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四讲:善德篇
第65章——[古之善为道者]
【题记】
如何治理国家才有玄德?老子认为,让百姓复归于淳樸、无知、无欲,才是真正的治国法则,才具备玄德。
【正文】
古之善为道者
非以明①民
将以愚②之
民之难治
以其智③多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
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知此两者亦稽式④
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玄德深矣远矣
与物反⑤矣
然后乃至大顺
【注释】
①明:精明、巧诈。
②愚:淳朴、无知、无欲。
③智:计谋、机心。
④稽式:法则。
⑤反:返回到最初始。
【直译】
上古时期,那些善于治理国家的圣人
不是让百姓开启计谋、机心
而是要让百姓恢复到淳朴、无知、无欲
百姓难以管理,是因为计谋机心是多余的
所以,用计谋机心来管理国家,是国家和人民的灾难
不用计谋机心来管理国家,是国家和人民的福氣
能知道这两者的区别、好坏,那就是掌握了治国的法则
总是守住这个法则,这就是“玄德”
玄德啊,是那么的深度和遥远
与一般人认识的事物发展方向正好相反
然后自然走向最大的顺利
【绎读】
古之善为道者:上古时期,那些善于治理国家的圣人。
对老子而言的古,对我们大约就是上古时期,追溯到6、7000年前的伏羲、4500年前的黄帝时期,一直到夏、商、西周等。那个时候治国的国君,就是圣人,也是道者。对大道和天地人之道都有精深的研究与真知,所以说是善为道者。
非以明民:不是让百姓开启计谋、机心。
这里的明不是褒义,而是贬义。
将以愚之:而是要让百姓恢复到淳朴、无知、无欲。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愚:表示一种混沌淳朴的状态,无知无欲。愚,不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和占有,在物质上,知足常乐,所以,在一般人看来也就有点愚;但是,在修道上,恢复天性的淳朴,追求对大道与氣化上的认识,也就是无的知、真知。所以,在修道上看,是褒义。
正因为道者对大道和天、地、自然都有深刻领悟,所以这些圣人,对百姓不是去开启多余的计谋、机心,而是恢复到与天地自然合一的淳朴、无知、无欲。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百姓难以管理,是因为计谋机心是多余的。
智,是跟自然本性不一样的、多余出来的东西,所以是智多。老子认识到,让百姓恢复淳朴天性,才是治国的正道。就好像目前一些国家,人民大多淳朴,所以管理就简单了,管理成本降低了,百姓才能富裕,国家才能太平。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所以,用计谋机心来管理国家,是国家和人民的灾难。
贼,是戕害之意。因为计谋、机心是人为多出来的东西,不合自然大道,所以只能是越搞越糟。好比机器里面掺了沙子,就会增加磨损;沙子越多,磨损就越大,戕害就越大。
不以智治国国之福:不用计谋机心来管理国家,是国家和人民的福氣。
与以智治国相反,是以道治国。圣人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不言而善应,用德行自然感化,百姓物质欲望低,内心淳朴,安居乐业,不起争端;这就是国家和人民的福气。
明清之际,有个著名思想家方以智,他的名,就是从这章而来。他说:“寂感之蕴,深究其所自来,是曰通幾;物有其故,实考究之,大而元会,小而草木蠢蠕,类其性情,征其好恶,推其常变,是曰质测。”(《物理小识·自序》)。
通幾与质测,是东西方文化的代名词。
知此两者亦稽式:能知道这两者的区别、好坏,那就是掌握了治国的法则。
这两者,是智与愚,以智治国与以道治国。
常知稽式是谓玄德:总是守住这个法则,这就是“玄德”。
一般人都会认为开启外在的智慧好,但是老子认为还是恢复淳朴,无知无欲好。物欲多了,自然各种纠纷、矛盾就多了。以这种稽式治国,百姓安居乐业,无忧无虑,长治久安,享受太平;这就是玄德啊。
玄德深矣远矣:玄德啊是那么的深度和遥远。
但是老子的思想,一般人是无法认识到的,既有深度又很遥远,所以才是玄之又玄的玄德。
与物反矣:与一般人认识的事物发展方向正好相反。
一般事物发展都走向僵硬、衰亡,但是玄德是复归于无极,复归于朴,恢复如婴儿一样的淳朴、柔弱。
联想: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然后乃至大顺:然后自然走向最大的顺利。
保持这种“玄德”,让百姓淳朴、无知、无欲,合于自然,当然就会走向最大的顺利。
【旁通】
《周易·系辞》: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致神,其孰能与於此。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幾也。
方以智:质测即藏通幾者也,有意扫质测,而冒举通幾,以显其密之神者,其流遗物。通幾护质测之穷。不可以质测废通幾,不可以通幾废质测。或质测,或通幾,不相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