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六讲:修身篇
第76章——[人之生也柔弱]
【题记】
老子效法自然,观察到万物在初生期都是柔弱的,但是在死亡期都是僵硬的。从这些自然现象之中,抽象、升华到“柔弱反而是强大的”这样一个通用性的结论。在《道德经》81章中,这章算是一个小品,其要旨主要在教导我们要观察自然,效法自然。
【正文】
人之生也柔弱①
其死也坚强②
草木之生也柔脆③
其死也枯槁④
故:
坚强者死之徒⑤
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
兵强则灭⑥
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
柔弱处上
【保存微学卡到手机,方便背诵巧学习】
【注释】
①柔弱:婴儿时期的骨弱筋柔。
②坚强:僵硬。
③柔脆:柔软而鲜嫩多汁。
④枯槁:失去水分而枯萎。
⑤徒:类属。
⑥灭:灭亡。
【直译】
人初生的时候,柔软无力
到死亡的时候,身体僵硬
草木春天萌芽的时候,柔软鲜嫩
到了秋冬凋零的时候,枝叶干枯
所以:
僵硬而没弹性的东西属于死亡一类
柔软而不受力的东西属于生存一类
因此:
军队强大了就走向灭亡
树木长大了就容易折断
强大反而是在下位的
柔弱才是居于上位的
【绎读】
人之生也柔弱:人初生的时候,柔软无力。
柔与弱,是两个字。现在汉语合在一起说,也说明柔往往伴随着弱。人之生也柔弱,是指初生的婴儿,同时伴随柔弱两种特点。
《说文》:柔,木曲直也。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洪範曰。木曰曲直。凡木曲者可直,直者可曲曰柔。所以,柔,有一个东西能任意揉捏的感觉。柔的反义词,就是刚,也就是没有弹性、僵硬,如金属。
弱,是个会意字。小篆字形,象两把弯曲的弓,表示曲;“彡”( shān),象毛羽之形,表示小而无力、不受力。两个[弓+彡]并立,表示无法独立,所以并立。本义:力小、不受力,容易弯曲;弱小与强大是相对的。
其死也坚强:到死亡的时候,身体僵硬。
其实,不光是死亡的时候身体僵硬;身体有病的部位也往往表现为僵硬,没有柔软和弹性。
草木之生也柔脆:草木春天萌芽的时候,柔软鲜嫩。
脆,本身有鲜嫩多汁的感觉,好比说这个苹果很脆。春天随着地氣上升,冬天深藏到根部的能量逐渐上升,草木的萌芽有种鲜嫩的绿色,具有勃勃生机。如果折断草木萌芽新枝,能看到其中有汁液沁出,这是生机与能量的现象。当然,也因此知道,春天是不能去剪枝的,因为这会伤害到树木的生机。
其死也枯槁:到了秋冬凋零的时候,枝叶干枯。
到了秋冬季节,随着温度和地氣的逐渐下降,草木的能量也随之逐渐下降,树木的叶子慢慢变黄而最终落下;草本植物的叶子也逐渐变黄干枯,容易随风吹散而不见影踪;谓之死亡。
枯、槁同义,缺少水分的意思,如枯水季节等。
故:所以。
坚强者死之徒:僵硬而没弹性的东西属于死亡一类。
柔弱者生之徒:柔软而不受力的东西属于生存一类。
老子通过观察人物和植物的初生和死亡的现象,从中抽象而得出一个通用性的结论。从现象之中抽象而升华,这是老子的擅长。
是以:因此。
老子将抽象出来的哲理再应用到自然、社会现象之中。
兵强则灭:军队强大了就走向灭亡。
盛极而衰是自然的道理。反观历史上的各种强大武力,以及当今世界大势,是否也印证了老子的观点呢?
王弼本作:兵强则不胜。根据《列子·黄帝篇》和《淮南子·原道训》而修改为:兵强则灭。本次授课内容,以文化传统议定本《道德经》为准。
木强则折:树木长大了就容易折断。
有树大招风之意,也有树木成材之后就要被砍伐做成各种器具的意思。所以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强大处下:强大反而是在下位的。
柔弱处上:柔弱才是居于上位的。
老子《道德经》通篇崇尚柔弱。柔弱其实还是现象,本质是什么呢?请继续关注“文化传统”微信平台发布的后续微学习课程。
【旁通】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
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