所以真正来说,我们现在更加理解五味令人口爽:它不仅是口爽,还是伤害你的身体。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在野外去猎取动物,让我们的人心会陷入一种发狂的状态。
我们就注意到前面讲的五色五音五味,加上驰骋畋猎和人心,就隐含了佛家讲的眼耳鼻舌身,最后落到我们的心,落到我们的意上。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很难得到的东西一定是世间认为贵重的东西,所以一般人难以得到买不起,令人行妨,那我们说它也是落到了我们的心上,落到了我们的意。行妨是什么呢?去做坏事。
这次疫情对于我们读懂《道德经》有很多参考价值,比如说疫情当中有些国家的群众去打砸抢商店,那抢的是什么呢?他抢的一定是苹果店,苹果的手机、苹果的电脑、苹果的ipad,或者是LV的包包,这些都是一般老百姓买不起的东西,一个包一万,两万、三万,对吧?所以,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可见现在整个地球上的社会风气都是以拥有这些贵重的东西为荣耀,表示你在社会上是成功的。所以第3章就讲: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眼耳鼻舌身意还是相对有个顺序的,有重要和不重要之分。一般是把眼睛看做比耳朵更重要,所以在老子章句之中,一般是把眼睛放在耳朵的前面,比如说我们将要学到的14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它也是眼睛耳朵身体这么一个顺序。《论语》:“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它同样也是眼睛耳朵身体这个顺序。《阴符经》:“瞽者善听,聋着善视。”它也是先把眼睛(瞽者)放在前面,耳朵(聋者)放在后面,这么一个顺序。所以要把老子的章句当中的顺序,深究一下。
这几句话最终是想指出一个什么意思呢?老子在第1章指出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形和无形,对吧?什么是有?有,就是我们眼睛能看得到的,耳朵能听得到的,身体能触摸到的东西,形而下的世界。什么是无?无,就是,我们很快就学到了14章,讲的:视之不见,眼睛看不见的;听之不闻,耳朵听不到的;搏之不得,身体和手去触摸也感觉不到的,但是,又实际存在的这个世界。
这一章实际上也可以认为老子是对我们的生命做了一个简单分析。我们知道,我们身体上,有脑袋,有四肢,有胸部,有腹部对吧?整个身体的躯干部分。那脑袋上有什么呢?有眼睛,五色令人目盲;有耳朵,五音令人耳聋;有鼻子有舌头,五味令人口爽;最后是驰骋畋猎,驰骋畋猎一定要用上四肢,手和足,更不用说还要用上躯干,这才是一个完整的身体。但是所有的这些五官七窍和四肢躯干,最终的它的控制中心是什么呢?控制中心是我们的心,是我们的大脑。所以,最后要落在“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这样的话,我们就能够对我们的生命有一个最初始的认识:既可以去观察形而下,感知形而下,追逐形而下的物质;同时,还可以去观察形而上,感知形而上,触及形而上。
老子的意思是:一旦你过度地关注了形而下的物质,过度地去满足我们形而下的物欲,那么,在大脑皮层一定会形成一个强烈的兴奋点。那就会伤害了什么呢?伤害了我们对形而上的预兆的感知能力,从而对形而上的祸福、吉凶、是非的无形征兆,缺乏感知,也就做不到提前预判。
严遵《老子指归》:“淫于五色之变,视不见祸福之形色者,陷目之锥也。佚于五音之变者,听不闻吉凶之声者,塞耳之椎也。美于五味之变者,口不中是非之情味者,斩舌之器也。”(唐强思齐《道德真经玄德纂疏》引)他的意思还是说关注了形而下的物欲,就失去了对形而上的预知能力。老子的思想是什么?老子的思想就是你内心要安静。当你内心安静的时候,你自然就能够提前预知这种吉凶、祸福、是非的征兆,从而很容易地把这个事情给解决了。
是以圣人
为腹不为目
前面五句话都是一般人的爱好,都是一般人痴迷、享受、喜欢的东西。但是,圣人跟一般人不一样,圣人都把这些事情理解了,看淡了,所以叫做“是以圣人”。他跟普通人不一样,他不会满足于得到外在的物质,得到形而下的信息。他要什么呢?要去感知形而上,进入修身。那修身最初始是怎么开始呢?叫做“为腹,不为目。”
为腹不为目,我们一般解读为:满足最低的物质要求,而不去追求多余的外在的物质。目,在这里指代上面讲的五色的眼睛,五音的耳朵,五味的鼻子和舌头;因为目是一个洞,是个孔窍。为腹是什么呢?为腹我们一般讲,是吃饱肚子就算了。但是实际上,腹部在哪里?很多人问腹部在哪里?腹部范围比较大,但是,从修身讲,实际上就是肚脐以下的那个部分,胃实际上还要在肚脐上面一点,对不对?所以,为腹不为目,显意就是吃饱肚子就算了,泛指圣人只需要满足最基本的生活要求,吃饱肚子。但是,它的密意是什么呢?密意是要作用在腹部上,意思就是要充实中医讲的下焦,或者说充实修炼上讲的下丹田,充实我们的生命元气。
那怎样才能充实我们生命元气?显然要向天地要无形的天地的真阳真阴的这种气,然后,和合为生命元气。实际上,这是有一个顺序的。进入生命修炼的第一步,按照老子的这种修行方法,他也是性命、性命合在一起。比如说第3章:虚其心,这是性,实其腹,这是命;弱其志,这是性,强其骨,这是命。那么从命功来讲,应该要先实其腹,然后才能做到强其骨。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先要充满这个生命元气,让我们的脏腑功能正常了、强大了,然后才能更好地吸收食物中的钙,然后才能做到强其骨。它是有这么一个顺序。
在解读11章的时候,我们也提到过:“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我们的生命很奇特,身上有洞的地方,它往往是多功能的:第一,它是观察外界的信息通道;同时,它也是一种欲望的通道;同时,它也是一种能量泄放的通道。
人身上有几个窍?生命是九窍对吧?头上是五官七窍,下半身还有两个窍。所以五官七窍有三大功能,第一,观察形而下,第二是欲望的通道,第三是能量流出的通道。
我们这么解读我们的生命,那如何以经解经,用老子的思想来支撑呢?刚才提到了第3章讲的:“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我们再去关注49章:“百姓皆注其耳目”。你看百姓跟圣人是不一样的,圣人是为腹不为目;百姓呢?皆注其耳目。
这个“注”字就很有奥妙。注,第一、关注;第二、我们说三点水的字很重要,皆注其耳目,不仅仅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耳目上,同时也暗含的一个含义,生命能量就像水一样的从耳目这两个窍流出去了。那么52章就有:“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什么叫兑?什么叫门?这个兑和门啊,实际上就是五官七窍,乃至九窍。56章又重复了“塞其兑闭其门”,然后才有“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最后,“是谓玄同”,修身进入一个玄同的境界。
故去彼取此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学12章,把老子其它章节贯穿地先讲一讲。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那我们说为腹不为目,就是圣人从一个普通人,开始超凡脱俗;然后,开始进入圣境,逐渐就有了真知;逐渐有了真知,“故去彼取此”。白话讲,就是去掉为目,对吧?去掉追求外在的物质,去掉对形而下的关注。取此,取什么呢?开始修身,开始追求生命的体验,开始追求内在的满足,开始进入圣境,圣人的境界。
同时从这句话我们也能理解,人生必然要有取舍。当你到了一定岁数的时候,好像是到了50多岁的时候,你必然要有取舍,就好像是中国足球经常讲的:留给中国队的时间不多了。留给我们的人生的时间不多了。要想修身,要想感知形而上,要想进入大道修为,必然要在欲望、物质和大道圣境之间做一个取舍,不可能说两头都占着,两全其美。所以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西藏的仓央嘉措,他就说:“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实际也是这个意思。
【总结】
中心思想:
这章的中心思想可以用庄子一句话“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来总结。因为我们知道啊,五色、五音、五味,来自于身体上的各种感受;驰骋畋猎,以及我们内心想要得到的东西,难得之货,都是感官的刺激,都是我们生命的欲望、嗜欲。这种嗜欲越强烈,这种感官给予的刺激越强烈,从西方的脑科学来看,眼耳鼻舌身最后都要落到我们的意上,都要落到我们的大脑的形质上。那么感官刺激越强烈,在大脑的皮层上形成的兴奋点就越兴奋、越强烈。大脑的形质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兴奋点,我们还怎么去捕获天机了?这就好像是大脑上有强烈的噪声。元神对大道,对无形的世界的感应,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但是每个人的嗜欲,每个人的兴奋点是不一样。对于一个真正进入修道的人来说,他的物质欲望越浅,他的嗜欲越浅,他的噪声就越少;相比之下,他的这种信噪比就越高。
所以可以把庄子这句话“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反过来讲:“其嗜欲浅者其天机深”。那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修道要“虚其心、实其腹”,要“塞其兑、闭其门”,要“为腹不为目”。这可以理解为是一个物理过程。我们自然会去淡薄名利物欲,那我们的内心,灵感、直觉就越来越多,慢慢的就充满了天机。
那天机会表现为什么呢?天机会表现为大音、大象。41章讲:“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对吧?实际上,这个大音、大象,都是无形的气化世界的一些信息,落到大脑的某个区域,然后,形成了大音、大象。
知识点:
1、腹,是什么?
2、目,又指代了什么?
章序:
11章讲的是无和有,讲无之用。12章讲如何感知无,怎样去感知一个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世界,实际上就是要关闭形而下的通道,然后,自然就会感知到形而上。
从修炼角度讲,还要做实其腹的这么一个修炼,实际上是一种下丹田的建设。下丹田的建设主要是什么呢?充满了生命元气,充满了精气。精在哪里体现呢?精在肾上体现,元气足了,肾气就足;肾气足了,精就足。我们知道肾藏精,主骨生髓。当我们肾藏精,肾水足了,我们自然能够强其骨。那么强其骨包含了骨密度和骨髓,而大脑是髓之海。大脑一旦发达了,形质一旦饱满了,那么它在识神上充满了逻辑思辨能力;它在元神上,它自然会对无形的感知能力就更强,自然就能把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的大象、大音,直接在我们大脑的相应区域形成大象、大音。那我们就会对我们的生命以及对生命和道、天、地、人的联系,理解更加地深入,更加地精微,从而就具备了解读13章的基础。
定位:
对生命整体开始觉悟,从而为塞其兑闭其门,走向实修打下一个比较好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