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道
明天机

《道德经》微学精讲【10】 第40章——【反者道之动】

…分享美好…

道德经》第三讲:演化篇

40章——[反者道之动]

【题记】

 

本章是《道德经》中最短的,仅仅21个字,但是却是81章中最具内涵的一章。反,是万物回归于大道的运动;弱,是大道作用于万物的方式、途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顺生万物;“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是从万物的视角追根溯源,反推“道生万物”的过程,也隐含了“反”的内涵。

 

【正文】

 

反①者道之动②

弱③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④

有生于无⑤

 

2944841be30763db35b72096faf9abac

【注释】

 

:通返;顺为生,逆为反;这里主要是说明,道不光是生,还有返的运动。

:运动。

:从弓从彡,有曲、柔之象。

:解读为现代科学的“基本粒子”这个层面的物。

:混沌元氣,从无极到太极皆为混沌。

 

【直译】 

 

返回,是万物复归于大道的运动

柔弱,是大道作用于万物的方式

天下万物从有中生出来

有从无中生出来

 

【绎读】

 

反者道之动:返回,是万物复归于大道的运动。

反是什么意思呢?这个“反”,左边为“厂(厓)”,右边为“又(手)”,表示用手攀援山崖而上之意,与顺行而下正好相反,也有返回到出发点的意思;所以也通“返”。

 

结合“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此句,表示大道既有“顺生万物”,也有“逆返无极”的双向运动过程。“反者道之动”,也有修道者要“复归于无极”、“复归于朴”、“复归于婴儿”之意。

 

反与复含义不同。“反”,表示与道生万物相反,是反向运动;“复”,是通过“反”,重新回到出发点、原点,表示原本就在道之中,混沌之中。

 

弱者道之用:柔弱,是大道作用于万物的方式。

柔弱是大道作用于万物的方式。弱,从弓从彡,弓为曲折,彡为毛,有曲、柔之象。弱,在《道德经》之中,很少单独出现,一般与柔合用,如:“柔弱胜刚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那柔弱何意呢?从“骨弱筋柔而握固”、“摶氣至柔能婴儿乎”,可知,柔弱,意指婴儿的那种混沌、柔和的氣;进而,泛指演化万物的混沌元氣;于是,重新解读为:大道通过柔弱的氣而施加作用于万物。

 

联想:“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

 

天下万物生于有:天下万物从有中生出来。

天下万物都是从有生出来的。

 

有生于无:有从无中生出来。

有是从无生出来的。

 

这里,将“有”解读为现代科学所认识到的构成万物的各种基本粒子,“无”解读为将基本粒子包围起来的混沌元氣。如何得到这个认识呢?依据何在呢?

 

日本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物理学家汤川秀树在《创造力和直觉:一个物理学家对东西方的考察》谈到:

 

它可能是有着分化为一切种类基本粒子的可能性,但事实上还未分化的某种东西。用所惯用的话来说,这种东西也许就是一种‘混沌’。正是当我按这样的思路思考问题时,我想起了庄子的寓言。

 

“最近我又发现了庄子寓言的一种新的魅力。我通过把倏和忽看成某种类似基本粒子的东西而自得其乐。只要他们还在自由地乱窜,什么事情也不会发生,直到他们从南到北相遇于混沌之地,这时就会发生像基本粒子碰撞那样的一个事件。按照这一蕴涵着某种二元论的方式来看,就可以把混沌的无序状态看成把基本粒子包裹起来的时间和空间。在我看来,这样一种诠释是可能的。”

 

《易经》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东方擅长研究形而上的“道”,西方擅长研究形而下的“器”。应该要注意到,从古希腊時期思想家和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开始,西方科学在经过2500多年的发展之后,与东方科学在这里相逢了。

 

【旁通】

 

《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加师傅微信咨询:guizhen998

WhatsApp咨询:https://wa.me/14422221313

事业升迁,婚姻情感,升学考试,工作面试,人际关系,疾病吉凶、风水择吉等

QQ交流群:992663630

电报交流群:https://t.me/mingtianji123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明天机周易网 » 《道德经》微学精讲【10】 第40章——【反者道之动】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必填
必填,请填写正确地址,方便以后联系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QQ交流群电报交流群

文章内容很好,我要赞助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