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七讲:无为篇
第48章——[为学日益]
【题记】
无为,是老子《道德经》的重要概念。可以说,《道德经》的大部分章节,都在讲无为、柔弱。要理解什么是无为,首先要理解什么是无;理解了什么是无,也就自然理解什么是无为。本讲《无为篇》,整合了《道德经》8章,试图从中揭示无为的奥秘。
【正文】
为学日益①
为道日损②
损之又损
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取③天下常以无事
及其有事
不足以取天下
【注释】
①益:增加。
②损:减少。
③取:治理。
【直译】
做学问是每天都在增加
修道却是每天都在减少
减少再减少
就到了无为
无为就能无所不为
治理天下总是看上去无事可做
假如到了有事、多事
那就不足以很好的治理天下了
【绎读】
为学日益:做学问是每天都在增加。
为道日损:修道却是每天都在减少。
从上文可以看出,为学与为道是相对的。《易经》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联想:樸散则为器,所以,为学,是学习形而下的器也就是对万物的认识,会越积累越多,是在做加法;为道,是思索、返观形而上的大道,其奥妙在于损,也就是做减法。
损之又损:减少再减少。
每天都在减少,自然就会越来越少。这里主要是要理解,损什么?要从见素抱樸少私寡欲来理解损之又损的真意。
从少私寡欲看,损去的是私欲。少、寡,都是损的意思。
从见素抱樸看,素为白色生绢。樸为道,为演化人类生命的本源。老子在这里,显然是在用素比喻从大道之中演化出来的最初始的人类生命;而用染着,比喻在漫长人类社会之中,从原始的公有制社会演变到私有制社会之中逐渐产生的私欲。从最原始的没有私心、完全合于道的人类,逐渐变成充满各种私欲的人类,就好像是在原来的素色的白色生绢上面逐渐有了五彩斑斓的染着,看不到本色了。
当逐渐减少私欲(染着),也就逐渐现出白色生绢的本色、素色,也就是见素。这个过程,就逐渐合于道。等私欲减少到完全没有,也就完全见素,也就完全合于大道,也就抱住了樸,即生成最初始生命的那团混沌元氣,也就是无。
私欲是假,无私为真。损之又损,最后就到了真人境界。庄子曰: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为学为识;为道为知。知识在现代汉语还是指的识,是对形而下的万物的认识;而在《道德经》之中的知,皆为真知。
当然,知与识并不截然对立。
以至于无为:就到了无为。
无,就是无形无象的混沌元氣。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故曰无。无,有不同级别。从《易纬乾凿度》看,太易太初太始太素,表示氣的不同级别,也就是混沌的深度不同。最深度的混沌元氣,也就是无极,也就是大道。
在损之又损,逐渐见素的过程之中,慢慢对氣感悟越来越深;生活之中,慢慢思索如何感受无形的氣,遇到问题,尝试无形之中化解、解决。这个实修和应用的过程,就是无为。
无为,也就是在无形的层面为。先理解什么是无,然后自然就理解什么是无为。这样就逐渐理解《道德经》的密意,得到真传。
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无所不为。
无指氣。庄子曰:通天下一氣耳;圣人故贵一。人与万物皆有其内氣,内氣通过大氣形成普遍联系,形成一个整体,也就是一。所以圣人把握一,就能对万物整体进行无形的调控,从而无所不为。否则,万物芸芸,在有形的层面上去一一对治,是无法做到无不为的。
但是,无为有个逐渐递进的过程。从修之于身、修之于家,范围逐渐扩大,最终到达修之于天下。
取天下常以无事:治理天下总是看上去无事可做。
当然了,形成大的问题才想起来化解,那不是老子的思想。要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未有、未乱,在有的层面上是看不到的,但是在无的层面,也就是氣象,已经能感受到有些征兆,在这个时候无为来的简单,容易解决。如64章指出: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因为都在很小的时候为了,且这种无为,是无形无象的,一般人看不到的,所以,也就看上去无事可做。
所以说,治理天下应该是按照无事的原则去做,看上去无所事事,用之不勤。
及其有事:假如到了有事、多事。
不足以取天下:那就不足以很好的治理天下了。
如果不能做到无为从而无事,变得事情很多,说明不是合格的治理天下的王者。
【旁通】
《庄子·大宗师》: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