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道
明天机

《白话老子》连载03期:【不尚贤】章

640-7

编者按:《白话老子》系列发布系黄晓明老师应邀在联想学习群线上讲授《道德经》81章的音频,经志愿者结合讲义整理为文稿,主讲人补充校订而成,具有义理深入浅出、联系生活工作、可读性强等特点,即日起正式连载发布原版语音和文稿,欢迎广大爱好者阅读分享。

e851ef5e253eb0506349c8d114629a6d

《白话老子》03期:【不尚贤】章

黄晓明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

实其腹

弱其志

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

则无不治

 

 

【解读】

 

不尚贤,使民不争
那这第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说呀,我们这个古汉语有时候省略了主语,那主语是谁?主语显然就是后面的“是以圣人之治”的圣人,当时在远古的时代,圣人其实也就是国家领导人。所以国家领导人不尚贤,使民不争。这个贤是什么?贤其实就是乡贤,因为他是让民不争;让民不争的话,说明他就是没有在当时的国家公务员的体制内。所以呢,乡贤,不尚贤。那我们说不尚贤,不等于说不去挑选贤人,但是,他是不尚贤,他不把他作为榜样,让他实现乡村的自制,这就老子道治的境界。《庄子·天地篇》讲:“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对吧?庄子认为一旦为政者去标榜贤明,那么人们就会去争名夺利,这个时候,就会伤害了人的天性。那贤是什么意思?《说文解字》讲:贤,多财也。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说:贤本多财之称。引伸之凡多皆曰贤。人称贤能、因习其引伸之义而废其本义矣。”所以,贤就是当时多才的人。
争是什么含义啊?争实际上在金文的字形当中,上面是个爪,下面是个手,中间呢,表示有个东西,像两人去争一个东西,所以它有争抢、争夺的意思。所以,这句话当中的争,应该指的是不尚贤,那么百姓就不会去争这个贤的名,不争名。那么如果争名的话,他会有一系列的不好的举动、措施,它就会出来。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那我们说这句话好理解。圣人不去贵难得之货,下面就会效仿。当然,如果去贵难得之货的时候,下面的人也会去效仿;但是,百姓又没有钱,他就只好去当强盗。所以12章讲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这个不见可欲啊,有两种解释。一个意思是不要让可以引发欲望的东西出现,使老百姓的内心不乱。还有一种解释是什么呢?
还有一种解释,就是上位者,不要去向下位者显露自己的爱好,那么,民众也不至于因为要争功邀宠而乱了心。这么解读,它也是有道理的。
我们说这三句话,有些是行政措施,有些是圣人的内心的修为。那么为什么说后面讲“为无为,则无不治”呢?他都是采取了这些行政措施,或者是圣人的内心修为,他不去引发争名,他不会引发争利,他不会让百姓去做不好的事情,这就是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从根子上把这个潜在的隐患的根源去掉了。所以,这也是老子的无为的措施。
但是,为什么后面还有“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呢?他发现这些措施,这些管理者的内心的修为,他并不能够完全地解决问题,百姓的内心可能还会乱,还会有欲望。那么,作为圣人来说,他怎么办呢?圣人认识到了以上的三条措施,还有不足以解决问题的时候;而圣人治理天下,治理天下的一个重要的对象就是百姓。那么要让百姓怎么样呢?“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我们一条条来说。
 
虚其心
什么叫做虚其心?我们说,以经解经,38章讲:“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虚其心,就是让百姓的内心的所有的前识给他去掉。当我们内心充满了前识的时候呢,我们就会发现别人的一句话,就会在我们内心当中投射出很多东西来,想了很多。那么虚其心,就是要把这些前识统统地去掉,也可以理解为把我们内心的各种想法、欲望去掉。
当我们把所有的前识,所有的想法和欲望去掉的时候呢,我们经常讲一个叫做虚灵的境界,当你虚了之后,你就会源源不断地真知出来了,这叫虚灵的境界。我们俗话叫做“虚心使人进步”,当我们的内心充满了自己的主观见识的时候,圣人的教导,或者说明师的指点,你是听不进去的,会听不进去前人的、圣人的合理化的建议,他给你的各种传递真知、传递修身的方法。
严复对这一句话有个注解,他说:“虚其心,所以受道。”我认为严复对虚其心的理解是非常正确的。那我们想圣人之治,圣人要向百姓传授什么东西呢?一定是传授形而上的真知,一定是传授大道。所以说严复的解读“虚其心,所以受道”是非常正确的:当我们虚其心的时候,当我们把自己的前识去掉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开始接受圣人的指点、明师的点化了。
实其腹
实其腹是什么意思?实其腹我们有时会给它解读为吃饱肚子就可以了,但是真正来说腹部,它不是胃部,它是肚脐以下的那个地方,那是腹部,下腹部。这个下腹部的位置呢,在肚脐的下面,不在胃部,可以说是中医讲的下焦,可以说是修炼、修身讲的下丹田,这是实其腹的真正的含义。12章讲:“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所以,只有先虚其心,才能接受圣人的教导,才能实其腹,进入修身的初步。
 
弱其志
什么叫做志?33章讲:“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那我们说,这个志并不是说我们在人间要去赚一个亿的小目标,这个不算励志,这个是物质欲望。根据强行者有志来讲,那显然这是行于大道的志向,但是行于大道的志向为什么要弱呢?
33章不是讲强行者有志吗?我们说有时候啊,不能强行,要弱,要做一些动态的调整。那我们举个例子。今年啊,我们本来是想要走遍全国去讲《道德经》,去传播修身,但是由于疫情的影响,无论是线下的传播经典,还是线下的传播修身,看来这上半年都不是很适合,那我们就要动态地调整,有弹性地去调整我们的行于大道的计划、方向,适合当时的环境。所以,今年我就主要在线上讲课。那么在西安的一个群,在重庆的一个群,在山东的一个群,包括在回龙观的一个群,那么现在又多了一个我们联想的《道德经》群,我们就是这样动态的调整行于大道的方式,这叫弱其志。
因为我们要记得,无论是虚,还是弱,在《道德经》当中它都是一个好的名,它不是我们后来人望文生义理解的削弱的意思。所以说从虚其心,到实其腹,再到弱其志。那为什么说有这么一个顺序呢?那我们说虚其心才能接受圣人的指点,到实其腹;到实其腹的时候呢,我们的能量就逐渐地充实了下焦,充实到下丹田,那我们的精力就比较充沛了,那我们就可以去行于大道了。但是,行于大道,要弱其志。
 
强其骨
那我发现,老子对我们的生命更多的讲的是形而上,比如说第10章:载营魄抱一,他讲了营魄;专气致柔,他讲了气;涤除玄览,他讲了玄览。那什么是玄览?玄览就是人的心、人的神。他重点在形而上。
形而下他有没有讲?有。55章讲:“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骨弱筋柔而握固。”他主要讲的是筋骨。那么这里重点讲的是骨。为什么?那我们说骨头啊,在我们的生命,在我们的形而下,它是非常的重要。 
我们经常讲:伤筋动骨一百天,肝主筋膜肾主骨。肝主筋膜,五藏六腑的肝很重要。还有什么重要呢?肾很重要,肾主骨,对吧?但骨头包含了什么?骨头包含的骨密度以及其中的骨髓。我们现代人,很大的毛病是什么?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的人,到了晚年,他怕摔跤,他一摔跤,他把骨头摔断了,无论是胸骨啊,无论是尾椎,无论是脊椎,那么他可能很快就瘫痪了。往往人到了老年,一摔跤,这个人就不行了。
那么骨头里面除了骨密度之外呢,还有什么?还有骨髓。我们现在人到了晚年,经常是会得健忘症,会得老年痴呆,会得帕金森症,对吧?这实际上就是骨髓不行了。我们说呀,脑为髓之海,最终所有骨髓都要通向我们的大脑。到了秋天去吃羊蝎子,会看到羊蝎子的骨节里头,一节一节的,中间是空洞,是白色的骨髓,最终通到哪里去了呢?最终是通到了大脑。那么强其骨就包含了加强骨密度,就包含了让骨髓饱满;同时呢,还要让骨髓里面的杂质没有。
所以传说里面就有《易筋经》《洗髓金经》,所以过去人练武功,要把功夫练到骨髓里头去,这个是非常难的。有个导演叫作徐皓峰,他写了一本书《逝去的武林》。主人公李仲轩,是形意拳的大家,他给徐皓峰讲了一个故事。
他说在达摩那个年代啊,当年达摩,我们大家都知道,面壁十年图破壁对不对?达摩是在少室山一个山洞当中禅坐,当时少室山上有一些练形意拳的人照顾达摩,给他送水送饭,那达摩这个人就感恩,他说:“那你们练功、练武功,有什么困难没有?有什么问题我看看能不能帮你们。”那达摩是修行的大家,也许他已经看到了这些人修炼上遇到一些困难。这些形意拳的练武者就说,我们想把武功练到骨髓里头去,但是我们要吃一种很名贵的中药才能够做到,没钱吃不起,这是我们的一个困难。后来,达摩就教了他们一个小功法。这个功法呢,在形意拳当中也传下来了,叫做虎豹雷音。所以,它实际上就是洗髓,把功夫练到骨髓里头去。也就是说我们是要有强身之法、修身之法,其中一个很关键,就是要强其骨。
那具体应该怎么强其骨?是先练五藏六腑呢?还是先练这个骨髓呢?实际上是先练五藏六腑。因为我们知道有些动物它是软体动物,它并没有我们人身上的这一根非常重要的脊椎。但是它有什么?它有心肝脾肺肾。所以实际上修炼的每一步,老子讲“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这个顺序是非常正确的。
那么实其腹,下腹部主要是什么?下腹部主要是肾,对吧?那如何才能够让肾精充足?32章讲: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天为阳,为真阳;地为阴,为真阴。那我们如果能够得到天的真阳、地的真阴,实际上我们就能够让我们的肾气充足。那我们知道,肾是主什么?肾主水,主骨,生髓,藏精。所以,我们是先充实五藏六腑,五藏六腑的功能强了,那么我们的肾强了,我们的骨密度也就自然增强,那么我们的骨髓也就自然的饱满。
经常会有研读《道德经》的人说,第3章老子讲的是愚民政策。那我们从强其骨来看,老子讲愚民政策吗?老子给百姓传递修身的方法,让百姓能够强其骨,骨密度增强,让骨髓饱满,那么骨髓通到了脑髓,让脑髓也饱满。那脑髓包含什么功能?脑髓包含从形而上到形而下。从形而下的角度讲,它叫识神,从识神角度讲呢,一个是逻辑思辨能力强大,一个是记忆力强大,你不会健忘,对吧?那么从形而上的角度讲,元神能力强大。
我们从第1章有无徼、第2章有无相生来看,我们就会发现形而下和形而上,在我们生命当中,始终是一个整体。那元神和识神,它是并存于我们大脑的这个空间。那什么叫元神?元神就是我们在工作当中、我们在生活当中,我们有很多灵感、很多直觉,它不依赖于你的逻辑思辨而成立,它有个独立的一个灵感的信息来源。
那我们说,老子是愚民吗?老子实际上他还始终地想,让每一个人都能修身,让每一个人都能够从民到人,到贤人,到圣人,到至人,到真人,一步步地提升。所以说,我们从25章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始终要让每一个百姓都能够一步步地进阶,超凡脱俗。
从另一个角度讲,我们说我们现在人的疾病很多,对吧?为什么我们现代人疾病很多?现代人各种焦虑,因为在追求物质欲望的过程当中,不由自主,随波逐流。有时候我们工作很忙,而且我们的工作压力非常大,在这种患得患失、宠辱若惊的情绪当中,我们的生命被戕害了。那我们现在还不能脱离目前这个大环境,所以,如何解决我们年轻人、中年人的一系列的生命问题?当然,在老子那个年代,它也一样存在。所以,圣人之治,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目的,是让每一个百姓都能够解决他的生命的健康问题。 
到了我们这个时代,这个时代的特点可能比古人那个时代的疾病会更多。当然了,我们现在的公共卫生的条件也更加发达了,我们的寿命也就更长了,那么相应而来的呢,我们人到了中老年,我们的疾病就会更加的表现出来。中年人最重要的、最大的杀手是心脑血管疾病,各种肿瘤。那现在还有因为环境污染带来的疾病,因为各种遗传基因带来的疾病,等等。
所以,无论是从我们生命的进阶角度讲,还是从我们的个人健康的角度讲,那么老子,或者说我们到了现代,都需要明师来传递修身之法,解决我们的心灵问题,解决我们的生命问题等等。最终,还要解决我们的生命的终极关怀的问题。
那我们也可以这么理解,为什么从弱其志到强其骨这么一个顺序呢?我们的生命最终会发现,当我们想要行于大道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回到我们的修身的最根本,关照我们的生命。这个强其骨,就是要解决我们生命的最根本的问题。同时,我们也会在修身过程当中发现,庄子讲的“缘督以为经”是非常正确的。实际上真正的督脉在哪里?就是在我们的脊椎中间空洞的这个地方。沿着我们这个骨髓,然后呢,逐渐的上升到我们的大脑、脑髓,这是我们修身的路线。
那么骨髓还有什么功能?骨髓还能造血,同时,我们的五脏六腑都是通过血管、神经挂在我们的脊椎上。那么我们的脏腑功能增强了,就能够更好地吸收食物当中的各种营养,比如说食物当中的钙,来加强我们的骨密度,来加强我们的骨髓,让骨髓的造血功能更好。 
现在年轻人、现在小孩骨头问题也很多,比如说现在的小学生、初中生很多是脊柱侧弯,这个脊柱侧弯就是骨头的问题。现在的孩子啊,到了他发育的时候,他长得太快,个子长得太高;但是呢,因为学习的压力、各种原因,有时候他对食物当中的钙吸收并不好,脏腑功能并不强,所以,他骨密度跟不上,那么他就出现了脊柱侧弯。这个时候呢,我们就要真正地去传递这种“虚其心,实其腹,强其骨”的修身方法,解决我们的孩子的健康问题。
 
常使民无知无欲
那为什么从“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最后出来一个“常使民无知无欲”呢?我们说,假设说你真正得到了修身之法,那么可以说你逐渐认识到的我们生命的本来,你就会对物质上没有太多的欲望。你觉得这些都没有多大意思,那么这是无欲。
无知呢?这个无知啊,可以说是对无具有一种真知,也可以理解为没有知。为什么呢?我们说,这个真知啊,它始终是源源不断而出的,那么我们始终是要保持一个无知的状态,也可以理解为我们始终要保持一个空杯的心态。当你保持一个空杯的心态,你才能够源源不断地在大脑里面对生命、对人类社会的走向、对天地的规律、对大道的深刻认知,不断地出新,不断地校正我们的认知,这叫无知。
我们在前面也说过,《道德经》里面跟现代的词组比起来有很多不一样,比如说观和察,声和音,形和状,知和识。这里是人和民。 
实际上这个民啊,到了这一步已经不能成为民了;但是,它有一个顺延,因为我们前三句是“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那么到了这句话,这个民已经不是民了,他可以是人了,可以是贤人,可以是圣人。他已经进阶了,对吧?因为他已经无知无欲了,他已经不是老百姓了。那么,可以说的是人和民是不一样的。但是为了顺延前面的民,所以说这里的民,还是原来的民,但是他已经不是民了。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智者是什么含义呢?这个智者啊,我认为是民当中的没有进入体制,但是又有文化的人。33章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智者他懂得人心,就好像是现在搞传销的人,他会知道你人心的弱点。 
但是他对社会不满,他想煽动人民去推翻体制,但是,百姓现在已经对物质、对权势没有欲望了,所以说“使夫智者不敢为也”。因为百姓一旦得到了修身之法,他觉得这里面真的是其乐无穷,对人间的权势和物质欲望已经兴趣不大了。
 
为无为
则无不治
这不就是老子的无为之法吗?老子的无为之法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社会的动乱来源于什么?社会的动乱来源于对物质的欲望过大,对名利的欲望太大,想得到更多的物质,想得到更多的财货;对于君王来说,想得到更多的土地,那么他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所以说,我们通过解读前三句,再经过解读“是以圣人之治”的这四句话,最后呢,得出一个结论:为无为则无不治。那么前三句话和圣人之治的四句话都是无为,都是把问题在萌芽就给它消灭掉了,就让它根本不出现问题。

 

【总结】

 

我们分析一下这个章法结构,基本上还是三段论。
第一段,这三句话代表圣人的修养和制度的建设;第二段话是圣人之治,传递修身之法,让人人都能成为圣人;那么第三段话就是效果: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这就进入什么呀?进入了道治:为无为则无不治。结论就是:老子的无为之法,它就是好,无所不为,无所不治。
那么这第3章承接第2章,有什么内在的关系呢?第2章讲的是对待,而本章的开始讲“不尚贤”也是超脱对待,进入无为。
那我们从应用角度来讲,这一章我们应该怎么考虑,在现实生活当中去应用呢?我们说第一,作为管理者,自己要淡泊名利,淡泊物欲,要有自己的内心的修养;第二,在企业建设当中,我们要去考虑是否能够加入一些修身的方法作为员工的福利,解决我们的员工的健康问题,包括心理层面的,包括身体层面的。
…分享这篇文章…

加师傅微信咨询:guizhen998

电报(TG)咨询:https://t.me/Minlee998

WhatsApp咨询:https://wa.me/14422221313

事业升迁,婚姻情感,升学考试,工作面试,人际关系,疾病吉凶、风水择吉等

QQ交流群:992663630

电报交流群:https://t.me/mingtianji123

电报易经资料分享:https://t.me/+gRFf6IBNgyc5ZDcx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明天机周易网 » 《白话老子》连载03期:【不尚贤】章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必填
必填,请填写正确地址,方便以后联系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QQ交流群电报交流群

文章内容很好,我要赞助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