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道
明天機

《道德經》微學精講【81】 第41章——【上士聞道】

…分享美好…

640-112

道德經》第十講:為道篇

41章——[上士聞道]

 

【題記】

我們用這一章結束《道德經》的講解,很好。從64章開始第一講「積累篇」,中間歷經8講,最後到第十講「為道篇」,最後落實在41章「上士聞道勤而行之,善貸且成」。祝願大家讀經都能有所收穫,開始是「介然有知行於大道」,最後是「勤而行之,道隱無名,功成身退」。

 

【正文】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下士聞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為道

 

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

進道若退

夷道若颣(lèi)

 

上德若谷

大白若辱

廣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

質真若渝

 

大方無隅

大器晚①(miǎn)成

大音希聲

大象無形

 

道隱無名

夫(fú)唯道

善貸且成

640 113 e1695213200939.jpeg道德經微學精講《道德經》微學精講【81】 第41章——【上士聞道】1

【注釋】

① 晚,通「免」,讀miǎn。

 

【直譯】

上士聞到了道,勤快去行;

中士聽到了道,將信將疑;

下士聽到了道,哈哈大笑;要是不笑,那就不是道了。

所以古人說的好啊:

光明的道,好像很暗昧;

前進的道,好像在後退;

平坦的道,好像很崎嶇。

很崇高的德,卻好像很空曠;

很光彩的德,卻好像是屈辱;

最廣大的德,卻好像有不足;

很勤奮的德,卻好像很懈怠;

很質真的德,卻好像易改變。

最大的方,沒有稜角;

最大的器,自然而成;

最大的音,無法聽到;

最大的象,無法看到。

有道之士隱藏着,默默無名。

唯有道者,善於作用於萬物並取得成功。

 

【繹讀】

這一章分了好幾段。除了首尾兩段,中間其實是一段,因為太長了,所以分成3段。這樣也合於《道德經》的思想: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大家分別背背,就把很難記憶的一章拿下了,這是記憶的訣竅。

我給《道德經》某些章節的內容,起了很多名字,有「七小善」「七大善」「六無相」「354」等等,叫作老子的數字「神」功,便於平時講解提到,大家就知道在說什麼。這章的中間一段是「354」。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上士聞到了道,勤快去行。

上士:對大道悟性高,根基好。聞道:聽之不聞名曰希。可見大道不是用耳朵能聽到的,那用什麼呢?用心、用神,可以聞道。朝聞道夕死可矣。14章: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推而廣之,道可以聞,自然也可以見,也可以得。行之:照着去做,知行合一。

這句話我們經常能聽到的,意思是有悟性的人聞道,就趕緊照着去行。注意勤和行。我們不是經常講: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嗎?一開始是這樣的,先保持一個自己能接受的節奏,習慣這個節奏,咬牙堅持;慢慢之後,生活和家庭工作都進入一個良性循環的軌道,開始上道了,安排得比較妥當了,精氣神和時間都開始有了富餘,可以做些有益於他人的事情,開始有餘以奉天下。

這個時候,節奏在別人看起來開始比較快了,即勤而行之。但是,對他而言,還是一個可以接受的節奏。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中士聽到了道,將信將疑。

中士,悟性根基差些的人;若存若亡,他有時候覺得道是存在的,有時候覺得道到底有沒有啊?將信將疑,左右搖擺,當然也就不會去行。

 

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下士聽到了道,哈哈大笑;要是不笑,那就不是道了。

下士聞道,覺得好奇怪啊,大笑。這世界上肯定會有一些人對道一點也不理解,聽你講道就會大笑,古人有種質樸。現在人涵養高了,他未必大笑,但是內心會有種不以為然。這是社會進步的標誌,我覺得也是好事。不過在我這個歲數,很多人因為歲數大了,會逐漸進入傳統,跟你探討下。太早可能不理解,太晚就來不及了,精力已經衰退。當然,什麼時候開始都好,都能受益。

 

故建言有之:所以古人說的好啊。

為啥下士聞道會大笑呢?這裡有些原因,所以建言有之,建言早就講到了。建言,就是有建設性的言論,比如我們給國家提些建議,這就是建言。也說明這些立言是前人傳下來的,不是老子的原創。《道德經》基本上還是老子的立言、原創,但是有些內容也看得出來是閱讀典籍或者口傳而得到。

後面就比較長,所以根據內容和文風,分成三段,各3、5、4句。以下主體均為上士。

 

明道若昧:光明的道,好像很暗昧。

大道,其實是很光明的,有光,有明。大道其中有光,如惚恍。內心感覺有光,且這個光能讓我們心裏明亮,所以用其光復歸其明。但是這個明是內明,別人感受不到的,他看你似乎前途暗淡啊,前途無亮啊,所以是明道若昧。

 

進道若退:前進的道,好像在後退。

修道人,行於大道,愈深愈遠,一直在前進;但是別人看你似乎在向後退,可能是感覺好像是退回到傳統吧。其實是一直與時俱進。

 

夷道若纇:平坦的道,好像很崎嶇。

纇,就是絲打結,所以就有種不直、不平。夷,就是大道甚夷而人好徑的夷,表示平坦筆直。大道是很直很平坦,但是別人看你好像是走了一條崎嶇的道路。他們不明白這個結,往往是一種必然,前進道路上必須要克服的各種困難。

 

這三句,是行道的一種現象,所以合為一段。下面是5種德。

 

上德若谷:很崇高的德,卻好像很空曠。

這個上德,很高上的德,就好似谷一樣,表現為一種空曠低下。

 

大白若辱:很光彩的德,卻好像是屈辱。

大白,就是很光彩,但是別人覺得你很沒有光彩,似乎事業也沒有啥成就。辱,有種默默無聞的感覺,辱沒。

辱在《道德經》出現多次,如44章知足不辱,28章知其白守其辱,13章寵辱若驚等。漢字還是很微妙的。其實這個辱,在這三句話的象,都是差不多,但是因為語境不同,所以現代漢語上意義就不同。

說文解字:辱,恥也。從寸在辰下。失耕時,於封畺上戮之也。辰者,農之時也。意思是,應該耕田的時候沒有耕田,所以是因而受到損失,也是恥辱的意思。說文解字註:以白造緇為辱。所以,白和辱對;所以大白若辱,知其白守其辱,而不是白與黑對。

白,顯得光彩;所以,辱,有種降低、降級、不顯眼、暗淡的感覺。這裡理解寵辱若驚。寵辱在內心的感受,其實就是或者覺得自己受益了,或者覺得自己損失了;且這種寵辱的感受直接來自內心,而不是思維、邏輯推理而得。我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體會。

所以知其白守其辱,也有安於平淡,安於窮日子的感覺。因為對物質的追求必然會有多餘的物質,對大道的追求必然沒有多餘的物質,抱朴子曰:道與世事不並興啊。所以20章老子慨嘆: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深層含義是形而下與形而上的追求的不同所致。

形而上是無法看到的,視之不見,所以也是一種辱。然而這種對大道的追求,形而上的追求,其實是最光彩的,只不過是無形的,所以是大白,非一般的光彩,大家不明而已。大白若辱,看上去很暗淡的人生,其實是大白。

 

廣德若不足:最廣大的德,卻好像有不足。

行於大道,德已經很廣大了,但是俗人看你似乎還有不足,大成若缺。這也是常情,因為這世界上一般人都是在用審查的眼光在看別人的不足,俗人察察。

 

建德若偷:很勤奮的德,卻好像很懈怠。

建:通「健」,指勤奮;如天行健。也可以理解為有建樹。偷:懈怠,如偷懶、偷閑、偷空,這樣的用法。

雖然很有建樹,但是他卻看上去無所事事,別人看他好像是偷懶。為無為,事無事,所以他的為一般人也不知,看上去沒有做啥。所以,真正的好的領導人也沒有看上去那麼忙,因為內心有種靈明,對未來有種正確的預判,善數不用籌策,所以能未雨綢繆;且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將一切危險的徵兆都能化解掉。當然這是步入正道的時候的表現。內心至少是這樣的,有種從容。

 

質真若渝:很質真的德,卻好像易改變。

本質很真,但是看上去似乎一直在變化。成語是質真不渝嘛,所以,渝就是變化。這個怎麼理解呢?我理解為:道行愈深,自然在不斷感通大道,所以一直在進步之中;那麼,他對事物的理解,會一直在深沉地變化,其實是更加本真,接觸到更深的本質,認知在深化。所以雖然他越來越本真,但是也一直有種微微的調整。

 

這個5,我編了個口訣幫助記憶:上白廣建質。啥意思呢?就是上海人白白的,去廣州做建設資質。相信大家馬上就都記住了。

 

大方無隅:最大的方,沒有稜角。

隅:角落;方,至少有8個角。大方無隅,即最大的方,反而沒有稜角。怎麼理解?

方,表示內心有原則、底線,自然也有堅定、堅持。我們為人處事要有底線,這樣就不會無原則;但是,言行溫和,氣質柔弱,所以雖然有原則底線,但是與人無傷,兩不相傷。類似我們經常講的外圓內方。我們知道,四四方方的形狀,一定有個三邊構成的角落,這個就是隅,如成語向隅而泣,就是一個小朋友躲在角落背向大家默默哭泣。大方無隅,是柔弱氣質和內心的底線原則結合在一起的表現,方而不割。

 

大器晚成:最大的器,自然而成。

這個是成語了。根據上下文的風格,實際上是大器免成。帛書乙本也是大器免成。從語義上看,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方無隅,前面都是否定詞,故,原文應該為免。不過王弼通行本是大器晚成,且作為成語也已經深入人心,故,從文本上不做修改,從讀音上修改,做通假字處理。當然讀成大器晚成也無妨,知道《道德經》有這樣的一個問題存在即可。可參高明《帛書老子校注》。

大器免成,就是這個大器,本來如此,無須外在的雕琢。應該說,在老子和上古年代還是很有道理。你看王弼他就是大器免成,活了23歲就去世了,但是他對《道德經》和《易經》的解讀始終是後世解讀的重要依據。就我們現在的現實看,大器晚成更合於實際。我們現在人,染着厲害,也有很多的社會責任要完成。即使入道了,逐漸現出素,逐漸抱住樸,但是也有個自然的時間規律。就算是孔子也要到70歲才能做到隨心所欲不逾矩,所以理解為大器晚成也很好。也許古人早就看到了未來,所以故意整個通假字來讓後人知道他的預知。從我個人看我相信未來人一定會早些步入這個境界。比如我的《道德經》的繹讀就是站在很多前輩如任老、陳老等的成就上,且是我從師學習實踐的總結,那麼我相信後來人會稍微加快那麼一點進度。

 

大音希聲:最大的音,無法聽到。

希:聽之不聞名曰希。所以大音希聲,這個音不是我們耳朵能聽到的聲。一般講,音聲相和,就好像是我們打字一樣,似乎內心也在默念,雖然這個心中的音耳朵聽不到,但是生活之中因為時常感覺到有種巧合,似乎心裏也能聽到。

 

大象無形:最大的象,無法看到。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象帝之先。執大象天下往往而無害安平泰。這個大象,看來也是能觀到的。如有時候我們講大道的時候就會帶出一種無形的象。所以行道愈深愈遠,也就能有很多一般人沒有的感受,如大音、大象。

什麼是大象?就是社會未來的發展趨勢,還在無形之中孕育而沒有形成可見的現象。執大象,就是把握未來的發展趨勢,理解為只有上士才能在行之中理解、把握,在內心呈現大象。

 

3句講行道,5句講玄德,4句講行道中的一些微妙。

 

道隱無名:有道之士隱藏着,默默無名。

有道之士雖然把握住大象,但是願意隱藏起來,默默無聞,如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雖然在無形之中提挈天地,但是不為人所知,從而不被干擾。

 

夫唯道善貸且成:唯有道者,善於作用於萬物並取得成功。

貸:施加影響、作用。

道者因為有一種柔弱的氣質,所以能善於施加作用於萬物,且都能滲透進去取得成功。且功成身退天之道,成功了就隱退,所以也是道隱無名。

 

【旁通】

左玄真人曰:學道之士,持誦此經者,即得十天善神,擁護其身。然後玉符保神,金液鍊形。形神俱妙,與道合真。(註:文中「此經」指《太上老君常說清靜經》,誦讀《道德經》,同理。)640-531


加師傅微信諮詢:guizhen998

WhatsApp諮詢:https://wa.me/14422221313

事業升遷,婚姻情感,升學考試,工作面試,人際關係,疾病吉凶、風水擇吉等

贊(1) 打賞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明天機周易網 » 《道德經》微學精講【81】 第41章——【上士聞道】
訂閱評論
提醒
guest
必填
必填,請填寫正確地址,方便以後聯繫
0 評論
內聯反饋
查看所有評論

QQ交流群電報交流群

文章內容很好,我要贊助作者!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

微信掃一掃打賞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請您發表評論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