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写过一篇关于“封神第一部”的文章,当时看的是枪版,画质不太清晰,所以只看了个开头就写评论了。
当时认为这个电影脱离原著进行改编,是完全不了解 中国传统特别是修炼文化的行为,对导演和编剧进行了严厉的批判,最近网上已经放出了电影原片,于是又重新看了一遍,下面再说一下我的看法。
这个电影,虽然脱离原著太远,但总体来看,是可以逻辑自洽的,也完整讲述了一个故事,对人性的善与恶,也有深刻的认识和揭露。
纣王是个PUA大师
历史上的纣王是个复杂的人物。据史记记载,“纣倒曳九牛,抚梁易柱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商纣王力大无穷,可以拽着九头牛,能够手托着梁换柱子,可见其武力值相当高。但看他后来的表现,性格中爱享乐的成分占很大比重,比如著名的“酒池肉林”。见了女娲娘娘的神像,他心中升起的不是敬仰之心,而是色欲,说明此人内心毫无敬畏,所以后来为了妲已把自己亲叔叔的心挖了也就不奇怪了。
封神中的殷寿(后来的纣王),除了这些元素之外,还增加了新属性,那就是奸诈,这部电影中的殷寿,是一位PUA(精神控制)大师,八百诸侯的质子们,都是他的PUA对象。
电影开头,殷寿率领众质子们讨伐苏护,苏护的儿子苏全孝不得不下马对父亲劝降,但等来的是万箭齐发。苏全孝想以死相逼,但还是太年轻,对自己下不了手。于是殷寿出手,他先是下马,对苏全孝进行PUA输出,说苏全孝是他最爱的儿子,然后让他不要怕,于是苏全孝含着泪自杀。然随后殷寿发表了演说,问质子们,杀苏全孝的是谁?众质子们异口同声,苏护!于是军情大振,一鼓作气攻破了城池。
如果殷寿真的在乎苏全孝,换句话说,苏全孝真的是他最爱的儿子,他会让他自杀吗?显然是不会的,可偏 偏 苏全孝就吃这一套。这种殷寿式的PUA充斥着整部电影,而真正的男主姬发也是殷寿PUA的受害者,整部电影也是姬发从殷寿的PUA大梦中走出,从而心理觉醒的故事。
姬发的觉醒过程
讨伐了苏护,救了狐妖,殷寿带领众质子还朝。在庆功宴会上,被狐妖附体的殷启,杀了帝乙,应该说此时的殷寿是不知情的,电影中给了殷寿一个吃惊的特写,后来从狐妖的叙述中殷寿才得知真相。狐妖为什么要私自杀了救命恩人的父亲?其实狐妖和殷寿心灵相通,它从一只妖怪的本能,就知道殷寿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也知道此人内心毫无悲悯之心,如果让殷寿自己做选择,想必他也会弑父杀兄,于是狐妖自作主张,替殷寿动手了。
应该说封神第一部中的狐妖,并不是那么坏,如果说她坏的话,那只是妖怪的本能,这一点在她杀姜皇后的情节中有所展现。妖怪所看重的是人身,所以在她与姜皇后的对垒中,要姜皇后与她一同修行,不要辜负了这美妙的人体,这一点在传统文化中也是有据可循的,西游记中就曾说过“人身难得,东土难生,正法难遇,全此其者,幸莫大焉”,狐妖得了人身,在她认为已经成功一半了。
姜皇后的死是个重大的导火索,它引发了太子殷郊与殷寿、狐妖之间的矛盾冲突,也开启了姬发的觉醒之旅。
彼时的殷郊,和众多质子一样,认为自己的父亲是一个伟大的人,高尚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可惜父亲夜宿美艳妖狐,自己的母亲却被狐妖杀死,于是一心想除掉狐妖,把自己的父亲从低级趣味中拯救出来。
殷郊还是太年轻,夜里带刀去父亲的寝宫,要杀了狐妖,但反误伤了父亲,殷寿也不跟他客气,定要杀了这逆子。最后在太庙,殷寿和殷郊对峙,皇叔比干剖心而死,狐妖现形,而此时的殷寿却舍不得杀了狐妖。一方面因为这狐妖长得实在太销魂;另一方面,这狐妖还深深懂得殷寿的内心(灵魂伴侣既视感),自作主张附体殷启, 杀了帝乙,扫除了殷寿登上王位的两个最大的障碍,不然, 永远也轮不到他殷寿继位。
此时的殷郊眼见皇爷爷身死,父亲却站在狐妖一边,才完全明白父亲不是被狐妖迷惑才任由狐妖杀死自己母亲的,自己的父亲就是这种人。
之后发生的事情 就是,纣王和狐妖在殷商的祖宗牌位前淫乐,之后一把火烧了宗庙社稷。
应该说,此时真正的主角姬发,心灵是有所触动的,他至少看明白了眼前这位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对待自己的儿子,如何不顾江山社稷的。对于长期饱受殷寿PUA教育的姬发来说,这种程度的刺激,还不足以产生质的作用。
不触及到自己的利益,是不会知道痛的,更是不会觉醒的。
殷寿招东西南北四大伯侯来朝歌朝贡,此时因为殷寿的一系列骚操作,天下已经大乱,东西南北四大伯侯国,早已民不聊生。巧合的是,路上行进的四大伯侯,夜宿荒野,四大伯侯论及天下大势,一致认为帝乙的死没有那么简单,西伯侯姬昌,也就是姬发的父亲,更是用八卦测算出真正杀死帝乙的另有其人(下文会从周易的角度分析)。
此时躲在暗处的姬发和殷郊,血气上涌,尽管里面有自己的父亲,热血少年姬发还是冲进去,和殷郊一起逮捕了正在妄议朝政的父亲和其它几位伯侯。
朝堂之上,殷寿再次展现了PUA大师的风采,逼四大伯侯的儿子弑父。在殷寿眼里,认自己当爹还是认亲爹当爹,是个可以被选择问题。也许是姬发还算机灵,也许是殷寿另有打算,总之西伯侯姬昌没有被杀,而是被囚禁了起来。这个历史上都有记载,史记有云:周文王拘羑里而演周易,这个问题后面再说。
此时的姬发或许以为,殷寿的行为是为了江山社稷,所以,就算是眼前这个人要杀了自己亲爹,也还是有道理的,为了他心目中的英雄和正义,他亲手把父亲送进了监狱。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父亲被囚,姬昌长子伯邑考坐不住了,原著中说伯邑考想通过贿赂侫臣费仲尤浑来拯救父亲,但在电影中,并没有交待太多,只出现了殷寿进监狱给姬昌送“肉饼”的剧情,中间伯邑考被杀的详细剧情完全缺席,导致看起来不是十分连贯。这些删减的剧情对姬发的心理转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知道导演为什么要删除这些重要情节。
总之,哥哥的死是压垮姬发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亲情浓于水,如果父亲被囚,哥哥被杀,都不能唤起姬发被蒙蔽的心灵的话,那姬发就不是主角了。
由此可见,姬发是一个内心有着坚定信念的人,对家人仁孝,对朋友忠诚,对自己尊敬的长辈(比如殷寿),一心一意地拥护。只不过由于年少无知,被魔鬼迷惑了心窍,认贼作父,害死了哥哥,也差点害死了父亲。
关于姜子牙
姜子牙在封神第一部中是个无足轻重的人物。误闯议事厅,接下封神榜,自己多年的修为毁于一旦,下山要担负起重要的使命,却神力全失,以一介凡夫之身,担负重要使命,幸亏有哪吒和杨戬两位师侄保护,才不至于下山就“领盒饭”。这其实是有象征意义的,救世的使者往往要以普通人的面貌来示人,如果带着神力,那做起来就太容易,就不能称之为天数了。
可能第二、三部中,姜子牙会有一番作为。
姬昌的占卜
姬昌在去朝歌的途中有过一次占卜,当时四大伯侯正在议论朝政,大家都觉得帝乙的死有蹊跷,姬昌用八卦测算了此事。姬昌是《周易》一书的作者之一,据《史记》记载,姬昌是被殷寿囚禁羑里期间,把八卦重新组合成六十四卦,并写出卦辞的。电影中姬昌的台词:“六二之位,不耕而获”,准确来讲是“爻辞”,据说爻辞是他的儿子,也就是后来著名的周公旦(姬旦),写出来的。也就是说,这句台词所引用的爻辞,不该出自姬昌之口,时间也不对,这是其一。
其二,根据电影中的台词,姬昌当时得到的卦象是天雷无妄卦,第二爻动。
第二爻的爻辞为:六二:不耕获,不菑(zī)畬(yú),(凶);则,利有攸往。
翻译成白话就是:六二:不耕种却有收获,不垦荒却有熟田,(有凶险);君上来聘,应该适宜有所前往。
也就是说,卦中显示的是不劳而获之象,因此姬昌断定,杀帝乙的另有其人,“不劳而获”的是殷寿,帝乙则是中了“无妄之灾”,白白丢了性命。
如果单看卦辞表面意思的话,这个占卜和剧情是相契合的,但是编剧还是大意了,只顾及了表面意思,而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简单。
天雷无妄卦第二爻,以阴爻居阴位,为得位。阴爻得位,在无妄卦中,是清净无为的君子,内心清净,没有妄念。因此这个卦辞还有另一层意思,不期望收获而去耕种,不期望熟田而去耕田, 守好自己的本分,自然会有好的结果。殷寿绝对不是这种人,所以,严格来讲,这个卦辞用在这里并不是十分贴切。
总体来讲,这个电影还是值得看的,只是导演和编剧太过天马行空,抛开了原著的宏大框架,只取了主角姬发的心灵觉醒历程,这对于我这种对于原著、对于传统的修炼文化有一定了解的人来说,觉得有点小家子气了。另外一方面,如果忠实于原著的封神框架,讲神佛, 讲修炼,对于当下的国人来说,接受度也未必更好。
明天机周易网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