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四讲:善德篇
第38章——[上德不德]
【题记】
老子认为,道德是自然的、最高的;失去自然存在的道德,才有了人为规定的仁义礼。人类要效法自然,才能得到灵感、真知。本章关键在要效法自然的道德,抛弃人文的仁义礼。
【正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①而无以为
上仁②为之③而无以为
上义④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⑤为之而莫之应
则攘⑥臂而扔⑦之
故
失道而后德
失德而后仁
失仁而后义
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⑧
前识⑨者道之华⑩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
处其厚⑪不居其薄
处其实⑫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注释】
①无为:在无的层面去为。
②仁:人与人的友爱、帮助等。
③为之:有为,在有的层面去为。
④义: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
⑤礼:礼节、仪式、礼仪。
⑥攘:把袖子卷起来。
⑦扔:牵拉硬拽,让其顺从。
⑧首:开始。
⑨前识:预设的各种规定,这里指仁义礼。
⑩华:浮华。
⑪厚:敦厚。
⑫实:实质。
【直译】
上德的人,不执着于德,也不觉得自己有德,所以有德
下德的人,恪守于形式上的德,所以无德
上德的人,做到了无为,也没有刻意做啥,顺万物之自然
上仁的人,有为,也没有刻意做啥
上义的人,有为,而且刻意去做
上礼的人,有为,而且如果没有回应
那么就开始捋起胳膊要让他过来顺从了
所以
失去了道,才会追求德
失去了德,才会追求仁
失去了仁,才会追求义
失去了义,才会追求礼
礼是什么呢?忠信的末端,祸乱的开始
前识,不过是道的浮华,却是愚昧的开始
所以大丈夫
要取厚重而抛弃轻薄
要取实在而抛弃浮华
所以要取厚实而去掉薄华
【绎读】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上德的人,不执着于德,也不觉得自己有德,所以有德。
这就好像生活之中,有些人做的很自然,顺其自然,不刻意追求德,所以德行才高。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下德的人,恪守于形式上的德,所以无德。
德好啊,所以有些人就生怕失去德,就有种不自然的追求,所以反而没有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德的人,做到了无为,也没有刻意做啥,顺万物之自然。
无为,是在无的层面去为,是顺应万物的自然而为,也理解为“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无以为,是无以为之,不去刻意做啥。不去按照自己的主观去做,不主动做啥。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仁的人,有为,但也没有刻意做啥。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指的是人相亲相爱,友爱互助等。有为,指的是在形而下的层面去为。但是,上仁的人,也做得比较自然,并不会刻意去做,主动去做。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义的人,有为,而且刻意去做。
为之,是有为的意思,对应无为。有无,也就是刚柔、彰微。如《易经》定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所谓形而上,就是无形无质,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摶之不得,也就是氣;形而下,就是有形有质,视之可见,听之可闻,摶之可得,也就是万物。有为与无为相对,有为,就是在形而下层面去为。
无以为与有以为相对,无以为是无心为之,不去刻意为之,不得不才去做;这样,才不会掺杂以主观判断。有以为是有心为之,刻意为之,主动去做;往往是自己去做,而不是客观需要如此。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上礼的人,有为,而且如果没有回应。
讲究礼仪的人,内心是盼望得到大家的回应;一个特别讲究礼仪的人,是有种渴望大家也按照礼仪与之呼应的。这是老子智慧的洞察。
则攘臂而扔之:那么就开始捋起胳膊要让他过来顺从了。表现出一种愤怒的情绪。
故:所以。
失道而后德:失去了道,才会追求德。
失德而后仁:失去了德,才会追求仁。
失仁而后义:失去了仁,才会追求义。
失义而后礼:失去了义,才会追求礼。
这表现出,失去自然的道德,就去追求人文的仁义礼。从道德到仁义礼,是逐次降级。最后到追求人为规定的礼,也就从自然的淳樸的道德,降到了人文的表面的礼仪。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礼是什么呢?忠信的末端,祸乱的开始。
忠,也就是中,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等;信,讲信用,言善信。老子是赞成中信的。失去了自然的淳朴道德,追求表面的礼仪,那么,人们必然争吵争斗,也就走向了祸乱。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前识,不过是道的浮华,却是愚昧的开始。
前识,这里指的是人为的仁义礼,包括各种理论、规矩、制度等等。为什么说是道之华?因为看上去也是有些道理,但是,是人为规定而非自然如此。一旦学习了这些似是而非的前识,那么,内在的窍就被这些假的理论堵住了,自然无法对大道、天、地形成正确感应,也就失去了灵感、灵机,慢慢就变傻了。生活之中是否真的如此呢?值得观察和反思。
是以大丈夫:所以大丈夫。
这里大丈夫,指的是有远大抱负志向的修道士。
处其厚不居其薄:要取厚重而抛弃轻薄。
这里的厚,指的是道、德、中、信;薄,指仁义礼。
处其实不居其华:要取实在而抛弃浮华。
效法自然,从自然之中获得真知、灵感、无的知识;而不是去循规蹈矩,遵循人为制定的仁义礼。
故去彼取此:所以要取厚实而去掉薄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