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白话老子》系列发布系黄晓明老师应邀在联想学习群线上讲授《道德经》81章的音频,经志愿者结合讲义整理为文稿,主讲人补充校订而成,具有义理深入浅出、联系生活工作、可读性强等特点,即日起正式连载发布原版语音和文稿,欢迎广大爱好者阅读分享。
《白话老子》05期:【天地不仁】章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
其犹橐籥乎?
虚而不屈
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
不如守中
【解说】
《道德经》大部分章节都非常短,这个章节就四句话,可分为三段,第一段就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第二段就是“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第三段就一句话:“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道德经》由81章组成,5000多个字,这81章当中,每个章节都有结构,且结构比较明显。第一段:天地不仁,圣人不仁,引出中间的核心思想:天地之间,其犹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最后就是结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所以,从简单的阅读理解来看,我们会觉得它有一个章法结构。
回顾一下第1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然后引出了“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我们看到了有天地,有万物。到了第3章:“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前面有“不尚贤,使民不争”。我们看到第3章“圣人与民”,看到第5章有“天地与万物,圣人与百姓”。那么到了第4章,开始讲大道的体和用,大道的本体是冲、湛,大道的用是冲、渊等等。学完第4章的大道,那么第5章就顺理成章地讲“圣人和天地”,重点讲天地。
什么叫做圣人?圣人就是能够感通大道,他通过第3章的“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他的大脑容量超度发达。这时候,他感通大道,能够返观到大道的冲、渊、湛,甚至能够感觉到“渊兮,似万物之宗”,实际上还包含了大道孕育了天地,然后第6章就会有大道从玄牝之门生出了天地,生出了万物。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什么叫作天?什么叫作地?从中国传统的元气论、气化理论来看,比如说《淮南子·天文训》讲:“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他认为气产生了变化,会出现有清阳和重浊。清阳就薄靡而为天,实际上它是上升而为天;重浊就凝滞为地。这里面包含着天是由清阳之气构成的,地是由重浊之气凝滞而成的。所以我们要记住古人所讲的天地,并不完全等同于现代人讲的宇宙学的天地。比如说我们脚踩的地球,头顶的蓝天白云,会往往理解为天是由大气层、臭氧层等构成,但是古人不是这么理解的,天这里面一定有空气,有氧气,再往上有臭氧层。那么更重要是什么呢?天是由气构成的,所以传统的气化理论会认为天有九重,一层一层,是不一样的。
后面还有不仁,那什么叫仁呢?《说文》中说:“亲也。从人从二。”《礼记·经解》:“上下相亲谓之仁。”比如说地位高和地位低的人,他们两个是相互亲近的,相互友爱的,谓之仁。《中庸》和《孟子》讲:“仁者,人也。”说明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的。
那么我们说天地,第一,它不完全是对百姓、对人类,天地把万物包含着我们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它并不特别的对某一类亲近、爱护。这个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天地之间一切的生命,它都是构成生物链条当中的一个环节,天地不会对某一个环节特殊的去关爱,所以叫做“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什么叫做刍狗?刍狗实际上就是干草扎成的草狗,供祭祀用的,祭祀完之后就不管它了,重点在不管、不理它。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天地不会对万物特别的仁爱,任由它自由成长、自由生长。
后面就是“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我们会看到一对一对的:天地对万物,圣人对百姓。那么我们说,圣人并不亲近、管理动物、植物,他重要管的是百姓。但是圣人对百姓并不会特别的亲近,他是任由百姓自由地成长,不进行特别地干预。
比如57章讲:“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重点看到民有自化、自正、自富、自朴,他有一个自己的趋势。比如说37章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如果从第一段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那么天地不仁,为什么就直接得出圣人不仁呢?因为圣人是效法天地的,25章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时候,人是法天地,然后再法大道,然后再法自然。实际上圣人的起步是法于天地,而天地管万物,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管百姓,那么也一样是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百姓,可以理解为很多个姓氏,而圣人并不会对某一支姓氏给予特殊的偏爱,就好像天地一样。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万物当然有人物、动物、植物,那么动物可能有牛、羊、马、狼、虎、豹、狮、象等。那你说天地能对羊好吗?天地如果对羊偏爱,那狼吃什么?所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任凭万物在天地之间自然地成长,自然地进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断地进化。
那么圣人也是一样的,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他不是一般人的爱,一般人的爱有亲近也就有疏远,有爱也就有了恨,那么必然造成人心的一种不满,你有了偏爱。那圣人是不是没有爱了?那也不是。圣人的爱跟普通人的爱不一样。普通人的爱感情强烈,往往由爱而成恨。当你的爱得不到回应的时候,它就会产生一种怨恨。
那圣人对百姓是什么样的爱呢?他不叫爱,他叫慈。67章讲:“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那么慈是什么?慈是父母之爱子也,父母爱他的孩子,它是一种淡淡的、不干预的、没有控制欲的,它是一种不求回报的慈,跟爱还是有些不一样的。
天地之间
其犹橐籥乎?
虚而不屈
动而愈出
那么这一章点题,从“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引出来“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章的主角是谁呢?主角有两个,一个是圣人,一个是天地。马上就从这两句话推出中间的那一句话,叫做:“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往往一个章节的开始,它并不是本章的重点,前面是铺垫,是一种文学的写作手法;那么中间引出的“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反而是这章的核心思想。
1993年,在湖北的荆门郭店出土了一批楚国的竹简,简称郭店楚简,有老子的甲乙丙三本,其中有第5章,但是第5章只有中间这句话:“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一般认为郭店楚简是摘抄本,说明摘抄者认为这句话是本章的重点。
那我们说“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重点在天地之间。32章讲:“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古人认为,脚踩着大地,头顶着蓝天,那么蓝天就像这个盖子一样地把地给它盖住了,叫做天地相合。但天地相合包含了什么呢?包含了天地之间有一种相互往来。那天地之间为什么能相互往来呢?因为天是气,地也是气,地气是向上蒸腾的,天气是往下降的。《黄帝内经》有句话很重要:“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简单解读就是:天气要往下降,如何降呢?就是天气要流到地下,地气要上升到天气上去。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运动呢?这叫做“高下相召,升降相因”,高与下互相召唤,升降互相为因果;而变作矣,就产生了各种变化。
第2章学过“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注意这个“相”。32章讲天地相合,《黄帝内经》这段话讲高下相召、升降相因,天地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它是一对一对出现的。所以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所以老子立言很厉害。老子立言的核心、81章的核心在哪里呢?第一在大道,第4章简单地说了一下道体、道用;然后就讲天地;然后讲人心。这一章与32章合起来讲天地,我们来解第5章的时候,要跟第32章,跟《黄帝内经》有关天地的内容,一起来合解。
其犹是什么意思呢?“其犹”代表一种不确定性,因为老子要打个比方,将天地之间的天地往来的机制,用两个东西合并作比喻:第一个叫做橐,我们知道就是风箱;第二个叫做籥,它不是普通笛子的意思,它是排箫,好几根箫绑在一起。王弼注:“橐,排橐也,籥,乐籥也。橐籥之中空洞,无情无为,故虚而不得穷屈,动而不可竭尽也。”
对“橐籥”这两个东西,历史上有不同的理解。一般认为“橐”还是风箱。“籥”有人认为是风箱的吹口。王弼认为,籥是乐籥也。橐是排橐也,是一排一排的风箱。这个跟古人鼓风铸铁的炉具有关,一个风箱风力不够大,一排的风箱,表示多。籥是一种排箫。那么排箫是什么样的呢?可以认为箫就是一个长笛。笛子横着吹,箫是竖着吹。箫有个特点,上面很多孔。我们说一排的风箱和一排的箫合在一起,来比喻天地之间的气化机制。第一,风箱是一来一往;第二,气是从排箫的孔当中出去的。那为什么是排箫的孔呢?而不是炉具的一种吹口呢?因为32章讲了“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重点是“民莫之令而自均”。气要均匀地散布在天地之间,如果只有一个风箱、只有一根箫的话,就不能够在天地之间均匀地密布。同时,天地之间有高有下,只从一个点出去,它的风量一定是不均匀的。
所以就有点像滴灌。在网上可以搜到以色列滴灌的图片,以色列在沙漠种菜、种植物。我们知道那个地方水比较少,淡水比较珍贵,他们为了节约淡水,更好的种植植物,便想通过滴灌,好像就在软管上扎了很多孔,然后水顺着植物均匀地布设过去,这样就能够非常均匀的把这个水灌溉到植物上,它就不是漫灌,而是滴灌。在中国新疆、甘肃等地方,我们也用上了滴灌。
历史上吴澄对这句话也作了一个注解,我觉得还是比较靠谱的,他说:“冶铸所以吹风炽火之器也。为函以周罩于外者,橐也;为辖以鼓扇于内者,籥也。天地间犹橐籥者,橐象太虚,包含周遍之体;籥象元气,氤氲流行之用。”
苏辙理解为:“排之有橐与籥也,方其一动,气之所及无不靡也。不知者以为机巧极矣,然橐籥则何为哉!”
但是老子说“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他仅仅是做了一个比喻,当然,这个比喻有个非常精巧的地方,也是让大家来容易理解这个思想。老子对天地之间气化往来的关键的思想叫做“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什么叫做虚而不屈呢?风箱之间难道不是空的吗?那风箱是怎么运作的呢?它叫一来一往。只有风箱内部是空的,当你拉动风箱的时候,才能始终地一来一往而永不停止运作,叫做“虚而不屈”;“动而愈出”,那我们越来越拉动的时候呢,这风也就源源不断地往外出了。
实际上,苏澈也好,吴澄也好,他们都正确地理解:动而愈出的不是风,他们理解的是元气,氤氲流行之用。有了这个橐籥,天地之间气化往来的机制,天地之间的运作就正常了。所以我们来看第5章的关键在哪里?关键在于要保证天地之间的气化往来的“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的机制始终是正常的。
所以这一章的重点在哪里?重点在于橐籥机制当中的虚。有了虚,那么“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腾,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这都正常了。但是,假设说,天地之间,不是虚的,而变为实的了,就好像是风箱中间有一块石头、有一块木板,那风箱还能拉得动吗?肯定拉不动:实而屈,不动则不出。
多言数穷
不如守中
这句话怎么解读,就成为解读第5章的关键。当我们把本章的立意放在中间的“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的时候,我们说老子的立言肯定是非常成功的,所以老子的立言一定是跟全文紧密相关的。那么,这句话的解读,就一定要跟这一章的主题思想紧密相关。所以这里面重要在哪里呢?在于这个“言”很重要。我们说这个言有什么奥妙呢?
第一,什么是言?
第二,谁在发言?
第三,发言对象是谁?
第四,发言的内容是什么?
第五,发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最后,发言要有一个什么样的效果?
所以实际上要把这句话跟“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紧密地关联解读,那我们这个解读才是成功的。
让我们回顾一下第一句话:天地与万物;第二句话:圣人与百姓。第三句话:天、地、橐、籥、虚、动、出,实际上圣人还隐含了一个什么?还隐含了一个圣人是对天地的。什么叫做圣人?圣人一定是通于大道–不能通于大道,就不能叫做超凡入圣,不能称为圣人–叫做内圣;那么还有什么呀?内圣外王,只有内圣才能外王。外王是什么呢?外王是说,他能够作用于天地人。
所以25章讲,圣人一开始是法于天地。法于天地,这个时候还不能称之为圣人;然后他法于大道,这个时候可以称之为圣人了,这个时候才反过来,我们说圣人要做一件重要的事情,叫做参赞天地之化育。为什么?当他感通大道,当他对大道有着深入的感应的时候,他就具备了一种能力,它叫先天。过去道家修为讲:后天返先天。到了先天,大家学过《易经》,就有一句话要牢牢记住,叫做:“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当你法于天地的时候,你还是“后天而奉天时”;当你进而感通大道的时候,那可以叫做“先天而天弗违”。《黄帝内经》也有类似的话:“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所以说圣人他就有了干预天地的一种能力。
刚才说了言很重要,言一定要跟上下文紧密结合解读。我提出来解经三原则,叫:“名不离句,句不离章,章不离文”,也可以说:“名不离句,名也不离章,名也不离文;句也不离章,句也不离文”。
首先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一定是句不离章,这句话一定是要跟上下文紧密耦合的。那名不离句,怎么体现呢?我们先说言是什么。古人讲的言不是我们现代人生活当中说的话,这个痕迹还依然保留在现代的文字当中。
比如说国家领导人在人大、政协代表大会上作重要发言;人大代表叫建言,是给国家提建议的。《易经》讲:“言行者,君子之枢机也,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我们大家看到这个言,不是一般人说的话,还是具有一定特殊能力的人说的话,它能够“千里之外应之,千里之外违之”。所以说什么叫做言?可以说国家级领导人、侯王、圣人的言叫作言。而且这个言,不是说生活当中说的话都叫做言,比如国家领导人跟家里人说的家常话,不叫言。那么同样,什么叫做言?圣人的言叫做言。我们可以明确地说,他在对天地发言的时候,叫做言,所以它不是一般时候说的话。
谁在发言?那显然是圣人在发言;圣人的发言对象是谁呢?可以是他的学生,可以是他教化的百姓。但是在这一章当中,他发言的对象一定是天地。那么圣人为什么要对天地发言呢?从逻辑推理来看,“虚而不屈,动而愈出”,那么什么时候发言啊?一定是天地之间是有了实的东西的存在。那么他的发言目的,就是把这个实的东西给它打散,变成虚。那么他的发言效果,就是要把这个实的东西打散变为虚。
所以,这是我们解读的灵感。结合上下文,结合解经三原则的解读思想,结合句与章之间紧密耦合的解读思想,那我们说:言,是圣人发言;发言的对象是天地;发言的目的是什么呢?是把天地之间实的东西给它去掉;最终效果,重新恢复虚,那么天地之间的气化往来的通道又重新恢复了正常。
当然了,我前面还提了一个发言内容是什么?作为一个思考题,留给大家思考。
当圣人对天地发言的时候,他一定是第2章讲的音声相和,既有发出大家耳朵能听得到的声,还有一个大家耳朵听不到的音的存在;甚至可能说声的因素很少,音的因素很大,这叫做大音希声。但是我们要想一下圣人之言,为什么能起到这个效果呢?为什么又“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呢?
刚才说过,解经三原则叫做:“名不离句,句不离章,章不离文”,这个是按照顶真的文法写的解经三原则。那么按照顶真的文法:“名不离句,名也不离章,名也不离文。”如果说单单从这章的言,还尚且不能得出,言为什么能够对天地起作用;那我们就要从全文来看言都有什么特点?大家可以回去把在81章当中的言都找出来。
我们做个简单搜索。
08章:言善信;
17章: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
23章:希言自然;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1章: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81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从第8章、17章、23章、81章,重点看到了什么?重点看到了言和信是紧密相关的,言而有信。但是21章就重要了。21章讲:“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这个很重要,21章讲的是在大道的内部有了精的存在,然后其精甚真,其中包含了信。所以,我们就突然间发现:言而有信,言和信是有关系的;信与精是有关系的。那精是什么?精在哪些章节出现呢?
精,还在55章出现过:“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未知牝牡之合而脧作,精之至也。”也就是说,德特别厚的圣人,他的精特别的足。那为什么含德之厚精特别足呢?28章讲,第一步是“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第二步是“常德乃足,复归于朴”,他德特别厚、特别足的时候,他真正回到了大道的怀抱,跟大道已经完完全全的沟通上,那么第6章我们会学到,他必然会从道母这一边,通过绵这个通道源源不断地得到精。
21章讲:“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所以说,他既有言,也有信,也有精,那我们说精是什么?
精具有精力旺盛的意思,《管子·内业》讲:“精,气之极也;精也者,气之精者也。”也就是说他实际上是包含了先天之气,这个精实际上是先天之气密度非常高的一种精华,非常纯正的一种表现,一点杂质都没有的表现。那么精当中包含了信,大家去想一想,第4章渊兮似万物之宗,渊是回水也,带有一种回旋的气机。
《黄帝内经》讲:“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天地之间的天气、地气是互相斡旋的玄机。那么这个信是什么?我们说,它是回旋的玄机。言善信,精是信的载体。既然圣人跟大道源源不断地得到了大道之精,那么他一言既出的时候,他就包含着信。那么,信就携带着天地之间往来的这种斡旋的玄机。假如说这个时候,天地之间有一种实的东西的存在,这个实,实际上也是一种无形的实的东西,就把它给打散了。打散了之后,39章讲:“昔之得一者”,圣人一定是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就重新恢复了天地之间互相往来的这种机制。这个时候,又重新回到了天地相合,以降甘露。
那为什么“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呢?圣人如果对天地发言多的话,他就消耗了太多的精,自然,数就穷尽了。这个数,理解为圣人的气数,理解为圣人对天地的办法就没有了。所以懂得圣人之言的“言-信-精”的关系,我们就懂得“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的含义。
那“守中”的含义是什么呢?“守中”就是说,我既不要多言,我也不要不言,而是像17章讲的“悠兮其贵言”。平时贵言,一旦需要言的时候呢,言当中的信就很足,自然就能够起到适度的干预天地之间橐籥机制的“实”的这么一个效果。那也可以理解为希言,为什么呢?23章的希言自然,希言适合于天地的自然,而且跟最后的“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形成了一个首尾呼应。
为什么会有这样理解呢?首先说我们有解读的逻辑,一定是老子在第5章当中的立言是成功的,那么“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一定是跟上文紧密耦合的,不能脱离“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来解读。同时,对老子的5000言的理解,实际上需要有一定的修身的领悟。
回顾我曾经追随一些有道行的老师,当聆听老师的教导的时候,的确感觉到,老师说一些跟修身很重要的话的时候,就跟我们生活当中的聊天就不一样了。当他做一些重要的点拨的时候,他这个言给我们的亲身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生命感悟。所以我们就能理解2500年前的老子,或者是别的圣人在指点他的学生的时候,比如说43章讲“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他既有言之教,还有不言之教。那么第5章,一个圣人在对天地发言的时候呢,他一言既出,就好像成语讲的金口玉言、言出法随,他给予学生这种点拨,他对天地之间带来一种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把这个中理解为适中,既不要多言,也不要不言,而要贵言、要希言,用17章、23章的文本来支撑这种解读。但更深入的解读是什么呢?这个中还跟天地有一个紧密的关系。为什么呢?因为这一章的重点是天地。
《说文解字》:“中,内也,从口。丨,上下通。”中间这一竖,也念竖,上下通。中,是一个口加一竖。这口是什么?口叫内也,内就指的是我们的身体内部。这个身体内部还有一个竖,上下通。这一章讲天地,那上下通什么?上,自然通天;下,自然通地。
结合32章来解读上下通的含义,叫做“天地相合,以降甘露”。那为什么说叫做甘露?为什么是甘不是咸啊?它实际上是我们人法天地的这么一种修身的生命体验。
我们曾经说过,圣人法于天地的,他是一步步进阶的。那我们人到中年就有体会,人到中年之后,发现我们可能半夜睡不着觉,有一种焦虑,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心火降不下来,肾水升不上去,心肾不能相交,水火不能既济。当法于天地的时候,我们就得到了天地的帮助。那我们说什么叫做法?法有个前提,有明师给你传法,你能够法于天地,这个时候你就不是一般的老百姓,就不是民了。25章明确指出来:人法地,地法天,人法于天地。只有你得到法于天地的法,天为阳地为阴,你能得到天的真阳的帮助,你能得到地的真阴的帮助,天的真阳,带动你的心火下降,地的真阴带动你的肾水上升,口中津液会很多,带有微微的甜,所以是甘露;同时,天地相合于你的生命,加强你的生命元气,又把你已经缺失了这种斡旋的气机给你加上去了,心肾相交了,水火既济了,你肯定就能够睡得着觉。同时在你的人到中年的过程当中不断亏损的生命元气就不断的充满。古人有个比喻叫做添油之法,我们的生命就像油灯一样,古人只有油灯,没有现在的这个LED电灯,白炽灯等等,你的生命的油灯里面的油原来已经越来越少了,那么这个时候得到了添油之术,油越来越满,你生命的光芒就会越来越亮,而不是越来越暗淡,乃至于油枯灯灭,对吧?所以我们说守中的含义是非常深的。
一旦得到了这个法于天地的法,那么就会逐渐加强我们的生命能量,就会不断地去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生命当中的这一竖,这个中道,源源不断地跟天地相合,为什么呢?你得到天地的帮助了。当你进一步地修之于乡其德乃长的时候,因为你已经有了足够的生命能量,可以去帮助别人了,这个时候开始《礼记》讲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这个时候,就是走出了自我的局限,走出了家庭的局限,开始走向社会,去奉献自己的多余的精气神,多余的财货,这叫做无私。77章讲: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这个时候,实际上就逐渐地跟道合。当你跟道逐渐合的时候,大道的能量、大道的信息,通过第6章的“绵”的通道,源源不断地传过来了。你对大道的感悟就会越来越深,行道的动力就会越来越足,准确度就会越来越准。
所以还看到一个关键的地方:我们跟天地之间有一个什么样的联系?跟天地之间有个中的联系。圣人一开始还不是圣人,一开始还是法于天地,顶天立地,通过中道从天地得到能量;然后才是行于大道,跟大道感通;然后才得一,才是得一者,才是“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一”是什么,一到了先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那么,我们学过第4章:“湛兮似或存”,湛就是先天的先天。
这个时候,我们说“先天而天弗违”,“参赞天地之化育”。同样也能理解这个中道,一开始是从天地得到能量;当进入先天,圣人可能还是用我们这个生命的中道,来返哺天地,参赞天地之化育。所以说这个中跟天地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紧密的。
所以第5章,看似很简单,但是适当地展开,运用解经三原则“名不离句,句不离章,章不离文”;上下文之间的紧密耦合;以及本章当中最重要的名,这个“言”在全文当中的搜索的解读,以及对“中”的《说文解字》的上下通,这个非常关键的、奥妙的解读,对第5章的解读,相信就比较准确、饱满、充实。
【总结】
中心思想
天地橐籥
知识点
1、天地橐籥机制
2、言信精的关系
3、解经三原则
4、什么是中?
承接
04章:感应大道
05章:内圣外王。具备了感应大道的能力,也就具备了参赞天地之化育的能力;感通大道为内圣;参赞天地化育为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