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道
明天机

轻松学《易经》问答集锦:20150905期

…分享美好…
640-16

轻松学《易经》问答集锦:20150905期

 

活动组织:文化传统平台(ID:wenhuact),《易经》学习交流群

答疑老师:李守力

答疑时间:2015年9月5日20:00-21:30

下期答疑:2015年9月19日晚

此为问:问1.

此为答:答:

问1.如何把易经运用到生活当中?

答:李娜演唱的《苦乐年华》唱到:

生活是一团麻,那也是麻绳拧成的花

生活像一根线,也有那解不开的小疙瘩呀

生活是一条路,生活像七彩缎……

要把乱麻理顺,需要结构性思维。结构性思维是易经的特色思维。易经的八经卦是三爻结构,八卦图组成八个维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这都是结构思维。有了结构性思维,生活和工作就有条不紊,不会搞成一团乱麻。

0-1

最简单的三爻思维,即三才、三极之道。

《老子》:三生万物。

《论语·述而第七》: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人:我、善人、恶人,学习善人,看到恶人的错误做法,马上自己改正。

次之是四象或者是五行思维。

《礼记·大学》: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曾子说:“一个人被五个人的十只眼睛注视,被十个人的十个指头指责,这是很可怕的啊!”

九宫八卦思维是整体规划和治理的思维。八卦图,先天,后天,中天。九宫洛书。这些卦图可以训练你全盘规划,做事统筹全局的思维。

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这是精细思维。做事把握不同的时空点,随机应变,则万事如意。

《论语·为政第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周易》不是定命论,而是造命论。《周易》论命论吉凶,都是在卦象卦爻之中见到人的具体应对,应之善则吉,应之不善则凶。吉凶,依人之心性、应对、作为而断,此所以为造命论。《周易》为修德寡过之书,故孔子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问2.有种说法,结婚前不要学易,四十岁之前不要学易?为何会有这种说法?

答:由于《易经》的文字是《诗经》体裁,所以应该从儿童时期就要读诵《易经》,这也是古代私塾教育的必修课。

古代的《易经》教学是终其一生的,儿童时期学习《易经》的卦象非常容易,因为这是象思维,是右脑思维。

但是对卦爻辞的深刻理解需要等到成年以后,孔子说《易经》是剖析诸侯的忧虑的,所以人生的阅历不深,对人性的理解不深,就不容易理解卦爻蕴含的复杂的人性关系。

《礼记·经解》:子曰:“洁静精微,《易》之教也。”据说这是孔子整理《易经》以后所作的对《易经》的评语。

南怀瑾先生说:“洁静精微”这四个字,看起来很简单,但它的含义却很广。“洁静”包括了宗教的、哲学的含义,就是说学了《易经》这一门学问,他心理的思想、情绪的变动,是非常清洁而宁静的。“精微”则是科学的,所以学《易》的人,要头脑非常冷静。

学习《易经》不能太晚,晚了会后悔无穷。《论语·述而篇》: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五十以学《易》”意为:五十岁以后学《易》。那么,孔子为什么要说“五十以学《易》”,而不说“四十岁”或“六十岁”呢?因为孔子在五十至五十四岁期间曾任鲁国中都宰、大司寇,以至“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孔子这时具备了观览《易象》秘笈的条件(资格),但是他没来得及去阅读。“大过”是引用《周易》大过卦,主要指孔子“隳三都”失败去鲁,周游列国十四年其志不遂。

问3.易经究竟是门什么学问?占卜学?如何做人的学问?

答:《周易·系辞下传》: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0-2

观象于天,得出时间的概念;观法于地,得出空间的概念。故卦有时又有位。

人为万物之灵,神明为灵,故“通神明之德”即是通达人之性,这相当于今之社会科学。而“类万物之情”则是研究万物的属性,这相当于自然科学。可见6500年前伏羲作八卦的目的是为了尽人之性(社会科学)和尽物之性(自然科学)。

《礼记·中庸》是对《易传》的发挥: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何为至诚?至诚就是真心,真心就是直心,直心是童子之心,童子之心最纯朴,即“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易经是元神与识神合二为一的,是以婴儿的思维为基础的象数思维。易经的作用涉及人生的所有方面。

问4.易经64卦,真的只有64卦么?64这个数字,是否有什么含义?

答:《连山》《归藏》《周易》都是六十四卦,只是卦序不同。根据考古成果,古代有三爻卦,有四爻卦,有五爻卦,有六爻卦。六爻卦一定是64个,2的六次方是64。也许最初64卦只是一种尝试,16卦,32卦不能有效的模拟万物的规律,最终发现只有64卦最有效。

司马光(1019-1086)说扬雄《太玄》曰:“易与太玄道同而法异。易画有二,曰阴曰阳;玄画有三,曰一曰二曰三。易有六位,玄有四重。易以八卦相重为六十四卦,玄以一二三错于方州部家为八十一首。易每卦六爻,合为三百八十四爻;玄每首九赞,合为七百二十九赞,皆当期以日。”

如果把《易经》说成是二进制,扬雄则用三进制模仿《周易》,他用四爻,3的4次方是81,所以有81首。

0-3

伏羲64卦与DNA的对应 0-4计算机鼻祖莱布尼兹发明二进制与伏羲64卦

 

问5.请教:易经经文中并没有五行方面的专门论述,为什么市井上常称五行八卦?

答:五行和八卦是中国古代的两大数学哲学体系。严格说来,五行不属于《周易》体系。这里还有一个公案。

0-4

《汉书·儒林传》:孟喜字长卿,东海兰陵人也。父号孟卿,善为《礼》、《春秋》,授后苍、疏广。世所传《后氏礼》、《疏氏春秋》,皆出孟卿。孟卿以《礼经》多、《春秋》烦杂,及使喜从田王孙受《易》。喜好自称誉,得《易家候阴阳灾变书》,诈言师田生且死时枕喜膝,独传喜,诸儒以此耀之。同门梁丘贺疏通证明之,曰:“田生绝于施雠手中,时喜归东海,安得此事?”……博士缺,众人荐喜。上闻喜改师法,遂不用喜。

孟喜字长卿,东海兰陵人。父亲号孟卿,擅长《礼》、《春秋》,传授给后苍、疏广。后世所传的《后氏礼》、《疏氏春秋》,都出自孟卿。孟卿因《礼经》内容多,《春秋》烦杂,便让孟喜跟田王孙学《易》。孟喜喜好自夸,得到《易家候阴阳灾变书》,伪称老师田生将死时枕着孟喜大腿,单独传给孟喜,诸儒因此夸耀他。同门梁丘贺揭穿他的妄语:“田生死在施雠手中,当时孟喜回到东海,怎么会有此事?”……博士缺员,众人推举孟喜。皇上听说孟喜改了师法,便不任用孟喜。

五行和八卦的起源都是上古,所以两大理论体系之间有过融合,大约在夏朝《连山易》时期出现了八卦纳甲,后来用于筮法。五行的精细化是六十甲子,八卦的精细化是六十四卦,后世的筮法把六十甲子与六十四卦结合起来。所以在术数上五行八卦并称。

 

问6.对易经的传统学习方法,味同嚼蜡,能否有一种既有兴趣、又能逐渐深入的方法?

答:易经的兴趣在于,这部书处处充满了正气和谜题。充满正气,所以能驱邪;充满谜题,所以吸引人。

0-5

南怀瑾说:我常常将我的经验告诉年轻的同学们:晚上不要读《易经》。他们不大相信,因为老辈们说《易经》可以避邪,凡是不正的妖魔鬼怪都怕《易经》。有的人生了重病,枕边放一本《易经》,就可把鬼赶跑,又说《易经》一读,鬼神都不安,所以夜里不读《易经》。而我却最喜欢夜里读《易经》,可是夜里一读,就完了。以后我也就不敢读了,因为夜间一读《易经》,一夜不能睡觉,越研究越没完,一个问题找到了答案,同时又会发现另一个新的问题,这样不断发现问题,发现新的道理,研究下去,不知不觉,就到天亮了。所以深深体会到古人的“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已多时”,一个春天过去了都不知道的情景。为什么时间过去了都不知道?因为研究《易经》需要一个非常冷静的头脑,非常精密的思想,所以《易》之教,是“洁静精微”,这是孔子对于《易经》的评价,有如此之严重。(参见《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精彩论文摘选》胡尚道易学研究室)

学习易经,从童子时期的读诵到观象的训练,再到成年的易理训练,结合人生阅历的体验和对照,一步步深入。

 

问7.虽学了点易经文字,但不知其如何使用,其它的术有奇门、卜占、射覆,等,何时能真正学点实用性的,让大家感兴趣,这些理论学习太枯燥了!

答:易经的作用涉及人生的一切层面,大到治国安邦,小到百姓琐事。卜筮为易经的重要应用。其中奇门、太乙源于洛书,六爻纳甲源于《连山》与《周易》的结合,《梅花易数》则是明代出现的。命理学的八字则是六十甲子体系。感兴趣的可以自学或者求学。要真正掌握卜筮之学也是很难的。《推背图》预言未来三千年,已经发生的应验率达到98%以上,可谓易经筮法的巅峰之作!我们易经学习交流群目前之所以不开展卜筮课,就是因为没有经学基础,卜筮的水平不会很高,而且会误入歧途。

 

问8.很多同学都对占卜很有兴趣,民间更是把易经等同于占卜和算命,那么我们对占卜应该保持什么样的态度?

答:《礼记·少仪》:问卜筮曰:“义与?志与?”义则可问,志则否。

问卜的时候必须专心致志。在卜筮以前先要扪心自问:“我来卜筮是为了公家正事呢?还是为了个人目的?”如果是为了公家正事,才可以问;为了个人求私利,就不可以问。

孔子并未否认易为卜筮之书,也曾用《周易》占过,但更重视《周易》中的德行修养。

孔子对占筮所持的态度:帛书《易传·要》记载:“子曰:君子德行焉求福,故祭祀而寡也;仁义焉求吉,故卜筮而希也。祝巫卜筮其后乎?”

《荀子·大略》:“善为《诗》者不说,善为《易》者不占,善为《礼》者不相,其心同也。”大意为:真正通达《诗经》的人无需解说,真正通达《易经》的人无需占卦,真正通达《礼经》的人无需由司仪辅助,因为他的心与经典的精神完全相通。

张载《正蒙》说: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

《左传》载,昭公十二年,南蒯欲反鲁投齐,占得《坤》之《比》,五爻动,“黄裳,元吉”。惠伯问:你要做何事?南蒯不语。惠伯曰:此卦外刚内顺,占筮虽有利,但没有忠信义三德,不能担当此爻之美意,否则要失败。后南蒯果败。这些都成为“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的最好例证。

 

问9.李老师用很短的几年时间就把易经研究提到了一个很多人、包括古代注解者也未达到的高度,这其中的秘诀是什么?是否李老师天份高?我们普通人该怎么办?

答:我从2009年11月放弃一切工作,在几乎“与世隔绝”环境下和“遁世无闷”的心境下全力以赴解读《周易》。历经六年时间(与文王演易的时间差不多),浏览古今易学著作约有一千多种(包括考古出土的易学文献),文史著作一千多种,有关易学的期刊论文约2000篇。2015年完成《周易诠释》和《周易密钥》两书共200万字,另有《周易感通》和《易书评议》杂记70余万字。

在此之前,我对易经一直有所研究,从1984年(那时我15岁)就对传统文化感兴趣,1988年开始修炼道家和佛家的法门,研究易经和术数著作。术数学三十多年的研究和应用打开了我的观象思维,佛道三十年的修炼打开了我的元神感通思维。

周易诠释》和《周易密钥》两书共200万字的价值在于,把我三十年的易经实践转化为读者三年的学习,就可以轻松的读懂《易经》。

 

问10.在每卦中根据什么确定每卦卦主?

答:卦主是指一个六爻卦(别卦)的主宰,卦主不如主爻。

《系辞传》:阳卦多阴,阴卦多阳。

0-5

问11.谦卦九三:劳谦,君子有终。豫卦九四:由豫,大有得。人生的境界有啥差异?

0-6

答:谦卦是君子之德,豫卦是君主之得。

谦卦和豫卦只有一个阳爻,所以以阳爻为卦主。

谦卦的卦辞是:“谦,亨,君子有终。”卦主是九三,爻辞:“劳谦,君子有终,吉。”

九三为谦卦卦主,故爻辞与卦辞略同。九三为互体坎之中,坎为劳,故曰劳谦。“坎者,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万物引申为万民,万物所归,故万民服也。

豫卦的卦辞是:“豫,利建侯行师。”卦主是九四,爻辞:“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大有得,与大有卦无关)

由豫:九四为豫卦唯一阳爻,为成卦之主,群阴皆与之应和,莫不由此阳爻而得其欢豫,所以心志大可施行。

 

问12.我们本周学习的是豫卦,豫州是中国“古九州”之一,豫又是河南的简称。我的问题是豫州和河南简称的“豫”是不是就是我们本卦所学的含义?其它几个州和易经有关系吗?我们该如何理解?

答:豫卦是君主之得,而夏商周三代的首都都在河南,所以豫州和河南也许有关系。

略说五岳四渎与卦名的关系。

据《礼记·王制》,古代的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即五岳与四渎。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东岳泰山和北岳恒山都是卦名。

四渎:我国古代对四条独流入海的大河的称呼,即“江、河、淮、济”,(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其中淮河、济水古时候也独流入海,故得与江河并列。(淮河、济水先后被黄河改道所夺,淮河下游淤塞后改注入长江,而济水故道即今之黄河下游)。现有的记载首见于《尔雅·释水》。《史记·殷本纪》:“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

谭其骧先生认为:河为河道之通称,只能适合于唐宋以下,唐宋以上“河”是黄河的专称。

河图的河是指黄河。

泰卦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这里的河应该是指黄河。

既济卦、未济卦的济,是指济水。

江和淮未见于《周易》,因为长江在南蛮之地,淮河在东夷之地。

问13.近日在孔子研究院看到一句话,“中国是自古及今文化传统一脉相承唯一未被中断的国家,孔子的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组成部分。”如此严谨高规格的机构,对“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的用法甚为严谨,请老师谈谈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可否说《易经》伴随着整个中国文化传统的传承过程?诸子百家,儒释道、理学、等都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答:文化传统着重是指传统、传承、文化的命脉。传统文化着重在文化。儒家学说是中国的文化传统,是传统文化的核心。

儒家的经典是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是古代大学的课程。之前还要有六艺的基础,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孔子说,《易经》是一,六经是群。“得一而群毕”。到了汉儒,则总结为:“易为五经之原”。后世则说“易经为群经之首”。意思都是一样的。

诸子百家都是从小学习六经长大的,所以诸子学说的基础都在六经。

 

问14.学生也有一个疑问,既然人生的解脱是了生死脱离六道,易经的学习对自身是否没有太重要的意义呢?

答:这个问题是从佛法的角度看《易经》。

人生的解脱是了生死,脱离六道。这是佛法的根本目的。那么如何修佛呢?两条:解门与行门。如西方三圣,阿弥陀佛是体,大势至菩萨是解门,观世音菩萨是行门。华藏世界,毗卢遮那佛是体,文殊菩萨是解门,普贤菩萨是行门。佛者,觉也,首先是觉悟。觉悟需要老师的教学。佛在《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中说,在我们震旦国,佛祖出生之前的佛法由伏羲、神农、黄帝历代圣人传播,他们都是观世音菩萨和文殊菩萨示现的。

佛有十号,其中一名曰“世间解”,《易经》就是世间解的经典。只有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相,才能了生脱死。

《系辞传》:《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这一段文字就是为佛法做铺垫的。正是这段文字,才使得东汉明帝把佛法从古印度引进来。

注:以上内容为文化传统《易经》学习交流群组织的语音答疑实录,是轻松学《易经》的形式之一,群里还有早读、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文化传统平台每周会发布新的学习课程,欢迎大家订阅,申请入群学习请添加文传君个人微信(号码:wenhuact001),添加成功后将“姓名+年龄+职业+易经熟悉程度+其他”小窗发给文传君登记,以便邀请入群。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明天机周易网 » 轻松学《易经》问答集锦:20150905期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必填
必填,请填写正确地址,方便以后联系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QQ交流群电报交流群

文章内容很好,我要赞助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