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道
明天機

輕鬆學《易經》:帛書《易傳》母本竹簡脫落與還原——帛書《衷》尾題「二千」之謎

…分享美好…

640-489

一、帛書《易》經傳簡介

1973年底,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12萬多字的帛書,其中有關《周易》方面的共有2萬餘字,有經有傳。帛書《易》經傳包括兩件帛書,可稱做上、下卷,上卷是《周易》六十四卦經文、《二三子問》,下卷是《繫辭》、《衷》、《要》、《繆和》、《昭力》。

帛書《周易》與《二三子問》同抄寫在一幅寬48厘米、長約85厘米的黃色絲帛上。朱欄墨書,字體為八分隸書,與帛書《易傳》諸篇同。由於幅寬,收藏時摺疊成高約24厘米、寬約10厘米的帛書片,共有16張。《周易》經文共有93行,約4900字。其後接《易傳》性質的《二三子問》,另起一行,篇首頂端有墨丁標誌「▅▅」,無尾題和字數。《二三子問》共36行,每行約72字,共2600余字。本卷還有空白頁8頁,均由硃砂染紅的絹絲與褐色絹絲編織而成(硃砂是抄好《周易》與《二三子問》後平塗上去的),倒印文清晰。

帛書《繫辭》、《衷》、《要》、《繆和》、《昭力》,寫在另一件寬約48厘米的帛書上,摺疊成的帛書片有24張。還有空白頁18頁,其中16頁有倒印文,絹絲沒有塗抹硃砂。與此相同的也只有帛書《黃帝書》和《老子》乙本才有。這說明在西漢人心目中,《易經》是至高無上的,其次是《易傳》和「黃老」。

首篇《繫辭》,頂端有墨丁,本有尾題(或記有字數),但已殘缺。《繫辭》共有47行,約3000字。與傳本《繫辭》相比,首尾完備,但不分上下篇,文字也多有不同。今本《繫辭上傳》第八章即「大衍之數五十」章,不見於帛書《易傳》。今本《繫辭下傳》為本篇所未見的其他章節(共計831字),其內容則大都見於帛書《衷》、《要》兩篇。

帛書《衷》接《繫辭》之後,另起一行,篇首頂端有墨丁標誌。本篇最初曾被認為是《繫辭》下篇,後被認定是獨立的一篇,稱之為《易之義》。廖名春首先將本篇尾題殘片「《衷》二千」綴入,據此改稱《衷》。尾題後記有字數「二千」,實際52行,共3600余字。

帛書《要》接《衷》之後,另起一行,篇首頂端有墨丁標誌。尾題「《要》千六百卌八(四十八)」,據此可推定全篇共24行。

帛書《繆和》接《要》之後,另起一行,篇首頂端有墨丁標誌。尾有標題「繆和」(系取篇首二字為名),未記字數。約72行。帛書《昭力》接《繆和》,另起一行,但是篇首無墨丁。共14行。尾題「《昭力》」,其後記字數「六千」,系《繆和》《昭力》兩篇的總和。

二、帛書《易傳》母本竹簡脫落與還原——帛書《衷》尾題「二千」之謎
帛書《衷》最初命名為《易之義》,後廖名春找出了該篇尾題殘片「衷二千」,於是確定為《衷》。
帛書《衷》尾題殘片
640-486

 

廖統計的字數是3100字左右,由於與實際字數不合,廖推斷「二千」是「亖(四)千」之誤。

筆者不認同廖先生的推斷。

帛書是依據竹簡母本抄寫的,「《衷》二千」、「《要》千六百卌八(四十八)」等都是屬於原竹簡母本上的文字。諸多證據表明,抄手面對的帛書《易傳》竹簡母本存在脫落、錯簡現象。下邊依據帛書《繫辭》與《衷》《要》內在的分佈關係展開討論。

帛書《繫辭》與《衷》《要》分佈關係圖

640-487

(一)《繫辭傳》竹簡母本的脫落

為了闡述方便,《繫辭傳》章節按《周易本義》的分法。《繫辭傳》竹簡母本從《繫辭下傳》第五章中間處脫落,整理竹簡時只留下了《繫辭下傳》第十二章。《繫辭下傳》第五章後半部分至第十一章被歸攏到了《衷》《要》母本竹簡中。第五章後半部分的竹簡單獨在一起。第六章到第十一章的竹簡還是連在一起的。

一般的疑問是:是否《繫辭下傳》的第五章後半部分至第十一章原本就屬於《衷》《要》所有呢?

最重要、最明顯的證據在帛書《衷》。

(二)帛書《衷》母本竄文、脫簡、錯簡舉要

帛書《衷》可以分為八個部分:

第一部分(1-2行):《易》之義陰與陽 2(行數,下同)

第二部分(3-10上):各卦之義 7.5

第三部分(10-18):爻辭大義 8.5

第四部分(19-21行):《說卦傳》前三章 3

第五部分(22-24行):論「剛柔」 3.5

第六部分(25-28行):乾坤兩卦參說 4

第七部分(29)疑似《繫辭下傳》第十一章 0.7

第八部分(29-3941下、42下):乾坤兩卦詳說 12

第九部分(4043-51行):《繫辭下傳》六七八九章 9.5

第四部分(19-21行):《說卦傳》前三章

子曰:五行者,辶【□□□□□□□(19上)□□】□□用,不可學者也,唯亓(其)人而已矣。《易》亓(其)和□,此五言之本也。

李守力按:

這段文字與前後文都不連貫,屬於他處竄文。這處竄文也旁證了《說卦傳》前三章也是從外部「竄入」的。今本《周易》經傳鮮言「五行」。帛書《要》「有地道焉,不可以水火金木土盡稱也,故律之以柔剛。」司馬遷《太史公自序》:「《易》著天地陰陽四時五行,故長於變。」可知古《易傳》中有不少講五行的內容。

640-488(聖)【人】之【作《易》也】,【幽】(19下)贊於神明而生占也,參天兩地而義(倚)數也,觀變於陰陽而立卦也,發揮於剛柔而【生餚(爻)也】,和(20上)順於道德而理於義也,640-490)理盡生(性)而至於命也。

640-488(聖)人之作《易》,將以順】生(性)命【之】理也。是故位(立)(20下)天之道曰陰與陽,位(立)地之道曰柔與剛,位(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財(才)兩之,六畫而成卦。分陰分陽,【迭】(21上)用【柔】剛,故《易》六畫而為章也。

天地定立(位),山澤【通氣】,火水相射,靁(雷)風相640-491(薄),八卦相庴(錯)。數(21下)往者順,知來者逆,故《易》達數也。

李守力按:

這三段文字相當於今本《說卦傳》前三章,唯獨「天地定位」順序不同。《周易·說卦傳》「天地定位」是《周易》卦序的大綱,而帛書《說卦傳》「天地定位」是帛書《易》卦序的大綱。

於豪亮《帛書周易》指出,帛書經文卦序與帛書《說卦》第三章相呼應,即:「天地定位,山澤通氣,火水相射,雷風相薄。」這四句見於今《說卦》傳,作「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帛書的「火水」大約是誤倒,把它糾正過來,再改用卦名寫出,便成為:

乾—坤

艮—兌

坎—離

震—巽

帛書六十四卦實分八組,每組以上卦相同為準。上卦的次第是乾、艮、坎、震、坤、兌、離、巽,即橫讀上圖,先讀上行,再讀下行。下卦的次第是先取與上卦同者,然後以乾、坤、艮、兌、坎、離、震、巽為序,這也是橫讀上圖,不過是合讀兩行。

可見,帛書《易》的經和傳是互相結合,密不可分的。帛書《易傳》與傳本《易傳》的不同,正體現了帛書《易》學派的風格,這個學派不用《周易》卦序,而用准《連山》卦序,其筮法不採用大衍之法而用數字筮法,所以在帛書《繫辭》中沒有大衍之數章節,而只留有天一地二的天地之數。帛書《易傳》缺少《說卦傳》第三章以後的卦象內容,缺少《彖傳》和《象傳》都是這樣的緣故。所以帛書《易》學派是一個初級水平的易學流派,其解易風格主要是依文解義,即按帛書《要》古之遺言的宗旨解易,與先秦大夫善於引用《詩經》說理類同,這個學派可能是孔子初期學易時傳給弟子的,或者是孔子為一般根器的弟子準備的。

今本《說卦傳》:「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周易》始於乾天、坤地,終於水火既濟、火水未濟。帛書《易》始於乾天,終於風雷益卦。所以帛書《說卦傳》既不屬於帛書《衷》,也不屬於《繫辭傳》,而是獨立的一篇。

第六部分(25-28行):乾坤兩卦參說

《易》曰「直方大,不【習】,(25上)吉」,言640-488(聖)【人】之屯於文武也。此《易贊》也。

李守力按:這段文字出自《易贊》之文,不屬於《乾坤之厽說》。《易贊》已佚。

第七部分(29)疑似《繫辭下傳》第十一章

子曰:《易》之用也,段<>之無道,周之盛德也。恐以守位,敬以640-492(承)事,知(智)以辟(避)患,【□(29上)□□□□】□□□文王之危,知史說之數書,孰能辯焉?(49字)

李守力按:這段文字與《繫辭下傳》第十一章很接近。夾在《乾坤之厽說》與《乾坤之詳說》之間,顯然屬於他處竄文。這是帛書《繫辭》竹簡母本脫簡的旁證。

第八部分(29-3941下、42下):乾坤兩卦詳說 12

《易》曰:「或從【王】事,無成又(有)冬(終)。」子曰:言《詩》《書》之胃(謂)也。君子笱(苟)得亓(其)(39下)冬(終),可必可盡也。君子言於無罪之外,不言於又(有)罪之內,是謂重福。

《易》曰「利永貞」,

此《川(坤)之詳說》也。

李守力按:

此處「君子言於無罪之外,不言於又(有)罪之內,是謂重福。」後文竹簡脫落於後邊4142行。

此處「《易》曰「利永貞」,……此《川(坤)之詳說》也。」中間應該有「子曰」釋文,脫文漏抄。

第九部分(4043-51行):《繫辭下傳》第六、七、八、九章

子曰:(40上)《易》之要,可得而知矣。

李守力按:

此帛書《要》竄文。

鍵(乾)《川(坤)》也者,《易》之門戶也。鍵(乾),陽物也;《川(坤)》,陰物也。陰陽合德而剛柔有640-493(體),(40下)以640-493(體)天地之化

李守力按:

此《繫辭下傳》第六章開始的文字,後文在4344行。

 

又(有)口能斂之,無舌罪,言不當亓(其)時,則閉慎而觀。《易》曰:「聒(括)囊,無咎。」子曰:不言之謂也。夫(41上)【□】□□,【何】咎之又(有)?墨(默)亦毋譽。君子美亓(其)慎而不自箸(著)也。淵深而內亓(其)華。

《易》曰:「黃常(裳),元吉。」子(41下)曰:尉(蔚)文而不發之胃(謂)也。文人內亓(其)光,外亓(其)龍,不以亓(其)白陽人之黑,故亓(其)文茲(滋)章(彰)。

〖《易》曰:「□人既沒,又(有)爵□【□】(42上)行雖640-494(靜)【□】居亓(其)德不忘

李守力按:

不屬於《坤之詳說》,似帛書《要》竄文。

640-495(龍)單()於640-496,亓(其)血玄黃。」,子曰:640-488(聖)人640-497(哉)!隱文且640-494(靜),必見之胃(謂)也。(42下)640-495(龍)640-498(七十)變而不能去亓(其)文,則文亓(其)信於

李守力按:

41行、42行下,都屬於上邊的《坤之詳說》。

而達神眀(明)之德也。亓(其)辯名也,襍(雜)而不戉(越),於指《易》,[亓(其)]衰世之僮(動)與(歟)!《易》(43上)之事,章(彰)【往而察】來者也。640-499(微)顯贊絕,巽而恆當,當名辯(辨)物,正言巽辤(辭)而備。〖本生(性)仁義,所(43下)以義剛柔之制也。(註:此帛書《要》竄文)〗亓(其)稱名也少,亓(其)取類也多,亓(其)指閒(簡),亓(其)辤(辭)文,亓(其)言640-500(曲)而中,亓(其)事隱而單。因齎(濟)人行,眀(明)【失】(44上)得之【報。

李守力按:

此《繫辭下傳》第六章文字,開始的文字在40下。

《易》之】興也,於中故(古)乎!作《易》者,亓(其)又(有)患憂與(歟)!上卦九者,贊以德而占以義者(44下)也。履也者,德之坖(基)也。嗛(謙)也者,德之640-501(柄)也。復也者,德之本也。恆也者,德之固也。損也者,德之脩(修)也,益【也】(45上)者,德之譽也。困也者,德之欲也。丼(井)【也】者,德之地也。渙也者,德【之】制也。是故占曰:履,和而至;(45下)嗛(謙),640-502(尊)而光;復,少(小)而辨於物;恆,久而弗厭;損,先難而後易;益,長裕而與(譽);宋(困),640-490)而達,丼(井),居亓(其)所而遷;(46上)渙,【比】而救。是故履以果行也;嗛(謙)以制禮也;復以自知也;恆以一德也;損以遠害也;益,以與(興)(46下)禮也;困以辟(避)咎也;丼(井)以辯義也;渙以行權也。子曰:「渙而不救,則比矣。」

——以上為《繫辭下傳》第七章

《易》之為書也難前,爲道就<><䙴(遷)>,(47上)變僮(動)而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岡(剛)柔相易也,不可爲典要,唯變所次。出入又(有)度,外內(47下){}皆瞿(懼),又知患故,無又(有)師保,而親若父毋(母)。印640-503(率)亓(其)辤(辭),楑(揆)度亓(其)方,無又(有)典常。後(苟)非亓(其)人,則道不虛【行】。(48上)

□□無德而占,則《易》亦不當。(註:此帛書《要》竄文)

——以上為《繫辭下傳》第八章

《易》之義,贊始要冬(終)以為質,六餚(爻)相襍(雜),唯侍(時)物也。是故亓(其)下(48下)難知,而上易知也;本難知也,而末易知也。本則初如(始辭)疑(擬)之,敬以成之,冬(終)而無咎。《易》【曰□□□□(49上)□】脩(修)道,鄉物巽(撰)德,大眀(明)在上,正亓(其)是非,則□人不【□□】與□□【□□】疑占,危640-497(哉)!【□】□不(49下)當,疑德佔之,則《易》可用矣。(註:此帛書《要》竄文35字)

子曰:知者觀亓(其)緣(彖)辤(辭),而說過半矣。《易》曰:二與四同【功而異位,亓(其)善不同。二】(50上)多譽,四多瞿(懼),近也。近也者,嗛(謙)之胃(謂)也。《易》曰:柔之爲道,不利遠【者】,亓(其)要無咎,用柔若〖中〗也。《易》(50下)曰:三與五同功異立(位),亓(其)過【不同,三】多凶,五多功,□之等。要危岡(剛)□□☒(51上)

《衷》 二千(51下)

——以上為《繫辭下傳》第九章和帛書《衷》尾題。

小結:

《乾坤之厽說》《乾坤之詳說》是非常緊湊的,那麼,這些穿插進來的文字一定不屬於帛書《衷》,而是外來的。第九部分首先插進來「子曰:《易》之要,可得而知矣」,這應該就是《要》篇第三部分「《易》之要」原本開始的文字。「其德不忘」、「本性仁義」、「無德而占」、「疑德佔之」之文都與《要》篇第三部分「《易》之要」的內容有密切聯繫。

以上《繫辭下傳》第六章被割裂為兩部分,後邊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乃至緊接着的帛書《要》開始的第十章都是基本完整相連的,只是偶爾有《要》的竄文。

(三)帛書《衷》竹簡母本的主題

與《二三子問》《繆和》《昭力》取篇首文字命名不同,《衷》《要》都是根據全篇的主題思想命名的。那麼,「衷」是何意呢?

第一部分(1-2行):《易》之義陰與陽

▅▅子曰:《易》之義誶(萃)陰與陽,六畫而成章。640-504(朻)句焉柔,正直焉剛。六剛無柔,是胃(謂)大陽,此天【之義也。□】(1上)☒□□□方,六柔無剛,〔是胃(謂)大陰,〕此地之義也。天地相640-503(率),氣味相取;陰陽流640-505(刑形),剛(1下)柔成禮(體);萬物莫不欲長生而亞(惡)死。會(三)者而台(始)作《易》,和之至也。

是故《鍵(乾)》【其爻皆】九,亓(其)義高尚□(2上),【天之道也。《川(坤)》亓(其)爻皆六】,義沾下就,地之道也。用六贛也,用九盈也。盈而剛,故《易》曰「直(2下)方大,不習,吉」也。因不習而備,故《易》曰「見羣龍無首,吉」也。

李守力按:

開篇提到「會厽(三)者而始作《易》,和之至也」,厽即三,是指「天地相率,氣味相取;陰陽流形,剛柔成體」。天地、陰陽、剛柔相會,到和的境界,就是「中」。衷,是說《周易》的「中和」之道。

第二部分(3-10上):各卦之義

是故《鍵(乾)》者,得之陽【也;《川(坤)》者】,得之陰也。

李守力按:

第二部分是解釋各個卦的大義的,從中體會「會三者而始作《易》」。至於第三部分(10-18)「爻辭大義」,是解釋一些爻辭的,類似《二三子問》《繆和》《昭力》解釋爻辭的文字,與「衷」主題就遠了。

第五部分(22-24行)論「剛柔」:

是故天之義,剛建(健)僮(動)發(23下)而不息,亓(其)吉保功也。無柔640-506(救)之,不死必亡。僮(動)陽者亡,故火不吉也。地之義,柔弱沈640-494(靜)不僮(動),亓(其)吉【保】(24上)安也。無剛文之,則640-507)賤遺亡。重陰者沈,故水不吉也。

〖《易》曰「何校」,剛而折也。「鳴嗛(謙)」也者,柔而【不(28上)640-508(肕)。640-509(遯)之「用】黃牛」,文而知朕(勝)矣。《渙》之緣(彖)辤(辭),武而知安矣。〗故武之義保功而恆死,文之義(24下)保安而恆640-507)。是故柔而不640-508(肕),然後(後)文而能朕(勝)也;剛而不折,然{}後(後)武而能安也。

李守力按:

天地、陰陽、剛柔相會的最佳境界就是「文而知勝」、「武而知安」,然後「文而能勝」、「武而能安」,這是從知中到得中。

小結:

按《衷》的主題可知,《繫辭下傳》六、七、八、九、十一章的文字是《繫辭》母本脫簡導致的,不屬於《衷》篇。

帛書《衷》母本竹簡釋文分為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1-2行):《易》之義陰與陽 2

第二部分(3-10上):各卦之義 7.5

第五部分(22-24行):論「剛柔」 3.5

第六部分(25-28行):乾坤兩卦參說 4

第八部分29-3941下、42下):乾坤兩卦詳說 12

尾題「《衷》二千」,實際有51.5行,約3605字。以上五部分共有29行,2030字。其他多出的文字屬於《繫辭》,還有《要》等。

(四)帛書《要》的脫簡

帛書《要》(千六百卌八

第一部分(1):《繫辭下傳》第十章1

第二部分(2):《繫辭下傳》第十一章0.2

第三部分(3-8):《易》之要

第四部分(9-12上):《繫辭下傳》第五章後半部分3.5

第五部分(12-18上):察其要(德義與卜筮)

第六部分(18-24上):吉凶之要(損益)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四部分屬於《繫辭》(4.7行,每行70字,329字),留下的都是《要》的內容,文字也就少了329字。

帛書《要》尾題「《要》千六百卌八」,不足的文字有一部分由帛書《衷》竄入的文字補充。帛書《衷》有關《要》的竄文情況如下:

1.原帛書《衷》中所屬《繫辭下傳》第六章衍文:

子曰:《易》之要,可得而知矣。

《易》曰:「□人既沒,又(有)爵□【□】(42上)行雖640-494(靜)【□】居亓(其)德不忘。

本生(性)仁義,所(43下)以義剛柔之制也。

2.原帛書《衷》中所屬《繫辭傳下》第八章、第九章之間衍文:

□□無德而占,則易亦不當。

3.原帛書《衷》中所屬《繫辭傳下》第九章衍文:

大眀(明)在上,正亓(其)是非,則□人不【□□】與□□【□□】疑占,危640-497(哉)!【□】□不(49下)當,疑德佔之,則《易》可用矣。

以上89字,還有240字的脫文,想必是在竹簡母本那裡就亡佚了。

這些文字與帛書《要》第三部分「《易》之要」的思想密切相關,十分有意思的是:這些文字插在《繫辭下傳》第六章、第八章、第九章之中,而「《易》之要」的上下正是《繫辭下傳》第五章、第十一章。這兩次的重疊只能說明,帛書《要》的母本「《易》之要」存在脫簡,而且它與脫簡的《繫辭下傳》是堆在一起的。

(五)帛書《要》竹簡母本的主題

帛書《要》(千六百卌八)竹簡母本內容:

第三部分(3-8):《易》之要

第五部分(12-18上):察其要(德義與卜筮)

第六部分(18-24上):吉凶之要(損益)

在帛書《易傳》的殘片中有「此《易》之要也。孔子曰:《易》又(有)」,大概是45行的文字,即第三部分《易》之要。帛書《衷》衍文:「子曰:《易》之要,可得而知矣。」也屬於第三部分。從現存「《易》之要」的內容看,「《易》之要」是指修德。要,即要害、核心、關鍵。

第五部分(12-18上)「察其要(德義與卜筮)」,則更細緻的闡述了「要」是指德義,而非卜筮。

第六部分(18-24上)「吉凶之要」解讀損益二卦:「夫《損》《益》之道,不可不審察也,吉凶之【要】也。」

《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註:「之」下之字池田知久補為「門」,研究者多從之。今按:此字僅殘存右上一小部分筆劃,實難判斷,似更像是「要」字右上角而與「門」字略不合。

根據本篇的「要」題名和第三、第五部分,第六部分應該是「吉凶之要」。

第三部分是「知要」,第五部分是「察要」,最後第六部分是「得要」。「得要」是從領悟損益二卦入手,由此「順於天地之心」而得《易》道,由此「得一而群畢」,以通達其他五經(《詩》《書》《禮》《樂》《春秋》)。

由此也再次證明,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四部分確實屬於帛書《繫辭》竹簡母本。

(六)帛書《繫辭》尾部脫簡的論證

《繫辭傳》章節仍按《周易本義》的分法。小節則添加數字。

通過分析相當於今本《繫辭下傳》第五章、第九章的內容,論證帛書《繫辭》尾部確實存在脫簡到了帛書《要》和帛書《衷》。

帛書《繫辭下傳》第五章:

1《易》曰:「童=(童童憧憧)往〔來〕,640-510(朋)從壐(爾)思。」子曰:「天下(38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至(致)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誰(推)而眀(明)生焉。(39上)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誰(推)而歲〔成焉。往者詘(屈)也,來〕者〖信(伸)〗也。詘(屈)〔信(伸)相〕欽(感)而物(利)生焉。〔尺蠖(39下)之詘(屈),以求信(伸)也。龍蛇〕之積(螫),以存身也。精義入神,以至(致)用;利用安身,以640-511(崇)〔德也。過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窮〕(40上)神知化,〔德之盛也。」

2《易》曰:「困於石,據〕於疾利(蒺藜),入於亓(其)宮,不見亓(其)妻,凶。」子曰:「非亓(其)所困而困焉,名(40下)必辱;非亓(其)所640-512(據)而據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亓(期)將至,妻其可得見〔與(歟)?」

3《易》曰:「公用射640-513(隼)於〕高庸(墉)〔之上,獲〕(41上)之,無不利。」子曰:「640-513(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臧(藏)器於身,侍(待)640-514<旹(時)>而童(動),何(41下)不利之又(有)?勭(動)而不矰(括),是以出而又(有)640-515(獲)也。言舉(語)成器而勭(動)者也。」

4子曰:「小人〔不恥不仁,不畏不義〕,不見〔利不〕(42上)勸,不畏(威)不640-516(懲)。小640-516(懲)而大戒(誡),小人之福也。《易》曰『構(屨)校滅止(趾),無咎』也者,此之胃(謂)也。善不責(積)不足以(42下)成名,亞(惡)不責(積)不足以滅身。小人以小善為無益也,而弗為也,以小亞(惡)〔為無傷而弗去也,故亞(惡)責(積)而不〕(43上)可蓋(掩)也,罪大而不可解也。《易》曰:『何校滅耳,凶。』」

5〔夫子曰〕:「危者安亓(其)立(位)者也,亡者保〔亓(其)存者也。(9上)是故〕君子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乳(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易》曰:『亓==(亓亡亓亡其亡其亡),640-518(繫)於(9下)枹(苞)桑。』」夫子曰:「德薄而立(位)640-502(尊),〔知(智)小而謀大,力少而任重〕,鮮不及。《易》曰:『鼎折足,復(覆)公莡(餗),亓(其)㓝(刑形)屋(渥),凶。』言(10上)不朕(勝)任也。」(5自帛書《要》綴入)

6子曰:「知幾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其知幾乎?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

李守力按:6在帛書《繫辭》脫落丟失,今按傳本《繫辭傳》補入。《漢書·楚元王傳》穆生說:「《易》稱『知幾其神乎!幾者動之微,吉凶之先見者也。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穆生說這段話和帛書《易》的時間很接近,且都屬楚國。下半句「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7尚留在帛書《繫辭》里,按前後文體例是應該有「子曰」開頭的,說明當時帛書《繫辭》竹簡母本里原有「子曰知幾」這段話,是因脫簡而丟掉了。

7君子見幾而作,不位<>冬(終)日。《易》曰:「介於石,(43下)不冬(終)〔日,貞〕吉。」介於石,毋用冬(終)日,斷可識矣,君子知物(微)知章(彰),知柔知剛,〔萬夫之望。

8夫子曰:「640-517(顏)氏之子,亓(其)庶幾乎!見幾,又(有)不善,未嘗弗知=(知;知)之,未嘗復行之。《易》(10下)曰:『不遠復,無640-519(祇)誨(悔),元吉。』」(8自帛書《要》綴入)

9天地困(絪縕),萬勿(物)潤(化醇),男女購(構)請(精)而萬物成。《易》〔曰〕:「三人行,則損一==(一人;一人)行,則得(11上)亓(其)友。」言至(致)一也。(9自帛書《要》綴入)

10君子安亓(其)身而後640-520(動),易亓(其)心而後(後)640-521(呼),定〖亓(其)〗位而後(後)求。君子脩(修)於此三(11下)者,故存也。危以640-520(動),則人弗與也;無立(位)而求,則人弗予也。莫之予,則傷之者至矣。《易》曰:「莫益(12上)之,或擊之,立心勿恆,凶。」此之胃(謂)也。(10自帛書《要》綴入)

帛書《繫辭下傳》第九章:

《易》之義,贊始要冬(終)以為質,六餚(爻)相襍(雜),唯侍(時)物也。是故亓(其)下(48下)難知,而上易知也;本難知也,而末易知也。本則初如疑(擬)之,敬以成之,冬(終)而無咎。《易》【曰□□□□(49上)□】脩(修)道,鄉物巽(撰)德,(自帛書《衷》補入)

〔若夫雜物撰德,辯〕是與非,則下中敎(爻)不備。初,大要存亡吉凶,則將可知矣。(此段原帛書《繫辭》有)

子曰:知者觀亓(其)緣(彖)辤(辭),而說過半矣。《易》曰:二與四同【功而異位,亓(其)善不同。二】(50上)多譽,四多瞿(懼),近也。近也者,嗛(謙)之胃(謂)也。《易》曰:柔之爲道,不利遠【者】,亓(其)要無咎,用柔若〖中〗也。《易》(50下)曰:三與五同功異立(位),亓(其)過【不同,三】多凶,五多功,□之等。要危岡(剛)□□☒(51上)(自帛書《衷》補入)

李守力按:

留在帛書《繫辭》言「中爻」的這一段意義不完整,前文言初爻、上爻,後文的「二與四」、「三與五」正是言易卦六爻的中爻。這是脫簡無疑。

通行本《繫辭下傳》第九章:

《易》之為書也,原始要終以為質也。六爻相雜,唯其時物也。其初難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辭擬之,卒成之終。若夫雜物撰德,辯是與非,則非其中爻不備。噫!亦要存亡吉凶,則居可知矣。知者觀其彖辭,則思過半矣。二與四同功而異位,其善不同,二多譽,四多懼,近也。柔之為道,不利遠者,其要無咎,其用柔中也。三與五同功而異位,三多凶,五多功,貴賤之等也。其柔危,其剛勝邪。

通行本《繫辭下傳》第九章比帛書少了一個「子曰」和三個「易曰」,這是需要特別引起注意的,這透露出孔子依據《易象》編輯《繫辭傳》的原始痕迹,為《易象》說又增添了新的證據。

【文獻參考】

李學勤:《周易溯源》,巴蜀書社2006

廖名春:《帛書周易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張政烺著,李零整理:《張政烺論易叢稿》,中華書局2011

於豪亮:《馬王堆帛書<周易>釋文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裘錫圭主編:《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三),中華書局2014

陳松長.馬王堆帛書「空白頁」及相關問題.文物2008(5).

劉光勝.帛書《易傳》成書問題新探,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1


加師傅微信諮詢:guizhen998

WhatsApp諮詢:https://wa.me/14422221313

事業升遷,婚姻情感,升學考試,工作面試,人際關係,疾病吉凶、風水擇吉等

贊(0) 打賞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明天機周易網 » 輕鬆學《易經》:帛書《易傳》母本竹簡脫落與還原——帛書《衷》尾題「二千」之謎
訂閱評論
提醒
guest
必填
必填,請填寫正確地址,方便以後聯繫
0 評論
內聯反饋
查看所有評論

QQ交流群電報交流群

文章內容很好,我要贊助作者!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

微信掃一掃打賞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請您發表評論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