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道
明天機

【易經基礎】輕鬆學《易經》:論《說卦傳》的「借象」和「逸象」

640-341

一、傳本《說卦傳》存在的問題

《周易》的卦爻辭是根據卦象和爻象演繹得出的,故《周易·繫辭傳》曰:「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是故《易》者,象也」,這就是「觀象繫辭」。要理解卦爻辭的本義,必須以《繫辭傳》爻象和《說卦傳》的卦象為基礎。

然而正如朱熹對《說卦》的評價:「此章廣八卦之象,其間多不可曉者,求之於經,亦不盡合也。」《周易》經文與《說卦傳》之間的八卦之象有「不盡合」處。

竊以為「不盡合」的原因是傳本《說卦傳》體系不全的緣故,表現如下:

(一)《周易》經文與《說卦傳》之間的八卦之象有「不盡合」處;

(二)《左傳》《國語》的《周易》筮例中,引用的卦象與傳本《說卦傳》略同,也存在「不盡合」處;

(三)《說卦》《雜卦》的再發現

《論衡·正說》:「至孝宣皇帝之時,河內女子發老屋,得逸《易》、《禮》、《尚書》各一篇,奏之。宣帝下示博士,然後《易》、《禮》、《尚書》各益一篇。」

《隋書·經籍志》:「及秦焚書,《周易》獨以卜筮得存,唯失《說卦》三篇,後河內女子得之。」

宋末元初俞琰(1258-1314)《周易集說》:「今韓康伯注本以《說卦》三篇分出《序卦》、《雜卦》,則《序卦》、《雜卦》之名蓋始於康伯。又案《史記》雲『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而不及《序卦》、《雜卦》,則漢初猶以《序卦》、《雜卦》總名之曰《說卦》也。」

朱彝尊《經義考卷四》引朱震(10721138)曰:「秦漢之際,《易》亡《說卦》,孝宣帝時(公元前73年),河內女子發老屋,得《說卦》,至後漢荀爽集解,又得逸象三十有一。」

杭辛齋(18691924)《周易杭氏學》列有《孟氏逸象》四百四十餘,尚秉和(1870-1950)《焦氏易詁》以為「此象純為虞仲翔(虞翻)所輯」。從荀爽逸象到虞翻逸象,說明《周易》經師們對傳本《說卦傳》卦象體系的不滿足。

《漢書·藝文志》:「孔氏為之《彖》、《象》、《繫辭》、《文言》、《序卦》之屬十篇。」司馬遷言《說卦》,班固言《序卦》,實則言一事,即《說卦》《序卦》《雜卦》三篇。據李學勤《周易溯源》(巴蜀書社 2006)考證,西漢初年的韓嬰《易》與淮南九師《易》都有十二篇,即《周易》上下經加十翼。《說卦》《序卦》《雜卦》三篇並非全部失傳,之前可能有所殘缺。孝宣皇帝令博士們把河內女子發現的逸《易》編到經書里,之前施孟梁丘三家《易》本有十二篇固定之數,也許新發現的逸《易》只用作校讎與補益,所以才有《說卦傳》第十一章在熹平石經《周易》的排序與傳本不同的現象。熹平石經(梁丘易)《說卦傳》第十一章八卦卦序乾坤震坎艮巽離兌,與傳本《周易》(費直易)乾坤震巽坎離艮兌不同。正如《經典釋文》云:「此六子依求索而次第也,《亦有以三男居前三女後從。」(河內逸《易》另有《雜卦》說,詳見《詮釋》第7-3  從《雜卦》卦序的整體特徵看其《坤乾》《歸藏》屬性)

(四)似《說卦》的汲冢書《卦下易經

據《晉書·束皙傳》,「初,太康二年(281年),汲郡人不準盜發魏襄王墓(葬於公元前299年),或言安厘王冢,得竹書數十車。……其《易經》二篇,與《周易》上下經同。《易繇陰陽卦》二篇,與《周易》略同,繇辭則異。《卦下易經》一篇,似《說卦》而異。《公孫段》二篇,公孫段與邵陟論《易》。……《師春》一篇,書《左傳》諸卜筮,師春似是造書者姓名也。……」(可見,最晚在魏襄王所處的戰國中期《易》已被稱為經。)

《晉書·束皙傳》所云「《易繇陰陽卦》二篇,與《周易》略同,繇辭則異」,愚以為是《歸藏》,因為傳本《歸藏》的卦序與《周易》卦序十分接近,唯獨卦辭不同,而稱「陰陽」是《歸藏》先坤後乾的習慣。

李學勤《周易溯源》(巴蜀書社2006)說:《卦下易經》當斷讀如「卦下 易經」,《易經》是大題,《卦下》是小題。有《卦下》,則當有《卦上》,《卦上》、《卦下》頗可能是《說卦》等的一種祖本。

《晉書·束皙傳》說「《卦下易經》一篇,似《說卦》而異」,傳本《說卦傳》是孝宣帝時(公元前73年)河內女子發老屋所得,兩者相距二百多年,內容有所差異。因為春秋時期《三易》並存於世,孔子及其弟子也會把《連山》、《歸藏》的卦象編輯於《說卦傳》里去。通行本《說卦傳》最後第十一章為八個經卦的分別類象,其中又包含了第八、九、十章的取象。第十一章每一經卦的類象代表了自伏羲氏、神農氏、黃帝、堯舜禹湯以至於文王、周公約3500年間《連山》《歸藏》《周易》的卦象傳承。所以才會導致朱熹所說的「求之於經,亦不盡合」的現象。

二、傳本《說卦傳》卦象與《周易》古經的矛盾

從《說卦傳》本身蘊藏的信息可以發現,古《易》確實有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因為《說卦傳》存在著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卦象互借的現象(這是首次發現,筆者名之為「借象」)。

傳本《說卦傳》卦象與《周易》古經的矛盾主要表現在「借象」上。所謂「借象」有兩種,一種是坎離借乾坤,一種是先天後天同位互借:

(一)坎離借乾坤:坎得乾中爻,離得坤中爻

乾為馬,為首,為寒,為冰,為大赤。坎得乾中爻,故坎為美脊馬,為下首,為寒,為冰,為赤。《周易》古經實以坎為寒為冰。乾為金,《周易》古經多以坎為金(蒙卦六三「見金夫」,體坎;噬嗑卦九四「得金矢」,互坎;困卦九四「困於金車」,互大坎)。

「乾為天、為君、為父、為大赤、為辟、為卿、為馬、為禾、為血卦。」此段文字與《說卦傳》稍異,馬國翰說此文見於朱震的《易叢說》和羅蘋的《路史注》。嚴可均認為:「此蓋《說卦》文,殷《易》先有,非始《十翼》。」

《說卦傳》「坎為血卦」,坎得乾中爻。《周易》古經實以坎為血卦。

坤為牛,離得坤中爻,故離為牛,《周易》古經多以離為牛(《周易》九處言「牛」,有八處皆取象離卦)。

坤為文,《周易》彖傳以離為文明,賁卦下離上互大離,《彖傳》言天文、人文,賁,文飾也。故《周易》主要以離為文也。

因此,坤卦離卦可以互借象,皆可表示文。

(二)先天與後天同位互借

640-340
註:先天八卦圖與後天八卦圖:按後天八卦為《三易》共有,故不應稱之為「文王八卦」

1.南方後天為離,離為日,先天為乾,晉卦《彖傳》「順而麗乎大明」,離為日,為大明。乾卦《彖傳》「大明終始」,乾借象離。《易本命》乾為日。離為戈兵,故乾為戰。乾為天,離為日,天、日可通用,如五天即五日。《左傳·閔公二年》成季之將生也,桓公使卜楚丘之父卜之,遇《大有》之《乾》,曰:「同復於父,敬如君所。」後天卦離在南,先天卦位乾亦在南,是離與乾互借,乾為父,故曰「同復於父」。

《文言傳》:

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何謂也?

子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

李守力按:

水流濕,火就燥:

後天坎水求之於先天坤土(位皆居北),坤土為濕,故曰「水流濕」;後天離火求之於先天乾天,乾,燥也,《說卦傳》「離為火,為乾(干)卦」,故曰「火就燥」。

雲從龍,風從虎:

艮為雲,賈公彥:「艮為山,山上山下,是名《連山》,雲氣出內于山,故名易為《連山》。」《說文》:「雲, 山川氣也。」後天艮雲求之於先天震龍(位皆居東北),故曰「雲從龍」。

後天巽風求之於先天兌虎(位皆居東南),故曰「風從虎」。

聖人作而萬物睹:

聖人,先天之乾也。後天之位在離,離為目,故曰「聖人作而萬物睹」。

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

後天之離本乎先天乾天,故離日位於天際,離火炎上;後天坎水本乎坤地,故坎月夜出(乾日坤夜),坎水潤下。人之首本乎天親上,故圓;人之足本乎地者親下,故方。大樹本乎天親上,樹榦直立上行;本乎地者親下,樹根扎於地下。

2.西南後天為坤,坤為順,先天為巽,故巽為順。巽即遜,遜必順也。孔穎達曰:「巽之為義,以卑順為體,以容入為用,故受巽名矣」。

「天傾西北,地陷東南」描述的可能是顓頊「絕地天通」以後先天八卦曆法向後天八卦曆法轉變的重大科學體系改革事件。伊世同《星象考原——中國星象的原始和演變》說:「歲差現象古人在未發現之前也是有所感覺的,這大概也是神話傳說中所謂「天傾西北」的真正原因之—。」馮時《〈周易〉乾坤卦爻辭研究》說:「天傾西北的神話是以真實的天象作為立說基礎的。根據歲差的計算表明,公元前三千年前,真天極的位置恰好位於紫微垣宮門的左樞(天龍座ι)和右樞(天龍座α)兩星之間,這意味著當時的赤道圈確實向著西北傾斜。古人對於天體現象的這一古老認識顯然對乾象天文而主西北的易理的形成產生了重要影響。」

由於「天傾西北,地陷東南」,乾卦從先天八卦的南方(上方)傾移到西北,坤卦隨之從位於先天位的北方(下方)陷落到東南。而後來的後天八卦坤卻在西南,西南的先天卦是巽卦,故坤巽互借。

坤巽互借從古音可以得到印證:坤與巽古音相近假借(坤巛,文部溪紐,巽:文部心紐)。

坤巽互借從十二辰的六合關係也可以得到印證:坤從申,巽從巳,巳申六合。

坤為順,巽為遜。坤卦初六《象》曰:「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至其道,至堅冰也。」《文言·坤》:「易曰『履霜堅冰至』,蓋言順也。」帛書《衷》篇曰:「《易》曰:履霜,堅冰至。子曰:孫(遜)從之胃(謂)也。歲之義,始於東北,成於西南,君子見始弗逆,順而保穀。」馴、順、遜,其義相近,故坤與巽可互借。

古人以為東南方大地因陷落產生了風口,於是稱東南為地戶,故乾為天門,巽為地戶。

《素問·五運行大論》引《太始天元冊》云:「所謂戊己分者,奎壁角軫,則天門地戶也。」天門在戌亥之間,奎壁之分;地戶在辰巳之間,角軫之分。奎壁臨乾,當戊土之位;角軫臨巽,當己土之位。

鄭玄、賈公彥《周禮註疏》引《河圖括地象》曰:「天不足西北,地不足東南,西北為天門,東南為地戶,天門無上,地戶無下」。

《乾坤鑿度》卷上曰:「乾為天門,……坤為人門……故曰順承者也。巽為風門,亦為地戶。……上陽下陰,順體入也。……《萬形經》曰:二陽一陰,無形道也。風之發泄,由地出處,故曰地戶。」坤為順承,巽為順體,坤與巽二者皆有順德,故可互借。

《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曰:「西北立龍飛翼之樓,以象天門;東南伏漏石竇,以象地戶。」

《太始天元冊》、《萬形經》皆上古之書,其「巽為地戶」說可印證坤巽互借。

3.西方後天為兌,兌為澤,先天為坎,故坎澤相混,二者皆是水。坎為豕,《易本命》以兌為豕,豕處污濕故也。

坎為月,《周易》小畜、歸妹、中孚之「月幾望」,《歸藏》歸妹「嫦娥奔月」,皆以兌為月,是兌借象坎。

《周易》履卦九二「幽人貞吉」,歸妹九二「利幽人之貞」,皆取兌為幽象,困卦初六「入於幽谷」,取坎為隱,兌坎互借。

4.西北後天為乾,乾為木果,先天為艮,故艮為果蓏。乾為天門,艮為門闕。水書《連山易》八卦「乾為兼山」,兼山,艮也,乾與兼音近假借。

乾為西北,先天艮寄宿於西北,《易本命》、《子夏易傳》有「艮為斗」象,故乾為北斗,此後天借先天也。

沈括《夢溪筆談·象數一》:「正月寅,二月卯,謂之建,其說謂斗杓所建」。即言北斗星斗柄所指曰建。「正月寅,二月卯」,就是正月建寅,二月建卯,由此類推,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這樣「乾」,表運行的北斗星,「建」表北斗星的運行。《說卦傳》:「乾,健也。」帛書《易》乾寫作鍵。建,健,鍵三者通用。

5.帛書《衷》曰「用六贛(坎)也」,坤借象坎。坎為水、為冰,坤初六「履霜,堅冰至」。坎為月,故坤借為月,《易本命》「坤為月」。坤為眾,故《左傳·宣十二年》《國語·晉語》筮例有「坎為眾」。坤為大輿,坎「其於輿也,為多眚」,亦借象。

6.東北後天為艮,艮為止,止即足,先天為震,故震為足。艮為徑路,故震為大途。《周易》多以艮為手為指,然坤六四「括囊」,變卦上震,此以上震為手為括,下坤為布為囊,上下卦象重之即為「括囊」,此震借象艮。

7.東方後天為震,震為辰,辰為大火,先天為離,故離為火(互借)。《屍子》云:「燧人上觀辰心,下察五木,以為火也。」《尚書大傳》云:「遂人以火紀。」《路史》云:「昔者遂人氏作,觀乾象察辰心而出火,作鑽燧別五木以改火,豈惟惠民哉,以順天也。」《左傳·昭公十七年》「大火為大辰,伐為大辰,北極亦為大辰」。殷商民族以東方蒼龍(震為龍)心宿大火為辰,甲骨文和金文的「火」字也是大火星的符號(甚至可以追溯到6500年前的濮陽西水坡M45號墓白虎蚌塑下的大火星)。

震為雷,雷字金文有申字,申與電古文通,離為電。李過《西溪易說》引《歸藏·初經》(實為《連山·初經》)「震為釐」,釐與離同音假借,此後天震借先天離。

《左傳·僖公五年》「《震》之《離》,亦《離》之《震》,為雷為火。」是震離互借。

8.東南後天為巽,先天為兌,兌為巫,巽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紛若,吉無咎」,以巽為巫也。巽,帛書《易》作筭(suà算),筮卦籌策也,故巽為巫(筮,從巫)。巽與兌極少互借。

9.《繫辭傳》艮為寒,兌為暑,艮乾互借,兌巽互借。

《繫辭傳》:「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吳澄《易纂言》曰:

羲皇卦圖,左起震而次以離,「鼓之以雷霆」也,右起巽而次以坎,「潤之以風雨」也。風不能潤,風而雨,故通言潤。《樂記》潤作奮。離為日,坎為月。艮山在西北嚴凝之方,為寒;兌澤在東南溫熱之方,為暑。左離次以兌者,日之運行而為暑也;右坎次以艮者,月之運行而為寒也。……文王卦位,乾在西北,故乾為寒;羲皇卦位,艮在西北,故艮為寒也。乾成男者,父道也;坤成女者,母道也。左起震,歷離、歷兌而終於乾;右起巽,歷坎、歷艮而終於坤。故以「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句總之於後也。

三、論《周易》的「逸象」

所謂「逸象」,就是指沒有列入《說卦傳》的而在《周易》古經原本就存在的卦象。滿足「逸象」的條件是:1.必須符合《說卦傳》的核心精神,即八經卦的陰陽爻象規律和八卦的基本屬性;2.必須在《周易》經傳中出現兩例以上,包括《左傳》《國語》中的《周易》筮例的互證;3.《周易》成書時代文字訓詁也可以旁證「逸象」。

從《易本命》與《周易》的卦象對比看,《三易》的說卦系統自《連山》到《周易》發生的變化不小。《連山》、《易本命》的卦象主要以聲訓為主,《周易》的卦象則更注重陰陽屬性,兼用聲訓和形訓。

「逸象」有三種,一種是聲訓,一種是形訓,一種是引申。

(一)聲訓取象

上古時期,文字由巫師掌握,語言的使用範圍遠遠大於文字,故同聲同義,因聲取義,這也是通假字音近假借的緣由。

《連山》、《易本命》丙天干排序為三,三與山音近假借,艮為山,故艮納丙。兌為四,四為四時。孔穎達曰:「坎主水瀆,豕處污濕,故為豕。」兌為澤水,故亦為豕。時、豕音近假借。坎為五,五為五音。坎為耳為音,音、猿音近假借。離為六,六為六律。離為麗為鹿,離、六、律、鹿音近假借。震為七,七為七星。震,陽在初,自下向上而動,故《雜卦傳》「震,起也」,起、七音近假借。巽為八,八為八風。巽為風,風從蟲,風、蟲音近假借。

1.《周易》以「坎為三」

據古文字學家於省吾先生在其《雙劍誃[yí]易經新證》一書中考證:「坎」與「三」古音並隸侵部,所以「坎」與「三」相通。

《周易》卦爻辭中使用最多的數字是「三」,共出現21例,其中有19例以「坎為三」釋讀,只有2例以「乾三連」釋讀。(詳見《周易密鑰》:「《周易》中的數字「三」與坎象」)

2.《周易》以「坤為十」

於省吾釋「坤為十」,坤十乃是音訓,甲骨文「十」作「丨」[gǔn],丨[gǔn],《說文》「上下通也」,《集韻》「古本切,讀若袞。象數之縱也。」丨與昆,上古音都是文部見母;坤,上古音文部溪母,二者音近義通,故「坤為十」。

《周易》卦爻辭之「十」皆是坤象,如:

地雷復卦上六:「至於十年不克征。」上體坤卦。

水雷屯卦六二:「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二至四互體坤卦。

山雷頤卦六三:「拂頤,貞凶,十年勿用,無攸利。」二至四互體坤卦。

山澤損卦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元吉。」三至五互體坤卦。

風雷益卦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永貞吉。」二至四互體坤卦。

(二)形訓取象

卦符與文字關係密切,如坤卦、坎卦、離卦的古文皆是本卦卦符,而坤字從申(西南)、震字從辰(東)、巽字從巳(東南)則表明了後天八卦的性質。

1.《周易》以「震為丘」

從《周易》丘、虗、陵的取象看,八例中都有震卦,其中五例震艮皆有,三例無艮卦;再從丘字的古義,丘字古文字與震卦數字卦卦符一致來看,《周易》本以震象為丘。

2.《周易》以「坎為矢」

晉卦六五「失得勿恤」應為「矢得勿恤」。《說卦傳》以坎為弓輪,離為戈兵,坎剛爻居中,當以坎為矢,如噬嗑卦九四「噬干胏,得金矢」,九四為互體坎卦之中爻;解卦九二「田獲三狐,得黃矢」,九二為坎卦中爻。

旅卦六五「射雉一矢亡,終以譽命」,這是取自離卦之象,離反坎,坎為矢,故曰矢亡,順承上九,故象曰「終以譽命,上逮也。」晉卦六五「矢得勿恤」亦然,原義或為「矢失而復得,勿恤」,離反坎,坎為矢,故「矢失」。與上九順承,故「失而復得」。因「失而復得」,故「勿恤」。「復得」源自順承上九,故爻辭曰「往吉,無不利」,《象》曰「失(矢)得勿恤,往有慶也。」

矢的古文與坎卦卦符形似,矢字甲骨文和金文上下端為「人」,這是數字卦的六和先秦陰爻的寫法,中間圓形為陽(乾為圓),也像「十」(古文「七」),「人十人」即「六七六」坎卦。

3.《周易》以「兌為八」

八月是兌卦之象。《說卦傳》「兌,正秋也」,正秋,即仲秋。八月仲秋屬於夏曆,由於《說卦傳》後天八卦為《三易》所通用,故《周易》仍沿用夏曆。「兌」字古義為「八」,兌,繁體兌,《說文》「從口從八」,八,《說文》「別也。象分別相背之形。」八、半(從八)、分(從八)、別,音近義通(八為質部幫紐,半為元部幫紐,分為文部幫紐,別為月部並母),今兌的衍生字「脫」仍有分別之義。(筆者在《周易密鑰》論證後天八卦為《三易》所通用,故均用夏曆,詳見「伏羲、神農、黃帝先天八卦源流圖證」)

於省吾訓「兌為八」曰:「兌,八也。《說文》八,別也。段氏謂為雙聲疊韻字。《說文》兌為附決,附決謂敷別,猶言分別。《荀子·宥坐》「三月不別」註:「別猶決也。」《史記·外戚世家》「與於決於舍中」,《索隱》:「決,別也。」《說文》:「夬,分決也。」按古玉環中斷謂之玦。《說卦》兌為折,折亦有分別之義,是兌八之為分別,音義並通。古音八別並脂部字,兌決並祭部字,脂祭通協,段玉裁《六書音韻表》並祭於脂。……八月以兌為言,無可疑矣。」

4.《周易》以「離為鳥」

明·林希元撰《易經存疑》曰:「明夷初九取象為飛,當時繫辭聖人必有所感,但今不可考矣。」《山海經·大荒東經》記載:「湯谷上有一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於烏。」《易經》的「易」字就是飛鳥負日的形象。明夷卦下離,離為日為鳥,「金烏負日」也。太陽神鳥白天負日展翅飛翔,夜晚則垂翼歸於幽都(純陰坤卦),又變卦謙卦初至五連互小過,小過「有飛鳥之象焉」,處明夷之世,行動不敢顯露,故曰「明夷于飛,垂其翼」。

《周易》以離為鳥,離,從隹,隹即鳥。「離」通「鸝」。《說文》:「離,黃倉庚也。」離字甲骨文上部為「鳥」,下部是捕鳥的長柄「網」,表示用網捕鳥。離,帛書《易》作「羅」(離、羅均從隹),《說文》:「羅,以絲罟鳥也。從網從維。」故離通羅。《繫辭傳》:「作結繩而為網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從離字的甲骨文看,離、羅的古義兼有鳥與網的含義,故離為鳥為網。

(三)引申取象

1.《周易》以「震為車」

師卦六三「師或輿屍」,六五「弟子輿屍」,剝卦上九「君子得輿」,皆取之於坤為輿象;小畜九三「輿說輻」,大畜卦九二「輿說輹」,九三「閑輿衛」,大壯卦九四「壯於大輿之輹」,皆取之于震為輿象;睽卦六三「見輿曳」,取之坎卦。坤為輿指容載,震為輿指運行,坎之輿為病車。

2.《周易》以「震為鼓」

震為動,《白虎通》引《樂記》曰:「塤,坎音也。管,艮音也。鼓,震音也。弦,離音也。鍾,兌音也。祝敔,乾音也。」《荀九家逸象》「震為鼓」。離卦九三「不鼓缶而歌」,中孚六三「或鼓或罷」。

3.《周易》以「巽為魚」

《周易》《姤》卦九二爻辭曰「包有魚」;九四爻辭曰「包無魚」;《井》卦九二曰「井谷射鮒」;《中孚》卦辭曰「豚魚吉」;《剝》卦六五曰「貫魚」;《易傳·繫辭》「制器尚象」十三卦之《離》卦互巽言「以漁」,這六處言「魚」皆從巽卦而來。《說文》「魚,水蟲也。」巽為蟲,為魚,傳本《說卦傳》之逸象也(詳見《周易密鑰》「周易卦爻辭里的『魚』」)。

陝西岐山鳳雛村出土的85號卜甲(年代為西周初期),刻有數字卦,由八一七六六七(由下至上)組成,在《周易》為蠱卦。其卦下文字蕭漢明釋為「曰其即魚」。即象人橫卧食器前就食之形;魚,為象形字魚。按:蠱卦上艮下巽,互體下兌,巽為魚,兌為口,故曰「曰其即魚」,這是「巽為魚」逸象的古證。

4.《周易》以「巽為鼻」

《周易·說卦傳》「巽為風、巽為臭」。臭,從自,自乃古鼻字。犬的嗅覺最敏銳,故臭從犬。風氣出入於鼻,故「巽為臭」,「巽為鼻」,為「巽為風」的引申義。

《說卦傳》「巽為白」,《說文》「(白 zì)此亦自字也。省自者,詞言之氣,從鼻出,與口相助也。」巽為白為臭,故巽為鼻,自,鼻也。

巽卦卦符與鼻子的形象十分相似,巽卦下邊的陰爻形似兩個鼻孔,上邊兩個陽爻象鼻樑骨。艮卦雖然上邊也是陽爻,但下邊的兩個陰爻與鼻子的結構不吻合,重要的是艮卦「止」的屬性與鼻子進出氣的功能完全相反。若說鼻子象山以為艮卦,按傳統相法,鼻只為中嶽,兩顴骨為東嶽、西嶽,額骨為南嶽,下頜骨為北嶽,皆是山也。

《周易》中出現與鼻有關的文字有以下四處,這四處表述的都是鼻子的異常狀態,是巽的反義,故取巽的反象兌。《周易》反象有「先覆後變」的法則,故巽的反象是覆卦兌。(詳見《周易密鑰》「《周易》『反象說』辨證」)

①噬嗑卦六二「噬膚滅鼻」。下震,變兌,兌反巽,巽為鼻,取反義故曰「滅鼻」。

②睽卦六三「見輿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無初有終。」睽卦下兌,兌反巽,巽為鼻,取反義故曰「劓」。

③萃卦上六「齎咨涕洟,無咎。」萃卦上兌,兌反巽,巽為鼻,取反義故曰「洟」。

④困卦九五「劓刖,困於赤紱,乃徐有說,利用祭祀。」困卦上兌,兌反巽,巽為鼻,取反義故曰「劓」。

5.《周易》以「巽為命」

《巽·大象傳》:「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巽·彖》:「重巽以申命」。

《姤·大象傳》:「天下有風,姤;後以施命誥四方。」乾為後(君),巽為命。

以上皆以巽為命。「巽為命」逸象出現於《周易》還有:

訟卦九四「復即命,渝」,九四為互體巽卦之中。

否卦九四「有命無咎」,九四為互體巽卦之中。

革卦九四「有孚改命」,九四處互體巽卦。

《鼎·大象傳》:「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離為日,古代以日定向:日中在南,日出於東,日落於西;離為南,離為羅(離,帛書《易》作羅),古代以司南(指南儀器)或羅盤確定方位,故南方為諸方之首。《韓非子·有度篇》:「人主失端,東西易面而不自知,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君主失去方向,東西方向改變了,自己卻不知道,所以先王設置指南儀器來判斷方向。)故離為正位。鼎卦上離下巽,巽為命,故象曰「正位凝命」。

6.《周易》以「兌為月」

《周易》言「月幾望」者有三處。即小畜上九、歸妹六五、中孚六四。《說卦傳》以坎為月,蓋月為水精,月與潮汐相應故。然而八卦中坎為水,是流動之水。兌為澤,為靜蓄之水,與月亮關係更為密切,湖澤照月。兌上缺,《說文》:「月,闕也。」所以兌有月象。「月幾望」的卦象規律是兌卦和巽卦同時出現。西方先天八卦是坎,後天八卦是兌,坎為月,《周易》、《歸藏》以兌為月,是後天兌借先天坎象。

如果從王家台秦墓竹簡《歸藏》,兌為月象更是直白:

《歸藏》大過曰:昔者日月卜望□/

《歸藏》兌曰:兌兌黃衣以生金,日月並出獸□(334

《歸藏》歸妹曰:昔者恆我竊毋死之[]/307/□□奔月而攴占□□□/201

【小結】

無論《說卦傳》的卦象,還是借象與逸象,卦爻辭的取象原則:卦象決定於爻象、爻際關係。爻際關係定吉凶,卦象主要是填辭組辭作用。如離卦借象有坤卦和乾卦,而以離借坤為主,因為離借坤是得中體例,中是最重要的體例。借象之間不是等價關係,不可以傳遞,如震艮互借,艮乾互借,但震乾不可以互借。借象只存在於先天後天同位之間。

···分享這篇文章···

加師傅微信諮詢:guizhen998

電報(TG)諮詢:https://t.me/Minlee998

WhatsApp諮詢:https://wa.me/14422221313

事業升遷,婚姻情感,升學考試,工作面試,人際關係,疾病吉凶、風水擇吉等

贊(0) 打賞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明天機周易網 » 【易經基礎】輕鬆學《易經》:論《說卦傳》的「借象」和「逸象」
訂閱評論
提醒
guest
必填
必填,請填寫正確地址,方便以後聯繫
0 評論
內聯反饋
查看所有評論

QQ交流群電報交流群

文章內容很好,我要贊助作者!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

微信掃一掃打賞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請您發表評論x